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4.02

每日聖言  –  4 月 2 日   星期三
聖方濟各.保拉(1507年)
農曆三月初五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5:17-30)
那時候,耶穌對猶太人說:“我父一直在工作,我也要工作。”猶太人就更想殺掉祂,因為祂不但破壞了安息日的規定,還稱天主為自己的父親,使自己與天主同等。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子不能靠自己做什麼,祂看見父做什麼,才做什麼;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因為父愛子,把所做的一切指示給子,而且還要把比這些更大的工程指示給祂,讓你們驚奇。就如父使死者復活,賜給他們生命;同樣,子也可隨自己的意願賜人生命。父自己並不審判任何人,因為祂把審判的全權交給了子,祂願意眾人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樣;凡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那派遣祂來的父。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誰聽我的話,並相信派遣我來的那一位,就有永恆的生命,不受審判,因為他已出離死亡走向生命了。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那時刻要到,且現在就是,死人將聽見天主子的聲音;凡聽到的,都會活過來。因為就如父自己是生命的根源,祂也使子成為生命的根源,並將權柄賜給祂,好執行審判,因為祂是人子。你們不必驚奇這事:時刻將到,凡在墳墓裡的都會聽見我的召喚,並且出來。凡行善的,將復活而得生命,凡作惡的,將復活而被定罪。我靠自己不能做什麼,我需要聽從另一位元而行審判。我的判斷是公正的,因為我不尋求自己的意願,只尋求派遣我的那一位的意願。”

反省
面對耶穌治好癱子的奇跡,猶太人只看到了對法律的破壞,卻看不出天主的工程,因為他們的地位、身份都系於對法律的維護。耶穌對他們質疑的回答,不僅僅是為自己辯護,也是在指責他們不尋求天父的旨意,卻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耶穌與他們相反,祂只向著父,並為了父而活;祂所說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父的意願。即使父賜給祂復活和審判的權柄,祂也只會聽從父的指示去行使。那些猶太人與耶穌的對比表明,自私就像一塊蒙住靈性之眼的紗布,讓人無法看清天主的奧跡。

調查顯示多數韓國教友會在四旬期間守齋

南韓天主教徒在首爾明洞主教座堂外祈禱,參加 2014 年教宗方濟各主持的彌撒。 (圖片:AFP/Getty Images)

據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韓國天主教徒在四旬期的周五會守齋且不吃肉,但有約四分之一的人對此並不在意。

該個針對當地天主教徒所作的調查發現,65% 的受訪者在為期七週的四旬期間會不吃肉,並儘量在周五禁食。

相反,也有一部分受訪者(17%)知道週五不吃肉的教會傳統,但選擇不跟隨。

此外,有些人(6%)並不知道週五不吃肉的傳統,而少數人(2%)認為他們不需要關心這個問題,因為他們是素食主義者。

這項名為「你對守齋和吃肉的看法」的調查是由南韓的《天主教時報》和首爾總教區新聞網站《好消息》聯合開展,並於 3 月 6 至 21 日在 1,027 名天主教徒中進行。

近一半的受訪者(47%)在聖灰瞻禮日有守齋。今年的聖灰瞻禮是 3 月 5 日,標誌著四旬期的開始。

受訪者中有約三分之一(30%)認為禁慾和守齋有助於加深他們的信仰,是類似祈禱的行動。

在四旬期間,類似行動還包括幫助有需要的鄰居(19%)和參與培育和保護環境的活動(19%)。

不戒肉的原因包括限制飲食對工作帶來的不便(16%)。有些教友(10%)表示不吃肉與現代社會不一致,而少數人(6%)表示不吃肉會類似素食主義。

相當多的受訪者(41%)認為禁食類似祈禱,而近五分之一(18%)認為禁食是一種偶爾進行的克己方式。

然而,有些人(10%)是出於責任感,還有一小部分(8%)禁食是因為它對健康有益。但也有少數(4%)認為這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

然而,大多數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在基督徒紀念耶穌受難與死亡的耶穌受難日(今年是 4 月 18 日)守齋。

