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堆青年齊聚杉林 地方創生論壇激盪創新永續行動力

杉林青年創生論壇熱烈登場,在地資源變身創業驅動力。

一場「右堆青年地方創生論壇」日前在高雄杉林天主教真福山社福文教中心舉行,超過200人參與,探討如何結合在地資源、呈現永續發展杉林與高雄東九區的地方創生。

由時光工作坊、財團法人右堆愛鄉文教基金會主辦,正修科大、光世企業公司與杉林區公所合辦的「右堆青年地方創生論壇」,呈現跨域合作成效,時光工作坊負責人郭建德指出,地方創生仰賴產、官、學、民協力推動,只有透過跨域合作與資源整合,才能激發在地潛力。

好食機農食整合公司執行長謝昇佑專題演講時強調,從農產品整合到品牌建構的創業歷程,應重建合乎社會正義的「農食整合」模式,為地方農業升級與落實地方創生提供思維啟發。

會中並舉行USR大學社會責任論壇,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泥好共好-科技賦能鶯歌陶瓷暨文化永續培力」計畫主持人王怡惠教授,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農業共學地方創生世代共好-實踐綠心到綠港之價值共創」專案經理陳昱傑及正修科技大學「創生左堆‧再造新佳-創造新埤佳冬的再生力量」計畫主持人陳信宏教授,分享大學在文化新永續、農業共學與地方再造的跨域合作成果。

論壇並探討USR計畫在各場域中與利害關係人協作的經驗,推動場域永續規劃的策略與挑戰,「林事務所」執行長林承毅並指出,地方創生人才培育歷程中,地方認同與情感共感是推動行動深耕與永續發展的基石。

緊接著由「順騎自然」創辦人陳巨凱、「博仁堂」負責人周建文及「小村遠遠」負責人陳人鼎,分別分享在香氛產業、中草藥品牌再造與創新觀光服務領域的實踐經驗,說明如何將在地資產轉化成青年創業驅動力。

論壇更邀請到4位返鄉創業青年代表,包括「阿嬤咖啡館」創辦人陳宗卿、「南頭河麻油」負責人吳政賢、「濃夫生活」負責人陳振銘及「人字山莊」負責人賴聖元,分享他們在農產加工、空間再造與慢旅文化領域的創業歷程,透過真實經驗與在地行動分享,展現新世代青年如何以創新方式回應家鄉需求。

活動並安排杉林地方創生走讀行程,實地走訪杉林老街、國家發展委員會築夢杉林青年培力工作站,深入了解杉林地區的創生歷程。

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代表團來羅馬參加聖伯多祿和保祿瞻禮

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府代表團於6月27日至29日訪問羅馬,並於28日晉見了教宗良十四世。依照傳統,該代表團在羅馬教會29日慶祝其主保、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宗徒瞻禮的機會上前來參禮。聖座代表團則在11月30日聖安德肋瞻禮,前往伊斯坦布爾祝賀。

聖座新聞室的一份公告稱,大公宗主教代表團的帶領者是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會與天主教關係委員會主席、加采東都主教厄瑪奴耳(Emmanuel)。

6月28日,大公宗主教代表團晉見教宗良十四世,並與聖座促進基督信徒合一部進行會談。6月29日主日,該代表團參加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的彌撒聖祭。

宗教與和平生活營 從「遇善坊」攜手推動正能量

由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主辦、一貫道、天主教及山達基教會承辦,近日假屏東潮州中華傳統教育文化中心進行開幕典禮,展開為期三天的第二十一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有來自九個不同宗教的代表齊聚一堂,包括天主教、佛教、一貫道、山達基教會、天帝教、天道、天地正教、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等,以「遇善坊」為主題,彼此宗教共融,藉此把「善」的正能量推展到整個社會。(見圖)

主辦單位今(廿九)日說明,開幕典禮之後,來自不同宗教的代表介紹各自的宗教,也由楠西萬佛寺法丈法藏法師及天主教林之鼎神父帶來「我們與善的距離」講座,以入世的例子與說法,來表達出世的概念,讓來自各宗教學員受益良多。

