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輔仁中學文化交流 暖心觸動加拿大學生

嘉義市輔仁中學2023年起與加拿大聖瑪麗大學合作,每年10至12月,聖大學生來台實習,與學子交流。圖/輔仁中學提供

嘉義市天主教私立輔仁中學2023起與加拿大聖瑪麗大學展開國際合作,每年10至12月,聖大學生來台教育實習,與輔中學子進行外語、文化交流;校長李國榮說,地球村愛跨越國界,聖大實習教師走進校園,拓展學生國際視野,也為人生增添新奇難忘教學體驗。

聖大學生安娜、麥迪返國前分享2個月教學心得,有句名言:「當你從世界另一端看見月光,你就再也不是原來的你。」深深觸動他們,在輔中教書是非常美好經歷。

與加拿大有差異的教學方式,讓他們在教學上學會更多彈性與適應力。他們幫助學生建立說英語自信,鼓勵學生「犯錯沒關係,因為我們也會犯錯」,營造輕鬆學習空間,讓學生自在練習,不需擔心出錯。

教學之餘,他們踏遍全台各地,感受土地自然之美與人情溫暖,接待家庭熱情用關懷與愛接納他們,分享彼此故事,從陌生人變朋友。台灣風景人情深深烙印心中,教他們保持好奇,勇敢迎接挑戰。

接待家庭學生鄭幼旻說,安娜、麥迪開朗笑容帶給人溫暖。接待過程免不了文化磨擦,印象最深刻是,有次安娜喝完手搖飲,把杯子丟進廚房垃圾桶,他馬上提醒台灣飲料杯、紙盒、紙袋要回收,安娜聽完大讚,因為加拿大家庭沒回收資源,讓她學到寶貴一課。

義大利修女趙秀容奉獻台灣一甲子 今辭世享耆壽93歲

為部落奉獻超過半世紀的趙秀容(趙姆姆),今天下午3時許安詳辭世,享耆壽93歲。

來自義大利擁有台灣身分證的修女趙秀容,於新竹縣尖石鄉錦屏村那羅部落創立「天主教方濟幼兒園」,幫助無數貧困孩子,居民尊稱她「mumu(姆姆)」,在泰雅族語有著「媽媽」崇高的意義。為部落奉獻超過一甲子的趙秀容,今天下午3時許安詳辭世,享耆壽93歲。

趙秀容1932年出生於義大利薩丁尼亞島,上有3個哥哥、7個姊姊,她則是家中最小的妹妹,生活雖不富裕但很幸福,父母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受到聖經啟發立志要當修女,但她父母知道她要到世界各處去散播福音,不但沒有支持,還相當反對,但她毅然決然要用行動實際來實現大愛。

她來到台灣才28歲,甚至一句中文都不會說,隔年她到師範大學學中文,接著到各幼兒園和國小教導英文,1964年她和另外一位修女跟著當時的神父來到尖石鄉,看見部落的孩子物資缺乏、無法得到好的教育,因此她決定「奉獻自己給天主、給需要幫助的人」,沒想到一留就是一甲子。

趙秀容為了融入部落勤於走訪,也學習當地語言,不僅傳福音,也觀察到在地需求成立「天主教方濟幼兒園」,幫助經濟弱勢者下一代的啟蒙教育,付出滿滿的愛與關懷,和當地人一起吃、住,回故鄉次數不超過10次,但她無怨無悔。

竹科管理協會5月3日與清大校友會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邀請趙秀容出席參加,未料活動結束後2周後,趙秀容出現無法進食狀況,出席母親節活動成為她的最後身影。

竹科管理協會秘書長李道霖說,他與趙姆姆的緣分從2017年開始,當時得知趙修女的願望是成為台灣人,於是發動連署,在台大EMBA新竹校友會及台大EMBA台復新創會共同推動下,爭取到台灣身分證,一圓趙修女成為台灣人的願望。

李道霖說,今天下午3時許,趙秀容修女在天主教耶穌肋傷修女會省會院衰弱而別,得知她辭世的消息相當悲慟。趙秀容的追思靈堂明天開始布置,地點在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肋傷女修會省會院B1(新竹市博愛街16號)。

竹科管理協會5月3日與清大校友會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邀請趙秀容(左3)出席參加,未料活動結束後2周後,趙秀容出現無法進食狀況,出席母親節活動成為她的最後身影。
竹科管理協會秘書長李道霖得知趙姆姆的願望是成為台灣人,於是發動連署,在台大EMBA新竹校友會及台大EMBA台復新創會共同推動下,協助趙修女爭取到台灣身分證。
竹科管理協會5月3日與清大校友會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邀請趙秀容(右1)出席參加,未料活動結束後2周後,趙秀容出現無法進食狀況,出席母親節活動成為她的最後身影。

