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7.18

每日聖言  –  7 月 18 日   星期五
農曆六月廿四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0QxA-kLxiEI

福音(瑪 12:1-8)
那時候,耶穌在安息日路過麥田,祂的門徒們餓了,就開始掐麥穗吃。法利塞人看見了,就對祂說:「看,袮的門徒做了在安息日不許做的事!」祂回答說:「你們沒有讀過達味和他的隨從挨餓時所做的事嗎?他怎樣進了天主的殿,把祭祀的供餅吃了?那供餅不是他和隨從可以吃的,只有司祭才能吃。再者,你們沒有讀過這段法律嗎?在安息日,司祭們在聖殿裡工作,違反了安息日,也不算有罪。但我告訴你們,有一位比聖殿更大的就在這裡!如果你們懂得這句話:『我要的是仁慈,不是祭獻』,就不會給無辜的人定罪了!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反省
門徒們在安息日饑餓時掐麥穗吃,因而受到法利塞人的指責。耶穌所給予的答覆,雖然只針對梅瑟法律的規定而言,但卻適用於任何類似的情形:當一個人的合情合理的利益受到損失時,任何法律和規定都應為之讓路,以使人的尊嚴和需要得到滿足。特別在當今瞬息變化的世界中,我們更該效法耶穌的榜樣和精神,以開放包容的心態,隨時準備著回應時代的徵兆,讓基督交托給我們的福傳和牧靈使命有效地惠及更多處於各種困境中的人,如難民、災民、病人、囚犯等,而不可只為固守某種千年不變的法律條文而對他們的需求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視頻講道】常年期第十六主日(丙年)2025.07.20

瑪利諾會甘偉霖神父主持的主日聖經講道:瑪利亞是耶穌的一位門徒,有權像任何其他門徒一樣坐在祂的腳前。一個婦女佔據了「全職」門徒的位置,是對耶穌所生活的社會的一個根本性的挑戰。但在那時候和那地方,女性是應該呆在廚房裡,做瑪爾大所做的事的。瑪利亞在訴説她與男人平等!

台南天主教堂受創 百坪屋頂掀飛 普立茲克作品遭殃

丹娜絲颱風這次在台南地區,不只造成居民住家的損壞,根據統計,轄區內有十座天主教堂也受損嚴重,其中受到遊客青睞,由普立茲克獎得主設計的菁寮教堂,整個圓尖形的地標整個被吹掀,另外鹽水區的舊營教堂,更是屋頂整個塌陷,教堂內幾乎成了廢墟。

颱風重創台南10座天主教堂,普立茲克得獎作品也遭殃

菁寮天主堂的損壞狀況令人震驚,建築物殘破不堪,鐵皮嚴重變形,木製看板損壞倒地,最令人惋惜的是原本金光閃閃的圓尖形屋頂地標如今只剩下支架。菁寮天主堂神父畢度表示,他完全沒想到這種情況會發生,因為專業人員曾說這個特別的金字塔結構非常堅固,是德國人設計的。

這座位於台南菁寮社區的天主堂之所以特別引人注目,是因為它是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波姆在亞洲的第一件作品。原本三角形及圓尖型的建築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金色光芒,成為遊客最喜愛的打卡地點,如今卻變得殘破不堪。畢度提到,之前修理的部分是內在的,原本預計在八月初就能完成,但現在又遭遇這樣的災情。

同樣遭受嚴重損害的還有鹽水區的舊營教堂,近百坪的屋頂整個被掀開,導致室內物品全部擠成一團,宛如廢墟。與以往鮮明的紅色傾斜屋頂相比,如今整個不見蹤影,就連屋頂周圍的水泥建築都有明顯變形,顯示出颱風的恐怖威力。

颱風重創台南10座天主教堂,鹽水區的舊營教堂屋頂全掀

菁寮天主堂神父呂天恩表示,他認為要積極面對,雖然受損嚴重,但還是要盡量想辦法,一步一步處理這個狀況。據了解,台南教區共有十座教堂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重建工作預計需要很長時間。目前工作人員已經打起精神,希望能夠向外界募款獲得支持,早日重建這些具有歷史與建築價值的宗教場所。

教宗良十四世首度慰問台灣風災 指示教廷提供實際援助

教宗良十四世。(歐新社檔案照)

南台灣日前受到丹娜絲颱風重創,造成2人死亡、635人受傷,農林漁牧業與設施損失逾10億元,超過82萬戶曾一度停電、7萬3千多戶停水。針對此次災情,天主教教宗良十四世首度公開表達關切,並指示教廷援助。

據《Vatican News》報導,教宗良十四世已獲悉丹娜絲颱風在台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損失,並為災民祈禱。他指示教廷愛德服務部向民眾提供實際援助。

