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教會團體推動司鐸聖召培育獲讚揚

南韓首爾總教區鄭淳澤總主教(前排中)與聖召支援協會成員 4 月 4 日在明洞主教座堂舉行彌撒。 (圖片:首爾總教區)

韓國教會領袖對由神職人員和平信徒共同組織的一個團體表示讚揚。在面對低出生率和宗教信仰逐漸下降的挑戰下,該組織為提高韓國司鐸聖召作出了重大貢獻。

首爾總教區鄭淳澤總主教 4 月 4 日表示:「承蒙我們仁慈愛天父的恩典,並通過你們的關心、支持和慷慨捐助,我們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

他在慶祝教區「聖召支援協會」成立 50 週年特別彌撒的講道中指出:「今年是韓國首位本土司鐸聖金大建祝聖 180 週年,而首爾總教區的司鐸人數也達到了一千人。」

教區的新聞稿稱,該個在明洞主教座堂舉行的彌撒有數百名神職人員、修會成員和信徒參加。

協會由修院職員和 15 名女教友在已故金德宰(Kim Deok-jae)神父的指導下於 1975 年 4 月 17 日成立。當時名為修生支援小組,直至 1977 年 10 月更名為聖召支援協會。

在過去的五十年裡,這個平信徒使徒團體一直在總教區聖召部的指導下運作,致力透過祈禱、財政支援和團體建設來促進聖召。

鄭總主教回顧了協會的歷史,並感謝天主在過去五十年的助佑,讓每年都有很多神父被祝聖。

他表示:「如果沒有天主的恩典,沒有為這項使命服務的神父和成員的努力奉獻,這種增長是不可能實現的。」

他提醒說,聖召是天主賜予的禮物,但也是一份需要悉心栽培和培育才能實現的禮物。

他說,然而,現今的司鐸聖召正面臨著各種挑戰。

他指出:「可悲的是,我們今天看到司鐸聖召正持續下降。我懇請你們所有人,我們的成員和支持者,更加熱切地祈禱,並鼓勵你們的近人和團體盡一切能力推動聖召。」

該協會主席朴永淑(Park Yeong-suk)表示:「感謝在首爾總教區司鐸聖召的發展和培育過程中與我們並肩努力的許多人,我們現在已達到了一千名教區司鐸這令人難以置信的里程碑。」

她說:「我們感謝天主賜給我們如此奇妙的眷顧。我只想表達我衷心的謝意,並邀請你們成為推動聖召的工作者。」

由於出生率創歷史新低和人口老化,南韓正面對人口危機。

天主教會進行的各種研究顯示,該國的神職人員和修會成員數量正在逐步下降。低出生率、世俗化以及缺乏宗教信仰被認為是聖召減少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多數韓國教友會在四旬期間守齋

南韓天主教徒在首爾明洞主教座堂外祈禱,參加 2014 年教宗方濟各主持的彌撒。 (圖片:AFP/Getty Images)

據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韓國天主教徒在四旬期的周五會守齋且不吃肉,但有約四分之一的人對此並不在意。

該個針對當地天主教徒所作的調查發現,65% 的受訪者在為期七週的四旬期間會不吃肉,並儘量在周五禁食。

相反,也有一部分受訪者(17%)知道週五不吃肉的教會傳統,但選擇不跟隨。

此外,有些人(6%)並不知道週五不吃肉的傳統,而少數人(2%)認為他們不需要關心這個問題,因為他們是素食主義者。

這項名為「你對守齋和吃肉的看法」的調查是由南韓的《天主教時報》和首爾總教區新聞網站《好消息》聯合開展,並於 3 月 6 至 21 日在 1,027 名天主教徒中進行。