儘管禁食會帶來挑戰,大多數受訪者(63%)表示會在耶穌受難日守齋不吃肉,其他人(21%)說他們會不吃肉。

有部分受訪者(13%)說即使不能不吃肉,他們會在耶穌受難日做克己、參加特別的祈禱和慈善活動。

只有少數(3%)表示,他們不會在耶穌受難日禁食或不吃肉。

天主教徒佔南韓人口的 11%,有約 590 萬人。他們分布在首爾、大邱、光州等 3 個總教區和1個軍事教區等 15 個教區。

每日聖言 2025.04.01

每日聖言  –  4 月 1 日   星期二
農曆三月初四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5:1-3、5-16)
猶太人的一個節日到了,耶穌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個水池,希伯來文叫“貝特匝達”。池旁有五道走廊,成群的病人躺在那裡,有瞎眼的、跛腳的、癱瘓的。他們都在等候池水波動。在那裡有一個人,已病了三十八年。耶穌見他躺著,知道他已病了這麼多年,就問他:“你願意痊癒嗎?”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進池水裡。我還未到,別人已先下去了。”耶穌對他說:“起來!拿起你的席子走吧!”那人立時痊癒了,拿起席子行走起來了。那天剛好是安息日。因此猶太人對那剛被治好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依照法律你不能拿席子。”他回答他們說:“治好我的那人對我說‘拿起你的席子走吧’。”他們就問他說:“跟你說‘拿起你的席子走吧’的人是誰?”那個痊癒的人並不知道是誰治好了他,因為那裡人多,耶穌已避開了。事後,耶穌在聖殿裡看見他,對他說:“你的病已好了。不要再犯罪,以免遭遇更不幸的事。” 那人就去報告猶太人說:是耶穌治好了他的病。於是猶太人便迫害耶穌,因為祂在安息日做這樣的事。

反省
癱子三十八年之久躺在那裡,沒有親人或朋友把他放到池水裡,說明他不僅在身體上癱瘓,在人際關係上也不健康。而他被耶穌主動治癒後,竟然不知道,也不去問耶穌是誰,更沒有感謝祂,但耶穌依然憐憫他。耶穌勸他不要再犯罪,這是另一種治癒,也是想治癒他的真正“病症”。耶穌來,不是為消除人間疾苦,而是為消除人與人、人與天主之間的隔閡,這種隔閡才是人的大不幸。聖依納爵·羅耀拉曾說過,假如疾病比健康更能讓我們親近天主,那麼疾病就是更有益於我們的選擇。

每日聖言 2025.03.31

每日聖言  –  3 月 31 日   星期一
農曆三月初三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4:43-54)
那時候,耶穌離開撒瑪黎雅,往加里肋亞去。耶穌自己曾說過: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是不受尊敬的。祂回到加里肋亞時,加里肋亞人歡迎祂;因為他們也去了耶路撒冷過節,並見了耶穌所行的一切。
耶穌又回到加里肋亞的迦納,就是祂曾把水變成酒的地方。有一位大臣,他的兒子在葛法翁患病;他聽說耶穌從猶大來到加里肋亞,就來求耶穌下去醫治他的兒子,因為孩子快要死了。耶穌對他說:“你們若看不到神跡異事,怎麼也不信!”大臣說:“先生,趁我的孩子還未死,求袮下來吧!”耶穌答說:“回去吧!你的兒子好了!”這人信了耶穌對他說的話,就回去了。他還在路上時,他的僕人迎上來對他說:“你的兒子好了!”他就問孩子是什麼時候好轉的,僕人們回答說:“昨天下午一點鐘,熱就退了。”這父親想起那時正是耶穌對他說“你的兒子好了”的時刻,於是他和全家就都信了。這是耶穌從猶大回到加里肋亞後行的第二個神跡。

反省
“神跡”這個詞在原文中本是“記號”(sign),因為對若望來說,神跡顯示了耶穌是默西亞,以及天國臨現的記號。換言之,神跡的記號所表示出的奧秘,要比神跡本身更重要。耶穌之所以責備猶太人不見神跡便不信祂,就是要強調,相信祂,要比看見和相信祂所顯的神跡更重要。這也是祂為何沒有立即讓那位大臣看到神跡的原因。事實上,天主給我們的一切恩典,也都是祂把祂自己給予我們的記號。既然天主本身比祂可做可給的更重要,那麼,假如我們看不到祂恩典的記號,還會相信祂嗎?

