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3.25

每日聖言  –  3 月 25 日   星期二
預報救主降生節
農曆二月廿六

四旬期第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6yZuB7y0IyU

福音(路 1:26-38)
到了第六個月,天使加俾額爾奉天主派遣,往加里肋亞的納匝肋城,探訪一位童貞女。她已許配給達味家族一個叫若瑟的男子,童貞女的名字叫瑪利亞。天使進去,對她說:“喜樂吧!主所鍾愛的女子,上主與你同在!”瑪利亞卻因這話驚慌起來,思索這問候是什麼意思。天使對她說:“瑪利亞,不用害怕!你得到天主特別的恩寵!你將懷孕生子,要給祂起名叫耶穌。祂將是偉大的,並稱為至高者之子。上主天主要把祂祖先達味的王位賜給祂,祂要為王,統治雅各伯家直到永遠,祂的國也沒有窮盡!”瑪利亞對天使說:“我不認識男人,這怎麼可能呢?”天使回答:“聖神會臨於你,至高者的能力會庇蔭你。所以,那誕生的聖者,要稱為天主子。看,你的親戚依撒伯爾在老年懷了男胎,現在已是第六個月了;儘管人都說她是不生育的,但對天主來說,沒有不可能的事!”於是,瑪利亞說:“看,我是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天使便離開了她。

反省
聖奧斯定認為,瑪利亞在用身體懷孕聖言之前,就已經在心裡懷孕了祂,所以聖言才在她內成為血肉。“聖言成了血肉”的意思是,聖言具體化為活著的生命。瑪利亞對聖言說“是”的態度,意味著她在以全部生命活出聖言,聖言在她身上完全具體化、生活化了。因此,她以身體懷孕聖言,使之降生在世,從而讓人看到、聽到和摸到聖言,是一件自然地發生在她身上的事實。在這種意義上,瑪利亞並不特殊,因為每個人都應該使聖言活在自己身上,讓別人透過自己的生命與生活的聖言相遇。

中國上海重新開放兩座關閉數十年的教堂

華東上海教區兩座主保同為聖若瑟的教堂重新祝聖並開放。 (圖片:fides.org)

華東上海天主教會重新開放了兩座建於 19 世紀的教堂。這兩座位於不同地區的聖若瑟堂亦於最近慶祝了聖若瑟主保瞻禮暨開堂祝聖禮。

據梵蒂岡《信仰通訊社》報道,上海教區沈斌主教於 3 月 16 日在位於松江區天馬的聖若瑟堂與約一千多名教友舉行重啟教堂祝聖禮。

天主教會在每年的 3 月 19 日慶祝聖若瑟主保瞻禮。

天馬聖若瑟堂建於 1850 年,當時嘉諾撒修女負責管理教堂附屬的醫院。

該堂於 1989 年 12 月開放予信眾參與彌撒。

沈主教在四旬期第二主日當天向參加教堂祝聖禮的教友表示,既然有形的聖殿已經重建,「我們現在還應使我們內心的聖殿在精神上更有活力。」

彌撒中沈主教亦為兩百多名成年人施放堅振聖事。

他說,希望「藉著重新開堂典禮,天主的聖殿成為神長教友們溫馨的信仰之家,使大家在聖神內相愛互助,日臻聖善。」

在此前一天,沈主教亦於 3 月 15 日與 300 多名教友一起,重新祝聖了位於寶山區北桃灣的另一座聖若瑟教堂,並為 17 名教友施放堅振。

寶山聖若瑟堂建於清朝光緒二十三年(1650年),並於約 1875 年重建。當地的天主教徒於 1949 年還在這座教堂旁邊建了一所小學。

教堂在 1989 年修復後重開,成為寶山區首座重新開放的天主教堂。

這些教堂是在中國鎮壓宗教期間關閉的幾座教堂之一。

聖若瑟是深受中國天主教徒愛戴的聖人之一,教友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許多人物、堂區和教會機構。

信徒崩潰!不明人士翻修波蘭聖母雕像 她慘變「辛普森家庭霸子」引公憤

聖母瑪利亞。(示意圖/Pixabay)

