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病人禧年慶典後給朝聖者帶來驚喜

教宗方濟各 4 月 6 日在病人和醫護工作者禧年彌撒後出現在聖伯多祿廣場。 (圖片:梵蒂岡新聞)

坐在輪椅上、戴著鼻導氧氣管的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現身向人群致意,為聚集在那裡的數千名病人和他們的照顧者帶來了意外驚喜。

教宗在人群中帶著一點緊張的聲音對他們說:「祝大家主日快樂,非常感謝!」

他於 4 月 6 日病人和醫護工作者禧年彌撒結束後出現在廣場上。當他的護士斯特拉佩蒂 (Massimiliano Strappetti) 把他從聖伯多祿大殿領出來時,聚集在廣場上的數千信眾都震驚了,並爆出歡呼聲。

在教宗簡短的問候詞後,穿著白袍,其中一些戴著紅色小丑鼻子的醫生以及坐在輪椅上的病人紛紛鼓掌,他其後穿過人群離開了廣場。

這是教宗自 3 月 23 日因呼吸困難和雙性肺炎接受 5 個多星期的治療後,從羅馬吉梅利醫院出院以來首次公開露面。

梵蒂岡新聞辦公室稱,教宗現身廣場前,先去了聖伯多祿大殿辦告解,並穿過聖門。

雖然教宗沒有參與整個彌撒,但他透過懸掛在教堂中央露台上印有教宗徽章的大型布旗展現了自己的臨在。福傳部代理部長菲西切拉(Rino Fisichella)總主教代表教宗主持了該彌撒,並宣讀了他的講道。

教宗在講道中寫道,即使身處痛苦、疾病和人性的脆弱之中,「天主也不會拋棄我們,如果我們在力量不足之處將自己託付給祂,我們就能感受到祂存在的安慰」。 「透過成為人類,祂願意在一切事上分享我們的軟弱。他知道什麼是痛苦。」

主辦單位估計有約 2 萬名朝聖者來到羅馬參加病人禧年慶典,當中包括來自 90 多個國家的病人、醫生、護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和其他醫療保健工作者。

醫生和病人坐在前排參加彌撒,有身穿白袍的醫護人員在禮儀中擔任讀經員。

教宗在講道中強調,疾病的經驗雖然痛苦,但卻可以成為「一所學校,讓我們每天學會愛人,也學會讓自己被愛,沒有要求或拒絕,也沒有遺憾和絕望」。

教宗呼籲社會不要排斥和邊緣化弱勢群體,而應接納他們作為社會的重要成員。他引用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話指出,一個無法接納其受苦成員的社會「是一個殘酷和不人道的社會」。

梵蒂岡在彌撒結束伴隨《三鐘經》後發表了教宗的致辭,當中他回顧了自己個人的患病經歷。

他表示:「在住院期間,甚至現在康復中,我仍然能感受到『上主之手』,感受到祂關懷的觸摸。」「在病人和醫護工作者禧年之際,我祈求天主將祂的愛觸及到那些遭受苦難的人,並鼓勵那些照顧他們的人。」

他對醫護人員表達深切感謝,「他們並不一定都能在適當的條件下工作,有時甚至成為侵略的受害者。」他呼籲將資源「投入到治療和研究方面,使衛生系統具有包容性,並關注最脆弱和最貧窮的人。」

教宗也再次呼籲世界和平,敦促國際社會向遭受戰爭破壞的地方採取緊急行動。

他說:「願人們放下武器,恢復對話;願所有人質都能獲得釋放,救援物資能送到民眾手中。」他指出,烏克蘭、加薩、蘇丹、南蘇丹、剛果、緬甸和海地都是受災地區。

教宗鼓勵韓國傳教士「大膽」宣講信仰

韓國外方傳教會 2 月 26 日在首爾明洞主教座堂舉行彌撒,慶祝傳教會成立 50 週年。參加者在彌撒開始時舉著國旗遊行。(圖片:首爾總教區)