駐教廷大使館隨後也在臉書發文指出,這是教宗良十四世上任以來,第一次對於台灣遭逢天災公開表達關心,「我們對教宗的關懷至表感謝,受丹娜絲風災重創的台灣也會帶著教宗的鼓勵繼續勇敢前行。」

今年6月,教宗良十四世在梵蒂岡接見一對來自台灣的天主教新婚夫婦時,曾當場表達對台灣教會的支持,並允諾會特別為台灣祈禱「不要戰爭!」當時駐教廷大使館也透露,當教宗聽到「Taiwan」一詞時,當下眼神一亮、露出燦爛笑容。

以色列襲擊加薩唯一天主教堂 義總理譴責對平民攻擊

以色列17日攻擊加薩地區唯一的天主教堂聖家堂。圖為今年4月21日,巴勒斯坦人在參加已故教宗方濟各的彌撒後,站在教堂外。(法新社檔案照)

加薩民防機構和天主教耶路撒冷拉丁宗主教區(Latin Patriarchate of Jerusalem)表示,加薩唯一的天主教堂今天(17日)遭以軍襲擊,目前已知造成數人受傷。義大利總理嚴厲譴責以色列對平民的「不可接受」攻擊。

在這次襲擊發生前,加薩民防機構報告稱,以色列今天對加薩的襲擊行動造成18人死亡。

耶路撒冷拉丁宗主教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加薩聖家堂(Holy Family Church)今晨遭到襲擊。教會裡有數人受傷,其中包括神父羅曼內利(Gabriel Romanelli)。」

該聲明還補充說,目前尚未確認是否有人員喪生,但教堂在襲擊中受損。

加薩民防局發言人巴薩爾(Mahmud Bassal)告訴法新社,對這座天主教堂的攻擊導致包括神父在內的多人受傷。

以色列軍方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表示,正在「調查此事」。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表示,「以色列對加薩的攻擊行動包括襲擊聖家堂」。

梅洛尼在社群平台X上的一篇貼文中表示:「以色列數月來對平民的攻擊是不可接受的。任何軍事行動都不能為這種行為開脫。 」

聖家堂位於加薩北部大城加薩市(Gaza City),自以色列與哈瑪斯於2023年10月在加薩爆發戰爭以來,當地的天主教徒一直在聖家堂避難,部分的東正教徒也前往該教堂尋求庇護。已故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戰爭期間一直與該教會保持密切聯繫,他生前在任期間曾多次呼籲結束戰爭。

每日聖言 2025.07.17

每日聖言  –  7 月 17 日   星期四
農曆六月廿三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0QxA-kLxiEI

福音(瑪 11:28-30)
那時候,耶穌高聲說:「你們所有疲憊和背負重擔的人,到我這裡來吧!我將使你們安息。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因為我的軛是容易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反省
眾所周知,面對茫茫宇宙、大千世界,有理性的人類一直都在詢問其源頭及其歸宿。特別是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生命的有限和短促時,這一問題就顯得更加緊迫深刻。鑒於此,除非一個人能為自己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的問題找到有意義的答案,他(她)便很難感到內心的平安和喜樂。天主啟示我們:祂既是人類歷史的主宰,也是整個宇宙的主宰!跟隨基督、效法基督的人,生活的擔子是輕省的,生命是喜樂的,在基督內將會得到安息。

每日聖言 2025.07.16

每日聖言  –  7 月 16 日   星期三
加爾默羅聖母
農曆六月廿二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0QxA-kLxiEI

福音(瑪 11:25-27)
那時候,耶穌高聲說:「父啊!天地之主,我讚美袮!因為袮對聰明和有學識的人隱藏了這些事,卻啟示給了小孩子。是的,父啊!原來袮喜歡這樣!我父把一切交給了我。除了父,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願意啟示的人,也沒有人認識父。」

反省
成年後的梅瑟蒙天主召叫,去面見法郎並率領以色列子民出離埃及的為奴之家,但梅瑟卻做出了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回答:「我是誰,竟敢去見法郎,率領以色列子民出離埃及?」之所以說這非常有代表性,是因為在以後的大小先知,甚至包括聖母瑪利亞,在一開始聽到天主的召叫時,都有同樣的反應和表現:懷疑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是否能夠勝任!然而,天主的回應也常常帶給祂所召叫的人同樣的鼓勵和支持:「我必與你同在!」今天的我們無時不刻地在不同的場合中聽到天主的召叫,但我們不也像梅瑟和眾先知那樣,常常感到自己勢單力薄,企圖逃避嗎?可是,我們有沒有認真聆聽天主向我們所做的保證和承諾呢?我們有沒有像耶穌一樣,信賴天地之主,並勉勵承行祂的意願呢?