聖高隆龐傳教會悼念在韓戰中殉道的神父

聖高隆龐會士與在韓戰中殉道的神父家屬 於5月23日在 6·25 戰爭紀念碑旁拍攝紀念照。 (圖:Lee Hyung-joon/catholictimes.org)

在韓國的聖高隆龐傳教會紀念其會士在韓戰中殉道 75 週年。這七位神父已被梵蒂岡宣布為「天主之僕」。

修會於 5 月 23 日在南韓首爾舉行了一台追思彌撒,並邀請了殉道會士的親屬參加。

主持彌撒的聖高隆龐會士基巴克(Daniel Kiback)神父表示,這些殉道的神父在韓國生活,「即使在戰爭的恐懼中」,也用自己的生命見證了信仰。

該七位「天主之僕」會士分別是科利爾(Anthony Collier)、馬金(James Maginn)、賴利(Patrick Reilly)、布倫南(Patrick Brennan)、庫薩克(Thomas Cusack)、奧布萊恩(John O’Brien)和卡納萬(Francis Canavan)神父。

他們與平壤教區的洪永浩(Francis Borgia Hong Yong-ho)主教及其 80 名同伴在一起。這些成員在 1901 年至 20 世紀中葉的迫害中喪生。他們目前以進入列真福品和封聖的進程。

據該修會官方網站介紹,他們當中有六人被北韓共產黨軍隊殺害,一人死於獄中。

修會稱,其中兩名成員在臭名昭著的北韓死亡行軍中倖存下來。

修會在彌撒結束後,向殉道者家屬們贈送了紀念牌。

在彌撒後的聚會上,家屬們分享了他們對殉道者的回憶以及與他們有關的經歷。

麥克納馬拉(Stefanie McNamara)在 1950 年庫薩克神父殉道時只有五歲。她說,她「清楚地」記得叔叔最後一次從愛爾蘭度假後飛回韓國的情景,以及得悉「他去世的消息」。

她說:「每當韓國信徒握住我們的手,對我們說『謝謝』時,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她表示:「這讓我心中充滿了喜悅,我覺得我可以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到愛爾蘭。」

據推測,庫薩克神父於 1950 年 9 月在大田的木洞殉道。

這些親屬們於 5 月 19 日來到南韓,並會見了光州總教區總玉賢進總主教和春川教區金鑄永(Simon Kim Ju-young)主教。

他們也造訪了被認為是殉道者殉道地點的大田木洞聖言會和春川昭陽路主教座堂。

聖高隆龐會的傳教士應巴黎外方傳教會,特別是大邱教區德曼格(Florian-Jean-Baptiste Demange)主教的邀請,於 1933 年抵達韓國傳教。

隨著日本帝國統治(1905- 1945)的結束,朝鮮半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美國和蘇聯分成了兩個部分。

由於美蘇政權之間的分歧,朝鮮半島統一的幾次努力都失敗了,並導致了韓國戰爭(1950-53年)。

戰爭期間,北韓共產黨軍隊入侵南韓,殘酷的衝突造成約 400 萬人死亡,約 1,000 萬個家庭流離失所。

戰爭於 1953 年 7 月 27 日以停戰協議而非戰爭條約結束。這意味著兩國在技術上仍處於戰爭狀態。

據韓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報告,在聯合國部隊於 1950 年 9 月 26 日開始的軍事行動之後,北韓軍隊從韓國撤退期間殺害了 1,145 名基督徒,其中包括 119 名天主教徒和 1,026名基督教徒。

【視頻講道】耶稣升天節(丙年)2025.06.01

瑪利諾會甘偉霖神父主持的主日聖經講道:除非我們想說,當路加寫《福音》轉到寫《宗徒大事錄》時,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否則我們必須承認我們今天反省的、他所介紹的一些內容,是有意告訴我們真理而非事實。在真理與事實之間是有區別的,某些東西缺少事實也能是真實的。

修女也瘋狂巴西版! Beatbox爆紅吸引百萬點閱

巴西卡西亞諾修女(左一)與瑪麗莎修女(中)一起上宗教節目,表演片段意外爆紅。(圖/美聯社)

近日,兩位來自巴西的修女在一個天主教電視節目裡,展現了令人驚豔的即興演出,她們融合了Beatbox口技與舞蹈,這段影片在社群平台上迅速竄紅,引發了廣泛的關注。這段影片是在巴西Pai Eterno(永恆之父)電視台播放的,目前已經累積了數百萬的觀看次數。

根據美聯社在28日的報導指出,這兩位修女分別是來自「Copiosa Redenção」修會的卡西亞諾(Marizele Cassiano)修女以及瑪麗莎(Marisa de Paula)修女,她們原本在節目中是要討論關於職業靜修的相關活動。然而,在節目進行的過程中,她們開始演唱一首描述修道生活的歌曲,並且加入了精彩的Beatbox口技以及充滿活力的舞蹈動作,節目主持人巴斯托斯(Giovani Bastos)執事也在隨後加入了這場表演。