每日聖言 2025.03.30

每日聖言  –  3 月 30 日   星期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
(候洗者第二次考核禮)
農曆三月初二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路 15:1-3、11-32)
那時候,所有的稅吏和罪人都來接近耶穌,聽祂講話,法利塞人和經師便私下議論起來,說:“這個人竟接待罪人,還跟他們一起吃飯!”於是耶穌對他們講了這個比喻:“某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把我應得的那份家產分給我吧。’父親就把家產給他們分了。幾天後,小兒子收拾一切離家,去了遠方,在那裡過著揮霍無度的生活,浪費他的錢財。花光一切之後,那地方發生大饑荒,他便窮困起來,只好投靠一個當地人家作傭工,被派去田裡放豬。他恨不得拿豬食的豆莢來充饑,連這也無人給他。他醒悟過來,說:‘我父親有那麼多傭工,食物都有剩餘,我卻要在這裡餓死!我要起身,回到我父親面前,對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吧。’於是他起身,回父親的家去了。他還在遠處時,父親就看見了他,動了慈悲心,跑過去,摟住他的頸項,不停地親吻他。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再不配稱為你的兒子了。’但父親吩咐自己的僕人說:‘快!拿最好的長袍給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拿鞋子給他穿上。把那隻小肥牛牽來宰了!我們要吃喝慶祝,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於是,他們開始慶祝。大兒子正在田裡工作。當他回來,快到家時,聽到奏樂歌舞聲,就叫來一個僕人,問這是怎麼回事。僕人說:‘你的弟弟回來了,你父親見他平安無恙到家,還宰了那隻小肥牛呢!’大兒子就生氣了,不肯進去。他的父親出來懇求他,但他回答父親說:‘你看,這麼多年來,我像奴隸一樣為你苦幹,從不違背你的命令,你卻從來沒有給我一隻小山羊,讓我和朋友一同歡慶!但你這個兒子在娼妓身上花光了你的家產,他一回來,你就為他宰了那頭小肥牛!’父親說:‘孩子呀!你一直和我在一起,凡我所擁有的,都屬於你。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我們必須歡樂慶祝!’”

反省
聖若望保祿二世說:“天主的慈悲之愛,在本質上是創造性的愛。”天主向人顯示慈悲,是為讓人得到新生命,因為罪惡使人走向天主——生命之源的反面,即死亡。所以保祿勸我們與天主和好,以得重生。福音中那個在遠方活得連豬都不如的小兒子,其實就如同一個行屍走肉、失去生命的人。回到父家,就是重新開啟全新的生活,所以父親說他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這個小兒子可以象徵任何愚妄的人,朝著與天主相反的方向去尋找自認為好的“生命”,然而,天主父何嘗不是時時陪伴著我們,且渴望我們全心投奔祂?

每日聖言 2025.03.29

每日聖言  –  3 月 29 日   星期六
農曆三月初一

四旬期第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6yZuB7y0IyU

福音(路 18:9-14)
那時候,耶穌對那些自恃為義而鄙視別人的人講了這個比喻:“有兩個人上聖殿去祈禱,一個是法利塞人,另一個是稅吏。法利塞人獨自站著,這樣祈禱說:‘天主,我感謝袮,因為我不像其他人一樣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每週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出十分之一。’那個稅吏卻遠遠地站著,連抬頭看天都不敢,只是捶著胸,說:‘天主呀,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吧!’我告訴你們,這個人下去回家,成為正義的了,而另一個卻沒有。因為凡自高的,必被貶抑;而自謙自卑的,必被高舉。”

反省
天主是唯一的善,是善之源。真正的義人只能是轉向天主,被天主的善所同化的人。那個自命清高的法利塞人並沒有向天主祈禱,他只是在自說自話、自吹自擂;既然沒有接近善之源,耶穌說他後來變成不義之人,就不足為怪了。相反,那個被認為是罪人的稅吏,卻是在向天主祈禱。而他之所以懺悔,是由於在天主的光照下看到自己的不堪,所以連頭也不敢抬,捶著胸求天主可憐!人只有不自以為義,而是主動地去接近真光天主才能聖化自己。

每日聖言 2025.03.28

每日聖言 – 3 月 28 日 星期五
農曆二月廿九

四旬期第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6yZuB7y0IyU

福音(谷 12:28-34)
那時候,有一個經師過來問耶穌:“所有的誡命中,哪一條是第一條?”耶穌回答:“第一條是:‘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主;你要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條是:‘你要愛你的鄰人如你自己。’再沒有任何誡命比這兩條更大的了。”那經師對耶穌說:“老師,對呀!袮說得很正確。天主是唯一的,除祂以外,沒有其他的。我們要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祂,也要愛人如己,比任何全燔祭或犧牲更加重要。”耶穌見他回答得明智,就對他說:“你離天主的國不遠了。”
此後,再沒有人敢向祂發問了。

反省
天主的誡命,首先不是一些束縛人的規條。天主是愛,祂給人的指示,是為讓人獲得真正的自由,找到真正的自我——人應該成為的樣子;祂立的法律,或者給出的指示,其實就是通向祂的道路。人藉此道路走向愛之源,又從那裡返回來,把領受到的神聖之愛帶給他人。那是一個在愛中與天主和他人相遇、結伴的旅程,它更能突顯出愛主愛人之間的聯繫:當我們全心愛主時,我們會經驗被祂所愛和祂愛的方式;正是藉此經驗,我們才能愛人如己,就是像天主愛我們那樣去愛別人。

