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5.25

每日聖言  –  5 月 25 日   星期日
聖伯達司鐸聖師(735年)
聖額我略七世教宗(1085年)
聖瑪達肋納.戴博濟貞女(1607年)
農曆四月廿八

復活期第六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THyUsiG81TQ

福音(若 14:23-29)
那時候,耶穌說:「愛我的人,必遵守我的話,我父必愛他;我們會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那不愛我的人,便不遵守我的話。而你們所聽的話,不是出於我,而是出於那派遣我來的父。我趁著與你們還在一起的時候,把這一切告訴你們。那『護慰者』,即父以我的名派遣給你們的『聖神』,會教導你們一切,使你們記得我曾對你們說過的一切。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給你們的平安,不像世界所給的。不要讓你們的心煩亂,也不要膽怯。你們已經聽我說過:我要去了,但我還要回到你們中間。如果你們愛我,一定會喜歡我回到父那裡,因為父比我大。在事情發生之前,我預先告訴你們,好使你們在事情發生時,可以信。」

反省
我們知道,門徒們不能理解耶穌的死亡和復活,若不是耶穌親自顯現給他們,他們是不會相信祂復活的。即使如此,在耶穌升天前,還有門徒在問耶穌是否要在那時復興以色列國(宗1:6)。門徒們顯然是在聖神降臨後才明白耶穌一生的奧義的。尤其在耶路撒冷會議時,宗徒們明確地意識到,是「聖神和他們一起決定」。如果沒有聖神,沒有人能說「耶穌是主」(格前12:3),也沒有人能屬於基督(羅8:9),甚至沒有人能祈禱(羅8:26)。然而,如此重要的聖神,卻是最被基督徒忽略的。我該如何重視天主聖神?

天主教安仁家園創立「來仁咖啡」工作坊 助青少年銜接社會

天主教安仁家園創立「來仁咖啡」工作坊 助青少年銜接社會

安仁家園是嘉義縣首間專為照顧家庭失能或遭遇重大變故兒童與少年的安置機構,致力於提供穩定、安全的成長環境。為協助院內青少年在成年前做好自立準備,安仁家園攜手天主教會嘉義教區,共同設立「來仁咖啡」工作坊,讓孩子們逐步銜接社會。

今(24)日「來仁咖啡」正式揭牌開幕,嘉義縣長翁章梁、縣議會副議長陳怡岳、議員陳文忠、朴子市長吳品叡、六腳鄉長黃鉦凱及社會局長張翠瑤等多位貴賓到場支持,並成為來仁咖啡的第一批客人,院內青少年首次接待客人提供餐飲服務,透過實作累積經驗與成就感,為未來踏入職場建立自信。

「來仁咖啡」坐落在六腳鄉,名稱取自台語諧音「來喝咖啡」,蘊含親切的邀約。店內擺設著院內孩子親手製作的陶藝與作品,呈現他們的創作能量與生命故事。來仁咖啡希望打造一個如「家己人」般自在的休憩場所,讓旅人們在濃郁豆香中放鬆身心,感受溫暖與陪伴。

秉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信念,工作坊在讓青少年透過實作學習咖啡沖煮與門市營運等實務技能,培養職場態度與自信心,同時建立與社會接軌的橋樑。透過一技之長的培訓,協助他們為未來的獨立生活做好準備,實現自我價值。

安仁家園表示,考量院內孩子課業繁忙,目前「來仁咖啡」規劃每週三至週六對外營業。未來除實際營運外,亦將安排手沖咖啡、糕點烘焙等課程,透過專業培訓,協助孩子培養一技之長,為自立生活做好準備。

縣長翁章梁表示,安仁家園自民國99年成立以來,15年間已照顧超過500位兒少,他強調,孩子應學會與社會互動,未來無論是回歸原生家庭,或成年後步入職場,都需要具備基本的生活與應對能力。

他也邀請鄉親,到故宮南院或蒜頭糖廠旅遊時,別忘了順道至「來仁咖啡」休憩,喝杯咖啡,給孩子們一份實質的支持與鼓勵。

天主教安仁家園創立「來仁咖啡」工作坊 助青少年銜接社會
六腳鄉長黃鉦凱(左)、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中)、嘉義縣長翁章梁(右)
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右)、嘉義縣長翁章梁(左)

每日聖言 2025.05.24

每日聖言  –  5 月 24 日   星期六
進教之佑聖母(為中國教會祈禱)
農曆四月廿七

復活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wp.me/pHUPz-xGy

福音(若 15:18-21)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如果這世界恨你們,你們要知道,這世界是先恨了我,才恨你們。若你們屬於這世界,世界便會把你們當作自己人一樣喜愛;但因為你們不屬於這世界,而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才恨你們。你們要記得,我對你們說過:僕人不會大過主人。如果他們迫害了我,也會迫害你們。如果他們聽從了我的話,也會聽從你們的。但他們為了我名字的緣故,要向你們做這一切,因為他們不認識派遣我來的那一位。」