波蘭南部希莉西亞(Silesia)斯圖斯翁卡(Stuszionka)村莊最近因為一起古蹟「翻新」事件陷入譁然。當地村民發現,一座擁有逾200年歷史、長期受到信仰供奉的聖母與耶穌雕像,竟被不明人士「修復」後變得面目全非,不但五官走樣、神情詭異,甚至有網友直呼「根本是《辛普森家庭》的角色」。

據鏡報報導,此尊聖母與耶穌雕像最早於1820年豎立,也是當地居民長年祭祀的重要信仰象徵。原本的雕像外型高挑、典雅,如今卻變得臃腫、浮誇,聖母面部腫脹、雙眼突出,嘴巴塗成詭異的紅色,沒有牙齒卻咧嘴笑。耶穌雕像更被批評,看起來像穿著灰色內褲一般荒謬。民眾痛批,「根本不是修復,而是毀容。」

消息曝光後,在社群平台上掀起熱議。有網友嘲諷,「恐怕是用最便宜的油漆,在花園小矮人風格(style of garden gnomes)下完成的傑作。」也有村民氣憤表示「我們進入靈性與理智遭到最大侮辱的時代」;更有網友戲謔「比《辛普森家庭》的霸子(Bartholomew JoJo “Bart” Simpson)還像是他。警方該去找馬特格朗寧(Matthew Abram Groening《辛普森家庭》作者)問問。」

當地主管單位錫利西亞文化資產維護署(Silesian Conservator of Monuments)已介入調查,並表示該雕像已被列為官方歷史古蹟,依法只能由合格文物修復人員處理。目前已掌握現場的雕像簽名為「J.Cz.」,推測非惡意破壞,但也承認此種「修復」行為已嚴重毀損原貌,後續將委請專業團隊重新整修。

前毛波爾斯克省(Lesser Poland Voivodeship)文物保護官波格達諾夫斯卡(Monika Bogdanowska)指出,此起事件即便可能出自好意,結果卻是對文化遺產的傷害,「這尊聖像被玷污,必須由專業人員重新上漆處理。」

偏鄉巡診回程目擊車禍 醫護即刻下車進行救援

耕莘醫院的醫護人員在偏鄉巡診回程目擊車禍,立即下車協助幫忙。(翻攝畫面)
耕莘醫院的醫護人員在偏鄉巡診回程目擊車禍,立即下車協助幫忙。(翻攝畫面)

天主教耕莘醫院家庭醫學科伍啟邦醫師與林逸卉護理師,本月22日結束烏來福山部落巡診返程途中,行經信賢步道前,目擊一起自行車與轎車擦撞事故,當下毫不猶豫地立刻下車,為傷者進行緊急救治,確保其生命徵象穩定,展現醫者仁心。

據悉,事故發生時,一名自行車騎士與轎車發生碰撞後倒地,身上多處擦傷。伍啟邦醫師與林逸卉護理師迅速評估傷勢,檢查意識狀態並協助止血包紮,確保傷者無立即生命危險,並指示現場人員撥打119請求救護車支援。隨後,傷者由救護人員送醫進一步治療,所幸並無大礙。

伍啟邦醫師表示:「作為醫護人員,無論身在何處,救治病患是我們的責任,這不只是專業,更是對生命的尊重。」

天主教耕莘醫院已連續25年投入烏來偏鄉醫療,每週六天深入部落巡診,提供健康檢查、慢性病管理,確保偏鄉居民獲得穩定的醫療照護。即使面臨資源與環境挑戰,醫療團隊仍不辭辛勞,履行「愛主愛人、守護生命」的信念。

對於此次醫療人員即刻救援,天主教耕莘醫院鄒繼群院長表示:「醫療的本質不僅限於醫院內,而是隨時隨地守護生命。耕莘醫院將持續深耕偏鄉醫療,為需要幫助的民眾提供最即時的醫療協助。」此外,他也呼籲民眾行車時務必提高警覺,遵守交通規則,確保自身與他人安全,減少意外發生。

韓國信徒籲加強外展活動助減低自殺率

南韓首爾漢江上經常發生自殺事件的麻浦大橋上, 豎立著一座男子安慰他人的雕像,以勸阻人們自殺。(資料圖片)