韓國教會紀念殉道者列品一百週年

南韓首爾總教區鄭淳澤總主教在 7 月 5 日的念殉道者列品百年紀念彌撒上,高舉《己亥和丙午迫害紀錄》。 (圖片:首爾總教區)

韓國教會領袖在啟動首批殉道者列品一百週年紀念活動的同時,呼籲信徒反思他們這寶貴的精神遺產。

南韓首爾總教區在 7 月 7 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鄭淳澤總主教於 7 月 5 日在西小門朝聖地歷史博物館舉行的彌撒中作出此呼籲。

在提及首批韓國殉道者時,他說:「即使在迫害的考驗中,他們也從未放棄對主的信仰。」

他強調:「他們的堅忍加深了他們的信德,最終結出了戰勝死亡的真正希望的果實。」

在被稱為「韓國教會殉道者最偉大之地」的西小門,有千多名天主教徒參加彌撒。在 79 名殉道者中,有 41 人在此被處決。

1925 年 7 月 5 日,教宗庇護十一世在梵蒂岡為這 79 名殉道者舉行宣福禮。他們在 1839 年的「己亥迫害」和 1846 年的「丙午迫害」期間,因遭受對信仰的仇恨而被殺害。

首爾總教區表示,百年紀念「對韓國天主教會意義深遠」。

在「己亥」和「丙午」迫害後,時任韓國宗座代牧費雷奧爾(Jean-Joseph-Jean-Baptiste ferrsamol)主教於 1846 年編纂了擴充版的《己亥紀事》。

這份文件由崔良業(Thomas Choi Yangeop)神父翻譯成拉丁文,為羅馬教廷於 1925 年宣布殉道者列真福品奠定了基礎。

除了這 79 位殉道者外,另有 24 位殉道者亦於 1968 年獲教宗保祿六世列真福品。直至 1984 年 5 月 6 日,所有的 103 位殉道者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一起冊封為聖人。這 103 位殉道者被統稱為「韓國殉道者」。

據首爾總教區網站介紹,西小門是朝鮮王朝時期的官方刑場。

從辛酉(1801年)到丙午(1866年)的迫害期間,在西小門被處死的天主教徒不計其數。

朝鮮王朝對基督徒的迫害始於 1791 年,當時信奉佛教的統治者認為基督教與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佛教相比,是異類信仰。

據估計,在長達百年的多次迫害中,約有一萬名韓國天主教徒因其信仰而被殺害。

在彌撒期間,首爾總教區殉道者提升委員會公開了名為《己亥和丙午迫害紀錄》的新彙編。

鄭淳澤總主教表示,這是第一份有關迫害的「官方記錄史實」報告。

他指出,這份報告是透過仔細提取、翻譯和彙編資料,「而非僅依靠證詞」而編寫的。

他說:「雖然這些記錄出自遭受迫害者之手,但殉道者們勇敢的信德和深厚的良知卻在其字裏行間中清晰可見。」

首爾總教區表示,該報告旨在紀念殉道者,並支持韓國教會歷史的持續研究。

據梵蒂岡《信仰通訊社》報道,報告包含了《朝鮮王朝紀錄》、《禦史日記》和《軍務部宣言》等官方文獻的資料。

該通訊社稱,委員會的報告是根據法務部和警察廳之間交換的信件和報告編寫的,「這與現存的史料有所不同」。

該報告重點關注己亥和丙午時代人們的證言,並收錄了古漢語原文和韓語譯文。

首爾總教區表示,此舉旨在讓「學者和更廣泛的天主教團體都能獲得殉道者的資料」。

彌撒後,西小門朝聖地歷史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 Anima Mundi 的特別展覽。

Anima Mundi 這拉丁詞彙的意思是「世界的靈魂」,指的是梵蒂岡城的民族藝術和文物博物館。

展覽將於 9 月 14 日結束,以紀念 1925 年梵蒂岡傳教展一百週年。

大部分藝術品和文物來自教宗庇護十一世於 1925 年禧年之際舉辦的傳教博覽會。

據梵蒂岡博物館網站介紹,該個從 1924 年 12 月 24 日至 1926 年 1 月 9 日舉行的展覽,吸引了超過一百萬參觀者,並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這些來自傳教博覽會的收藏後來演變成今天的「世界的靈魂」民族學博物館。

