中國教區為耶穌會士艾儒略像揭幕

耶穌會士艾儒略神父的素描。 (圖片 :Radio Veritas Asia)

中國有天主教區為義大利傳教士艾儒略 (Giulio Aleni) 神父的雕像揭幕,以紀念他來華 400 週年,並在該地區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據梵蒂岡《信仰通訊社》5 月 20 日報道,華南福建省福州教區在 5 月 16 至 17 日舉行的研討會後,為耶穌會士艾儒略神父的雕像揭幕。

福州教區蔡秉瑞主教為聖道明主教座堂外的艾儒略像主持揭幕。這位被譽為「西來孔子」的傳教士於 1625 年抵達福州。

據《中國基督教傳記辭典》的記載,艾儒略被認為是福建省耶穌會傳教團的始祖。

記載稱,在抵達福州前,艾儒略已於 1613 年先往北京並在那裡開始了他的傳教事工。

來自中國、香港和義大利的學者出席了該個由教區主辧的研討會,回顧了這位傳教士作為一位天文學家、學者、地理學家和數學家的貢獻。

研討會包括三場關於艾儒略及其在中國工作的演講​​。

研討會參與者也在導遊的帶領下參觀了艾儒略在福州地區曾到訪或工作過的地方。

艾儒略 1582 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倫巴第的布雷西亞,1610 年加入耶穌會,三年後被派往中國服務。

在抵達澳門後,他前往中國並在國內生活了 40 年。

據《信仰通訊社》報道,除了傳教工作外,艾儒略也教授數學,他認為這是與中國社會最高文化圈士大夫結交和建立聯系的途徑。

艾儒略曾任耶穌會華南省會長,並建造了 20 多座教堂。據說他曾為約一萬名中國人施洗,皈依天主教。

1649 年 8 月,清廷士兵攻入福建省,他避難於延平,後在福州病逝,並葬於福州北門的十字山。

艾儒略採納了他的耶穌會前輩利瑪竇所遵循的思想和做法,並出版了約二十本科學、哲學、靈修和教義方面的著作。

艾儒略被視為是繼利瑪竇之後最優秀的漢語專家。

他於 1628 年出版的著作《萬物真原》致力於探討創世問題,得到了廣泛認可並多次重印。

1635 年,艾儒略出版《天主降生言行紀畧》一書,講述了耶穌的生平。

教宗良十四世為烏克蘭祈禱和平 接見澤倫斯基夫婦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夫婦(左)18日在梵蒂岡會晤天主教教宗良十四世(右)。 歐新社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今天以天主教領袖身分私下接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夫婦,他稍早祈禱時強調,希望「飽受苦難的烏克蘭」取得和平。

法新社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上午出席首位美國籍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XIV)的就職彌撒,並在現場與美國副總統范斯(JDVance)握手致意。

良十四世於就職彌撒後的祈禱中說道:「飽受苦難的烏克蘭正等待談判磋商,以最終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

隨後,澤倫斯基排隊與良十四世握手,並偕同妻子歐倫娜.澤倫斯基(Olena Zelenska)一起獲得新任教宗私下接見。

根據教廷公布的影片,聲音柔和的良十四世告訴澤倫斯基「很高興再見到你」。

良十四世就職盼成和平象徵 25萬人朝聖

教宗良十四世18日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彌撒,正式就職。各國元首、皇室成員和信徒出席了儀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新任天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今(18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主持自己的教宗就職儀式,他在儀式上接下教宗的象徵,羊毛披帶和漁人權戒,正式開啟任期。良十四世在講道中,宣示要致力於團結,使天主教會成為世界和平的象徵,他也希望透過談判為烏克蘭帶來公平和持久的和平,也為加薩人民祈禱。

教宗良十四世18日舉行就職彌撒。(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首次搭座車向信眾致意 就職彌撒25萬人到場朝聖

教宗就職儀式將在梵蒂岡時間上午10時(台灣時間16時)開始,進行兩個小時,主持彌撒、樞機主教授予良十四世漁人權戒、羊毛披帶等,結束後教宗接見各國政要和宗教代表團。已故前教宗方濟各的葬禮有25萬人前來參與,梵蒂岡預估,良十四世的就職彌撒也會吸引約25萬人前來朝聖。

