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慶送暖關懷街友活動 社會局:「友善共融.粽情享受」

桃園市政府社會局為讓街友感受到端午節慶的溫暖與社會的關懷,特別在佳節前夕結合財團法人仕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輔仁大學、桃園市女子美容商業同業公會及青青格麗絲莊園等學術及善心單位,為街友們舉辦了系列活動,一同迎接佳節。

南區關懷活動先於5月20日於中壢區中正公園開跑,現場除了供應應景的粽子與點心外,也設有義剪、就業宣導及社會福利諮詢等服務,幫助街友改善生活品質與尋找自立的方向。社會局也邀請桃園市刑事警察大隊於現場進行反詐騙宣導!

北區關懷活動5月27日於桃園區朝陽森林公園辦理,現場透過闖關遊戲,增添過節輕鬆氛圍,活動最後,為街友送上端午關懷包,內容包含乾糧與簡易生活用品等物資,幫助他們能度過炎炎夏日。除此之外,兩次活動均邀請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劉一龍副教授,將學校課程與實務工作結合,帶領學生們對街友進行問卷需求訪談,相互促進學習,亦可提供社會局對街友政策參考。也希望透過這樣的節慶關懷行動,讓社會更加重視街友議題,也期盼有更多民眾加入關懷行列,攜手為弱勢群體帶來希望與改變。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期待藉由交流、互動,強化彼此支持及情感連結,能有效減少因不了解而產生的偏見,也是我們「共好脫遊、友善共融」的活動目標。社會局於桃園區及中壢區共設有2處遊民外展服務中心,市民朋友如發現露宿街友需要協助,可撥打1999、街友外展服務中心(北區03-3395900、南區03-4353735)或社會局社會救助科電話03-3322101轉6406通報,將儘速派員訪視。(圖:社會局提供)

「不只顧肚子 連人生一起顧!」老人食堂端午飄粽香、送艾暖人心 陪伴偏鄉長者過節

端午節對許多長輩來說,不只是傳統節日,更是記憶中與家人團聚的時刻。然而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在嘉義縣設立的5間食堂中,超過一半的服務對象是老老照顧或獨居,甚至有不少與子女同住的長輩,也常因子女忙於工作,獨自度過白天。為了讓這些缺乏陪伴的長輩也能感受到節慶的溫度,暖暖老人食堂在端午節前夕提前為長輩歡慶佳節,準備熱騰騰的營養飯菜,更「加菜」現包的健康五穀粽,相較市售的粽子少油、鹽、糖,兼顧健康與營養,社工親手送上艾草菖蒲,讓長輩感受到久違的過節氛圍與家的溫暖。

「粽子很香,米粒很爛,好吃!」70多歲的陳大哥撥開粽葉給90歲的媽媽吃著粽子,媽媽笑著稱讚粽子美味。平時陳大哥照顧媽媽和弟弟,兄弟姊妹都成家離鄉,年節時大家會團聚,但平日裡的照顧主要都由陳大哥處理。準備三餐、打理生活起居,還要觀察兩人的身體狀況;「做飯」從來不是簡單的事,採買食材、料理,還需兼顧營養,一般家庭都很難做到。但自從申請食堂服務後大哥終於可以稍微喘息,社工不定期提供的生活物資,也減少許多經濟負擔。

暖暖老人食堂「不只顧長者的肚子,更照顧他們的人生」!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六腳、鹿草、民雄、中埔、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都是全鄉供餐量最大的據點。為了讓牙口不好的長者都能吃得下,食堂廚師會特別將每道菜都會煮得軟嫩,減少長輩咀嚼困難,餐點由廚師規劃,符合營養師建議的營養組,兼具營養。專業社工導入,深入了解長輩生活需求,連結長照資源、補給生活物資、房屋修繕等,建構完整的照顧網絡。食堂餐食服務,不僅重視是「吃飯」這件事,更走入長輩的生命,適時伸出援手,陪伴、關懷,甚至成為長輩走出家門的動力來源,是食堂最大的價值所在。

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我們用「一個食堂,照顧一個部落、村莊」一頓餐食串起長輩需要的服務。基金會5間老人食堂每天服務超過500位長輩、需要的家庭,每年供應超過8萬份餐點,至今,食堂提供服務超過十年,持續深耕在地,期待長輩在我們的服務下,不只是吃飽,並且活得更安心、更有尊嚴。食堂整年近1200萬的服務經費全依賴大眾的愛心捐款,無任何政府補助,籲大眾一起支持,愛就能「不炊息」!