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理事長、也是天主教台灣區總主教鍾安住致詞歡迎大家,他表示,藉著這個宗教和平的生活營,讓各個不同宗教的弟兄姊妹們可以生活在一起,這就是台灣的奇蹟,台灣的各個宗教是這麼和諧有愛;這一次的主題「遇善坊」,先有善心善念,做起事情來的時候,就會一切都很順利,且會以愛來待人。

山達基教會薛智元董事長指出,秉持著創辦人L. 羅恩 賀伯特的理念-尊重他人宗教信仰,尊重之後才有意願去了解,唯有了解之後,才會找到彼此共同點,才會接受彼此,減少不必要的紛爭。

一貫道總會高雄市分會理事長蔡武章提到,所有宗教都在論「愛」,將愛內化後人間充滿溫暖與和平,希望各宗教藉著共同的那份「愛」持續來溝通。

楠西萬佛寺方丈法藏法師說,在台灣宗教之間的距離已經很小了,宗教的多元和諧、互動要展現給全世界看到,看到有傳統宗教、地方傳統宗教以及新興宗教,讓台灣展現給世界知道,不要再因為宗教意識型態而起紛爭。

宗教與和平生活營不僅提供了各宗教交流的平台,更透過實際的共同生活與講座與宗教據點參訪,深化了彼此的理解與連結。不僅加深了各宗教間的友誼與理解,也為社會注入了一股「善」的暖流,展現了台灣多元宗教信仰共存共榮的獨特風景。

台東「樂智幸福家園」啟用!打造失智照護園中園

天主教台東聖母醫療法人打造複合式失智專業照護基地,其中團體家屋可提供18名失智長者24小時照顧服務。

台東進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失智人口亦增加,為讓失智者獲得完善照顧,天主教台東聖母醫療法人在聖母健康園區成立「樂智幸福家園」,打造首座「園中園」式的複合式失智專業照護基地,而第2期「團體家屋」今(26)日啟用,將提供失智長者24小時的照顧服務。

台東聖母醫院3年前成立「樂智幸福家園」,是首間提供純失智個案的小規模多機能服務機構,包括30人的日照服務、5人的夜間臨托,第2期工程「團體家屋」近日完工。

該院社工督導簡志龍指出,「團體家屋」可收置18名失智長者,提供24小時照顧服務,分為2個單位,每個單位9間獨立房間,皆設有客廳、廚房,不會讓長輩覺得自己住在機構,而是「家」的延伸,並經由妥善的照顧與復能訓練,延緩失智進程。

天主教台東聖母醫療法人打造複合式失智專業照護基地,其中團體家屋可提供18名失智長者24小時照顧服務。
天主教台東聖母醫療法人打造複合式失智專業照護基地,其中團體家屋可提供18名失智長者24小時照顧服務。
天主教台東聖母醫療法人打造複合式失智專業照護基地,其中團體家屋可提供18名失智長者24小時照顧服務。
台東聖母醫院院長羅彥宇致詞。
台東聖母醫療法人執行長陳良娟致詞。

台東聖母醫療法人執行長陳良娟表示,家園也為返鄉探望長輩的孩子準備住宿房間「懇親房」、餐廳及廚房,方便就近陪伴、享受天倫,並指出「樂智幸福家園」設在「聖母健康園區」內,打造「園中園」式的複合式失智專業照護基地,配合園區現有農場、療癒森林及運動館等設施,提供失智長者完善的復能照護。

台東聖母醫院院長羅彥宇強調,將全力推動「失智照護一條龍」的整合照護鏈,服務涵蓋從早期預防、延緩失智,到疾病照護及末期安寧的全階段支持,橫跨輕中重度階段,具備連續性、協作性與多元性,由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照服員及家屬等跨專業團隊共築有溫度的支持系統。

此外,台東聖母醫院將於27日舉辦兩場公益工作坊,28日在聖母健康園區舉辦「愛無限嘉年華會」,辦理創新長照資源展,並有上百攤美食手作攤位,邀請民眾共同見證失智照護的創新願景。