每日聖言 2025.03.27

每日聖言 – 3 月 27 日 星期四
農曆二月廿八

四旬期第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6yZuB7y0IyU

福音(路 11:14-23)
有一次,耶穌驅逐了一個啞巴魔鬼。魔鬼被驅出後,啞巴就說起話來,群眾都很驚訝。但其中有些人說:“祂是靠魔王貝耳則步驅魔!”另有些人想試探祂,要求祂顯一個天上的神跡。耶穌看透他們的想法,便對他們說:“如果一個國家自相紛爭,必成廢墟,一個家庭自相為敵,必然敗落。如果撒旦分裂內戰,它的國怎能不滅亡呢?你們說我是靠貝耳則步驅魔;如果我是靠貝耳則步驅魔,那麼你們的徒弟是靠誰驅魔呢?因此,他們將是你們的判官。但如果我是靠天主的手指驅魔,那麼天主的國已來到你們中間了!一個壯漢全副武裝,守衛自己的家園,他的財產便安全。但如果入侵者比他更強,且戰勝了他,就會搶走他依恃的武裝,再瓜分他的贓物。誰不與我一起,就是反對我;誰不把人聚集在我身邊,就是在拆散!”

反省
耶穌從小就被預言為“反對的標記”,因為祂是真理,要來毀滅撒謊者——魔鬼的國度(路4:43)。真理與撒謊者是勢不兩立的,所以,耶穌必定會遭到反對。而我們也必須在二者之間作出選擇,或者站在真理一邊,或者站在撒謊者一邊。那些誣衊耶穌的人沒有堅持真理,因為他們說祂靠魔王驅魔,顯然是矛盾的,此矛盾本身就是撒謊的標記。教宗方濟各說,人若不向天主祈禱,必向魔鬼祈禱,沒有灰色地帶。遠離天主和隨從魔鬼其實是一回事,對此事實的意識,也許會讓我們更加警惕自己的傾向。

每日聖言 2025.03.26

每日聖言  –  3 月 26 日   星期三
農曆二月廿七

四旬期第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6yZuB7y0IyU

福音(瑪 5:17-19)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要廢除法律和先知。我不是來廢除,而是使它達到圓滿。我實在告訴你們,即使天地消滅了,法律上的一點一畫也不會作廢,直到全部達到圓滿。所以,無論誰廢除這些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導別人這樣做,他將是天國裡最小的;但無論誰遵行這些誡命,又教導別人這樣做,他在天國裡要成為偉大的。”

反省
耶穌的表現有時像是在反傳統和法律,但祂所“反”的,其實是與法律的原義相去甚遠的規條(當時猶太人有613條法規)。讓法律回歸它的原義,就是使之達至圓滿,而這有時的確意味著廢除某些不當規條。天主為人立法,是為讓人藉以愛主愛人,活出天主肖像的樣貌;換言之,天主的法律是讓人活得像人,讓人活出天主內的自由。所以耶穌指出,法律是為了人而立的,不是人為法律而存在。當人照此法律的原義積極守法時,天國就會臨現在其生命中。我是照法律的原義而積極守法的嗎?

每日聖言 2025.03.25

每日聖言  –  3 月 25 日   星期二
預報救主降生節
農曆二月廿六

四旬期第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6yZuB7y0IyU

福音(路 1:26-38)
到了第六個月,天使加俾額爾奉天主派遣,往加里肋亞的納匝肋城,探訪一位童貞女。她已許配給達味家族一個叫若瑟的男子,童貞女的名字叫瑪利亞。天使進去,對她說:“喜樂吧!主所鍾愛的女子,上主與你同在!”瑪利亞卻因這話驚慌起來,思索這問候是什麼意思。天使對她說:“瑪利亞,不用害怕!你得到天主特別的恩寵!你將懷孕生子,要給祂起名叫耶穌。祂將是偉大的,並稱為至高者之子。上主天主要把祂祖先達味的王位賜給祂,祂要為王,統治雅各伯家直到永遠,祂的國也沒有窮盡!”瑪利亞對天使說:“我不認識男人,這怎麼可能呢?”天使回答:“聖神會臨於你,至高者的能力會庇蔭你。所以,那誕生的聖者,要稱為天主子。看,你的親戚依撒伯爾在老年懷了男胎,現在已是第六個月了;儘管人都說她是不生育的,但對天主來說,沒有不可能的事!”於是,瑪利亞說:“看,我是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天使便離開了她。

反省
聖奧斯定認為,瑪利亞在用身體懷孕聖言之前,就已經在心裡懷孕了祂,所以聖言才在她內成為血肉。“聖言成了血肉”的意思是,聖言具體化為活著的生命。瑪利亞對聖言說“是”的態度,意味著她在以全部生命活出聖言,聖言在她身上完全具體化、生活化了。因此,她以身體懷孕聖言,使之降生在世,從而讓人看到、聽到和摸到聖言,是一件自然地發生在她身上的事實。在這種意義上,瑪利亞並不特殊,因為每個人都應該使聖言活在自己身上,讓別人透過自己的生命與生活的聖言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