據《美聯社》報導,良十四世上午首次搭乘「教宗座車」(popemobile)抵達聖伯多祿廣場,揮手向數千名信眾致意,現場則高呼「Viva il Papa!(教宗長存)」,也有不少人揮舞著祕魯和美國國旗。▲教宗良十四世18日舉行就職彌撒,儀式開始前經過聖伯祿多廣場,與信眾揮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教宗良十四世18日舉行就職彌撒,儀式開始前經過聖伯祿多廣場,與信眾揮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親自主持彌撒 接下漁人權戒重擔

在廣場舉行公眾巡遊後,良十四世進入大教堂開始舉行莊嚴的就職儀式,一系列的儀式強調他領導天主教會所承擔的服務職責。首先教宗會在教堂主祭壇下的聖彼得墓前祈禱,接著到廣場主持彌撒。

良十四世也從樞機主教手中收到教宗的兩個象徵,羊毛披帶(Pallium)和漁人權戒(Fisherman’s ring)。披帶象徵著牧人帶領羊群,就像教宗帶領信徒,而漁人權戒也會成為教宗的官方印章,象徵著耶穌乎彼得撒下漁網的情景。▲教宗良十四世18日舉行就職彌撒,樞機主教為他披上象徵教宗的羊毛披帶。(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教宗良十四世18日舉行就職彌撒,樞機主教為他披上象徵教宗的羊毛披帶。(圖/美聯社/達志影像)▲教宗良十四世18日舉行就職彌撒,樞機主教為他戴上「漁人權戒」。(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教宗良十四世18日舉行就職彌撒,樞機主教為他戴上「漁人權戒」。(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彌撒中另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時刻,是對良教宗的代表性表達服從,樞機主教、主教、神父、修女等神職人員,以及已婚夫婦、年輕人的代表將參加儀式。▲教宗良十四世18日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彌撒,正式就職。各國元首、皇室成員和信徒出席了儀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教宗良十四世18日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彌撒,正式就職。各國元首、皇室成員和信徒出席了儀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承諾促進天主教會團結 要成為世界和平象徵

良十四世在講道中表示,他希望透過教宗職位的兩個維度「愛與團結」,為信徒服務,以便教會成為世界和平的力量。「我希望我們最大的願望是建立一個團結的教會,作為團結和共融的標誌,使之成為和解世界的酵母。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仍目睹太多分裂,太多因仇恨、暴力、偏見、對差異的恐懼,以及一種剝削地球資源、排擠最貧困者的經濟模式所造成的創傷。」

良十四世也說,「讓我們一同建設一個奠基於天主之愛的教會——一個團結的標誌,一個福傳的教會——張開雙臂擁抱世界,宣講天主聖言,願意讓自身被歷史所觸動,並成為人類和諧的酵母。」他也提及前教宗方濟各任內的一些主題。

在彌撒結束後,良十四表達烏克蘭和平談判能夠實現「公義且持久的和平」的希望,並為加薩人民——包括兒童、家庭與長者——祈禱,指出他們「被迫陷於飢餓」。

多國政要到場 澤倫斯基、范斯出席

全球150多國都派出代表出席典禮,有20多位國家元首親自出席。由於良十四世具有雙重國籍,因此美國、秘魯的座位將會被安排在前排,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出席,秘魯總統迪娜·博盧阿爾特(Dina Boluarte)親自到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以色列總統伊薩克·赫佐格(Isaac Herzog)、義大利總統塞爾吉奧·馬塔雷拉 (Sergio Mattarella)、義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 (Giorgia Meloni) 等政要也都出席,台灣則由前副總統陳建仁代表出席。▲教宗良十四世18日舉行就職彌撒,美國副總統范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教宗良十四世18日舉行就職彌撒,美國副總統范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教宗良十四世18日舉行就職彌撒,梵蒂岡預估有25萬人到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教宗良十四世18日舉行就職彌撒,梵蒂岡預估有25萬人到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新教宗良十四世今舉行就職彌撒 范斯、澤倫斯基將出席

義大利羅馬許多朝聖者17日步行前往梵蒂岡聖彼得廣場,準備迎接教宗良十四世的就職彌撒。(路透社/達志影像)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今天(18日)正式接任全球天主教會領袖的職位,並在聖伯多祿廣場(St Peter’s Square)舉行彌撒,屆時預計將吸引數萬名信徒參加,其中包括數十位世界領導人和歐洲王室成員。

