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人回憶-1! 70年地標老教堂將拆除

座落於台北市士林區人來人往地段的天主教士林基督君王堂,至今已建堂70年,不過現在有消息傳出,最近已通過危老重建核准,未來將面臨拆除。

天主教士林基督君王堂將拆除。(圖/翻攝自Google Maps)

天主教士林基督君王堂坐落於士林區中正路及文林路口,於1955年建堂,至今已有70年歷史,這座教堂近期通過危老重建核准,未來將面臨拆除的命運。

危老重建是根據台灣的《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進行的重建措施,目的在於提升老舊建築的結構安全、改善居住品質,並透過提供容積獎勵和稅務減免等誘因,鼓勵私人自主進行改建,可以透過合建或是自建的方式進行。

不過如果是走危老重建,依照該危老案總基地面積828坪來看,大約只能興建4500坪樓地板面積,約12層樓,欣聯建設執行長蕭傑楷認為,若能走防災型都更,效益會更大,可建樓地板面積來到6000坪。

花蓮光復鄉堰塞湖溢流釀洪災 法籍呂德偉神父一度傳失聯教友祈禱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洪水傾瀉而下,造成嚴重災情,長期在光復鄉服務的法籍天主教神父呂德偉一度失聯,讓教友十分焦急。台北總教區神父程若石在臉書發文,呼籲大家為他祈禱。

花蓮縣光復鄉今天因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洪水傾瀉而下,形成宛如海嘯般的滾滾洪流,造成嚴重災情,甚至連救災用的軍用卡車都被沖走。消息傳出後,不僅地方居民陷入恐慌,長期在光復鄉服務的法籍天主教神父呂德偉也一度失聯,讓教友們十分焦急。

台北總教區神父程若石在臉書發文指出,呂德偉神父在洪水發生後一度下落不明,呼籲大家為他祈禱,希望他能平安脫困。由於今年適逢呂神父來台服務50周年,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全台各地教友與地方居民關注,不少人湧入留言區為他祈福。幸好不久後,有教友回報已經與呂神父取得聯繫,證實人平安無事,讓眾人虛驚一場。

1975年來台的呂德偉神父,來自法國,當年奉巴黎外方傳教會派遣,將台灣作為第一個服務地點。他先在新竹華語學院學習中文2年,1977年再赴花蓮玉里鎮持續學習國語與台語,甚至到豐濱鄉向阿美族耆老學習族語,以融入部落生活。美麗的台灣風景與純樸的人情深深吸引了他,使他決心在此扎根奉獻。

長年以來,呂神父在花蓮玉里、豐濱及光復等地走訪部落傳教,不僅主持宗教服務,也積極推動教育。他曾在光復鄉多個部落協助設立幼稚園,最多時達十所,並親自駕車接送孩子上下課,為偏鄉教育與弱勢兒童付出心力。

為表彰他的貢獻,移民署花蓮服務站頒發永久外僑居留證,並給予「馬偕計畫」特殊禮遇,以最高敬意肯定他半世紀以來在偏鄉教育、牧靈服務與族群融合上的努力。呂神父現服務於光復鄉大馬塘區的聖保祿堂,依舊以謙和的態度持續陪伴在地居民。今日馬太安溪煙塞湖溢流突發洪災,讓長期服務在地的呂神父一度傳出失聯,引發全台信眾與地方居民擔憂與祈禱。雖然最後證實他平安,提醒社會,長年默默奉獻的外籍傳教士早已與台灣命運緊密相連。

花蓮縣光復鄉今天因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暴漲洪水傾瀉而下,形成宛如海嘯般的滾滾洪流,造成嚴重災情,長期在光復鄉服務的法籍天主教神父呂德偉也一度傳出失聯,讓教友們十分焦急。台北總教區神父程若石在臉書發文指出,呂德偉神父在洪水發生後一度下落不明,呼籲大家為他祈禱。

每日聖言 2025.09.24

每日聖言  - 9 月 24 日    星期三
農曆八月初三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v4ccZRmlY8

福音(路 9:1-6)
那時候,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給他們能力和權柄,制服一切魔鬼,醫治各種疾病,派遣他們宣講天主國的福音,並治癒病人,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帶什麼上路:不要帶手杖、口袋、糧食或銀錢,也不要帶兩件衣服。你們無論進了哪一家,就住在那裡,直到離開。凡不接待你們的,你們離開的時候,要把腳上的塵土抖落乾淨,作為反對他們的標示。」他們就出發,走遍各鄉村,宣講福音,治癒病人。

