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3.12

每日聖言  –  3 月 12 日   星期三
聖張大鵬及同伴殉道(1815年)
農曆二月十三

四旬期第一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3Ff9-OmlUmI

福音(路 11:29-32)
那時候,耶穌開始對群眾說:“這世代是個邪惡的世代,它尋求神跡!但除了約納的神跡外,不會有任何神跡。正如約納成為尼尼微人的神跡,人子也會成為這世代的神跡。在審判的時候,南方女王也要與這一代人一同被復活起來,定這些人的罪;因為她從地極來聆聽撒羅滿的智慧。看,比撒羅滿更大的一位就在這裡!在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跟這一代人一同活過來,定這些人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納的宣講便悔改了,看,比約納更大的一位就在這裡!”

反省
也許是因其特殊的歷史,猶太人總喜歡“尋求神跡”,並以顯神跡的能力來評價先知的品質。可是,天主顯神跡,是為讓以色列人承認祂是上主;先知被賦予神恩,是為使選民因先知的言行而皈依上主。耶穌只給猶太人約納的徵兆,是因為尼尼微人由於約納的宣講而悔改,才是真正值得欣賞的“神跡”。如果僅僅是為看到和得到神跡,從而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或生活需求,卻不能因此更親近天主,相信基督,那麼,如此的神跡就沒有任何意義。同樣的道理也適合於對天主之恩典的希求。

瑞典夫婦收養台遲緩童 獲裁准

瑞典夫婦收養台遲緩童,台南地方法院家事法庭裁准。

嘉義市5歲遲緩男童小凱(化名)出生後因母親精神狀況不穩定,家庭經濟不佳,被安置在寄養家庭,嘉義市政府及善牧基金會進行轉介,媒合一對瑞典籍不孕夫婦收養,經台灣與瑞典兩國社工評估認可後,向台南地方法院聲請收養未成年子女,日前獲家事法庭裁准。

小凱出生1個月後,生母精神狀態不佳,他被緊急安置,由社福機構轉介到寄養家庭照顧。小凱因缺乏父母照顧發展遲緩,難以被國內收養家庭所接納,轉而跨國媒合收養家庭。

2022年12月小凱改由嘉義市政府擔任監護人,透過市府轉介,委由善牧基金會尋覓國外愛心家庭,安排將小凱出養到瑞典。

經瑞典跨國孩童領養協會推薦,向台灣天主教善牧基金會提出收養申請的瑞典夫妻結婚多年,感情關係良好、經濟穩定,因不孕無法擁有孩子,期待透過收養增加家庭成員,妻子有幼兒園工作經驗,累積與孩童互動、照顧能力,夫妻皆能為孩子營造安全及愛的成長環境。

善牧基金會評估後,認為這對瑞典夫妻適合收養,嘉義市政府同意後,向台南地院聲請追溯自去年10月9日起收養小凱。

台南地院家事庭評估,認定小凱確實有出養必要,參酌收養人夫妻家庭狀況、經濟能力、人格特質、親職能力等,均足以使小凱獲得良好照顧,符合小凱的最佳利益。

善牧基金會表示,每年該會媒合出養到瑞典、美國的出養小孩約有10多人,都是透過雙邊政府及社福機構完整評估,希望透過這項安排,讓出生在破碎原生家庭的小孩,到國外得到更好的照顧和成長。

斥資近7千萬!湖口仁慈醫院心臟血管中心 今動工

湖口仁慈醫院斥資近7000萬打造心臟血管中心,今天動工。

位於新竹縣湖口鄉的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仁慈醫院計畫斥資近7千萬,在該院5樓設立心臟血管中心。今(11)天由該院執行長張達人、院長劉益宏共同主持動工,預計今(2025)年7月底完工啟用後,將嘉惠新竹縣新豐湖口地區以及桃園市楊梅區的民眾。

劉益宏表示,「心血管阻塞」向來是威脅民眾健康的隱形殺手;黃金救援時間是90分鐘,為避免心肌梗塞出現併發症,如何把握打通血管的黃金搶救時間非常重要。

在董事會支持下,仁慈醫院斥資近7千萬成立心臟血管中心,引進與醫學中心同款的「雙向數位平板心臟血管攝影X光機」,來自荷蘭商飛利浦公司的最新旗艦機型「Azurion 7」,並搭載新購置的各項相關高階醫療儀器設備以及全新智能輔助軟體,也陸續從國內各大醫學中心禮聘心臟外科、心臟內科專科醫師到院駐診,並引進心臟超音波、血管內超音波、心肺容積監視器等周邊設備,提供大湖口地區民眾更便利的「救心」醫療服務。

未來這個心臟血管中心啟用後,駐診仁慈的心臟科醫師可藉由前述醫療設備進行:一般診療性心導管診斷、冠狀動脈氣球擴張、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永久性心臟節律器置放,也能做四肢動靜脈造影、或洗腎病人的動靜脈廔管氣球擴張治療等非心臟方面的檢查與治療。

