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2.28

每日聖言  –  2 月 28 日   星期五
農曆二月初一

常年期第七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Zue_k6Zqu34

福音(谷 10:1-12)
那時候,耶穌來到猶太境內,約旦河對岸。群眾又聚集在祂身邊,祂又照常教導他們。有些法利塞人來問耶穌丈夫是否可以休妻,以此來試探祂。祂回答他們說:“梅瑟命令你們什麼?”他們說:“梅瑟准許我們寫休書休妻。”耶穌對他們說:“是因為你們心硬,梅瑟才給你們寫這條命令。但是創世之初,天主造了他們男和女,為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結合,二人成為一體。他們不再是兩個人,而是一體了。所以,天主所結合的,人不可拆散。”回到屋裡,門徒們又問祂這事。祂對他們說:“誰休了妻再娶,就是犯姦淫,辜負了妻子;若妻子離開丈夫再嫁,也是犯姦淫。”

反省
法利塞人心術不正,想方設法想從耶穌口中套出什麼可藉以控告祂的把柄。然而這次,他們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使耶穌有機會揭露出他們傳統中的又一惡俗,即無故休妻。其實,梅瑟是為婦女的安危著想,才准許丈夫休妻,或使婦女獲得自由。但猶太男人卻反其道而行,把此規條當作縱欲和輕視婦女的藉口。耶穌指出,男女在婚姻內的結合,本是天主的創造初衷,是祂愛之肖像的反映。因私慾而休妻,是對此肖像的破壞,因為人只有一顆心,假如對人沒了愛,也難以對天主有愛。

每日聖言 2025.02.27

每日聖言  –  2 月 27 日   星期四
農曆正月三十

常年期第七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Zue_k6Zqu34?si=d3jjUEbhD0ruewBt

福音(谷 9:41-50)
那時,耶穌對門徒們說:「誰看在你們屬於基督的份上,即使只是給你們一杯水,我實在告訴你們,那個人絕不會沒有賞報。誰若使這些信我的一個小子失足犯罪,倒不如用大磨石套在他的頸項上,把他沉到海裡去。若你的一隻手使你犯罪,砍下它來!你帶著傷殘進入永生,比雙手俱全而下地獄,進入那永不熄滅的火裡更好!那裡的蟲子不死,火也不滅。若你的一隻腳使你犯罪,砍下它來!你跛腳進入永生,比雙腳俱全而下地獄更好!那裡的蟲子不死,火也不滅。若你的一隻眼睛使你犯罪,挖出它來!你瞎一隻眼進入天主的國,比雙眼不缺而下地獄更好!那裡的蟲子不死,火也不滅。火會像鹽一樣將他們醃起來。鹽是好的,可是鹽若失了鹹味,你們怎能使它再鹹呢?你們之間應當有鹽,彼此和平相處!」

反省
讀經一和福音共同的主題是邀請人悔改,回歸正道。罪惡誘使人,且能給人帶來快速、廉價和短暫的快樂或利益。沾染罪惡如同沾染毒品一樣,往往使人不能自拔,最終自毀生命。許多時候,罪惡在我們心裡慫恿:「只要再犯一次!」或是「就這麼一次了!」可是,當我們越與罪惡糾纏不清,靈魂就會越黯淡,意志也會越加薄弱。兩篇經文都斬釘截鐵地說:「不要一天天地拖延!」「砍掉它!」悔改需要強大的決心和果斷的意志力。求主以恩寵助佑我們,讓我們勇敢地革除惡習!

教會領袖研討透過文化和藝術傳播福音

在梵蒂岡舉中指行的藝術家和文化世界禧年記者會。 (圖片:梵蒂岡新聞)

由梵蒂岡主辦的一個有關信仰與文化的研討會表示,透過文化和藝術傳播福音對教會來說是一個挑戰,特別是在信仰被視為「外來之物」的社會中。

與會者之一,劇作家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總教區藝術項目總監卡拉漢(Stephen Callaghan)指出:「教會需要與藝術保持良好的關係。」自 2006 年以來,該藝術項目讓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與天主教會有積極的接觸」。

他於 2 月 17 日在梵蒂岡召開的天主教文化中心代表會議上說:「藝術是為了探索人的意義,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永遠地改變了這一點。」

這次聚會是 2 月 15  至 18 日舉行的「藝術家和文化世界禧年」的一部分。會議匯聚了天主教文化中心和致力文化的教會團體的代表。

卡拉漢說,教會不應害怕透過藝術表達自己的價值觀,他指出,他的組織受信仰啟發的表演就是文化如何成為傳播福音橋樑的例子。

他的藝術項目組織了諸如四旬期節的活動,那是一個由格拉斯哥總教區主辦的年度表演、展覽和討論活動。他們亦參與全球最大的表演藝術節愛丁堡藝穗節的製作。

去年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聖家堂為其建築師高迪(Antoni Gaudí)所作的演出吸引了大批觀眾。

