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2.08

每日聖言  –  2 月 8 日   星期六
聖熱羅尼莫·愛彌廉(1537年)
農曆正月十一

福音(谷 6:30-34)
那時候,宗徒們聚集到耶穌身旁,向祂報告他們所做和所教的一切。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去,獨自到荒野的地方,休息一會兒吧!」因為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使他們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於是他們就坐船離開,獨自到了荒野地方。但是,好多人看見他們離去,有些人知道他們要去的地方,人們就從各城一起徒步趕往那裡,甚至在他們之前就到了。耶穌一下船,看見這一大群人,就很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好像是沒有牧人的羊群,祂便開始教導他們許多事。

反省
有些人自大、忤逆,而不懂得尊敬和感恩。父母、師長和長輩所教導的善意和殷殷期盼,經常被詆毀或不屑一顧。讀經一提醒我們應以祈禱和讚頌來感謝天主。唯有看到天主的計畫,信賴天主的引領,看到天主借著他們賜給我們恩寵,我們才能真正尊重並感恩那些為了我們靈魂得救而付出心血的人。耶穌看到眾人的深切渴望而憐憫並教導了他們!那麼,面對批評我的人,我願意領受天主借他們而賞賜給我的恩寵嗎?

嘉義神父趙永吉 被教宗任命「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

趙永吉神父。(圖/翻攝天主教安仁家園網站)

教廷新聞室5日指出,嘉義教區秘書長趙永吉神父被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任命為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

天主教嘉義教區在臉書發文,趙永吉神父在5日晚間被教宗方濟各派任為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我們深深祝福趙秘書長,被天主揀選為宗徒的繼承人,是我們嘉義教區的榮耀,是新春佳節的恩賜,更是許多人的推薦和盼望的,我們教區禧年的大喜事!」

天主教嘉義教區指出,「教宗方濟各任命他為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這不僅是對趙神父多年奉獻的肯定,也是對台北總教區未來發展的期許,深信我們敬愛的台北總教區的鍾總主教,教區會士神父及弟兄姊妹也衷心盼望。我們一起衷心祝賀趙永吉神父,為他誠心祈禱,願他在新的職務中繼續以智慧與慈愛帶領信徒,為台灣教會注入更多活力與希望!」

台北總教區也公此消息,並表示,趙永吉神父目前擔任嘉義教區秘書長、嘉義教區主教座堂本堂神父。趙神父於1973年出生,2001年晉鐸。

天主教安老院收容無依老人數十寒暑 新北副市長朱惕之新春關懷

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致贈小福袋給安老院103歲劉奶奶。(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新北市八里區台灣天主教安老院,設立於1972年迄今超過50年,2015年因屋況老舊在各界協助下重建,時任新北市工務局長的副市長朱惕之在重建過程中大力協助,現任安老院主任涂阿菊修女感念在心,朱惕之6日前往安老院慰問,讚美台灣天主教安老院照顧過無數個孤苦無依的老人,是長照先驅也是長照典範,期待社會上更多善心人士共同關心長輩。

朱惕之6日代表市長侯友宜致贈「蛇福泰吉」賀歲福袋和水果禮盒給安老院,台灣天主教安院董事長顧志珍修女表示,安老院是法國蘭都聖若瑟母院安貧小姐妹會,於1968年派遣兩位美籍白修女和董修女到台灣創立,最早設立在汐止,後來遷移到八里現址,安老所所收容的對象為年滿70歲以上低收入戶無依靠的老人。

顧志珍表示,10年前原有房舍年久失修,加上地震颱風影響,房舍均已龜裂漏水,因此必須進行整體改建,但由於改建經費高達4億多元,教會雖有對外募款,但僅得數千萬元,後來幸有前高鐵董事長歐晉德幫忙,請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樑大力資助,以及許多慈善企業家贊助,費時2年餘始興建完成新大樓,朱惕之也提供相關建議讓整個興建過程順利完成,並讓孤苦無依長者有更舒適的環境頤養天年。

朱惕之在顧志珍帶領下,參觀所內的房間和各項專供長輩使用的設備,稱讚安老院主事的修女和所有照顧人員的用心,讓年老無依的長輩有了依靠,正符合市府將老人和小孩照顧好的重要政策。

台灣天主教安老院長輩拍掌歡迎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到訪。(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台灣天主教安老院長輩拍掌歡迎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到訪。(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安老院主任涂阿菊修女(左2)帶領朱惕之參訪安老院內各項設施。(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安老院主任涂阿菊修女(左2)帶領朱惕之參訪安老院內各項設施。(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每日聖言 2025.02.07