郵政劃撥:31561904

戶名:天主教中華聖母社基金會

捐款專線:(05)277-8388分機3322

【暖心影片傳送門】https://reurl.cc/YYVr30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不只顧肚子 連人生一起顧!」暖暖老人食堂端午飄粽香、送艾暖人心 陪伴偏鄉長者過節

瞻禮日首談梵中關係 教宗:祈求大陸教徒與教廷融合

外界關注教宗良十四世對中國教會的態度。(Getty Images圖片)

天主教宗良十四世廿五日首度談論梵蒂岡與中國大陸關係時表示,祈求大陸天主教徒能與教廷融合起來。他廿四日說,羅馬天主教會已舉辦特別的「瞻禮日」,為在大陸的教會祈禱。梵中關係是這位新教宗面臨的最棘手外交事務之一。

前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位時推動瞻禮日,並努力想團結估計總數達一千二百萬的大陸天主教徒。大陸天主教官方教會由國家控制,不承認教宗權威,另有地下教會,數十年來雖遭打壓,仍忠於羅馬。

良十四世說,每當瞻禮日,在大陸、全世界的教會、聖壇都辦祈禱,聲音上達上帝,象徵著與大陸天主教徒團結起來,關愛大陸教眾,還有他們與普世教會的融合。良十四世祈福時為大陸及其他各地天主教徒祈禱,祝大家能取得神恩,成為堅強、歡欣的福音見證人,即便身處試煉,也能始終推動和平和諧。

前教宗方濟各進一步推動本篤十六世的心血,雖受到爭議,依然在二○一八年批准主教任命協議。協議細節從未公布,但賦予大陸官方控制的教會對教會高層人事任命有話語權,不過方濟各堅稱,自己對最終選任的人仍擁有否決權。

良十四世必須決定是否續簽該協議。北京做過一些單方面人事任命,不待教宗同意,顯然違反協議。在祕密會議選出良十四教宗前,陸方教會動手,初步選任兩位主教,搶在官方授任前一步,此事出現僵局。

信仰通訊社報導,良十四世對香港周守仁樞機主教表示,自己曾數次拜訪大陸,終於了解中國文化及實情。周希望良十四世遵循方濟各給大陸教會的指引。

韓國教會籲選舉選服務和關懷人民的總統

前民主黨代表李在明(中)4 月 11 日在南韓首爾舉行的國會記者會上就其參加 6 月總統大選發表演說。 (圖片 : 法新社)

韓國天主教會呼籲民眾在下個月的選舉中,行使自己的「神聖職責」,選出一位關心人民和能為大眾服務的總統。

韓國天主教主教團正義和平委員會主席、南韓全州教區金善泰主教在 5 月 14 日的聲明中提醒人們,即將舉行的選舉是歷史上「重要的時刻」,所有人都應該參與。

他說,韓國人民經歷了「艱難時期」才讓「民主之花」盛開,他們必須讓這花朵「開得更加美麗」。

他呼籲國民在 6 月 3 日舉行的第 21 屆總統大選中,投票選出能夠帶領國家走向正軌、透過服務和關心人民來領導國家的「最優秀政治家」。

他提醒所有民主機構,包括議會、司法機構、檢察機構和媒體,「不應該統治人民,而應該為人民服務」。

他說:「他們也應該確保政府是民治的。因為民主國家不是一個有制度或實踐的國家,而是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從已故教宗方濟各 2015 年的《願禰受讚頌》通諭中得到啟示,這位主教希望當選的總統能夠實施「健康的政治,改革和整頓機構,推行最佳做法,克服不當的壓力和官僚惰性」。

他指出,人們應該選擇一位能夠團結人民的領導人,並努力結束日益加劇的各種社會衝突,包括意識形態、世代和性別衝突。

他說,新總統在處理城鄉之間的歧視和剝奪、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忽視以及對外國人,特別是農民工和難民的歧視和排斥方面等問題面對著艱鉅的任務。

他表示:「我希望新當選的總統能夠與所有國民溝通,特別是聆聽社會弱勢社群的聲音,開啟團結共存的時代。」

他指出,新總統應該成為和平的推動者,並指出朝鮮半島持續的分裂和衝突。

他說:「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分裂的國家。南北之間的緊張和衝突對每個公民的生活品質產生了非常負面的影響,也是國家繁榮和民主發展的重大障礙。」