群眾將擠滿聖伯多祿廣場和羅馬周邊街道,參加當地時間上午10點(台灣時間下午4點)展開的正式慶祝活動。這位首位美國籍教宗將首次乘坐白色教宗專車。

69歲的良十四世出生於芝加哥,曾在秘魯擔任傳教士多年,並且擁有秘魯國籍,這代表著他也是首位來自這個南美國家的教宗。

良十四世的本名普瑞弗斯特(Robert Prevost),他在世界舞台上相對默默無聞,兩年前才成為樞機主教,並在只進行了大約24小時的樞機主教會議後,於5月8日當選教宗。

良十四世接替了來自阿根廷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方濟各在4月21日逝世,他領導教會度過了動蕩的12年,在這段期間,他與傳統主義者鬥爭,並為窮人和邊緣族群爭取權益。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是一名天主教徒,他曾與方濟各在川普政府的強硬移民政策上發生衝突。范斯將率領美國代表團,以及同樣是天主教徒的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一同出席教宗就職典禮。

一位高階助理表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也將出席,並且樂於與其他領導人會面,就像在方濟各的葬禮期間,他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進行面對面會談一樣。

澤倫斯基最後一次與范斯會面是在今年2月,當時兩人在全球媒體面前發生了激烈衝突。

預計出席梵蒂岡就職典禮的還有秘魯、以色列和奈及利亞總統,義大利、加拿大、澳洲和德國總理,以及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

許多歐洲王室成員也將坐在主祭壇附近的貴賓席上,包括西班牙國王菲利佩六世(King Felipe VI)和王后雷蒂西亞(Queen Letizia)。

關注和平

自從當選教宗以來,良十四世在各種講道和發言中多次讚揚方濟各,但並未透露他是否會繼續已故教宗的願景,也就是向現代世界開放教會。

良十四世今天的講道,可能會表明他在擔任教宗期間的一些優先事項,他在過去10天已經明確表示將盡可能推動和平。

當選教宗當晚,良十四世在聖伯多祿廣場向信徒發表的第一句話就是「願你們平安」(Peace be with you all),這與天主教徒在慶祝活動中使用的話語相呼應。

良十四世在5月14日向東儀天主教會(Eastern Catholic Churches)官員發表談話,其中許多官員駐點在烏克蘭和中東等全球熱點地區,新教宗承諾將盡一切努力實現和平。

良十四世也提議梵蒂岡擔任全球衝突的調解人,並表示戰爭「從來都不是不可避免的」。

今天的彌撒將以多種語言進行祈禱,以體現擁有14億信徒的教會的全球影響力,其中包括拉丁語、義大利語、希臘語、葡萄牙語、法語、阿拉伯語、波蘭語和中文。

作為儀式的一部分,良十四世也將正式接受兩件物品,以表示他接任教宗職位:一條代表他牧羊人角色的羊毛披肩,以及一顆被稱為「漁夫戒指」的特殊戒指。

這個金印戒指是為每位新教宗專門鑄造的,教宗可以用它來密封文件。戒指的圖案是聖伯多祿手持天堂鑰匙,戒指將在教宗死後將被毀壞,標誌著他的教宗生涯結束。

陳建仁代表台灣出席新教宗就職 盼良十四世訪台

前副總統陳建仁(前排中)、外交部政次吳志中(前排左)17日都在西裝上別著「TEAM TAIWAN」別針,陳建仁夫人羅鳳蘋(前排右)外套也有大大TAIWAN字樣,展現超高識別度。 (中央社)

前副總統陳建仁18將代表台灣出席新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他昨晚受訪表示,盼教宗有朝一日能來台灣訪問;他也在西裝別上「Team Taiwan」(台灣隊)胸針,呼籲朝野在外交上應團結一致,讓台灣成為國際堅強團隊。

陳建仁、外交部政次吳志中昨天下午搭機抵達羅馬,旋即前往羅馬本篤會修院參加「為台灣祈福」彌撒,並在晚間與在梵蒂岡的台灣神職人員餐敘。他在晚宴前接受媒體聯訪,談到此次擔任總統特使參加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的使命。

陳建仁表示,這次總統賴清德特別指示他,代表賴總統、副總統蕭美琴向良十四世致上最高敬賀之意,盼台梵繼續加強邦誼,一起努力促進世界和平、維持社會公義,向弱勢團體提供更好照顧,並期待兩國在人道救援能有更多合作,共同珍惜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

陳建仁表示,賴總統很關心台梵關係是否能更上層樓,讓彼此有更多互信,增進邦誼。

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選擇此一名號,意在推崇已故教宗良十三世的精神。陳建仁昨天下午參加「為台灣祈福」彌撒,舉行地點本篤會修會的土地正是教宗良十三世所贈,促成與新教宗另一巧妙連結。