卡西亞諾修女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道:「那一刻的發生非常自然,因為瑪麗莎修女只要聽到節奏,她就會忍不住跳起舞來。我個人也習慣唱歌,同時也很熟悉Beatbox,因此對我們而言,這樣的演出非常簡單,也很自然。讓我們感到非常驚訝的是,這段影片竟然在巴西以外的地區也廣為流傳。」

這兩位修女平時的主要工作是協助那些正在與毒癮對抗的年輕人們。卡西亞諾修女特別強調:「Beatbox、舞蹈,以及歌曲本身,都是上帝給予我們的工具,可以用來觸動我們所服務對象的心靈。而且它確實奏效!看到這樣的效果真的非常美好。」

據了解,這段表演在網路上引起了極大的迴響,雖然瑪麗莎修女並沒有個人經營Instagram帳戶,但是卡西亞諾修女的社群媒體追蹤人數已經突破了10萬大關。除了致力於協助戒毒青年之外,這兩位修女同時也身兼職業推廣員,她們為那些有志於投入宗教事業的女性們舉辦靜修活動。

失智劇情引共鳴 基金會籲掌握長照資源、及早預防

台灣今年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全台失智人口預估已超過 37 萬人。(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提供)

台灣今年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全台失智人口預估已超過 37 萬人,近期最受矚目的台劇《忘了我記得》,以秦漢飾演的失智父親為核心,呈現他從原本樂觀的個性、因為失智症記憶漸漸模糊、行為混亂的轉變過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提醒,面對越來越多人失智,預防失智刻不容緩,趁早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即使是輕度失智者,也可以讓自身的認知功能、肌力、營養口牙、整體健康都可以獲得進步。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處長陳俊佑表示,劇中失智者病程進展快速,出現記憶混亂、將鑰匙遺留門上、尿溼褲子,甚至誤以為過世的好友仍在人世、排斥外勞照顧的典型症狀…等諸多狀況,讓觀眾認識失智症。

「家屬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失智者」,陳俊佑指出,除了外勞與機構,其實還有居家服務、送餐服務、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日間照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居家與機構喘息服務等長照服務,呼籲有在照顧失智者的家屬,都能撥打長照專線1966,尋求喘息與協助。

此外,劇中提及因為經濟問題讓父親錯失使用今年可望在台上市可以去除類澱粉最新藥物的時機,藉此呼籲健保主管機關需要思考的問題。

若有民眾有任何失智症照顧問題,歡迎向基金會洽詢。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德昌街125巷11號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02-2332-0992 傳真:02-2332-0877

端午節慶送暖關懷街友活動 社會局:「友善共融.粽情享受」

桃園市政府社會局為讓街友感受到端午節慶的溫暖與社會的關懷,特別在佳節前夕結合財團法人仕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輔仁大學、桃園市女子美容商業同業公會及青青格麗絲莊園等學術及善心單位,為街友們舉辦了系列活動,一同迎接佳節。

南區關懷活動先於5月20日於中壢區中正公園開跑,現場除了供應應景的粽子與點心外,也設有義剪、就業宣導及社會福利諮詢等服務,幫助街友改善生活品質與尋找自立的方向。社會局也邀請桃園市刑事警察大隊於現場進行反詐騙宣導!

北區關懷活動5月27日於桃園區朝陽森林公園辦理,現場透過闖關遊戲,增添過節輕鬆氛圍,活動最後,為街友送上端午關懷包,內容包含乾糧與簡易生活用品等物資,幫助他們能度過炎炎夏日。除此之外,兩次活動均邀請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劉一龍副教授,將學校課程與實務工作結合,帶領學生們對街友進行問卷需求訪談,相互促進學習,亦可提供社會局對街友政策參考。也希望透過這樣的節慶關懷行動,讓社會更加重視街友議題,也期盼有更多民眾加入關懷行列,攜手為弱勢群體帶來希望與改變。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期待藉由交流、互動,強化彼此支持及情感連結,能有效減少因不了解而產生的偏見,也是我們「共好脫遊、友善共融」的活動目標。社會局於桃園區及中壢區共設有2處遊民外展服務中心,市民朋友如發現露宿街友需要協助,可撥打1999、街友外展服務中心(北區03-3395900、南區03-4353735)或社會局社會救助科電話03-3322101轉6406通報,將儘速派員訪視。(圖:社會局提供)