每日聖言  –  2 月 7 日   星期五
農曆正月初十

福音(谷 6:14-29)
那時候,耶穌的名聲傳揚開了,連黑落德王也聽到了祂的事。有人說:「洗者若翰死而復活了,所以才有那些奇能在祂身上運作。」另有人說:「祂是厄裡亞。」還有人說:「祂是一位先知,像古先知中的一位。」黑落德聽了卻說:「是我斬首的若翰復活了!」原來黑落德為了他兄弟斐理伯的妻子黑落狄雅的緣故,曾派人逮捕了若翰,把他綁起來,關進監獄。因為黑落德娶了這個女人,而若翰曾對黑落德說過:「你不可佔有你兄弟的妻子。」黑落狄雅便懷恨在心,想殺死若翰,只是不能。因為黑落德畏懼若翰,知道他是一個正義而聖潔的人,所以保護著他。黑落德聽若翰講道,雖然深感困惑,但仍樂意聽他。一天,好機會來了。黑落德的生日那天,他宴請大臣、軍官和加里肋亞的顯要。黑落狄雅的女兒進來獻舞,深得黑落德和在座賓客的歡心。國王便對這個女孩說:「不管你向我要什麼,我都賞給你。」他甚至向她發誓說:「即使你要我王國的一半,我也會給你。」這女孩出去對母親說:「我該要什麼?」她的母親說:「洗者若翰的頭。」女孩立即回到國王跟前,請求說:「我要你立刻把洗者若翰的頭放在盤子裡給我!」黑落德王就十分為難,可是因為他的誓言和同席的人,不好意思拒絕。於是王立即派侍衛,下令把若翰的頭送來。侍衛就去監獄斬殺了若翰的頭,將他的頭放在盤子上,端給女孩。女孩給了她的母親。若翰的門徒們聽說後,就領走他的屍體,把他葬在墳墓裡。

反省
一個人的品德與所受的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係。小德蘭的父母教育女兒們成為聖善的人,而黑落狄雅竟指使可愛的女兒成為殺人兇手!基督徒父母該如何培育子女們的品德呢?天主像慈愛的父母親,借著聖經殷切地教導我們,我們也該這樣教導孩子。例如:讀經一教導我們愛德要具體:款待客人、憐憫被囚禁的人、同情受虐待的人;它也教導我們保護家庭的聖潔,為人處世不要勢利,對天主要有信德,常效法聖人的言行,謙卑學習。我有否以聖經來教導我的孩子度聖善的生活?

教宗籲教會陪伴青年讓他們更接近天主

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聽告解。 (圖片:梵蒂岡新聞)

教宗方濟各表示,教會必須歡迎青年,擁抱他們的願望和疑慮,使他們更接近耶穌,並最終讓他們敞開心扉,接受天主的召叫。

教宗在一段視頻訊息說:「天主至今仍一直在召喚青年,有時是以我們無法想像的方式。」他在視頻中表達了他二月的祈禱意向:為司鐸聖召和修道生活祈禱。

他透過該梵蒂岡 2 月 4 日發布的訊息表示:「有時我們聽不到,因為我們太過忙於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計劃,甚至忙於自己在教會裡的事情。」

他說,透過陪伴青年們的人生旅程,「我們將看到天主如何與他們一起做新的事情,我們將能夠以更好的方式為現今的教會和世界服務,迎接他的召叫。」

教宗呼籲大家祈禱,好讓教會能「接受那些感到被召喚在生活中活出耶穌使命的青年的願望和疑慮,無論是透過鐸職還是修道生活」。

他說:「讓我們相信青年。」「讓我們相信天主,因為他召叫每一個人。」

每日聖言 2025.02.06

每日聖言  –  2 月 6 日   星期四
聖保祿彌基及同伴殉道(1597年)
農曆正月初九

福音(谷 6:7-13)
那時候,耶穌叫那十二人來,開始派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賜給他們制服邪魔的權柄。祂又吩咐他們,在路上除了一根手杖外什麼都不要帶,不要帶食物,不要帶口袋,腰袋裡也不要帶錢,只穿涼鞋,不要穿兩件內衣。祂又說:“你們無論進了哪一家,就住在那裡,直到離開那個地方。但是如果哪裡不願接待你們,不聽你們,你們就離開那裡,跺掉腳上的塵土,作為反對他們的憑證。”
他們便出去宣講,叫人悔改,驅除了很多魔鬼,給許多病人傅油,治癒了他們。

反省
代表黑暗勢力的魔鬼對人類充滿敵意。從人類存在之初它們就破壞天主與人類分享自己真善美的生命之計劃。耶穌在生活中多次驅逐魔鬼,將在身、心、靈諸方面受魔鬼控制的人釋放出來。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與門徒們分享祂驅逐魔鬼的使命與權柄,借此,我們每個基督徒也都領受了此使命與權柄。讓我們在生活中時刻準備好去擊退惡勢力對自己和身邊同胞的攻擊,好能健康、堅強地一起走向天主,獲享在祂內的美善生命。