這場彌撒由新竹教區主教李克勉主祭,台中教區主教蘇耀文、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趙永吉、旅義台灣神父徐千邦、吳孟哲,及在台求學多年的日籍神父山口聖智共祭。

篤信天主的陳建仁表示,這場祈福彌撒首先為良十四世祈禱,盼新教宗帶領教廷、全球天主教會、友好國家,合作照顧勞工、移工難民、弱勢,也祈禱天主讓新教宗在任內,使教廷得到全球重視,成為道德與促進和平的領袖。

陳建仁說,彌撒第二重點是為台灣的和平安定祈禱,希望在台灣大家互相幫助、和好共處,使台灣蓬勃發展、經濟繁榮,對亞太和平穩定扮演關鍵重要角色,跟理念相同國家共同發展。

陳建仁說,彌撒還為所有主教、神職人員、教友祈禱,希望天主教在台灣更蓬勃發展,不論在教育、文化、醫療、弱勢照顧方面,都能更加精進,讓台灣民眾更有感。

陳建仁表示,彌撒最後為在教廷工作的外交人員祈禱,盼他們成為台梵橋梁,使兩國邦誼永固,有更好的外交溝通,「當然很盼望教宗有一天能來拜訪台灣 ,讓台灣所有天主教徒都能感到教宗對台灣的關愛。」

陳建仁、吳志中今天都在西裝上別著「TEAM TAIWAN」別針,陳建仁夫人羅鳳蘋外套也有大大TAIWAN字樣,展現超高識別度。陳建仁受訪時大方展示別針,他強調台灣需要變成一個很堅強的團隊,在國際活動上朝野應該團結一致,此外,台灣希望跟全世界友好國家組成自由民主團隊,一起促進世界和平、經濟繁榮、照顧弱勢。

良十四世就職!首位美籍教宗 年幼扮神父主持彌撒

史上首位美國籍教宗良十四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來自美國芝加哥南區、現年69歲的普瑞弗斯特(Robert Prevost),本月9日在梵蒂岡被選為史上首位美國籍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成為全球14億天主教徒的新領袖。他的鄰居、家人還跟媒體透露,普瑞弗斯特自幼就曾扮演過神父,模擬主持彌撒。

據《CNN》報導,普瑞弗斯特出生於伊利諾州達爾頓,家族背景橫跨法國、義大利與西班牙血統,母親是路易斯安那州自由有色人種後裔,家族深具文化多元特色。家中信仰虔誠,長年參與「聖母升天堂」堂區事務,三兄弟皆為輔祭(又稱聖壇侍從),母親則是教會中的唱詩班,歌喉相當有名,且熱衷義工服務。

普瑞弗斯特的大哥路易斯(Louis Prevost)分享,當其他男孩還在玩扮警察與強盜的遊戲時,小普瑞弗斯特就在自家模擬舉行彌撒,誦讀聖經,還將糖果做成的聖餐餅分發給兩位哥哥。此外鄰居也透露曾目擊普瑞弗斯特,在家門口的台階上扮神父,在最上方站立主持戶外彌撒,而坐在下方台階上的街坊孩童,則是他的信徒們。

自小學起,普瑞弗斯特即在聖母升天堂學校展現優異學業與音樂才能,也以同理心關照同儕。友人指出,「我們當中沒有人是有錢人,但我們從不覺得自己缺什麼或需要什麼。」他在宗教課上表現也非常突出。

高中起,普瑞弗斯特選擇進入密西根的聖奧古斯丁神學院,之後赴維拉諾瓦大學、芝加哥天主教神學聯合學院及羅馬聖托馬斯阿奎那教皇大學深造,取得神學碩士與教會法博士學位。普瑞弗斯特二哥約翰(John Prevost)直言,「沒有人能說服他改變主意。」對神職志向相當堅定。

普瑞弗斯特之後到秘魯特魯希略(Trujillo)傳教多年,之後返美國領導聖奧古斯丁會中西部教區,2001年起擔任全球奧古斯丁會領袖。2014年再度前往秘魯,成為歸化公民並於2015年出任奇克拉約(Chiclayo)的主教,2023年獲教宗方濟各任命為樞機主教及主教遴選部門主管。期間,他被基層教友與同仁肯定致力於社會關懷,並多次親訪50個堂區。

