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要理講授:即使陷入谷底,天主也使我們與祂重新出發

2025.02.12公開會議(梵蒂岡媒體)

正當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瑪爾大之家養病的時候,他敦促信友們絕對不要失去希望,因為天主不斷賜給我們重新開始的可能性。教宗方濟各在為3月26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準備的稿件中如此表示,並將這份稿件交由聖座新聞室公布。

教宗於3月23日主日從羅馬傑梅利綜合醫院出院,返回梵蒂岡,現在正遵循醫生的囑咐靜心調養。在這段休養期,聖座新聞室繼續發布教宗為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準備的要理講授稿件,一如先前教宗住院時那樣。在26日週三的稿件中,教宗探討了耶穌與撒瑪黎雅婦女的相遇(參閱:若四5-26)。

我們人生的十字路口

撒瑪黎雅婦女在井邊遇見耶穌,後者在那裡跟她討口水喝,並揭示了自己就是默西亞。通過他們的對話,耶穌揭穿了撒瑪黎雅婦女的過往,並向她提供那象徵永生的「活水」。在這次相遇的改變下,撒瑪黎雅婦女撇下她的水罐,跑回城裡去把其他人叫來耶穌這裡。

教宗強調,耶穌在我們人生的「十字路口」等待我們。撒瑪黎雅婦女會對此感到驚訝,因為她很可能對自己的人生感到羞愧。「或許她覺得自己遭判斷、受譴責、不被理解。」她有過五個丈夫,而現在這第六個人也不是她的丈夫。

教宗指出,從猶太前往加里肋亞,耶穌本來可以選擇走另一條路,不經過撒瑪黎雅。然而,「祂想要經過那裡,就在那個時刻、停在了那口井旁邊!」

我們失去一切希望時,耶穌仍在等待

教宗強調,這彰顯了耶穌如何等待我們。「祂恰恰是在我們認為自己已經沒有任何希望的時候,讓我們找到祂。」

耶穌幫助撒瑪黎雅婦女「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歷、那複雜又痛苦的經歷」。教宗指出,撒瑪黎雅婦人從而發現默西亞對她的愛。如果她沒有感受到理解、接納和寬恕,她怎麼會返回城裡向人宣講呢?

但願這段福音事跡能「促使我們在尋找新的福傳方法方面多加反省」。

放下生活的煩惱

就如同陷入愛河的人那樣,撒瑪黎雅婦女把水罐留在耶穌的腳邊,忘記帶走。教宗表明,這婦女「每次都頭頂著水罐走回家,罐子的重量提醒她自己的狀態、她煩惱的生活。但是現在水罐留在耶穌的腳邊沒帶走」。在這一刻,「過往不再是個負擔;她修和了」。教宗指出,「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

「為了走出去宣講福音,我們首先需要把自己經歷中的負擔放在上主的腳前,把我們過往的重擔交託給祂。」教宗說:「親愛的弟兄、親愛的姐妹,我們不可失去希望!即使我們的經歷看似沉重、複雜,也許甚至是滿目瘡痍,我們卻始終有機會把它交託給天主,在我們的旅途上重新出發。」

教宗最後向眾人保證:「天主是慈愛的,祂一直在等待我們!」

禧年慈悲傳教士慶典:逾5百名司鐸從世界各地而來

2025.03.08志願者的朝聖之旅(梵蒂岡媒體)

義大利、美國、波蘭、巴西、西班牙、法國、墨西哥、德國、斯洛伐克、菲律賓、孟加拉國、烏克蘭、哥倫比亞、印度:大約5百名慈悲傳教士將從這些國家和世界其他地方來到羅馬,3月28日至30日一起參加屬於他們的禧年慶典。這是希望聖年行事曆上的第六項盛大活動。教宗方濟各正在聖瑪爾大之家靜養,他雖然無法親自出席這項盛會,卻會發表一份書面訊息。

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藉著慈悲特殊禧年的詔書建立了慈悲傳教士這項特別職務。從那時候起,慈悲傳教士的人數持續攀升,今天在全世界已有1258名司鐸加入這個行列。他們是慈母教會殷切關愛天主子民的記號(參閱:《慈悲面容》,18號),領受了寬恕罪過的權柄,包括寬恕那些保留給宗座的罪過。

活動行程

慈悲傳教士的禧年慶典將從3月28日週五上午10點展開。參與者們首先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祈禱,慈悲傳教士第四屆全球大會隨之拉開帷幕。這個國際研討會由聖座福音傳播部負責,每兩年舉行一次,本屆主題為「寬恕是希望的泉源」。