反省
認識天主是很奇妙的一件事,也是值得感恩的一件事。基督徒相信,如果沒有天主的恩典,沒有人能認識祂,或稱呼祂的聖名。我們有幸蒙受天主的這份恩典,而認識了祂,並稱呼祂的聖名,真該感念這份恩典。認識祂且稱呼祂的聖名,並不是對這位天主有益,反而是對我們有益。主耶穌自己說過,祂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除非經過祂那裡,誰也不會到父面前,即祂所說的「派遣我來的那一位」。讓我們祈求主耶穌的帶領,使我們真正認識祂及派遣祂來的那一位,以得蒙天父內的各樣恩典。

每日聖言 2025.05.23

每日聖言  –  5 月 23 日   星期五
農曆四月廿六

復活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igtETlppcAk

福音(若 15:12-17)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了你們一樣。為朋友犧牲生命,再沒有比這更偉大的愛了。你們如果遵守我給你們的命令,你們就是我的朋友。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稱你們為朋友,因為我從父那裡所聽到的一切,都已經告訴你們了。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派遣你們去結果實,結常存的果實,如此,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祂會賜給你們。這就是我的命令:你們要彼此相愛。」

反省
耶穌說祂是為朋友犧牲性命的。但我們要問,難道祂沒有為那些釘死祂的猶太人和羅馬人犧牲性命嗎?祂是救主,當然為每一個人而死,包括所有殺死祂的人。如果說耶穌也為這些人犧牲,那麼這些人便也是祂的朋友,因為祂只為朋友而死。換言之,在祂眼中沒有仇人,無論什麼樣的人都是朋友。天主是因為愛世界,愛每個人,才派遣基督來到世上拯救世人的,而只有朋友、近人才是愛的對象。因此,所謂愛仇,其實是把傷害我們的人當朋友去愛;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把他們看成天主愛的對象去愛。我會努力效法耶穌,將我的仇人當作朋友去愛嗎?

阿里山達邦sosonʉ日照中心啟用 實現部落長輩多年期盼

「我們老了、走不動了,就可以來這裡上課了!」遠山長輩的盼望,如今終於實現!歷經七年籌備,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海拔1000公尺的「sosonʉ日間照顧中心」於5月22日正式啟用,象徵山區長照服務再向前邁進!阿里山日間照顧中心由深耕山地服務18年的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承辦,設立於阿里山鄉衛生所達邦衛生室2F,提供在地化、整合性的長照服務,並串聯既有的暖暖老人食堂與巷弄長照站,讓長輩能就近接受照顧與陪伴。

啟用當天,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嘉義縣長翁章梁、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韓玲玲修女、聖馬爾定醫院院長暨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前任董事長陳美惠修女、立委林月琴、達邦社頭目汪啟德、特富野社頭目汪義福、以及多位社福、醫療及公益代表蒞臨,並參與鄒族傳統點火儀式,見證原鄉照顧的新篇章。

以點火儀式為阿里山日間照顧中心啟用祈福。

阿里山鄉達邦部落位於海拔一千公尺的山區,是鄒族人口最多的部落。從嘉義市區開車上山到達邦部落,車程約90-120分鐘。這裡靜靜地坐落在阿里山山脈的尾端,風景壯麗,卻也因山路遙遠,成為長期以來資源送達的偏鄉。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韓玲玲修女希望能在山上繼續照顧更多需要的部落長輩們。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韓玲玲修女表示,在山區設立一座日照中心極具挑戰,特別是活化既有建物,更須克服空間限制、法規程序與工程施工等多重難題。感謝衛生福利部與嘉義縣政府的大力支持,這項工程從空間租賃到整建完成歷時七年,總投入超過1,860萬元,投入心力與時間極為龐大。日照中心以鄒語羅馬拼音命名為「sosonʉ」,室內空間也特別融入鄒族文化元素,盼望這裡能成為山上長輩安心依靠、專業照顧與舒適生活的所在。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阿里山日照中心的啟用,是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的珍貴成果。」。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阿里山日照中心的啟用,是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的珍貴成果。」阿里山地處偏遠,長期以來醫療與照顧資源不足,地方政府在籌建過程中積極與中央單位及民間團體攜手合作,克服交通不便、工程條件艱鉅等種種挑戰。翁章梁強調,這座中心的設立,不僅大幅減輕家庭照顧者的壓力,也讓長輩得以在熟悉的部落中,安心地接受文化貼近、設計友善的長照服務。「這是一條從無到有的艱辛道路,但也因為中央與民間的通力合作,讓這段旅程終於開花結果。」