南韓一天主教會研究機構負責人促請教會組織加強外展工作,以應對該國不斷上升的自殺率。南韓的自殺率已達到 13 年來的新高。

韓國尊重生命希望基金會和韓國統計局在其初步的硏究報告中稱,該國去年每天有近 40 人(39.5 人)自殺,全年錄得的死亡總數達到 14,439 人。

這是自 2011 年以來的 15,906 人自殺數字的最高記錄。

天主教生命倫理研究所主任樸恩浩(Eunho Park)神父呼籲天主教會在牧靈方面加強關懷那些孤獨和有自殺傾向者的外展工作。

他表示:「我希望神父和修會人士能夠更多探訪被邊緣化的鄰舍,希望義工也能參與其中。」

他說,雖然韓國變得越來越富裕,但很多人都在「抱怨精神問題」。

他引用了著名精神病學家、大屠殺倖存者弗蘭克爾  (Victor Frankl, 1905-1997)的「存在真空」理論,指出人們存在此類問題的原因。

「存在真空」理論描述的是人們感到生活中極度缺乏意義的狀態,從而導致空虛、無聊和冷漠的感覺。

這種情況往往是由於在極速變化的世界中失去了傳統價值觀或目標所造成的。

據該報告顯示,去年全國戶籍人口自殺率​​創下歷史新高,每 10 萬人就有 28.3 人自殺,是 11 年來最高的。

此外,性別和年齡對自殺的可能性也有影響。

報告表示,從性別來看,男性自殺的可能性是女性的兩倍以上。

從年齡層來看,50 多歲的自殺者佔 21%,其次是 40多歲(19%)、60 多歲(16.5%)和 30 多歲(13.4%)。

報告稱,與去年同期相比,30 多歲自殺者的數目增幅最大,達 11.6%。

該研究結果將於今年 9 月完成。

同時,首爾總教區「一心一體運動」預防自殺中心在四旬期間發起了一項名為「伸出手來,在春天,敞開你的心扉」的預防自殺籌款活動。

該活動於 3 月 5 日開始,直至 4 月 30 日。

籌集的款項將用於各種預防自殺的項目,包括教育、喪親護理計劃、心理輔導和支持活動。

每日聖言 2025.03.24

每日聖言  –  3 月 24 日   星期一
農曆二月廿五

四旬期第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6yZuB7y0IyU

福音(路 4:24-30)
那時候,耶穌對眾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一位先知在自己家鄉是受歡迎的。真的,我對你們說,在厄裡亞的時代,天旱不雨達三年六個月,遍地大饑荒,以色列有許多寡婦。厄裡亞沒有被派到她們那裡,卻去了漆冬地方匝爾法特的一個寡婦那裡。在先知厄裡叟的時代,以色列有許多麻風病人,他們無人得到潔淨,只有敘利亞的納阿曼被治好了。”會堂裡的人一聽這話,都怒氣填胸,起來把祂趕出城外,帶到山崖上;因這城建在山上,要把祂推下峭壁,祂卻穿過他們中間,徑直走了。

反省
基督徒借著洗禮分享耶穌的先知職務。今日福音中,耶穌引用兩個例子來強調先知的使命:厄裡亞復活了匝爾法特寡婦的兒子;厄裡叟醫治了敘利亞的麻風病人納阿曼。前者喚醒生命,後者醫治生命。現任教宗方濟各一直呼籲並期待教會重視生命,肩負先知的使命,見證天主的慈悲。讓我們反省自己在踐行先知使命時,是嚴厲批判使人憂傷遠離,還是喚醒生命使人喜樂悔改?

教宗方濟各住院37天後出院 各國信徒歡呼見證

高齡88歲的教宗方濟各住院長達37天,今天終於出院。他中午先在醫院陽台揮手致意,致詞感謝大家為他祈禱,隨後返回梵蒂岡居所。來自全球大批信徒都到現場,歡呼見證此一時刻。

教宗方濟各住院長達37天,今天終於出院。(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月14日起住進羅馬傑梅利醫院(Gemelli Hospital),梵蒂岡昨晚臨時宣布,教宗將於今天出院,醫院廣場一早就有各國媒體站崗守候,上午11時起,醫院廣場開始陸續湧入信徒。教宗自住院以來從未現身,許多虔誠信徒都表示,他們專程來此一睹教宗身影。