研討會分成兩堂培訓課進行。第一堂課具備神學性質,聖座福音傳播部代理部長菲西凱拉總主教要在28日上午10點半為此發表講話。第二堂課則是從同一天中午12點開始,向與會者提出一些有關他們牧靈工作的指導方針。

週五下午4點,慈悲傳教士將在羅馬市中心聖安德肋聖殿(Basilica di Sant’Andrea della Valle)參與第12屆「24小時奉獻給上主」活動。該活動在教宗方濟各的授意下於2013年首創,每年四旬期第四主日前夕在世界各地的教區進行。它是在四旬期祈禱與修和的時刻,今年落在3月28日週五至29日週六舉行。正值禧年,教宗為本屆選擇的主題是「祢是我的期望」(詠七十一5)。

玫瑰經、彌撒、音樂會

3月29日週六,慈悲傳教士將於上午9點至11點朝聖跨越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隨後,他們要在梵蒂岡花園的露德聖母岩洞前公念《玫瑰經》。這場禧年盛會將於3月30日主日在感恩祭中落下帷幕,菲西凱拉總主教將於上午10點在聖安德肋聖殿主持彌撒。

主日下午,慈悲傳教士和其他有意者可參加聖年活動「禧年即文化」的第五場音樂會。這項藝術活動將於當天下午4點在羅馬市中心科爾索大道的聖盎博羅削和聖嘉祿堂舉行。

教宗在聖瑪爾大之家靜養:共祭彌撒、繼續治療

教宗從 Gemelli 向外望去(ANSA)

教宗方濟各的康復期可能且應該會持續「兩個月」之久。醫生阿爾菲里(Sergio Alfieri)和卡爾博內(Luigi Carbone)3月22日週六在羅馬傑梅利醫院舉行的記者會上如此表示。在這段養病期,教宗要繼續藥物治療,進行運動和呼吸方面的物理治療,後者的目的主要是幫助聲音恢復。在此期間,教宗不僅祈禱,也在聖瑪爾大之家二樓的小聖堂共祭彌撒。

教宗方濟各3月23日主日出院後,聖座新聞室25日週二在新聞簡報會上向記者們提供了有關教宗健康狀況的最新消息和細節。新聞室闡明,如同「醫生們22日週六所言,教宗正在調養當中」。

治療與吸氧

22日,傑梅利醫院照顧教宗的醫療團隊負責人阿爾菲里醫生和教宗醫療聯絡人卡爾博內醫生指出,教宗還必須長期使用口服藥物,而且全天都要進行運動和呼吸方面的物理治療,如同他在傑梅利醫院住院時那樣。醫生同時也叮囑教宗要避免舉行個人和團體的會晤,並要確保24小時全天候的照護,以處理各項「需求」,首先便是氧氣,以及緊急情況下的急救措施。這項服務由梵蒂岡城國衛生局負責。

事實上,教宗有個醫療團隊隨侍在側。他繼續按照住院最後幾天的模式來吸氧:換句話說,就是夜晚通過鼻管吸取高流量的氧氣,白天持續進行氧氣治療,但是用量會逐漸減少。

彌撒和公務

回到聖瑪爾大之家後,教宗方濟各會前往二樓的小聖堂共祭彌撒。他也依照日前所說的方式繼續履行公務。後續幾天的行程還沒有明確的指示,更別說是接下來的禧年慶典和聖週禮儀。當然,現在還得等待評估教宗的恢復狀況,以及醫生所說的「臨床症狀預計會好轉」,然後才能做進一步的決定。聖座新聞室解釋道,「有些事情正在決策過程中,其評估的基礎是未來幾週的好轉情況」。

目前,教宗暫不接見訪客。這兩天他只見了最緊密的合作者。至於國家元首和政府領導人的來訪,現在並未宣布任何相關安排。

阿爾菲里醫生的話

教宗方濟各很高興回到梵蒂岡的寓所。病情最危險的階段已然度過,最嚴重的感染也已經克服。阿爾菲里醫生22日週六在傑梅利醫院舉行記者會時強調,由於住院期間的兩次病危,教宗曾面臨生死關頭。

25日週二,阿爾菲里醫生在接受義大利《晚郵報》採訪時說,教宗在2月28日下午經歷了最糟糕的時刻,因為支氣管痙攣發作,教宗的病況惡化。醫生說:「我第一次看到他周圍的人眼眶含淚。在他住院的這段期間,我明白了他周圍的人真心愛他,視之為親生父親。我們大家都意識到病情進一步加劇,他有可能過不了這一關。」

「我們必須做出抉擇,要麼放手讓他走,要麼使出渾身解數、嘗試一切可行的藥物和治療,冒著傷害其他器官的極大風險。我們最後選擇了這條路。」阿爾菲里醫生在採訪中透露道,這是教宗的決定。