反省
耶穌派遣宗徒們到各地區宣講天國的福音,卻要求他們不要多帶什麼物質的東西。這並非要他們只幹活不吃飯,而是提醒他們,作為福音的使者,只有將目光和精力集中在福音本身,才能更加有效地宣講和服務。回顧教會兩千年來的歷史,每當教會團體開始偏離這一宗旨,有意無意地希望借助權力、財富、榮譽等身外之物傳播福音並發展教會時,起初也許會獲得顯著的益處,但久而久之,福音將失去其應有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而教會也隨之陷入各種利益的羅網,顯得俗不可耐。面對日益世俗化的教會生活,作為基督的門徒,我們今天更應該提高警惕,拒絕任何有可能弱化福音本質的誘惑和羈絆,而乾乾淨淨、輕輕鬆松地帶著福音上路。

教宗:聖奧斯定提醒我們說話前要先聆聽

教宗良十四世 8 月 15 日在羅馬東南部岡道爾夫堡的宗座夏宮莊園主持了聖母升天節彌撒後,離開宗座維拉諾瓦聖多默堂,站在人群面前。 (圖片:法新社)

教宗良十四世對在美國費城慶祝聖奧斯定瞻禮的信眾和支持者說:「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我,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聖奧斯定精神的啟發和教誨。」

在未擔任教宗,身分仍然是普雷沃斯特(Robert F. Prevost)樞機時,這位奧斯定會士原定於今年 8 月 28 日前往費城參加聖奧斯定瞻禮慶祝活動,並接受嘉獎。然而,他在 5 月的教宗選舉中當選,成為了教宗良十四世。

因此,奧斯定會位於費城以外維拉諾瓦聖多默的省會長哈根(Robert P. Hagan)神父於 7 月教宗在岡道爾夫堡度暑假期間,前來向他頒發了聖奧斯定勳章。

這次的頒獎活動與教宗良十四世一段講話的影片同時被拍攝,影片中教宗回顧了聖奧斯定的生平以及受他啟發而成立的奧斯定會。這位現已成為了教宗的會士於 1977 年加入了修會。該影片於 8 月 28 日聖奧斯定瞻禮慶日在費城播放。

教宗說,生於公元 354 至 430 年的聖奧斯定「是修道主義的偉大創始人之一;他是一位主教、神學家、傳教士、作家和教會聖師」。 「但這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他的一生充滿了反覆的嘗試和錯誤,就像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一樣。」

他說:「但憑藉天主的恩典,他母親莫妮卡的祈禱,以及周圍善良人士的幫助,奧斯定得以為他躁動不安的心靈找到平靜之路。」

教宗指出,聖奧斯定認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天主賦予的天賦和才能,而我們的目標、成就感和喜樂來自於將它們回饋給天主和我們的鄰人,為他們提供充滿愛德的服務。」

他說,這些服務包括為移民的服務。

他表示,在美國的會士們「站在卡爾(Matthew Carr)和羅西特(John Rossiter )神父等奧斯定會士的肩膀上,他們的傳教精神帶領他們在 18 世紀末(從愛爾蘭)出發,把福音的好消息帶給為尋求更好生活和宗教寬容而離鄉別井的愛爾蘭和德國移民。

他說:「耶穌在福音中提醒我們要愛我們的鄰人,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激勵我們,讓我們記住,要用基督的眼光看待我們的鄰人:我們都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被創造的。」

教宗說,作為基督徒,作為受聖奧斯定啟發的人,「我們被召叫去成為我們家庭和社區中的和平締造者,並真正認識到天主在彼此身上的存在。」

他指出,透過友誼、關係、交談和相互尊重,「我們可以超越彼此之間的差異,發現在基督內我們作為你兄弟姐妹的真正身分。」

他說:「和平始於我們所說、所做的,以及我們怎麼說、怎麼做。」

他表示,聆聽是締造和平的重要組成部分。「聖奧斯定提醒我們,在說話之前,我們必須先聆聽。」「作為一個共議同行的教會,我們被鼓勵透過祈禱、靜默、辨別和反省,重新實踐聆聽的藝術。」