他說:「教會不是藝術的道德監察者,而是真理、美、善的守護者,因此,在重燃希望方面至關重要。」

宗座文化教育部部長門東薩(José Tolentino de Mendonça)樞機主持了該個以「希望的工匠」為主題的會議,並強調克服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關於《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中指出的「文化與信仰之間脫節」的緊迫性。

發言者之一是美國馬薩諸塞州伍斯特市聖十字架學院麥克法蘭宗教、倫理與文化中心主任蘭迪(Thomas Landy)。他闡述了他的機構如何努力對抗美國文化中盛行的「反烏托邦世界觀」。

他指出,透過講座、會議和教育媒體項目,該中心成為了「一個勇敢地審視美國生活各個方面的見證者」,並幫助學生辨別「如何塑造有意義的生活,滿懷希望地融入世界」。

該中心的旗艦項目之一是開發多媒體教學資源,介紹天主教在不同文化中的生活方式。該中心出版了一本關於全球天主教的期刊,並製作了一個線上視聽資料檔案,記錄世界各地的當代天主教活動,為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提供了探索教會文化多樣性的實際途徑。

他說,許多學生對美國感到「某種必然性」,文化繼續變得越來越世俗化。「他們可以看看世界上其他工業化的地方,這些地方正在以各種方式發生變化,而當中的故事並不與他們的一樣。」

美國堪薩斯州阿奇森市本篤會學院推廣項目主任伯格哈特(Paul Burghart)表示,該學院的「美國文化轉型」項目旨在「利用課堂上的學術知識,培養學生走出去改變文化的能力」。

他說,該學院舉辦的會議邀請天主教學者、政策制定者和藝術家從信仰的角度探討當代文化的挑戰。此外,它還為學生提供領導和服務方面的實踐經驗,例如參與維護生命倡導、城市外展任務以及與天主教媒體合作,  製作反映教會關於人類尊嚴的教義的內容。

伯格哈特說,因此,學院致力給「學生帶來希望」,同時也培養他們成為「更廣泛文化的希望」。

每日聖言 2025.02.26

每日聖言  –  2 月 26 日   星期三
農曆正月廿九

常年期第七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Zue_k6Zqu34

福音(谷 9:38-40)
那時,若望對耶穌說:「師傅,我們見有人以禰的名字驅魔,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不是我們的人。」耶穌回答他:「不要禁止他!因為沒有人會以我的名行奇跡,又立刻說我壞話的。誰不反對我們,就是贊同我們。」

反省
耶穌和若望的對話有助於我們反省自我,開放胸懷,明白與人合作的意義。若望因派系不同,與人劃清界限,不願公開合作,反對他人運用耶穌名號驅魔,甚至禁止他人行善;而耶穌清楚自己與他人的立場不同,但能保持開放的態度,支持他人行善的動機,尊重他人的自由,肯定合作的價值,並尋求共通之處,以謀求公義。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如何對待與我們意見相左或立場不同的人?我能與他們一起合作,共謀公義嗎?求主賜我開放的心胸和與人積極合作的態度。

緬甸樞機促天主教徒齊為國家和平努力

緬甸實皆地區一處村莊的房屋在軍方 2 月 7 日的襲擊中被摧毀。(圖片:Human Rights of Inle Region/ rfa.org)

在緬甸軍政府武裝焚燒民眾家園的報告不斷之際,仰光總教區貌波 (Charles Maung Bo) 樞機再次重申在這個飽受衝突困擾的國家,和平、和解和寬恕的重要。

據《信仰通訊社》2 月 11 日報道,貌波樞機在良禮賓聖母朝聖地向朝聖者發表講話時表示:「我們受到聖母瑪利亞的感召,祈求緬甸交戰各方能夠團結起來。」

他說,在全國各地收容了 380 多萬難民的難民營中,每一位孕婦的臉上都映照著懷孕聖母瑪利亞的面容。

他指出,緬甸婦女的勇氣「反映了瑪利亞在混亂中的寧靜,並提醒我們,和平不是沒有逆境,而是內心有天主的存在」。

他於 2 月 9 日向參加朝聖活動的信徒說,懇求聖母瑪利亞為緬甸和世界的和平代禱。

據該訊社報道,超過 3,000 名教友、三位主教、眾多神父和修會人士,  以及佛教徒、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參加了此次活動。