近一半的受訪者(47%)在聖灰瞻禮日有守齋。今年的聖灰瞻禮是 3 月 5 日,標誌著四旬期的開始。

受訪者中有約三分之一(30%)認為禁慾和守齋有助於加深他們的信仰,是類似祈禱的行動。

在四旬期間,類似行動還包括幫助有需要的鄰居(19%)和參與培育和保護環境的活動(19%)。

不戒肉的原因包括限制飲食對工作帶來的不便(16%)。有些教友(10%)表示不吃肉與現代社會不一致,而少數人(6%)表示不吃肉會類似素食主義。

相當多的受訪者(41%)認為禁食類似祈禱,而近五分之一(18%)認為禁食是一種偶爾進行的克己方式。

然而,有些人(10%)是出於責任感,還有一小部分(8%)禁食是因為它對健康有益。但也有少數(4%)認為這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

然而,大多數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在基督徒紀念耶穌受難與死亡的耶穌受難日(今年是 4 月 18 日)守齋。

儘管禁食會帶來挑戰,大多數受訪者(63%)表示會在耶穌受難日守齋不吃肉,其他人(21%)說他們會不吃肉。

有部分受訪者(13%)說即使不能不吃肉,他們會在耶穌受難日做克己、參加特別的祈禱和慈善活動。

只有少數(3%)表示,他們不會在耶穌受難日禁食或不吃肉。

天主教徒佔南韓人口的 11%,有約 590 萬人。他們分布在首爾、大邱、光州等 3 個總教區和1個軍事教區等 15 個教區。

教宗鼓勵韓國傳教士「大膽」宣講信仰

韓國外方傳教會 2 月 26 日在首爾明洞主教座堂舉行彌撒,慶祝傳教會成立 50 週年。參加者在彌撒開始時舉著國旗遊行。(圖片:首爾總教區)

教宗方濟各讚揚韓國傳教士的服務和貢獻,並鼓勵他們繼續在世界各地開展傳教工作。今年是韓國外方傳教會成立 50 週年紀念。

在 2 月 26 日南韓首爾明洞主教座堂舉行的一場特別彌撒上,教宗向該傳教會傳達了他的信息。

首爾總教區在發布的新聞稿稱,這訊息給予韓國傳教士們莫大的鼓勵,肯定了他們的工作「觸動人心,並引發與耶穌基督的更深的相遇」。

教宗在他的信息中提醒他們說,這週年紀念日「是對繼續致力傳播福音和透過信仰促進世界團結的一種激勵」。

宗座駐韓國大使加斯帕里(Giovanni Gaspari)總主教在彌撒中宣讀該信息。彌撒由首爾總教區鄭淳澤總主教主持,其他共祭者包括首爾榮休的廉洙政樞機。

該次紀念活動亦展示了韓國外方傳教會在全球各國提供的服務。

在彌撒前,傳教會來自 9 個傳教國家的成員組織了一次遊行,以展示其在全球的足跡和奉獻精神。

遊行隊伍有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台灣、中國、柬埔寨、莫三比克、菲律賓、墨西哥和美國的代表。

該傳教會目前有 87 名成員,包括 85 名傳教士和 2 名平信徒傳教士。

該會於 1975 年 2 月應已故釜山教區崔載善(Choi Jae-seon)主教的要求而成立,並得到了韓國主教團的批准。

它被認為在幫助韓國教會從一個接受支持的教會到在國家和國際層面提供援助的教會的進程上發揮了重要的角色。

據其網站介紹,該會在柬埔寨金邊西部郊區開設了一個技術培訓機構,以及一個免費診所和慈善組織。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他們在馬當和門迪教區服務,除了在堂區傳教之外,還從事教育和醫療工作。

其成員也於台灣新竹教區和台北總教區服務,負責堂區、監獄事工和療養院工作。

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有神父在修院教學,也有神父照顧痲瘋病人。

基督宗教自 18 世紀開始以本土平信徒運動在韓國開始發展起來,並受到法國和中國傳教士的推動。

朝鮮王朝於 1392 至 1897 年統治韓國期間曾取締基督宗教,認為它是一種顛覆性的宗教,與受儒家影響的佛教信仰相衝突,是帝國主義外國勢力的工具。

在 18 和 19 世紀基督徒遭受迫害期間,估計約有 1 萬名韓國天主教徒殉道。

據政府數字顯示,在南韓為 5,200 萬人口中,有約有 56%沒有宗教信仰,約 30% 是基督徒,15.5% 信奉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