流感來襲!耳鼻喉科湧入大量患者 醫:恐引發肺炎、心肌炎…1症狀要立即就醫

隨著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來臨,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醫師提醒民眾,流感的威脅不容小覷。近期,耳鼻喉科診間湧入大量流感患者,胡醫師指出,流感的主要症狀包括高燒,體溫通常會升至38至40度,其他症狀則與一般感冒相似,但通常更為嚴重。

近期耳鼻喉科診間湧入大量流感患者,胡皓淳醫師指出,流感的主要症狀包括高燒,體溫通常會升至38至40度。(圖/Shutterstock)

胡醫師強調,流感的危險性在於其可能引發重症。一般感冒病毒較少導致重症,但流感病毒卻可能引發如肺炎、心肌炎或腦炎等嚴重併發症,這些情況都有致命的風險。據統計,流感的致死率約為千分之一,因此民眾需特別警惕。

若確診感染流感,並出現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以確認是否出現重症並及時接受治療。胡醫師提醒,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降低重症風險的關鍵。

此外,胡醫師呼籲民眾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政府每年提供的流感疫苗能對特定類型的病毒株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有效措施。尤其是高危險群,如老年人、幼童及慢性病患者,更應積極接種。

在流感流行期間,除了接種疫苗,日常防護措施同樣重要。胡醫師建議,勤洗手、戴口罩是保護上呼吸道健康的基本步驟。這些簡單的防護措施能有效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降低感染風險。

面對流感季節的挑戰,胡醫師強調,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積極的健康管理是防範流感的最佳策略。透過接種疫苗和日常防護,民眾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流感雖然來勢洶洶,但只要做好準備,我們就能平安度過這個流感季節。

教宗:沒有什麼比孩童的生命更寶貴

2025年2月3日 參加兒童權利峰會的世界領袖

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為世界兒童權利峰會拉開帷幕,邀請眾人聆聽兒童,抵拒戰爭、暴力、不義和丟棄文化。

據梵蒂岡新聞網報導,教宗方濟各2月3日為世界兒童權利峰會的開幕在梵蒂岡宗座大樓克萊孟廳發表了長篇講話。教宗指出,世界以其醜陋和暴力傷害了孩童,因為數據顯示出今日兒童的現況令人擔憂,我們不能轉面不顧最脆弱的人,不能不聆聽他們沉默的吶喊。

教宗說:「不幸地,近期我們幾乎每天都看到兒童死在炸彈下,淪為權勢、意識形態、民族主義利益的犧牲品。這是不可接受的。事實上,沒有什麼比孩童的生命更為寶貴。殺害孩子意味著否定未來。」

孩子們的訊息

在教宗進入峰會會場前,來自世界各地的孩童獻給教宗多張圖畫和訊息,感謝教宗聆聽他們的困惑並對他們投以信心。

隨後在講話中,教宗將目光投向「艱難的邊緣地帶,那裡的脆弱和問題不容小覷,孩子們往往深受其害」。邊緣地帶貧困、遭受戰爭打擊、沒有學校、充斥著不義和剝削。不只塵土飛揚的貧民窟是邊緣地帶,富裕國家也存在著不公義的問題。

「學校和醫療衛生服務必須考慮到那些早就經歷許多困難的孩童、焦慮或憂鬱的青年、爭強鬥勝或傷害自己的青少年。此外,依照講求效率的文化,童年和老年一樣,都是生命的『邊緣地帶』。」

殺害未來

青年「在社會上是希望的記號」。他們展望明天,卻失業、缺乏機會、夢想歸零。然而,「殺害幼小者等於是否定未來」,年幼的孩子往往受到毒品的影響,被犯罪幫派控制。

教宗也關切發達國家日漸加劇的個人主義現象,這對孩童們有害。「有時候,他們遭到那些原本應該保護、養育他們的人的虐待,甚至是打壓。」

被否定的童年有如無聲的吶喊

教宗牽掛著那些死於大海和沙漠、「在絕望旅途中喪命的孩童」。有些人因為缺乏照顧或遭受各種剝削而死亡。對國際組織而言,不公義屬於「全球道德危機」的範疇。

「這是不可接受的,我們必須拒絕對此習以為常。被否定的童年有如無聲的吶喊,譴責經濟體系的不平等、戰爭的罪行,以及醫療照護和學校教育的短缺。」

憐憫之心

教宗指出,兒童權利峰會這樣的活動是一種鞭策,有助於恢復「人心最高尚的部分,即憐憫、仁慈」。教宗透露,他與其他宗教團體的代表通常在這方面有同樣的擔憂。

接著,教宗以數據來勾勒世界上孩童的概況:約有4千萬名孩童因衝突而流離失所、大約1億名孩童居無定所、1.7億名孩童「是強迫勞動、人口販運、各種虐待和剝削的受害者」。