正如在其他機會上提過的,阿爾菲里醫生重申,「教宗從第一天起就要求我們對他說明實情,他希望我們講述他的真實狀況」。在病情通報方面,這位醫生指出:「我們向秘書們通知醫療的部分,他們添加其他信息,然後由教宗批准。內容從未遭到改動或刪減。」

教宗方濟各住院37天後出院 各國信徒歡呼見證

高齡88歲的教宗方濟各住院長達37天,今天終於出院。他中午先在醫院陽台揮手致意,致詞感謝大家為他祈禱,隨後返回梵蒂岡居所。來自全球大批信徒都到現場,歡呼見證此一時刻。

教宗方濟各住院長達37天,今天終於出院。(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月14日起住進羅馬傑梅利醫院(Gemelli Hospital),梵蒂岡昨晚臨時宣布,教宗將於今天出院,醫院廣場一早就有各國媒體站崗守候,上午11時起,醫院廣場開始陸續湧入信徒。教宗自住院以來從未現身,許多虔誠信徒都表示,他們專程來此一睹教宗身影。

約有3000名群眾在豔陽下不斷引頸眺望,中午約12時3分,教宗坐輪椅被推到醫院陽台,現場響起熱烈掌聲與歡呼。教宗向群眾揮手微笑,感謝大家為他禱告,他豎起大拇指,還特別提到他看到前排一位年長女士戴著黃色花朵、很好,顯示很關注每位群眾。

方濟各住院37天後出院,各國信徒歡呼見證(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廣場上飄揚許多旗幟,有以色列、烏克蘭國旗,及多個阿拉伯國家的聯合海報,另有許多朝聖者專門從歐洲、非洲、拉美各地前來。

一個來自斯洛伐克的家庭向記者表示,他們全家族響應禧年活動,專程到梵蒂崗過「聖門」,很高興看到教宗方濟各病情好轉,所以他們特別到醫院廣場,希望與來自全世界所有信徒一起感受這個喜悅的時刻。

來自非洲馬達加斯加的神父Angelo表示,他很高興天主讓教宗方濟各康復,能夠出院繼續領導天主教會,給教會帶來啟迪,他感謝天主幫教宗度過此次疾病難關。

教宗約12時20幾分搭車離開醫院,但未直接返回梵蒂岡,而是前往他常去的羅馬聖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祈禱。教宗在2023年疝氣手術出院後,也是先前往聖母大殿感謝,教宗過去出國旅行返回後,經常去這座教堂祈禱。

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接見意大利新任樞機

塞爾吉奧·馬塔雷拉總統與帕羅林樞機主教、國務卿和新任命的義大利樞機主教 (ANSA)

據梵蒂岡新聞網報導,義大利共和國總統馬塔雷拉在總統府舉行傳統早餐會,以祝賀去年12月7日在樞密會議中被任命為樞機的義大利新樞機。

這五位新樞機分別是:聖座大使阿切爾比(Angelo Acerbi)樞機、都靈總主教雷波萊(Roberto Repole)樞機、教宗羅馬教區代理主教雷納(Baldassare Reina)樞機、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副秘書長巴喬(Fabio Baggio)樞機,以及那不勒斯總主教巴塔利亞(Domenico Battaglia)樞機。

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聖座駐義大利大使拉伊奇(Petar Rajič)總主教,以及義大利駐聖座大使迪尼托(Francesco Di Nitto)陪同在場,共同出席早餐會。

印尼特使表示,印尼希望加強與梵蒂岡的聯繫

2024 年 9 月 5 日,教宗方濟各和穆斯林伊瑪目納薩魯丁·奧瑪律在雅加達東南亞最大的清真寺伊斯蒂克拉爾清真寺簽署了一份宣言,呼籲“為了人類的緣故而實現宗教和諧”。(照片:Tiziana Fabi/AFP)

梵蒂岡-印尼駐羅馬教廷大使邁克爾·特里亞斯·昆卡肖諾 (Michael Trias Kuncahyono) 表示,梵蒂岡-印尼的外交關係始於 75 年前,一直強調人道與和平,印尼希望進一步加強這種聯繫。