在感恩聖仁基金會董事長鄭明輝(左二)、玉山金控協理蔡明憲(左三)、統一超商中二營運區沈建任部長(右三)及寶春基金會執行長陳婷婷(右二)等單位的支持下,阿里山日照中心歷經七年終於落成。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說明,本次工程及服務得以順利啟動,也仰賴多方力量支持,把愛心化為行動,支持這個在山上、不容易被看見的地方!包含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支持籌建經費,玉山銀行受託菩月樂齡公益信託捐贈日照復康巴士與設備,寶春慈善基金會支持山區醫療接送服務經費,感恩聖仁社福基金會捐助照顧設備、嘉宜基金會、海墾基金會及黃烈火教育基金會支持山區設備以及文化傳承經費等,讓整體山區照顧在設備、人力與交通面具備完善照顧服務條件。

通透的空間規劃,讓長輩可以更安全的在日照中心活動。

阿里山日間照顧中心服務範圍涵蓋達邦、樂野、特富野、十字、里佳等部落,為部落長輩提供日間照顧、餐食、健康促進、交通接送與家庭支持等服務,並與基金會於達邦部落設立的巷弄長照站、暖暖老人食堂、以及針對服務對象連結個別照顧資源等,形成地區型照顧網絡,讓服務真正送到山之巔,陪伴部落長輩終老。有長照服務需求的阿里山民眾,可撥打1966(手機或市話皆可直撥,前5分鐘免付費),或阿里山日間照顧中心(05)251-1123,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中國教區為耶穌會士艾儒略像揭幕

耶穌會士艾儒略神父的素描。 (圖片 :Radio Veritas Asia)

中國有天主教區為義大利傳教士艾儒略 (Giulio Aleni) 神父的雕像揭幕,以紀念他來華 400 週年,並在該地區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據梵蒂岡《信仰通訊社》5 月 20 日報道,華南福建省福州教區在 5 月 16 至 17 日舉行的研討會後,為耶穌會士艾儒略神父的雕像揭幕。

福州教區蔡秉瑞主教為聖道明主教座堂外的艾儒略像主持揭幕。這位被譽為「西來孔子」的傳教士於 1625 年抵達福州。

據《中國基督教傳記辭典》的記載,艾儒略被認為是福建省耶穌會傳教團的始祖。

記載稱,在抵達福州前,艾儒略已於 1613 年先往北京並在那裡開始了他的傳教事工。

來自中國、香港和義大利的學者出席了該個由教區主辧的研討會,回顧了這位傳教士作為一位天文學家、學者、地理學家和數學家的貢獻。

研討會包括三場關於艾儒略及其在中國工作的演講​​。

研討會參與者也在導遊的帶領下參觀了艾儒略在福州地區曾到訪或工作過的地方。

艾儒略 1582 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倫巴第的布雷西亞,1610 年加入耶穌會,三年後被派往中國服務。

在抵達澳門後,他前往中國並在國內生活了 40 年。

據《信仰通訊社》報道,除了傳教工作外,艾儒略也教授數學,他認為這是與中國社會最高文化圈士大夫結交和建立聯系的途徑。

艾儒略曾任耶穌會華南省會長,並建造了 20 多座教堂。據說他曾為約一萬名中國人施洗,皈依天主教。

1649 年 8 月,清廷士兵攻入福建省,他避難於延平,後在福州病逝,並葬於福州北門的十字山。

艾儒略採納了他的耶穌會前輩利瑪竇所遵循的思想和做法,並出版了約二十本科學、哲學、靈修和教義方面的著作。

艾儒略被視為是繼利瑪竇之後最優秀的漢語專家。

他於 1628 年出版的著作《萬物真原》致力於探討創世問題,得到了廣泛認可並多次重印。

1635 年,艾儒略出版《天主降生言行紀畧》一書,講述了耶穌的生平。

每日聖言 2025.05.22

每日聖言  –  5 月 22 日   星期四
農曆四月廿五

復活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igtETlppcAk

福音(若 15:9-11)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正如父怎樣愛了我,我也怎樣愛了你們。你們住在我的愛內吧。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會在我的愛內生活;正如我遵守了父的命令,而常在祂的愛內一樣。我對你們說了這些事,好讓我的喜樂存留在你們心裡,並使你們的喜樂達到圓滿。」

反省
耶穌對我們的愛,就如父對子的愛;或者說,耶穌是用父對祂的愛來愛我們的。作為人的典範,當耶穌表明祂如此愛我們時,也是在邀請我們參照天父的愛去愛他人。之所以要參照天父的愛,是因為「天主是愛」;愛是神性的特質。只有回歸到愛的源頭——神那裡,只有參照身為愛的天主,我們才能分享和通傳真正的愛。經驗顯示,那些從小不被愛、缺乏愛的人,即缺乏愛之參照的人,很難去愛別人,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是愛。基督徒的愛德,就是用被天主所愛的愛去愛人,但前提是經驗到天主的愛。我經驗到天主的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