約有3000名群眾在豔陽下不斷引頸眺望,中午約12時3分,教宗坐輪椅被推到醫院陽台,現場響起熱烈掌聲與歡呼。教宗向群眾揮手微笑,感謝大家為他禱告,他豎起大拇指,還特別提到他看到前排一位年長女士戴著黃色花朵、很好,顯示很關注每位群眾。

方濟各住院37天後出院,各國信徒歡呼見證(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廣場上飄揚許多旗幟,有以色列、烏克蘭國旗,及多個阿拉伯國家的聯合海報,另有許多朝聖者專門從歐洲、非洲、拉美各地前來。

一個來自斯洛伐克的家庭向記者表示,他們全家族響應禧年活動,專程到梵蒂崗過「聖門」,很高興看到教宗方濟各病情好轉,所以他們特別到醫院廣場,希望與來自全世界所有信徒一起感受這個喜悅的時刻。

來自非洲馬達加斯加的神父Angelo表示,他很高興天主讓教宗方濟各康復,能夠出院繼續領導天主教會,給教會帶來啟迪,他感謝天主幫教宗度過此次疾病難關。

教宗約12時20幾分搭車離開醫院,但未直接返回梵蒂岡,而是前往他常去的羅馬聖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祈禱。教宗在2023年疝氣手術出院後,也是先前往聖母大殿感謝,教宗過去出國旅行返回後,經常去這座教堂祈禱。

教宗方濟各23日出院 將公開露面向信徒揮手祝福

教宗方濟各預計23日可出院,將返回梵蒂岡休養2個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今年2月14日因嚴重呼吸道感染導致雙側肺炎住院至今,近期健康狀況逐漸好轉,醫院表示,方濟各可在23日出院,將返回梵蒂岡休養2個月。方濟各擬透過醫院窗戶向信眾揮手致意送上祝福,這也將是他住院後首度公開露面。

BBC等報導,方濟各在住院這段期間並未插管,依據醫療團隊的說法,在過去這5周期間,教宗出現2次非常危急的狀況,出現生命危險,如今狀況穩定下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讓年邁身體完全康復。院方囑咐方濟各休息2個月,建議不要參加大型活動。

醫師透露,方濟各對於即將出院的消息感到非常高興,過去這3、4天一直在問何時能夠回家。

這是方濟各擔任教宗12年以來最嚴重健康危機。羅馬天主教樞機主教費南德茲(Victor Manuel Fernandez)21日透露,方濟各住院長時間使用高流量氧氣治療,這會導致乾燥,如今方濟各需要重新學習說話。

梵蒂岡此前已表示,方濟各的呼吸與活動能力有所改善,夜間不再使用機械式呼吸器輔助呼吸,而是鼻子下方的管子吸入氧氣。自從方濟各住院以來,梵蒂岡公布唯一一張照片,是方濟各在羅馬傑梅利醫院(Gemelli Hospital)小聖堂祈禱的模樣,似乎無需輔助就能自主呼吸。

每日聖言 2025.03.23

每日聖言  –  3 月 23 日   星期日
聖杜瑞柏主教(1606年)
四旬期第三主日
農曆二月廿四

四旬期第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6yZuB7y0IyU

福音(路 13:1-9)
那時候,有人將比拉多把幾個加里肋亞人的血摻在他們祭品中的事告訴了耶穌。祂回答說:“你們以為這些加里肋亞人比其他加里肋亞人更有罪,才遭此禍患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同樣滅亡!史羅亞塔倒塌了,壓死了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所有耶路撒冷居民更有罪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同樣滅亡!”祂講了這個比喻:“有人在自己的葡萄園裡種了一棵無花果樹,他不時來看,總是找不到果子,便對園丁說:‘你看,我三年來在這無花果樹上找果子,卻總找不到。砍下它吧!何必留它白占土地呢?’但園丁回答說:‘主人,再留它一年吧!我給它周圍松鬆土,施上肥,也許來年會結果子;否則,你就砍下它吧!’”