他表示,南北之間的緊張和矛盾應該通過對話和妥協等和平方式,而不是武力解決。

他還促請未來上任的新總統確保關心環境和「垂死的地球」,並透過制定和實施保護生態和環境的政策來關注氣候危機。

近幾個月來,韓國一直處於政治動盪之中,包括 2022 年當選的總統尹錫悅的下台。

尹錫悅和他的國民力量黨因不濟的經濟政策、貪污指控以及與北韓的對抗升級而失去民心。

尹錫悅去年 12 月宣布實施戒嚴,以阻止議會提出彈劾動議,隨後在國內外的強烈批評聲中撤銷了戒嚴令,此舉招致了國際社會的譴責。

他因此遭到彈劾,並被剝奪總統權力,包括其所在政黨的絕大多數議員都投了贊成票。

他後來因宣布戒嚴令而被指犯有叛亂罪,並利用安全部隊逃避法院發出的逮捕令,這是該國歷史上首次對在任總統的逮捕令。他後來被逮捕並監禁。

過去幾個月,尹錫悅和反對黨民主黨的支持者在首爾和其他地區舉行了一系列集會和反對集會。

憲法法院於 4 月 4 日罷免了他的職務,並維持了國會的彈劾決定。

教宗良十四世籲信徒祈禱 願中國教徒與教廷保持共融

良十四世成為首名美籍教宗。路透社

教宗良十四世25日呼籲信眾為中國天主教徒祈禱。他在周日的講話中表示,已故教宗方濟各設立特別節日為中國教會祈禱,希望中國及其他地方的天主教徒獲得恩寵,即使在考驗中亦能成為堅強及喜樂的福音見證人,促進和平與和諧。

前教宗方濟各在任時,積極改善中梵關係,2018年同北京達成中國內地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外界一直高度關注,良十四世對中國教會的態度是否遵循方濟各的路綫。

梵蒂岡信仰通訊社早前報道,良十四世日前向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表示,他曾多次訪問中國,了解中國文化及現實。周守仁希望良十四世遵循方濟各對中國教會的指導,並向教宗贈送一尊小型佘山聖母像。

天主教安仁家園創立「來仁咖啡」工作坊 助青少年銜接社會

天主教安仁家園創立「來仁咖啡」工作坊 助青少年銜接社會

安仁家園是嘉義縣首間專為照顧家庭失能或遭遇重大變故兒童與少年的安置機構,致力於提供穩定、安全的成長環境。為協助院內青少年在成年前做好自立準備,安仁家園攜手天主教會嘉義教區,共同設立「來仁咖啡」工作坊,讓孩子們逐步銜接社會。

今(24)日「來仁咖啡」正式揭牌開幕,嘉義縣長翁章梁、縣議會副議長陳怡岳、議員陳文忠、朴子市長吳品叡、六腳鄉長黃鉦凱及社會局長張翠瑤等多位貴賓到場支持,並成為來仁咖啡的第一批客人,院內青少年首次接待客人提供餐飲服務,透過實作累積經驗與成就感,為未來踏入職場建立自信。

「來仁咖啡」坐落在六腳鄉,名稱取自台語諧音「來喝咖啡」,蘊含親切的邀約。店內擺設著院內孩子親手製作的陶藝與作品,呈現他們的創作能量與生命故事。來仁咖啡希望打造一個如「家己人」般自在的休憩場所,讓旅人們在濃郁豆香中放鬆身心,感受溫暖與陪伴。

秉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信念,工作坊在讓青少年透過實作學習咖啡沖煮與門市營運等實務技能,培養職場態度與自信心,同時建立與社會接軌的橋樑。透過一技之長的培訓,協助他們為未來的獨立生活做好準備,實現自我價值。

安仁家園表示,考量院內孩子課業繁忙,目前「來仁咖啡」規劃每週三至週六對外營業。未來除實際營運外,亦將安排手沖咖啡、糕點烘焙等課程,透過專業培訓,協助孩子培養一技之長,為自立生活做好準備。

縣長翁章梁表示,安仁家園自民國99年成立以來,15年間已照顧超過500位兒少,他強調,孩子應學會與社會互動,未來無論是回歸原生家庭,或成年後步入職場,都需要具備基本的生活與應對能力。