“教宗方濟各去年9月對印尼的訪問和《獨立宣言》的簽署是印尼與羅馬教廷外交關係的最高成就,”他在 3月18日接受梵蒂岡本社採訪時說。

他說,1950年 3 月 13 日建立外交關係對印尼來說是一個具有政治意義的事件,因為它發生在該國於 1945 年脫離荷蘭統治獨立五年後。

他說,第一位印尼本土主教阿爾伯圖斯·杉代普拉諾托(Albertus Sugiyopranoto,1896 – 1963 年)除了在梵蒂岡承認印尼獨立方面邁出了第一步外,還在外交關係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Kuncahyono 說,當關於關係的談判進行時,許多傳教士仍然在監獄中,被殖民統治者逮捕。“這一事實可能是獲得印尼認可的一個很好的推動力,”他說。

Kuncahyono說,隨著天主教團體的發展,羅馬教廷對印尼很感興趣,當地教會需要促進牧靈工作。

“教廷的認可具有巨大的價值:教廷是第一個承認印尼政府的歐洲實體。它導致其他歐洲國家效仿。這是決定性的一步,“他說。

Kuncahyono說,印尼採用國家哲學“Pancasila”(五項原則),其中包括對上帝的信仰和多樣性中的合一,使羅馬教廷意識到所有宗教都可以在這片肥沃的土壤上蓬勃發展。

他指出,印尼對人類平等、文化多元主義和兄弟情誼的接受與基督教價值觀是一致的,這種“多樣性中的統一”贏得了梵蒂岡的讚賞。

“教廷的工作不是為了維護世俗的權力,而是為了人的發展、他的尊嚴和權利。 我認為印尼也有同樣的方法,正如 Pancasila 和我們的憲法所說,促進平等、自由、民主與和平,“大使說。

同樣,梵蒂岡和印尼也致力於在中東、烏克蘭和緬甸等衝突地區促進和平。

“希望必須從信任開始,這是國家間關係的基礎。在各種衝突情況下,和平的希望是在對話者之間的信任基礎上產生的,“Kuncahyono 補充道。

方濟各是繼教皇保羅六世(1970 年)和教皇約翰保羅二世(1989 年)之後第三位於 9 月訪問印尼的教皇。

在教宗方濟各的訪問期間,「印尼展示了它的真面目,一個多元的面孔,由不同文化和宗教的人們組成,他們熱情而熱情地歡迎教宗。今天,在他生病的時候,很多人寫信給我,不僅是天主教徒,還有穆斯林,說:讓我們為他祈禱。

羅馬教廷和印尼希望進一步加強關係,主要是通過文化。

“我們打算讓更多人瞭解印尼文化的多元化及其和平的面貌。對我們來說,羅馬教廷也是通往世界其他地方的門戶。另一個富有成效的合作領域是宗教間對話。這些是未來關係的道路。

梵蒂岡:教宗病況改善 不需再用呼吸器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AFP)

梵蒂岡19日晚間表示,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肺炎病情持續改善,已不再需要使用非侵入性呼吸器。不過教廷尚未公布,教宗是否能親自主持4月的聖週相關活動。

教宗方濟各2月14日起入住醫院治療,近期情況穩定改善,教廷減少公布病情報告。根據教廷公布的最新報告,教宗夜間已不再需要使用非侵入式的呼吸器(mechanical ventilation),白天也較少需要使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

教廷表示,教宗的物理復健與呼吸治療都持續獲得進展;醫療團隊認為,教宗雙側肺炎的感染情況已獲得控制,但還未完全消除,教宗臨床檢測數值皆在正常範圍,沒有發燒情況。

19日是天主教慶祝聖若瑟(Saint Joseph)的瞻禮日,教廷表示,教宗上午在醫院舉行了彌撒,教宗一整天都在治療、祈禱與執行一些工作中度過。

關於誰會在聖週(Holy Week)主持儀式,教廷表示目前尚未決定。天主教聖週在復活節前夕,今年是4月14到19日,4月20日是復活節。

白金漢宮日前公布行程,指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預定4月8日到梵蒂岡會晤羅馬天主教領袖。教廷也尚未公布教宗是否能親自與英國國王會晤。

教宗方濟各住院 英國王仍擬如期訪問梵蒂岡

白金漢宮今天表示,儘管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因為肺炎住院,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仍計劃4月初到梵蒂岡進行國是訪問。

法新社報導,根據白金漢宮公布的行程,身為英格蘭教會(Church of England)最高領袖的查爾斯三世預定4月8日會晤羅馬天主教領袖。白金漢宮消息人士表示,「我們希望並祈禱教宗方濟各健康,讓我們得以進行這場訪問」。

消息人士又說,88歲的教宗在羅馬傑梅利醫院(Gemelli Hospital/Policlinic)接受治療超過1個月,因為雙側肺炎病倒,國王曾寫信慰問方濟各。

據報導,查爾斯三世將在他的第2任妻子卡蜜拉(Camilla)陪伴下,於4月7日到10日訪問梵蒂岡與義大利。

訪問完梵蒂岡後,查爾斯三世將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和總統馬達雷拉(Sergio Mattarella)會面。