他也重申和平、和解與寬恕的重要,並稱聖母是飽受動亂與衝突困擾的緬甸的「和平之母」。

他說:「她堅定不移地接受天主的旨意,引導我們培養內心的平靜,成為這個動盪世界中和平的使者。」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較早前緬甸軍政府武裝於 2 月 7 日在西北部實皆地區焚燒了近 200 棟房屋。

監測和研究組織「緬甸和居民數據」表示,最近的事件是為了懲罰支持反政府分子團體所作的行動的一部分。

在最近的軍事攻擊中,士兵於 2 月 9 至 10 日對實皆省韋特萊特鎮和坎巴魯鎮發動襲擊,摧毀了 180 多所房屋,迫使一萬人逃難。

一名因安全原因不願透露姓名的高妙人民防衛軍成員說:「他們首先燒毀了高妙村。之後再繼續焚燒托布村。」

研究小組表示,自 2021 年政變以來,緬甸各地軍方和親軍政府的民兵已燒毀了超過 10.3 萬棟房屋。

該組織指出,緬甸政變以來所有被燒毀的房屋中,超過 69%(7.1 萬戶)位於實皆。

他們說,其他遭攻擊的地區包括馬圭、德林達依、曼德勒省以及若開邦和欽邦。

緬甸軍政府與少數民族反政府團體之間長期處於戰爭狀態。

2021 年 2 月 1 日,緬甸軍政府發動政變,推翻了昂山素姬領導的民選政府,隨後對異議人士發動了血腥暴力鎮壓。

貌波樞機表達了對緬甸實現和平與統一的希望,並促請天主教徒作為「和解的調解人」來彌合分歧。

他敦促他們從過去的不公正中解放出來,實踐寬恕。

他也呼籲朝聖者「支持流離失所的家庭」、「參與跨宗教努力」並「支持人權和正義」

教宗病況好轉! 恢復工作致電關懷加薩教區

梵蒂岡24號晚間表示,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危急病況略有改善,沒有出現氣喘呼吸危機,輕度腎衰竭也受到監測,不需要擔憂,24號下午開始,已處理公務,並在傍晚致電加薩教區表達他的關懷。梵蒂岡當局也從24號起,每天晚上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馬拉松式的誦經活動,為教宗健康祈福。

每日聖言 2025.02.25

每日聖言  –  2 月 25 日   星期二
聖雷鳴道及高惠黎殉道(1930年)
農曆正月廿八

常年期第七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Zue_k6Zqu34?si=ILppYjCCAIR7Yu3B

福音(谷 9:30-37)
耶穌和門徒們從那裡出發,經過加里肋亞。耶穌不願人們知道(祂的行蹤),因為祂要教導祂的門徒。祂對他們說:「人子要被交在他人手裡,他們要殺死祂,但被殺後三天祂要復活。」可是門徒們不明白這番話,又害怕問祂。他們到了葛法翁,一進入家裡,耶穌就問他們:「你們在路上爭論什麼?」他們都不出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耶穌坐下,叫那十二人來,給他們說:「誰想做最大的,就得做眾人中的最後一個,並做眾人的僕人。」於是祂領過一個小孩子,把他放在他們中間,又抱起他來對他們說:「誰因我的名接待這樣一個孩子,就是接待我;誰若接待我,就是接待那派遣我的。」

反省
如果一個病人信賴醫生,無論治療疾病的過程如何痛苦,病人總會欣然接受檢查和醫治,因為他知道這一過程是為治癒他。一名運動員在接受訓練時,雖然教練給予各種高難度和超辛苦的訓練,但運動員會堅持服從教練的指導,因為他明白那是他成為專業選手的必經之路。今天,耶穌預言自己的苦難,坦然接受被交付在人手中而被釘死的事實,因為祂懂得天主父救贖眾人的愛,並信賴生命之主的安排。而我呢?我此刻扮演著什麼角色?我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困難是什麼?求主幫助我喜樂地接受祂的安排,以光榮祂的聖名。

教宗方濟各脫離病危! 梵蒂岡發佈最新病況

教宗方濟各。(圖/路透)

梵蒂岡今天晚間表示,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危急病況略有改善,教宗未發生呼吸危機,輕度腎衰竭在監測下無須擔憂,教宗下午開始處理公務,並在傍晚致電加薩教區表達他的關懷。

教廷目前早、晚兩度更新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病況,在今晚將近7時發出的訊息當中,醫療單位表示教宗危急病情的臨床症狀略有改善,今天也沒有出現氣喘呼吸危機,一些實驗測試結果有所改善。