他說:「我們有機會,也有責任聆聽聖神的聲音;聆聽彼此;聆聽窮人和邊緣群體的聲音,他們的聲音需要被聽到。」

他指出,聖奧斯定教導信徒「聆聽內心的導師,聆聽從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發出的聲音。」「正是在我們心中,天主與我們說話。」

教宗表示,在這個充滿噪音的世界裡,學會聆聽內心的聲音尤其重要。 因為「我們的頭腦和心靈可能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淹沒」,這些信息「會加劇我們的焦躁,奪走我們的快樂」。

教宗又鼓勵人們「作為一個信仰團體,努力與天主建立關係」,「努力過濾我們腦中和心靈中的噪音和分裂的聲音,敞開心扉,接受每天的邀請,更好地了解天主和天主的愛」。

中國新設的張家口教區輔理主教就職

據梵蒂岡《信仰通訊社》報道,新設立的張家口教區王振貴主教於 9 月 12 日在聖家主教座堂為 65 歲的馬彥恩輔理主教主持就職典禮。

為推動照顧上主羊群的牧民工作,並更有效地致力於其靈性上的益處,教宗良十四世於今年 7 月 8 日正式取消原有的宣化和西灣子兩個教區,同時建立新的張家口教區,並任命王振貴神父為新教區的首任主教。

王振貴主教已於 9 月 10 日在該主教座堂晉牧。新成立的張家口教區隸屬華北的北京總教區。

梵蒂岡新聞辦公室在 9 月 12 日的聲明中表示,這些主教的任命和就職符合梵中主教任命協議,是「聖座與中國當局對話的進一步成果,是新教區共融之旅中的重要一步」。

與此同時,北京天主教會於馬彥恩輔理主教就職禮後為現已被取消的宣化教區崔泰主教舉行「榮休儀式」。

在 50 多名教區神父、修女和教友代表出席的儀式上,政府認可的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宣讀了批准崔泰主教「主教身分」的信函。

現年 75 歲的崔主教自 2013 年被祝聖為宣化教區助理主教以來從未獲得過官方認可。

這位主教因拒絕接受國家宗教法、北京天主教會和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等官方機構,自 2007 年以來一直受到政府打壓,並曾多次被拘留。

崔泰主教和馬彥恩主教多年前已在梵蒂岡的批准下分別於 2013 和 2010 年被祝聖,但一直未獲得政府認可。

現今崔主教已達 75 歲的教會法定退休年齡。

每日聖言 2025.09.23

每日聖言  - 9 月 23 日    星期二
聖比約司鐸(1968)
農曆八月初二(秋分)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v4ccZRmlY8

福音(路 8:19-21)
那時候,耶穌的母親和祂的兄弟們來找祂,因為人多,不能走近。有人便對祂說:「袮的母親和兄弟站在外面,他們想見袮。」但祂回答他們說:「聆聽天主的話並實行的人才是我的母親和兄弟!」

反省
學過外語的人都知道,如果要講一口流利標準的外語,必須要從鍛煉聽力開始,然後才能通過模仿而達致目的。在舊約聖經中,天主常常提醒以色列子民,要學會「聆聽」祂說的話,好能遵行實踐。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也明確表示,「聆聽天主的話並實行的人才是我的母親和兄弟」。可見,學會聆聽對一個人的信仰生活是何等的重要。不幸的是,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及生活節奏的日益加速,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正逐漸失去聆聽的耐心和能力。在聆聽天主聖言方面如此,在人際溝通中亦然,由此而導致的問題和矛盾也顯而易見。求天主賜給我們一雙敏於聽教的耳朵吧!