他也邀請鄉親,到故宮南院或蒜頭糖廠旅遊時,別忘了順道至「來仁咖啡」休憩,喝杯咖啡,給孩子們一份實質的支持與鼓勵。

天主教安仁家園創立「來仁咖啡」工作坊 助青少年銜接社會
六腳鄉長黃鉦凱(左)、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中)、嘉義縣長翁章梁(右)
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右)、嘉義縣長翁章梁(左)

阿里山達邦sosonʉ日照中心啟用 實現部落長輩多年期盼

「我們老了、走不動了,就可以來這裡上課了!」遠山長輩的盼望,如今終於實現!歷經七年籌備,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海拔1000公尺的「sosonʉ日間照顧中心」於5月22日正式啟用,象徵山區長照服務再向前邁進!阿里山日間照顧中心由深耕山地服務18年的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承辦,設立於阿里山鄉衛生所達邦衛生室2F,提供在地化、整合性的長照服務,並串聯既有的暖暖老人食堂與巷弄長照站,讓長輩能就近接受照顧與陪伴。

啟用當天,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嘉義縣長翁章梁、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韓玲玲修女、聖馬爾定醫院院長暨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前任董事長陳美惠修女、立委林月琴、達邦社頭目汪啟德、特富野社頭目汪義福、以及多位社福、醫療及公益代表蒞臨,並參與鄒族傳統點火儀式,見證原鄉照顧的新篇章。

以點火儀式為阿里山日間照顧中心啟用祈福。

阿里山鄉達邦部落位於海拔一千公尺的山區,是鄒族人口最多的部落。從嘉義市區開車上山到達邦部落,車程約90-120分鐘。這裡靜靜地坐落在阿里山山脈的尾端,風景壯麗,卻也因山路遙遠,成為長期以來資源送達的偏鄉。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韓玲玲修女希望能在山上繼續照顧更多需要的部落長輩們。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韓玲玲修女表示,在山區設立一座日照中心極具挑戰,特別是活化既有建物,更須克服空間限制、法規程序與工程施工等多重難題。感謝衛生福利部與嘉義縣政府的大力支持,這項工程從空間租賃到整建完成歷時七年,總投入超過1,860萬元,投入心力與時間極為龐大。日照中心以鄒語羅馬拼音命名為「sosonʉ」,室內空間也特別融入鄒族文化元素,盼望這裡能成為山上長輩安心依靠、專業照顧與舒適生活的所在。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阿里山日照中心的啟用,是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的珍貴成果。」。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阿里山日照中心的啟用,是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的珍貴成果。」阿里山地處偏遠,長期以來醫療與照顧資源不足,地方政府在籌建過程中積極與中央單位及民間團體攜手合作,克服交通不便、工程條件艱鉅等種種挑戰。翁章梁強調,這座中心的設立,不僅大幅減輕家庭照顧者的壓力,也讓長輩得以在熟悉的部落中,安心地接受文化貼近、設計友善的長照服務。「這是一條從無到有的艱辛道路,但也因為中央與民間的通力合作,讓這段旅程終於開花結果。」

在感恩聖仁基金會董事長鄭明輝(左二)、玉山金控協理蔡明憲(左三)、統一超商中二營運區沈建任部長(右三)及寶春基金會執行長陳婷婷(右二)等單位的支持下,阿里山日照中心歷經七年終於落成。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說明,本次工程及服務得以順利啟動,也仰賴多方力量支持,把愛心化為行動,支持這個在山上、不容易被看見的地方!包含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支持籌建經費,玉山銀行受託菩月樂齡公益信託捐贈日照復康巴士與設備,寶春慈善基金會支持山區醫療接送服務經費,感恩聖仁社福基金會捐助照顧設備、嘉宜基金會、海墾基金會及黃烈火教育基金會支持山區設備以及文化傳承經費等,讓整體山區照顧在設備、人力與交通面具備完善照顧服務條件。

通透的空間規劃,讓長輩可以更安全的在日照中心活動。

阿里山日間照顧中心服務範圍涵蓋達邦、樂野、特富野、十字、里佳等部落,為部落長輩提供日間照顧、餐食、健康促進、交通接送與家庭支持等服務,並與基金會於達邦部落設立的巷弄長照站、暖暖老人食堂、以及針對服務對象連結個別照顧資源等,形成地區型照顧網絡,讓服務真正送到山之巔,陪伴部落長輩終老。有長照服務需求的阿里山民眾,可撥打1966(手機或市話皆可直撥,前5分鐘免付費),或阿里山日間照顧中心(05)251-1123,將有專人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