另一個嚴重的不義是有大約1.5億名孩童沒有合法的身份,無法上學或就醫。因此,他們變得更加脆弱,可能會落入人口販子的手中,被當成奴隸來販賣。

「讓我們想想羅興亞兒童,他們往往難以進行登記。讓我們想想在美國邊界沒有證件的孩子,在那有很多人絕望出走、帶著希望由南部往美國移動的現象中,他們首先受害。」

歷史的教訓

「不幸的是,這種壓迫孩童的歷史反覆發生。」教宗如此表示,並想起他的祖父母講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歷。戰爭從他們小時候就留下了揮之不去的記憶:「黑暗、惡臭、寒冷、飢餓、骯髒、恐懼、流浪的生活、失去父母和家園、遺棄,以及各種暴力。」

「注視那些經歷過戰爭的人,是理解生命無價的最好方法。然而,聆聽今天活在暴力、剝削或不義中的孩童,也有助於加強我們對戰爭說的『不』,對丟棄和利潤文化說的『不』。依照這種文化,一切都能買賣,既不尊重也不照顧生命,尤其是幼小且無力自保者的生命。」

訴說心聲的眼神和沉默

此外,教宗也鼓勵眾人聆聽那些沒有話語權的人,例如因墮胎而中止生命的胎兒。教宗稱之為「殺人行為,斷絕整個社會的希望泉源」。

教宗最後總結道:「重要的是聆聽:我們必須注意到小孩子在觀察、理解並記憶。他們藉著眼神和沉默向我們說話。我們要聆聽他們!」

教宗擁抱羅曼:因俄國導彈全身半數燒傷的烏克蘭孩童

年僅9歲的羅曼因2022年7月的一次導彈襲擊身受重傷,全身有45%的面積四級燒傷。他於2023年、2024年和本月份來到梵蒂岡晉見教宗方濟各。

梵蒂岡新聞網報導,俄羅斯的導彈造成年幼的羅曼(Roman Oleksiv)全身有45%的面積燒傷。如今,傷疤已不再是他痛苦、羞恥的緣由,卻讓他引以為榮,因為他7歲那年在烏克蘭遭到俄羅斯導彈襲擊,劫後餘生。那次事件發生於2022年7月14日,造成28人死亡,超過2百人受傷,包括羅曼和他的母親。後來他的母親不幸身亡,他則是背部帶著四級燒傷的疤痕。

在國際兒童權利峰會的機會上,這名9歲的男孩今年2月3日第三次前來晉見教宗方濟各。此前,他曾於2023年12月6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並於2024年5月25日在世界兒童節的機會上與教宗相見、彼此相擁。

教宗敦促斯堪的納維亞基督徒在戰爭時期見證團結

教宗接見北歐的朝聖者

教宗方濟各接見斯堪的納維亞禧年朝聖者代表團,敦促他們在戰爭時期團結在一起見證和解與和平。

據梵蒂岡新聞網報導,教宗方濟各2月3日週一向來自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和冰島的朝聖者發表講話,強調了基督徒生活的三大支柱,並表示禧年朝聖是在信、望、愛超性之德中成長的機會。教宗也強調,在歐洲及其他地區持續不斷的戰爭中,需要團結起來共同見證和解與和平。

希望的朝聖者

教宗提到禧年的主題是“希望的朝聖者”,呼籲這些來自北歐的基督徒利用這次羅馬之行加深信仰。教宗說:“願你們在教會共融中屬於基督和彼此的意識得到滋養和加深,心靈和思想與基督帶來轉變的恩寵更圓滿地相呼應,好能在回國時充滿喜樂的激動之情去分享你們所獲得的巨大恩典。”

教宗引用聖保祿的話,提醒這些朝聖者“在基督內受造,去行各種善工”(參閱:弗二8-10)。教宗解釋,最偉大的工作是分享福音的救恩訊息,尤其是與那些處於邊緣的人們分享。

蒙召去團結和服務

教宗鼓勵朝聖者繼續他們的福傳使命,並強調他們的旅程不應在他們返家時就結束,而是繼續實踐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教宗敦促斯堪的納維亞的天主教團體與其他的基督信仰團體合作,特別在這個充滿衝突和分歧的世界中,去見證和解、治癒與和平。

隨後,教宗也強調了不同宗教間對話的重要性,並敦促朝聖者與其他信仰的人們,特別是與他們國家中的移民共同努力工作。

最後,教宗也向這些來自北歐的朝聖者們提到,青年真福卡洛·阿庫蒂斯將於4月27日封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