韓國世青籌委會小堂安放聖阿庫蒂斯聖髑

南韓首爾總教區具佑飛輔理主教 9月16日為聖阿庫蒂斯像祝聖。 (圖片:首爾總教區)

韓國天主教徒在首爾迎接聖阿庫蒂斯的聖髑,並把其存放於 2027 年首爾世界青年節籌備委員會辦公大樓的小聖堂內。這位意大利青年聖人剛獲教宗良十四世冊封為聖人。

南韓首爾總教區表示,參與籌備首爾世青節的天主教神職人員和青年於 9 月 17 日在當地籌委會的小堂參加了聖髑的安放彌撒。

彌撒由首爾總教區具佑飛 (Job Koo Yobi) 輔理主教主持,教區神父和義工們均有出席了儀式。

教區阿庫蒂斯(Carlos Acutis, 1991-2006)因其對聖體的虔誠奉獻和利用數碼媒體推廣天主教的熱忱而被譽為「天主的具影響力者」。

這位聖人於 15 歲白血病去世前,一直致力創建一個記錄聖體奇蹟和聖母顯現網站。

教宗良十四世 9 月 7 日於梵蒂岡冊封他為聖人,使他成為天主教會歷史上首位千禧年聖人。

教宗在講道中,向前來紀念這位少年聖人的青年教友說,「聖德——與天主的深度共融——是通往持久幸福的唯一途徑」,而非世俗所教導的財富、名望、青春或社會成功。

他指出:「真正的幸福並非源於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而是以天主為中心的生活。」他提醒年輕人聖阿庫蒂斯的教誨:「在陽光下,你會曬黑,但在聖體前,你會成為聖人——因為它會改變我們的靈魂。」

他邀請信徒效法聖阿庫蒂斯的榜樣,每日參加彌撒和領受聖體聖事,並鼓勵他們「不要虛度生命,而要使之成為傑作」。

回應教宗方濟各在當今世界對聖潔的呼籲,他提醒青年們:「我們每個人都被召叫沿著自己獨特的道路走向聖潔,不是通過模仿,而是透過忠實地運用天主賜予我們的恩賜。」

該聖阿庫蒂斯的聖髑現已永久供奉於 2027 年首爾世青年籌備委員會辦公大樓的小堂內。

據教區新聞稿稱,教會營運的《天主教和平廣播公司》和其《和平報》於 9 月 16 日宣布聖阿庫蒂斯為其第二位主保聖人,並為在其總部豎立的聖阿庫蒂斯像舉行了祝福儀式。

世青節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 1985 年發起為期一週的全球天主教青年聚會。

在上一屆於 2023 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的世青節上,教宗方濟各宣布首爾為下一屆世青節的主辦城市。

每日聖言 2025.09.22

每日聖言  - 9 月 22 日    星期一
農曆八月初一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v4ccZRmlY8

福音(路 8:16-18)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沒有人點上燈,用罐子蓋住或放在床底下的,而是放在燈檯上,使進來的人看見亮光。同樣,沒有隱藏的事將來不被揭露的,也沒有秘密將來不被公開知道的。所以你們要留意怎樣聆聽。因為那已有的,還要領受更多;那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被奪去。」

反省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雙目失明的人,在晚上走路時打著燈籠。當有人笑他明知自己看不見還要打燈籠時,他卻回答說,燈籠是為了給看得見的人打的,免得他們撞到自己。故事中這位雙目失明者的做法帶給我們的啟發是:我們自己有沒有光明不重要,只要我們懂得,和光明之源建立不可分割的關係,就無需害怕周圍的黑暗。正如夜空中的月亮,它的光亮不是來自自身,而是對陽光的反射。這位失明者的做法可謂明智而又實際,值得我們今天在福音的光照下反省並採取相應的行動。身為基督徒,我們有責任作光來照亮世界。然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先從天主那裡獲得發光的力量,才能向外散發一定程度的光明。

林佳龍訪歐!赴教廷推人道援助與文化交流

外交部長林佳龍代表捐贈10萬歐元給天主教「斯卡拉布里尼修會」。(圖/外交部捐贈)

外交部長林佳龍展開訪歐行程,日前先到捷克、再到羅馬,並到駐教廷大使館代表政府捐贈10萬歐元予天主教斯卡拉布里尼修會(Scalabrinian Missionaries),展現台灣在人道援助和扶助弱勢的關懷。同時,也以協助傑梅利台伯島醫院(Isola Tiberina Hospital–Gemelli Isola)添購設備,其中包含台灣製造的空氣清淨機,將用於醫院新病房,提供病患更好的照護。