報告指出,教宗輕度腎衰竭情況在監控下,目前並無需擔心,教宗仍繼續使用氧氣治療,但流量與氧氣含量比略有減少。

報告提到,鑒於臨床情況的複雜性,醫療團隊對於教宗預後研判仍保留。

慈悲與博愛的情誼 世界宗教博物館為教宗方濟各祝禱

靈鷲山佛教教團住持心道法師(右)與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二0一七年於梵諦岡首度會晤,兩人雙手合十祝福彼此。 (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近日住院的消息,引發全球信眾關切;致力於宗教對話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對教宗的貢獻深感敬佩,雖在春季禪關閉關中,仍第一時間表達關懷,指示在聖山寺金佛殿點燈祈願,祈求教宗身心安穩,早日康復。

世界宗教博物館廿三日下午也在「掌櫃講堂─談基督教聖樂之美」活動中,邀請主講老師車炎江帶領學員用拉丁語《以賽亞書》的內容為教宗禱告,將心意化作無形的力量,傳遞祝福與關愛。

心道法師表示,教宗方濟各不僅是天主教的精神領袖,更是環保行動的先鋒,長期推動氣候正義與生態保護,並在《願?受讚頌》通諭中疾呼全球共同守護地球,非常重視氣候變遷議題,曾在第廿六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前,邀約他及各宗教代表參與「信仰與科學:邁向COP26氣候峰會」。心道法師在峰會期間,為全球生態環境獻上虔誠祝願,並與跨宗教領袖共同簽署聯合呼籲書。

心道法師曾於二0一七年赴梵蒂岡拜會教宗,雙方針對生態、和平與慈悲深度交流,並分享靈鷲山推動的「愛地球、愛和平」計畫,獲得教宗高度肯定。這次心道法師在閉關期間獲悉教宗住院消息,再次以信仰之力回應,指示透過祈福點燈的善念,以跨宗教祝禱,祈願教宗身心安康,也願世界因這份信仰的光明而更溫暖。

每日聖言 2025.02.24

每日聖言  –  2 月 24 日   星期一
農曆正月廿七

常年期第七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Zue_k6Zqu34?si=ILppYjCCAIR7Yu3B

福音(谷 9:14-29)
那時候,耶穌、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回到門徒們那裡,看見一大群人圍著,經師們和門徒們正在辯論。他們看見耶穌來了,都非常驚訝,便跑上前去問候祂。耶穌問他們:「你們在跟他們辯論什麼呢?」人群中有個人對耶穌說:「老師!我帶了我的兒子來見禰,因為他附有一個啞巴魔鬼。無論在哪裡,魔鬼一抓住他,就將他摔倒,他便口吐白沫,咬牙切齒,全身僵硬。我求禰的門徒驅走魔鬼,他們卻不能。」耶穌回答他們說:「無信的世代啊!我跟你們在一起要到什麼時候呢?我容忍你們要到什麼時候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他們就把這孩子帶到耶穌跟前。邪魔一見耶穌,立刻使孩子劇烈地抽搐,倒在地上打滾,口吐白沫。耶穌問孩子的父親:「他這樣子有多長時間了?」父親說:「他從小就這樣。魔鬼多次把他扔進火裡或水裡,要害死他。如果禰能做些什麼,就可憐我們,幫助我們吧!」耶穌對他說:「為什麼你說‘如果禰能’?為信的人,一切都可能!」孩子的父親立刻喊說:「我信!求禰幫助我的不信吧!」耶穌看見群眾跑過來,就呵斥那邪魔說:「又聾又啞的魔鬼,我命令你,從他身上出去,永遠不要再進到他內!」這時,魔鬼猛烈地使那孩子抽搐了一陣,大叫一聲,就出去了。那孩子好像死了,以致很多人說:「他死了!」但是耶穌握住孩子的一隻手,扶他起來,孩子就起來了。耶穌回到屋裡,門徒們私下問祂:「為什麼我們不能驅走它呢?」耶穌說:「這類邪魔,非用祈禱,是不能驅走的。」

反省
有的魔鬼靠主的聖名就可以驅走;有的魔鬼則需要靠祈禱才能制勝。我們身上的毛病弱點也一樣:有的立志就能改正,例如:早上遲遲賴床不起,或進堂參與禮儀屢屢遲到;但有的已成惡習,單憑一己之力難以革除,例如:邪淫或毒癮。但主的福音向我們保證,耶穌願意扶助和治癒我們,不論我們有何等毛病弱點,只要我們願意,祂總願意慷慨施恩,治癒我們。今天,讓我們將自己的毛病弱點全部放在主前,求祂助佑我們不隨從魔鬼的道路,但賴祂的力量更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