院方表示,仁慈醫院之所以投注前述醫療資源進入心血管醫療領域,主要是從衛福部的資料顯示,心臟疾病已蟬連多年國人10大死因的第2名,特別是心肌梗塞更是心臟疾病中的隱形殺手,且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還常跟其他慢性疾病產生共病效應,加速健康的惡化,所以為了讓大湖口乃至桃園楊梅地區的民眾能有就近「救心」的選擇,所以決定建置這個心臟血管中心提供醫療服務。

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仁慈醫院執行長張達人(中右)、院長劉益宏(中左)今天為改院打造的心臟血管中心定槌開工。

服務台灣弱勢民眾半世紀 吳修女辭世居民感念

在台灣服務超過半個世紀的瑞士籍修女吳麗芝在德國的聖神會院過世。(圖/翻攝自chin-ping SSps)

在台灣服務超過半個世紀的瑞士籍修女吳麗芝,最近在德國的聖神會院過世,消息傳回嘉義的奮起湖,讓不少居民相當難過。因為當地醫療資源缺乏,吳修女30多年前被派到山區後守護著居民健康,除了照顧生病的民眾外,當地不少人還是由她接生的,吳修女把寶貴的一生幾乎都貢獻給台灣,真正的深愛台灣。

有著慈祥的面容和全白的頭髮,眼睛總是閃耀著門亮的光芒,她就是嘉義奮起湖地區幾乎每個居民都認識的天主教聖神會修女吳麗芝,她在德國聖神會院以91歲高齡辭世,消息傳來讓奮起湖當地的居民難過又不捨。

奮起湖居民劉家榮:「真的很惋惜,因為坦白講山上這邊不只奮起湖,包含我們鄰近的石桌,其實很多都是來我們這邊讀書,其實都受到吳修女的照顧。」

吳修女對奮湖的居民來說,不止是他們的好朋友,也是救命的醫護人員,她本身就有醫療專業,還有國際紅十字會接生證書,不少居民還是由她接生的。

奮起湖居民劉家榮:「因為我們在奮起湖山區缺乏很多的醫療,我們從小感冒生病,都是由吳修女來幫我們處理的,我妹妹其實是吳修女接生的。」

吳麗芝修女被教會由瑞士指派到台灣服務,當她第一次踏上基隆,目睹五歲的小女童牽著弟弟的手,兩人冷得直發抖,弟弟還餓肚子嚎啕大哭,後來才知道父母不和,小姐弟整天沒吃東西,吳修女立即帶他們到教會給他們麵包吃,也讓她下定決心要留在台灣。後來修女又被派到新竹,1992年被派到嘉義奮起湖服務,在台灣服務超過半世紀,把最寶貴的人生貢獻給台灣偏遠地區及弱勢的民眾。

奮起湖居民劉家榮:「他都會來到每個人的家裡面,問一下說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吳修女雖然離世,但是她對台灣的愛與奉獻留給奮起湖的居民深刻的懷念。

柬埔寨主教批評泰國建邊境牆的提議

一輛嘟嘟車駛過泰國與柬埔寨邊境亞蘭的一個邊境站標誌。(圖片:法新社)

位處柬埔寨與泰國接壤馬德望省的宗座監牧促請泰國當局重新考慮一項建造邊境牆的提議。該提案是泰國打擊經營人口販運網絡犯罪集團行動的一部分。

這項於上月初啟動的行動主要針對利用泰國包括電力、網路、燃料和其他服務等公共設施在緬甸、柬埔寨和老撾境內運作的詐騙集團。

在柬埔寨工作了 40 年的耶穌會士阿爾瓦貢薩萊斯 (Enrique Figaredo Alvargonzález) 主教據報向《信仰通訊社》表示:「(人口販運)問題確實存在,而且很嚴重。」「但建牆肯定不是正確的解決方案。」

泰國內閣 3 月 3 日與外交部及國防部舉行會議,提出在兩國 817 公里共同邊界治安較為薄弱的部分建造邊境牆,並希望很快與柬埔寨外長舉行會談

阿爾瓦貢薩萊斯主教說:「考慮到邊界的滲透性,以及成千上萬的柬埔寨工人,特別是從馬德望省到泰國的移工,建造隔離牆的項目似乎不太際實。」

他說:「這些問題應透過各級政府之間的對話與合作, 以及與非政府組織和協會富有成效的合作來解決。」

數以千計貧困的柬埔寨人透過馬德望邊境地區前往泰國,尤其是在建築工地尋找合法工作,許多人在邊境兩邊都有家庭和個人關係。

這位西班牙籍傳教士說:「今天,我們省有許多村莊不幸空無一人,因為年輕人都往泰國從事泰國工人不願意做的卑微工作。」

金邊政府尚未對該提議作出回應。柬埔寨邊界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土地糾紛和反索賠問題仍然存在。這些糾紛都是由 1998年結束的 30 年內戰期間的入侵引起的。