林佳龍指出,斯卡拉布里尼修會自1887年成立以來,長期在全球協助移工與難民,他們在1994年來到台灣,至今在台北、台南與高雄為外籍移工提供牧靈與關懷服務。林佳龍補充,斯卡拉布里尼修會總會長Leonir Mario Chiarello神父也在9月17日親自出席受贈典禮,並感謝台灣長期大力支持天主教修會及醫院,這次的捐贈再次印證台灣在推動人道援助與扶助弱勢群體的具體關懷與承諾。

「台灣與教廷共享自由、和平、正義及人權等普世價值,是彼此密切的夥伴」林佳龍強調,台灣會持續深化與教廷及天主教教會在人道關懷領域的合作,讓世人更加體會「天主是愛」。

教廷是林佳龍上任來,到訪的第11個邦交國,也視察了我國邦交國,替同仁加油打氣,也陸續訪問多個非邦交國,每一步都希望能讓台灣走向世界,也讓世界更加認識台灣。過程中,林佳龍出席台灣藝術家謝省民在宗座傳信大學的展覽開幕酒會,盼透過「歐洲台灣文化年」系列活動,讓台歐文化相互激盪、深化雙邊鏈結。

「歐洲台灣文化年」系列活動中,駐教廷大使館於9月18日下午在宗座傳信大學舉辦「Gloria光榮頌:謝省民宗教暨HOPE台灣藝術展」開幕酒會,這項展覽近日將移至駐教廷大使館展覽至10月3日,林佳龍呼籲各界多多踴躍參觀。

林佳龍表示,目前在亞洲大學任教的謝省民教授擅長將台灣民俗意象結合天主教義,並運用其創意創作成一幅幅色彩動人的版畫作品,謝省民也表示,身為三代天主教徒,能在宗座傳信大學舉辦展覽感到十分榮幸。林佳龍並感謝謝省民、林磐聳、廖仁義三位藝術家,無償提供藝術品響應外交部活動,支持我國駐歐洲的26個館處舉辦藝術聯展,讓台歐的文化相互激盪,深化兩地的鏈結。

外交部長林佳龍轉致醫院運用善款採購之空氣清淨機。(圖/外交部提供)

每日聖言 2025.09.21

每日聖言  - 9 月 21 日    星期日
聖史瑪竇宗徒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農曆七月三十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v4ccZRmlY8

福音(路 16:1-13 [短式 16:10-13])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有一個財主,他有個管家被人揭發揮霍主人的錢財。他就叫來那管家,說:『我怎麼聽說你有這種事情?把你經手的帳目交出來,因為你不能再當我的管家了。』管家心裡想:『主人要撤我管家的職務了,我該怎麼辦?挖地吧,我沒有力氣;討飯吧,我又害羞。我知道該做什麼了!即使我被撤職,也會有人願意收留我。』他便把主人的債戶一一叫來,問第一個說:『你欠我主人多少?』他回答說:『四千公升油。』管家對他說:『拿出你的欠單,快坐下,改成二千。』他又問另一個:『你欠多少?』他回答說:『四萬公斤麥子。』管家說:『拿出你的欠單,改成三萬。』主人就稱讚這個不忠義的管家辦事精明,因為在應付自己的世事上,世俗之子比光明之子更精明。所以,我告訴你們:要用不義的錢財來結交朋友。這樣,當錢財無用時,他們會迎接你進入永恆的家。誰在小事上忠信,在大事上也會忠信;誰在小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必不義。如果你們在世俗的不義錢財上不忠信,誰會把真正的財富託付給你們呢?如果你們在別人的錢財上不忠信,誰會把屬於你們的交給你們呢?沒有一個僕人能服侍兩個主人。因為他若不是厭惡這個而愛那個,就是效忠這個而忽視那個。你們不能服侍天主,又服侍錢財。」

反省
在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一些人有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大聲喧嘩的壞習慣。而許多有這些壞習慣的人其實也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不但樂於助人,也願意奉公守法,只是在生活的小細節上缺乏覺悟和修養。但還有一些人,他們在公開場合彬彬有禮、舉止可嘉,但在別人看不見的背後,卻過著貪污受賄、鋪張浪費的生活。相比而言,前者可以說是小惡大善,後者則可以說是小善大惡。今天福音中耶穌所說的那個精明的管家,正是那種行小善卻作大惡的例子。耶穌絕不是要我們學習這種表面的善和與狡詐無異的精明,而是要我們將目光集中在萬美萬善之源的天主身上,從而獲得棄惡從善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