陳建仁參觀旅台美國創作者個展 肯定宗教藝術力量

一場名為「基督征心」的展覽在台北市舉行,前副總統陳建仁親臨觀賞作品,並說「在當今世界面對動盪與分裂的時刻,宗教藝術能重新喚起人們內心的希望光明、慈悲憐憫與彼此相愛,使真善美的價值再次被看見與珍視」。

這項展覽6月14日至28日在台北市中正區靜慮畫廊舉行,作品是旅台美籍天主教藝術家史帝福(Steve Emmons)的創作。他說,希望以展出的繪畫與雕塑作品呈現信仰的奧祕與聖神的啟示,將藝術化作靈性修養的橋梁。

陳建仁是虔誠的天主教徒,長年推廣公共倫理與人文精神。據史帝福轉述,陳建仁對展覽所傳遞的「為愛而創作、為主而奉獻」的理念深表肯定,並期許未來在台灣能看到更多以信仰為核心、能觸動人心的宗教藝術展覽,讓藝術成為靈魂的慰藉與希望的仰賴。

史帝福生長於美國的基督教家庭,去年在台北改信天主教,之後創作靈感源源不絕。預計今年第4季將再舉辦個展。他目前在台北教學與創作。

他表示,人類活在3度空間的世界裡,但上帝超越時間與空間,既在天上高處,也住在人們心中。他要把這份神學省思化為創作的原動力,讓作品成為藝術家與觀賞者之間深刻的信仰對話。

聖馬爾定醫院愛心義賣開跑 一份關懷助偏鄉醫療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每年備受矚目「愛心義賣會」今(23日)、明兩天在大雅院區一樓大廳熱鬧開賣。

為永續推動偏鄉醫療所需,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每年備受矚目「愛心義賣會」今(23日)、明兩天在大雅院區一樓大廳熱鬧開賣,吸引社區居民、患者、家屬前來採買、響應,聖馬爾定醫院社區健康組長陳伊罧看到這麼多人溫暖支持義賣活動,表示主辦單位每個人內心既感動又充滿力量。

聖馬爾定醫院指出,院方長期關注偏鄉弱勢群體,每年義賣會不僅讓可堪開跑物品再次循環利用,響應環保、落實永續發展,還能為偏鄉與弱勢醫療注入實質資源,創造雙重價值,相信每一次的購買都是一份關懷,物品或許不再閃亮,但愛的光芒,卻可以因義賣而更加耀眼。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每年舉辦「愛心義賣會」,吸引民眾、患者前來尋寶。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每年備受矚目「愛心義賣會」今(23日)、明兩天在大雅院區一樓大廳熱鬧開賣。

陳伊罧說,每年募集物資時,都能深刻感受到社區居民滿滿的善意與熱情,很多東西都是一大袋一大袋的捐贈,看到民眾如此踴躍參與,堅定支持義賣,內心既感動又充滿力量,特別在生活壓力加劇的時代,透過愛心義賣,能讓閒置物資重新流動,延續物品的用途、實踐環保理念。

現場民眾也積極響應這場愛心盛會,蕭小姐表示,知道醫院每年固定在年中舉辦愛心義賣,都會特別留意日期,覺得來這裡不僅是尋寶、買二手物品,也希望用微薄力量來幫助那些偏遠地區的弱勢,讓他們享有平等醫療照護。

民眾林小姐說,看過很多報導知道在山區就醫不容易,也許無法大力捐款,但透過義賣活動,好像自己也能盡一點心意,覺得很美好。

院方表示,本次義賣活動物品琳瑯滿目,從實用的生活用品到地方小吃、特色農產及手作美食等多樣商品,讓大家有更多元的選擇,享受挑選的樂趣,為期兩天,從早上8點至下午2點半,希望所有到院民眾與院內同仁都能慷慨解囊,將愛心化為實際行動,讓善意在你我之間傳遞。

結合娛樂與預防    聖馬失智中心推動「健腦麻將」

隨著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有效預防與延緩失智症,已成為全民關注的健康議題。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為此特別設計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聖馬三缺一 健腦麻將」活動,於6月24日熱鬧登場。現場邀請多位認知功能稍有退化的長輩齊聚一堂,透過麻將活化腦力,現場笑聲不斷,場面溫馨,也展現出高齡長者在興趣驅動下的積極與活力。