反省
儘管《約伯傳》已經指出,人遭難,不一定是由於自身的罪過而受到的懲罰,但耶穌時代的猶太人仍有因果報應的思想。為此,耶穌糾正說,人的禍患雖與罪惡沒有必然關係,但罪惡一定會帶來真正的災難,即靈魂的滅亡。不過,天主是仁慈的,祂會給人機會,並引導人悔改。以色列的歷史就是見證。就拿曠野中的以色列人來說,天主從埃及將他們領出,又用四十年之久來引導他們,但他們最終還是因為悖逆而沒有進入福地。保祿認為這是個象徵,以此警告我們要及早悔改,才不會辜負天主的慈悲。

饒慶鈴表揚25位績優社工及社政夥伴!肯定共築臺東幸福防護網

饒慶鈴表揚25位績優社工及社政夥伴。

為使在地方默默耕耘的社會工作者獲得掌聲及鼓勵,臺東縣政府今(22)日舉辦「114年臺東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暨績優社政網絡人員表揚活動」──「社工同行 愛無止境」,肯定25位優秀社工及社政夥伴的無私奉獻。縣長饒慶鈴感謝大家共同築起溫暖社會安全網,並表示社工夥伴是臺東最溫暖力量,將持續提供資源,做大家堅實後盾,讓社工更安心投入服務。

饒慶鈴提到,持續積極推動「全齡照顧」,讓縣民從出生到老年都獲得完善的社會支持,社工夥伴是社福工作的重要推手,無論是兒少保護、長者照顧、災害應變,都見到他們默默奉獻的身影,陪伴許多民眾。未來將持續深化社福政策、優化社工環境、強化社政網絡合作,減輕社工負擔。

有社工夥伴的努力,臺東在社會福利領域屢創佳績,113年衛福部社會福利績效考核榮獲優等,在全國非六都中排名第3,創下歷年最佳成績,公益彩券盈餘分配運用及管理業務則連續7年獲特優,獲得6千萬元補助,為社會福利推動挹注更多資源。此外,也勇奪2024年《今周刊》「社會力特別傑出獎」等三大獎。

今年頒發七大類獎項,共25位得獎者。其中,資深敬業獎得主是臺東縣警察局少年輔導委員會的胡秋子,投入少年輔導與防制毒品工作逾17年,並擔任全國培訓講師,經驗豐富、貢獻良多。績優社工督導獎頒給社團法人臺東縣友善關懷協會的主任藍盈琪,雖身體抱恙,仍堅守崗位,積極為偏鄉孩子奔走,提供支持;還有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林嘉梅社工督導,深耕關山鎮17年,攜手團隊照顧縱谷區五鄉鎮的兒少與家庭,成為部落最堅實力量。

現場特別安排視障按摩、暖心鉤針編織DIY,增添溫馨趣味互動,社會處加碼熱氣球繫留體驗、自然醒慢活祭工作坊等,為得獎者送上驚喜。社會處長陳淑蘭表示,表揚活動除了支持與肯定社工的價值,期待更多人加入。

得獎名單:
資深敬業獎:
臺東縣警察局少年輔導委員會胡秋子。

績優社工督導獎:
社團法人臺東縣友善關懷協會藍盈琪、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台東分事務所林嘉梅、財團法人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台東辦公室洪蕾珠、臺東縣政府社會處社會福利科謝枝燕。

績優社工獎:
財團法人台灣世界展望會台東中心曾淑玲、社團法人台東縣智障者家長協會陳琇慧、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台東分事務所田欣宜、法務部矯正署臺東監獄林佳緯、台東馬偕紀念醫院林佳穎、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台東分事務所張嘉茹、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台東分事務所潘岑姍、臺東縣政府社會處社會福利科潘平芸、臺東縣政府社會處社會救助及社工科陳淑君、臺東縣政府社會處兒少及婦女福利科柯景耀、臺東縣政府社會處兒少及婦女福利科蔡典家。

傑出新人獎:
財團法人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台東辦公室黃雅欣、臺東縣政府社會處兒少及婦女福利科黃之易。

服務績優獎:
臺東縣達仁鄉公所楊麗如、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馬蘭榮譽國民之家陳政宏、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馬蘭榮譽國民之家張峻維、臺東縣政府社會處社會救助及社工科徐珩。

潛力新秀獎:
臺東縣綠島鄉公所侯怡如。

網絡夥伴獎: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關山服務處陳品萱、臺東縣政府社會處勞工行政科陳品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