根據白金漢宮,他將成為首位在義大利國會會議上發表演說的英國君主。

他上一次訪問梵蒂岡是在2019年,當時他同樣也與教宗方濟各會面。

查爾斯三世去年2月透露他正接受癌症治療,之後於去年10月恢復海外訪問。 英格蘭教會是在16世紀脫離羅馬天主教,原因是教宗克勉七世(Pope Clement VII)拒絕讓英國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與西班牙公主凱瑟林(Catherine)離婚。

聖座國務卿:為教宗健康祈禱,並在關係中尋求和平

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為駐聖座外交使團成員主持彌撒。樞機提及教宗方濟各當選的週年紀念,並邀請每個人繼續為他的健康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報導,駐聖座外交使團成員3月14日上午齊聚在梵蒂岡宗座大樓保祿小堂參加彌撒,為教宗方濟各的健康祈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主持了這台彌撒,並感謝那些提議要以團體的名義為教宗同聲祈禱的人。

帕羅林樞機在講道中說:「我們今天早上相聚在一起,為聖父教宗的健康祈禱。願他能早日康復、回到我們中間。」樞機指出,前一天13日是教宗方濟各當選的12週年紀念日,他此刻正因雙側肺炎在羅馬傑梅利綜合醫院住院治療。

接著,帕羅林樞機省思了祈禱的本質和目的,強調祈禱是向天主敞開心扉,而不是告訴天主我們的渴望。事實上,天主早就知道我們的渴望。再者,祈禱使我們打開心門去聆聽天主聖言。

當天選讀的福音談論了義德這個進天國的條件(參閱:瑪廿20-26)。耶穌告訴門徒們,對他人發怒的人也要受裁判。帕羅林樞機由此指出,耶穌強調了愛近人的重要性。

戰爭不是從戰場開始的。帕羅林樞機如此說道,並闡明戰爭「是從人心開始的,它源自於我們心中對他人懷有的仇視和敵意」。雖然外交工作試圖避免戰爭爆發,但和平要求我們說話不可針鋒相對,卻要在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中尋求天主的聖意。

樞機提醒外交人員,耶穌邀請眾人在朝拜天主的行動以前,先彼此修和。「因此,愛德先於其他任何義務,包括朝拜的義務。這就是為什麼在祭台前務必先和好再獻祭」。

此外,聖座國務卿也談到,教宗方濟各敦促基督徒經常在我們的關係中說:「請、謝謝、對不起!」樞機表示,這三個詞展現出放下對立情緒,變得宅心仁厚、心存善意的徹底轉變。

聖座國務卿最後總結道,天主從來不要求我們去做我們辦不到的事,卻時常賜予我們承行祂旨意的恩寵。「在天主聖言的淨化下,我們對一切美善泉源的天主充滿信心,為聖父教宗的健康獻上祈禱,而且這祈禱必能獲得新的力量」。

聖座部會首長祝賀教宗:願您友愛的訊息在萬民中間廣傳

在紀念教宗當選的日子,聖座部會首長們在保祿六世大廳的避靜活動中向教宗表達祝賀。聖座禮儀及聖事部秘書長維奧拉總主教代表發言:願人人心中愈加渴望成為上主的使徒、福音的見證人、天國的建設者。

梵蒂岡新聞網報導,在教宗方濟各當選伯多祿繼承人滿12週年的日子,3月13日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參加四旬期避靜的首長們於下午場的避靜默想開始前,向教宗表達了祝賀。聖座禮儀及聖事部秘書長維奧拉(Vittorio Francesco Viola)總主教代表全體與會者向教宗及其使徒使命表達了感激和孝愛之情。

維奧拉總主教喜悅地回憶起12年前教宗方濟各當選的那一刻,「當時聖伯多祿廣場萬頭攢動,人們歡喜地領受新任羅馬主教、普世教會牧人的降福」。今天,教宗面對疾病的考驗,同樣在聖伯多祿廣場,以及世界許多其他地方,「天主子民不斷獻上祈禱」,聖座首長們在與子民的共融中也熱切懇禱。

這位總主教接著表示,「在這禧年期間,我們滿心希望您和平與友愛的訊息能在萬民和所有善心人士中間廣為流傳。願人人心中愈加渴望成為上主的使徒、福音的見證人、天國的建設者」。

此外,維奧拉總主教也感謝伯多祿繼承人在信仰上堅定普世教會。「在團結合一的領導下」,聖座首長們向教宗保證他們「懷著愛戴之情與教宗同在,並為他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