聖馬爾定失智共照中心主任蔡育泰醫師指出,麻將其實是一項極具潛力的「全腦運動」。且許多國內外研究也證實,透過這類具有規則、策略性強又富含社交互動的益智活動,能有效刺激大腦,顯著改善認知功能。他表示從臨床觀察中,平日裡坐立難安、專注力不佳的長輩,一講到麻將,眼神就亮了起來,與病懨懨的平日簡直判若兩人。這個現象讓團隊深受啟發,決定以「麻將」作為切入點,讓長輩做有興趣的事,這樣認知功能和情緒也能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蔡醫師進一步表示:「麻將從摸牌、理牌到出牌,整個過程全面刺激了大腦的多個區域。每個步驟都需要記憶、專注、邏輯推理與策略判斷。例如記住各家出牌,能訓練記憶與注意力;思考如何湊牌、進攻或防守,則大幅提升額葉的策略規劃能力;手眼協調與搓牌的動作本身,也是一種復健運動;而最重要的是,與牌友的互動與聊天,能促進情緒與社交參與,有助於降低憂鬱風險。」

蔡育泰醫師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根本。打麻將雖可被視為多元健腦活動的一部分,但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良好睡眠與積極的慢性病管理相結合,才能建立起完整的失智防線。醫院未來也將持續以創新且貼近生活的方式,陪伴長者聰明變老、快樂變老,讓健康老化不再只是目標,而是可以實現的日常。

雖然麻將可以健腦,但強調的是「參與的樂趣」與「腦力激盪」,蔡育泰醫師也提醒民眾應以健康為優先,避免有金錢導向而產生輸贏壓力與情緒對立,建議每次進行時間以1至2小時為宜,並適時起身走動。同時,院方營養師也倡導「地中海飲食」,鼓勵長輩多攝取綠色蔬菜、魚類、補充堅果,減少紅肉與加工食品,以保護心血管與腦部健康,降低失智風險。

智商276!南韓科學家史上最高智商 發文稱基督是真理

智商高達276的南韓科學家金英勳稱耶穌是真理。(圖/翻攝自X@yhbryankimiq)

智商高達276的南韓科學家金英勳(YoungHoon Kim),被譽為史上最高智商的人類,他近日在社群媒體X表示「基督是真理」,並說要引領更多人走向上帝。貼文一出引發熱議,1周的時間內即累積了2000多萬次瀏覽,並獲得近30萬讚。
 
據《天主教紀事報》報導,金英勳17日在社群媒體X發文表示:「作為世界最高智商記錄保持者,我相信耶穌基督是神,是道路、真理、生命。」此貼文引發討論,金英勳19日又進一步在下面留言:「阿們,基督是我的邏輯」、「我將利用這個機會帶領許多靈魂歸向上帝」。

事實上,金英勳先前就發表過類似言論。他二月份就在X上表示:「上帝存在,100%。」最近也提出:「我們的意識不僅是大腦活動,可能還是量子訊息,也就是某種在死後依然存在的東西。」

金英勳是全球最高智商紀錄保持者的說法,已獲得多個組織認證,包括Giga Society、門薩學會(Mensa)、世界記憶錦標賽(World Memory Championships)與世界記憶運動協會(World Memory Sports Council)等。金英勳創立了「NeuroStory」,該組織致力於尋找「以AI驅動的大腦健康解決方案」,並獲得韓國政府的支持。
 
金英勳還創立了聯合西格瑪情報​​協會(United Sigma Intelligence Association),並擔任救生艇基金會(Lifeboat Foundation)的一員;該基金會致力推動科學發展,同時降低AI等技術對人類帶來的風險。

據《韓國先驅報》報導,金英勳畢業於首爾延世大學,是同時被高智商組織Mega Society與Giga Society接納的唯一韓國成員。去年金英勳被世界記憶運動協會(World Memory Sports Council)認證為史上智商最高的人,在這之前則是澳籍華人數學家陶哲軒,其智商為230。金英勳在消息公布後曾表示,「我希望未來能運用自己的才能,研究並幫助提升全球人們的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