普瑞弗斯特的家人與友人皆指出,他深受多元社區與家庭同理心薰陶,具備平易近人及領袖魅力。普瑞弗斯特本人也曾強調,「希望能夠深思熟慮地為達成人人平等對待,以及至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的目標做出貢獻」。

良十四世作為首位美國籍教宗,與美國政界有淵源,因過去12年參與過共和黨黨內初選,在那之前還參加過民主黨初選,而備受關注。白宮發言人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他是美國的驕傲」,並祝福他能好好領導全球天主教會。

陳建仁出任新教宗就職典禮特使 今晚搭機出發

天主教新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將於當地時間18日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就職彌撒。總統府13日發布總統令,特派前副總統陳建仁為中華民國慶賀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特使。陳建仁今天晚上搭乘華航班機前往阿姆斯特丹,行前在桃機受訪說明此次行程。

陳建仁表示,奉總統指派前往教廷參加教宗良十四世的就職彌撒,明天搭機抵達,後天就會參加在聖伯多祿廣場(St. Peter’s Square)舉行的就職彌撒。除此之外,這一次還會前往日內瓦,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會外場國際研討會,傳達「台灣能夠幫忙,而且台灣也願意幫忙」的理念。結束日內瓦行程後,還會再回到教廷,參加教廷宗座科學院的癌症國際研討會,所以這次行程比較忙一點。

外交部表示,陳建仁與教廷關係深厚,除於教廷「宗座科學院」擔任院士外,並獲教廷冊封為宗座聖大額我略爵士及耶路撒冷聖墓騎士團騎士,在我國及教廷均具重要地位;陳建仁代表我國出席教宗就職典禮,彰顯台梵互動關係及友好情誼。

賴清德又不去!范斯、盧比歐參加新教宗就職 陳建仁能否同框受矚

美國籍新教宗良十四世18日將在梵蒂岡上任,美方高規格派副總統范斯及國務卿盧比歐參加就職彌撒。我國派前副總統陳建仁代表出席,能否與美方官員同框互動引發關注。

范斯(左)與盧比歐(右)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美聯社資料照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就職典禮18日舉行,總統賴清德日前指派陳建仁代表出席祝賀,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也將陪同。美國今天宣布,由篤信天主教的副總統范斯(JD Vance)以及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率團參加。

上月26日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喪禮,台灣也是由陳建仁及吳志中代表參加,期間陳建仁與多位國際政要互動,包括美國前總統拜登、巴拉圭眾議院議長等人。新教宗上任陳建仁再度出訪,能否見到范斯與盧比歐等現任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提升台灣能見度,格外受到矚目。

中國上月曾要求梵蒂岡排除台灣代表團參加方濟各喪禮,遭到教廷拒絕,因而未派員參加。這次新教宗上任,也沒有中國派團出席的跡象。

教廷是我邦交國之一,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辭世,時任總統陳水扁親自前往梵蒂岡參加葬禮,是我總統首次以元首身分參與教廷重大儀式,還被安排坐在元首區第一排,極具外交意義。不過由於簽證因素,陳水扁代表團僅旋風式停留24小時,未與其他國家領袖進行正式會晤。2013年方濟各就職,時任總統馬英九也親自前往觀禮。而賴清德「基於外交安排與實務考量」,皆放棄今年2次赴梵蒂岡的機會。

教宗五月主持三台公開彌撒包括就職禮

教宗良十四世 5月9日與樞機團共祭了其首台彌撒。 (圖片:梵蒂岡新聞)

教宗良十四世五月的公開彌撒日程包括其就職彌撒、探訪羅馬主要教堂以及司鐸祝聖禮等活動。

梵蒂岡禮儀長拉維利(Diego Ravelli)主教於 5 月 12 日公布了教宗 5 月的公開禮儀時間表。

禮儀的重點是正式繼承並開啟他的聖伯多祿宗座牧職和對聖母瑪利亞的敬禮。

活動日期(所列為羅馬當地時間):

— 5 月 18 日上午 10 點,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教宗就職彌撒。

— 5 月 20日下午 5 點,探訪羅馬城外聖保祿大殿並在聖保祿宗徒墓前祈禱。

— 5 月 25 日下午 5 點,在拉特朗若望大殿 , 即羅馬教區主教座堂舉行彌撒,就任羅馬主教。隨後晚上  7  點探訪羅馬的聖母大殿,朝拜聖母瑪利亞(羅馬人民的健康)聖像。

— 5 月 31 日上午 10 點,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聖母訪親瞻禮彌撒及為數名司鐸舉行祝聖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