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首爾總教區鄭淳澤總主教在 7 月 5 日的念殉道者列品百年紀念彌撒上,高舉《己亥和丙午迫害紀錄》。 (圖片:首爾總教區)
韓國教會領袖在啟動首批殉道者列品一百週年紀念活動的同時,呼籲信徒反思他們這寶貴的精神遺產。
南韓首爾總教區在 7 月 7 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鄭淳澤總主教於 7 月 5 日在西小門朝聖地歷史博物館舉行的彌撒中作出此呼籲。
在提及首批韓國殉道者時,他說:「即使在迫害的考驗中,他們也從未放棄對主的信仰。」
他強調:「他們的堅忍加深了他們的信德,最終結出了戰勝死亡的真正希望的果實。」
在被稱為「韓國教會殉道者最偉大之地」的西小門,有千多名天主教徒參加彌撒。在 79 名殉道者中,有 41 人在此被處決。
1925 年 7 月 5 日,教宗庇護十一世在梵蒂岡為這 79 名殉道者舉行宣福禮。他們在 1839 年的「己亥迫害」和 1846 年的「丙午迫害」期間,因遭受對信仰的仇恨而被殺害。
首爾總教區表示,百年紀念「對韓國天主教會意義深遠」。
在「己亥」和「丙午」迫害後,時任韓國宗座代牧費雷奧爾(Jean-Joseph-Jean-Baptiste ferrsamol)主教於 1846 年編纂了擴充版的《己亥紀事》。
這份文件由崔良業(Thomas Choi Yangeop)神父翻譯成拉丁文,為羅馬教廷於 1925 年宣布殉道者列真福品奠定了基礎。
除了這 79 位殉道者外,另有 24 位殉道者亦於 1968 年獲教宗保祿六世列真福品。直至 1984 年 5 月 6 日,所有的 103 位殉道者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一起冊封為聖人。這 103 位殉道者被統稱為「韓國殉道者」。
據首爾總教區網站介紹,西小門是朝鮮王朝時期的官方刑場。
從辛酉(1801年)到丙午(1866年)的迫害期間,在西小門被處死的天主教徒不計其數。
朝鮮王朝對基督徒的迫害始於 1791 年,當時信奉佛教的統治者認為基督教與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佛教相比,是異類信仰。
據估計,在長達百年的多次迫害中,約有一萬名韓國天主教徒因其信仰而被殺害。
在彌撒期間,首爾總教區殉道者提升委員會公開了名為《己亥和丙午迫害紀錄》的新彙編。
鄭淳澤總主教表示,這是第一份有關迫害的「官方記錄史實」報告。
他指出,這份報告是透過仔細提取、翻譯和彙編資料,「而非僅依靠證詞」而編寫的。
他說:「雖然這些記錄出自遭受迫害者之手,但殉道者們勇敢的信德和深厚的良知卻在其字裏行間中清晰可見。」
首爾總教區表示,該報告旨在紀念殉道者,並支持韓國教會歷史的持續研究。
據梵蒂岡《信仰通訊社》報道,報告包含了《朝鮮王朝紀錄》、《禦史日記》和《軍務部宣言》等官方文獻的資料。
該通訊社稱,委員會的報告是根據法務部和警察廳之間交換的信件和報告編寫的,「這與現存的史料有所不同」。
該報告重點關注己亥和丙午時代人們的證言,並收錄了古漢語原文和韓語譯文。
首爾總教區表示,此舉旨在讓「學者和更廣泛的天主教團體都能獲得殉道者的資料」。
彌撒後,西小門朝聖地歷史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 Anima Mundi 的特別展覽。
Anima Mundi 這拉丁詞彙的意思是「世界的靈魂」,指的是梵蒂岡城的民族藝術和文物博物館。
展覽將於 9 月 14 日結束,以紀念 1925 年梵蒂岡傳教展一百週年。
大部分藝術品和文物來自教宗庇護十一世於 1925 年禧年之際舉辦的傳教博覽會。
據梵蒂岡博物館網站介紹,該個從 1924 年 12 月 24 日至 1926 年 1 月 9 日舉行的展覽,吸引了超過一百萬參觀者,並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這些來自傳教博覽會的收藏後來演變成今天的「世界的靈魂」民族學博物館。
西小門正在舉辦的展覽是對 1925 年「朝鮮館」進行的復原展,展出了來自 16 家韓國博物館和修道院的 270 多件文物。
展覽也包括梵蒂岡民族學博物館借出的展品。
首爾總教區表示,參觀者有機會一睹一個世紀前韓國如何向世界展示其文化和精神遺產。
首爾總教區說:「這次展覽也鼓勵人們反思,國家之間的尊重、對話與和平共處,在今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在韓國早期的信仰見證人時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