教宗方濟各讚揚韓國傳教士的服務和貢獻,並鼓勵他們繼續在世界各地開展傳教工作。今年是韓國外方傳教會成立 50 週年紀念。

在 2 月 26 日南韓首爾明洞主教座堂舉行的一場特別彌撒上,教宗向該傳教會傳達了他的信息。

首爾總教區在發布的新聞稿稱,這訊息給予韓國傳教士們莫大的鼓勵,肯定了他們的工作「觸動人心,並引發與耶穌基督的更深的相遇」。

教宗在他的信息中提醒他們說,這週年紀念日「是對繼續致力傳播福音和透過信仰促進世界團結的一種激勵」。

宗座駐韓國大使加斯帕里(Giovanni Gaspari)總主教在彌撒中宣讀該信息。彌撒由首爾總教區鄭淳澤總主教主持,其他共祭者包括首爾榮休的廉洙政樞機。

該次紀念活動亦展示了韓國外方傳教會在全球各國提供的服務。

在彌撒前,傳教會來自 9 個傳教國家的成員組織了一次遊行,以展示其在全球的足跡和奉獻精神。

遊行隊伍有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台灣、中國、柬埔寨、莫三比克、菲律賓、墨西哥和美國的代表。

該傳教會目前有 87 名成員,包括 85 名傳教士和 2 名平信徒傳教士。

該會於 1975 年 2 月應已故釜山教區崔載善(Choi Jae-seon)主教的要求而成立,並得到了韓國主教團的批准。

它被認為在幫助韓國教會從一個接受支持的教會到在國家和國際層面提供援助的教會的進程上發揮了重要的角色。

據其網站介紹,該會在柬埔寨金邊西部郊區開設了一個技術培訓機構,以及一個免費診所和慈善組織。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他們在馬當和門迪教區服務,除了在堂區傳教之外,還從事教育和醫療工作。

其成員也於台灣新竹教區和台北總教區服務,負責堂區、監獄事工和療養院工作。

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有神父在修院教學,也有神父照顧痲瘋病人。

基督宗教自 18 世紀開始以本土平信徒運動在韓國開始發展起來,並受到法國和中國傳教士的推動。

朝鮮王朝於 1392 至 1897 年統治韓國期間曾取締基督宗教,認為它是一種顛覆性的宗教,與受儒家影響的佛教信仰相衝突,是帝國主義外國勢力的工具。

在 18 和 19 世紀基督徒遭受迫害期間,估計約有 1 萬名韓國天主教徒殉道。

據政府數字顯示,在南韓為 5,200 萬人口中,有約有 56%沒有宗教信仰,約 30% 是基督徒,15.5% 信奉佛教。

教宗籲教會陪伴青年讓他們更接近天主

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聽告解。 (圖片:梵蒂岡新聞)

教宗方濟各表示,教會必須歡迎青年,擁抱他們的願望和疑慮,使他們更接近耶穌,並最終讓他們敞開心扉,接受天主的召叫。

教宗在一段視頻訊息說:「天主至今仍一直在召喚青年,有時是以我們無法想像的方式。」他在視頻中表達了他二月的祈禱意向:為司鐸聖召和修道生活祈禱。

他透過該梵蒂岡 2 月 4 日發布的訊息表示:「有時我們聽不到,因為我們太過忙於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計劃,甚至忙於自己在教會裡的事情。」

他說,透過陪伴青年們的人生旅程,「我們將看到天主如何與他們一起做新的事情,我們將能夠以更好的方式為現今的教會和世界服務,迎接他的召叫。」

教宗呼籲大家祈禱,好讓教會能「接受那些感到被召喚在生活中活出耶穌使命的青年的願望和疑慮,無論是透過鐸職還是修道生活」。

他說:「讓我們相信青年。」「讓我們相信天主,因為他召叫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