「不只顧肚子 連人生一起顧!」老人食堂端午飄粽香、送艾暖人心 陪伴偏鄉長者過節

端午節對許多長輩來說,不只是傳統節日,更是記憶中與家人團聚的時刻。然而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在嘉義縣設立的5間食堂中,超過一半的服務對象是老老照顧或獨居,甚至有不少與子女同住的長輩,也常因子女忙於工作,獨自度過白天。為了讓這些缺乏陪伴的長輩也能感受到節慶的溫度,暖暖老人食堂在端午節前夕提前為長輩歡慶佳節,準備熱騰騰的營養飯菜,更「加菜」現包的健康五穀粽,相較市售的粽子少油、鹽、糖,兼顧健康與營養,社工親手送上艾草菖蒲,讓長輩感受到久違的過節氛圍與家的溫暖。

「粽子很香,米粒很爛,好吃!」70多歲的陳大哥撥開粽葉給90歲的媽媽吃著粽子,媽媽笑著稱讚粽子美味。平時陳大哥照顧媽媽和弟弟,兄弟姊妹都成家離鄉,年節時大家會團聚,但平日裡的照顧主要都由陳大哥處理。準備三餐、打理生活起居,還要觀察兩人的身體狀況;「做飯」從來不是簡單的事,採買食材、料理,還需兼顧營養,一般家庭都很難做到。但自從申請食堂服務後大哥終於可以稍微喘息,社工不定期提供的生活物資,也減少許多經濟負擔。

暖暖老人食堂「不只顧長者的肚子,更照顧他們的人生」!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六腳、鹿草、民雄、中埔、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都是全鄉供餐量最大的據點。為了讓牙口不好的長者都能吃得下,食堂廚師會特別將每道菜都會煮得軟嫩,減少長輩咀嚼困難,餐點由廚師規劃,符合營養師建議的營養組,兼具營養。專業社工導入,深入了解長輩生活需求,連結長照資源、補給生活物資、房屋修繕等,建構完整的照顧網絡。食堂餐食服務,不僅重視是「吃飯」這件事,更走入長輩的生命,適時伸出援手,陪伴、關懷,甚至成為長輩走出家門的動力來源,是食堂最大的價值所在。

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我們用「一個食堂,照顧一個部落、村莊」一頓餐食串起長輩需要的服務。基金會5間老人食堂每天服務超過500位長輩、需要的家庭,每年供應超過8萬份餐點,至今,食堂提供服務超過十年,持續深耕在地,期待長輩在我們的服務下,不只是吃飽,並且活得更安心、更有尊嚴。食堂整年近1200萬的服務經費全依賴大眾的愛心捐款,無任何政府補助,籲大眾一起支持,愛就能「不炊息」!

郵政劃撥:31561904

戶名:天主教中華聖母社基金會

捐款專線:(05)277-8388分機3322

【暖心影片傳送門】https://reurl.cc/YYVr30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不只顧肚子 連人生一起顧!」暖暖老人食堂端午飄粽香、送艾暖人心 陪伴偏鄉長者過節

瞻禮日首談梵中關係 教宗:祈求大陸教徒與教廷融合

外界關注教宗良十四世對中國教會的態度。(Getty Images圖片)

天主教宗良十四世廿五日首度談論梵蒂岡與中國大陸關係時表示,祈求大陸天主教徒能與教廷融合起來。他廿四日說,羅馬天主教會已舉辦特別的「瞻禮日」,為在大陸的教會祈禱。梵中關係是這位新教宗面臨的最棘手外交事務之一。

前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位時推動瞻禮日,並努力想團結估計總數達一千二百萬的大陸天主教徒。大陸天主教官方教會由國家控制,不承認教宗權威,另有地下教會,數十年來雖遭打壓,仍忠於羅馬。

良十四世說,每當瞻禮日,在大陸、全世界的教會、聖壇都辦祈禱,聲音上達上帝,象徵著與大陸天主教徒團結起來,關愛大陸教眾,還有他們與普世教會的融合。良十四世祈福時為大陸及其他各地天主教徒祈禱,祝大家能取得神恩,成為堅強、歡欣的福音見證人,即便身處試煉,也能始終推動和平和諧。

前教宗方濟各進一步推動本篤十六世的心血,雖受到爭議,依然在二○一八年批准主教任命協議。協議細節從未公布,但賦予大陸官方控制的教會對教會高層人事任命有話語權,不過方濟各堅稱,自己對最終選任的人仍擁有否決權。

良十四世必須決定是否續簽該協議。北京做過一些單方面人事任命,不待教宗同意,顯然違反協議。在祕密會議選出良十四教宗前,陸方教會動手,初步選任兩位主教,搶在官方授任前一步,此事出現僵局。

信仰通訊社報導,良十四世對香港周守仁樞機主教表示,自己曾數次拜訪大陸,終於了解中國文化及實情。周希望良十四世遵循方濟各給大陸教會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