西小門正在舉辦的展覽是對 1925 年「朝鮮館」進行的復原展,展出了來自 16 家韓國博物館和修道院的 270 多件文物。

展覽也包括梵蒂岡民族學博物館借出的展品。

首爾總教區表示,參觀者有機會一睹一個世紀前韓國如何向世界展示其文化和精神遺產。

首爾總教區說:「這次展覽也鼓勵人們反思,國家之間的尊重、對話與和平共處,在今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在韓國早期的信仰見證人時代一樣。」

每日聖言 2025.07.15

每日聖言  –  7 月 15 日   星期二
聖文德主教聖師(1274年)
農曆六月廿一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0QxA-kLxiEI

福音(瑪 11:20-24)
那時候,耶穌開始斥責那些見過祂行許多奇跡的城鎮,因為那裡的人沒有改變他們的行徑:「苛辣匝因,你有禍了!貝特賽達,你有禍了!因為在你們那裡所行的奇跡,如果行在提洛和漆冬,那兩城的人早就披上麻衣、頭上撒灰,悔改了。但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提洛和漆冬所得的懲罰,比你們的要輕一些!而你,葛法翁!你以為會被高舉到天上嗎?不,將來你必被投下陰間!因為我在你那裡行的奇跡,如果行在索多瑪,那城一定存留至今。但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索多瑪所得的懲罰,比你的要輕一些!」

反省
俗話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我們在讀經一中不難發現,法郎的公主因為同情被遺棄在河中的嬰兒,雖然知道他是父親所命要消滅的希伯來男孩,還是決定收留他,並請奶媽來乳養他長大,將其視作己出,給他取名叫梅瑟。顯而易見,公主的善良和法郎的殘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難免會讓人納悶:父女之間的差別為何會如此巨大?然而,如果我們站在他們各自的立場和角度,就不難理解,法郎的出發點在於維護他的王權和統治,而公主則完全出於人性的本能反應所採取的善良行動。這再一次證明,就像新約時代殺害無辜嬰兒的大黑落德那樣,當一個人被金錢、權力、地位、虛榮蒙蔽了良知時,惡行就會接踵而至。這正是今日福音所警惕我們的。我們應深思和警覺!

印尼穆斯林與基督徒共慶聖母慶節

印尼弗洛勒斯島的基督徒和穆斯林 7 月 9 日一起參加聖母像出遊朝聖活動。 (圖片:亞洲真理電台)

在印尼以基督教徒為主的弗洛雷斯島,穆斯林與天主教徒一起參加遊行活動,共同祈禱,慶祝一個獻給聖母瑪利亞的宗教文化節日。

據《亞洲真理電台》報道,數百人於 7 月 9 日參加了在弗洛雷斯巴里聖瑪爾定堂舉行的聖母像出遊活動,為當地稱為 Golo Koe的節日展開了序幕。

該活動於 7 月 9 至 8 月 14 日舉行,是拉布安巴佐教區 26 個堂區慶祝聖母升天節的標記。

朝聖活動最初計劃在海上進行,但由於惡劣天氣而改為陸路遊行。

聖母像遊行以傳統的芒加萊舞蹈、歌曲和儀式開始。

據該電台報道,身穿傳統服裝的穆斯林村民亦參加慶祝活動,他們用竹子裝飾街道,歡迎聖母瑪利亞的到來。活動見證了不同宗教之間的團結。

主持開幕彌撒的雷格斯主教(Maksimus Regus)稱聖母瑪利亞是團結和臨在的典範。

他說:「她的到訪提醒我們,天主與我們同行。我們穆斯林兄弟姐妹的參與體現了這一節日的包容精神。」

教區副主教兼節日主席芒古(Richardus Manggu)神父表示,這項活動不僅是一個宗教慶節,「這是一場超越宗教和種族界限的精神和文化團結運動。」

教區秘書長納拉(Fransiskus Nala)神父說:「聖母升天節是希望的象徵。這段遊行旅程體現了在信仰中攜手共進的共議同行之路。」

當地政府官員也有參加慶祝活動。

地區秘書助理拉希(Aloisius Lahi)強調了這項活動如何增強社會凝聚力、保護文化遺產並促進可持續旅遊業。

社區負責人烏甘(Dorotheus Ugan)感謝主辦單位克服基礎設施的挑戰,為社區舉辦這場跨宗教活動。

該活動將於 8 月 14 日從海濱城到戈洛科埃山的盛大遊行中結束,為這個在印尼主要旅遊勝地之一舉行的為期個多月的節日畫上句號。

Golo Koe 節是聖母朝聖之旅的精神和文化巔峰。

據《亞洲真理電台》報道,該節日每年到吸引來自該地區及其他地區的數千名參與者,不僅慶祝聖母升天,還慶祝信仰傳統、原住民身分和社區希望的豐富和諧,這些都是弗洛雷斯島天主教會身分認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