柬埔寨和泰國於 2008 至 2013 年也曾因圍繞柏威夏古廟發生邊界衝突,最終國際法庭就邊界劃分作出了有利於金邊的裁決。與泰國接壤的邊境地區仍滿布大量地雷。

然而,對人口販子和詐騙集團經營者的嚴厲打擊,使建造邊境牆的前景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過去的一個月,泰國當局在中國的支持下救出了至少 7,000 人,並遣返了數百人。

泰國當局於 3 月 5 日宣布,上週末遣返了 119 名泰國人中, 有 100 人因在柬埔寨邊境城鎮波貝開設詐騙中心而被拘留。根據《鏡報》報道,警方還對兩名涉嫌為該團夥頭目的中國公民發出了額外逮捕令。

預計未來 5 週內,將有約 5,000 名中國人以每週 1,000 人的速度回國。 2013 年聯合國報告估計,有 22 萬人被關押在類似奴隸的場所,但最新的估計顯示,這個數字要高得多。

阿爾瓦貢薩萊斯主教說:「人口販賣是一種禍害,必須用一切可用手段進行打擊,這也需要通過民間社會的合作和網絡來實現。」

他說:「柬埔寨明愛會致力幫助人口販運的受害者,並在與民政當局完全一致的情況下,努力提高民眾的認識。」

張景山董事長賢伉儷捐交通車 提升安納家園服務量能

安納家園今6日中午舉辨「長期照顧中心交通車捐贈儀式」,桃園張景山董事長賢伉儷攜手捐助交通車,協助安納家園及雅敬日照中心長輩接送服務及就醫需求,提升服務品質與多元性,安納院長張沛宸代表接受,大林鎮長許有疆、社會局長張翠瑤等人出席,送上誠摯祝福。

因老年人口快速成長,大林鎮區域又廣泛,安納家園與雅敬日間照顧中心接送、就醫需求量增加,急需一輛交通接送車補充不足,張景山董事長賢伉儷看見需求,便發揮愛心捐贈一輛具備升降梯功能的交通接送車,今捐車儀式後,安納家園準備天主教會神聖的祝福禮儀,祈求順心平安。

張景山董事長表示,安納家園在資金短缺下面臨各項挑戰,服務經濟弱勢、失能失智長輩的奉獻精神讓他備感溫馨,盼這台車的升降梯功能解決長輩行動上的不便,散播社會的溫暖與支持。

張翠瑤說,這些年來安納的服務從未間斷,然而隨著需求增加,交通車服務量能卻顯得捉襟見肘,感謝張景山董事長賢伉儷讓老大人在來回接送及參與社區活動、就醫等需求時更加便利。

張沛宸院長指出,目前大林安納家園及雅敬日照服務52人,未來將持續增加服務對象,預計每年可達714人次,交通車將有效提升載送服務效能。

社會局表示,大林安納家園及雅敬日照中心交通車行駛區域為嘉義縣大林鎮及鄰近溪口鄉、梅山鄉、民雄鄉邊界,進出鄉村蜿蜒鄉道接送失能長輩至中心接受服務。

教宗病情持續改善 視像連線靈修活動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病情持續改善。(Getty Images圖片)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住院24天,教廷周一(10日)晚表示,教宗病情持續穩定,且近日改善情況獲得鞏固,因此醫療團隊決定開放評估預後狀況;鑑於臨床症狀複雜性,教宗仍需在醫院接受幾天治療。

教廷表示,從教宗的血液檢查、臨床客觀狀況,以及他對治療的良好反應,證實教宗前幾天的病況改善情況已獲得進一步鞏固。對於教宗活動情況,教廷指,周一教宗以視像連線保祿六世大廳的靈修活動,然後接受聖體聖事,並前往醫院寓所的禮拜堂短暫祈禱。

不少外媒報導,教宗住院引起梵蒂岡內群龍無首,人心惶惶。不過梵蒂岡在每日的病情報告中強調,教宗在醫院仍積極投入公務。

教宗鼓勵韓國傳教士「大膽」宣講信仰

韓國外方傳教會 2 月 26 日在首爾明洞主教座堂舉行彌撒,慶祝傳教會成立 50 週年。參加者在彌撒開始時舉著國旗遊行。(圖片:首爾總教區)

教宗方濟各讚揚韓國傳教士的服務和貢獻,並鼓勵他們繼續在世界各地開展傳教工作。今年是韓國外方傳教會成立 50 週年紀念。

在 2 月 26 日南韓首爾明洞主教座堂舉行的一場特別彌撒上,教宗向該傳教會傳達了他的信息。

首爾總教區在發布的新聞稿稱,這訊息給予韓國傳教士們莫大的鼓勵,肯定了他們的工作「觸動人心,並引發與耶穌基督的更深的相遇」。

教宗在他的信息中提醒他們說,這週年紀念日「是對繼續致力傳播福音和透過信仰促進世界團結的一種激勵」。

宗座駐韓國大使加斯帕里(Giovanni Gaspari)總主教在彌撒中宣讀該信息。彌撒由首爾總教區鄭淳澤總主教主持,其他共祭者包括首爾榮休的廉洙政樞機。

該次紀念活動亦展示了韓國外方傳教會在全球各國提供的服務。

在彌撒前,傳教會來自 9 個傳教國家的成員組織了一次遊行,以展示其在全球的足跡和奉獻精神。

遊行隊伍有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台灣、中國、柬埔寨、莫三比克、菲律賓、墨西哥和美國的代表。

該傳教會目前有 87 名成員,包括 85 名傳教士和 2 名平信徒傳教士。

該會於 1975 年 2 月應已故釜山教區崔載善(Choi Jae-seon)主教的要求而成立,並得到了韓國主教團的批准。

它被認為在幫助韓國教會從一個接受支持的教會到在國家和國際層面提供援助的教會的進程上發揮了重要的角色。

據其網站介紹,該會在柬埔寨金邊西部郊區開設了一個技術培訓機構,以及一個免費診所和慈善組織。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他們在馬當和門迪教區服務,除了在堂區傳教之外,還從事教育和醫療工作。

其成員也於台灣新竹教區和台北總教區服務,負責堂區、監獄事工和療養院工作。

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有神父在修院教學,也有神父照顧痲瘋病人。

基督宗教自 18 世紀開始以本土平信徒運動在韓國開始發展起來,並受到法國和中國傳教士的推動。

朝鮮王朝於 1392 至 1897 年統治韓國期間曾取締基督宗教,認為它是一種顛覆性的宗教,與受儒家影響的佛教信仰相衝突,是帝國主義外國勢力的工具。

在 18 和 19 世紀基督徒遭受迫害期間,估計約有 1 萬名韓國天主教徒殉道。

據政府數字顯示,在南韓為 5,200 萬人口中,有約有 56%沒有宗教信仰,約 30% 是基督徒,15.5% 信奉佛教。

每日聖言 2025.03.11

每日聖言  –  3 月 11 日   星期二
農曆二月十二

四旬期第一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3Ff9-OmlUmI

福音(瑪 6:7-15)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你們祈禱時,不要嘮叨,像外邦人一樣,因為他們以為說得多就會得到應允。不要學他們,因為你們開口祈求之前,你們的父已經知道你們需要什麼了。所以,你們要這樣祈禱:‘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願袮的名被尊為聖,願袮的國來臨,願袮的旨意承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求袮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求袮寬恕我們的罪債,如同我們寬恕虧負我們的人一樣。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脫離兇惡。’如果你們寬恕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寬恕你們的過犯;如果你們不寬恕別人的過犯,你們的父也不會寬恕你們的過犯。”

反省
耶穌在有關祈禱的教導裡指出,基督徒應有的一個最基本的信念是:天主比我們自己更愛我們,也更知道我們需要什麼,並且會把最好的賜給我們。所以,我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祂的義德,其餘一切自會加給我們”(瑪6:33)。天主經可說是對耶穌這句話的另一種詮釋,從呼求天父到求賜日用糧,都與天國相關;從祈求寬恕到希求脫離兇惡,都與義德相關。作為耶穌親自教授的“祈禱”,天主經其實更是個生活指引,因為基督徒的祈禱不只是個心靈或口頭功夫,還是提升信仰生活的途徑。

3月10日起,為教宗祈禱活動將在避靜默想後舉行

自3月10日週一起,為教宗健康狀況祈禱的玫瑰經活動將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舉行,並通過聖伯多祿廣場上的大屏幕和梵蒂岡媒體進行直播。14日週五起,這項活動將以更新的方式進行。(梵蒂岡新聞網)

據梵蒂岡新聞網報導,在聖座部會舉行四旬期避靜之際,3月10日至14日,晚間為教宗健康祈禱的玫瑰經活動會提前至大約傍晚6點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進行。換句話說,在避靜默想及晚禱過後,將會誦念《玫瑰經》。

依照慣例,避靜時間是教宗的合作者們靜默與分辨的時刻。他們要懷著省思和聆聽天主聖言的精神,繼續為教宗的健康祈禱。

想要參與這祈禱活動的信友,可以通過聖伯多祿廣場上的大屏幕或是梵蒂岡媒體一起唸經。3月14日週五,今年的四旬期避靜結束後,公念玫瑰經活動將以更新的形式進行,公共祈禱始終是教會信德與共融的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