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信衆望新教宗續關注窮人和邊緣群體

教宗利良十四世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的主中央陽台作首次的《三鐘經》祈禱。 (圖片:法新社/梵蒂岡媒體)

亞洲教會領袖和信衆對新教宗良十四世的當選表示歡迎,並表示希望他繼續關注窮人和邊緣群體,維護社會正義與和平。

南韓首爾總教區鄭淳澤總主教說,期望教宗良十四世會「以謙遜和愛、真理和正義的光輝引領普世教會」。

他在發表的聲明中表示,新教宗將延續教宗良十三世的路線。良十三世於 1891 年頒布了教會第一份重要的社會訓導文件《新事》通諭,當中討論了工業革命期間勞動者的權利。

他指出,新教宗取名良十四世「標誌著他對大眾利益的重新承諾,以及對教會社會訓導,尤其是現今社會下的牧靈關注。」

他表示,當前社會「以人工智慧的出現以及圍繞人類尊嚴、婦女的角色和勞動力的未來等為最迫切的問題」。

日本教會領袖、天主教徒和原爆炸倖存者亦對新教宗表示歡迎。他的當選讓他們回憶起這位傳教士過去曾到訪長崎,並表示希望他能繼承已故教宗方濟各的和平信息,呼籲核裁軍。

這位曾擔任奧斯定會總會長的新教宗於二十年前曾在長崎探訪了神職人員並參觀了當地的教堂。

來自菲律賓的西馬加拉 (Roy Cimagala) 神父表示,新教宗在發展中國家秘魯擔任主教的經歷將有助他的牧民工作。

他說,教宗將「更重視牧民工作而非教義,當然,他也不會犧牲教義」。他期望教宗會專注幫助窮人並提高他們對教會的參與。

馬阿辛教區副主教卡達約納(Oscar Cadayona)神父表示,他非常高興看到教宗良十四世與已故教宗方濟各一樣,關注邊緣群體。

他說:「新教宗出現在陽台上時談論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平與社會正義,這也是亞洲教會長期以來一直在專注的。」

斯里蘭卡鮑思高平信徒協會主席費爾南多(Nihal Fernando)希望新教宗能追隨方濟各的腳步,成為維護全球和平、正義和邊緣群體的象徵。

巴基斯坦天主教主教團主席舒卡丁(Samson Shukardin)主教指出,教宗豐富的傳教經驗「延續了已故教宗方濟各的遺產」。

這位來自海得拉巴教區的主教表示,新教宗「對巴基斯坦這樣的小教會抱有關懷。我們期待他能促進我們的傳教事業,給予國際支持,並解決諸如濫用褻瀆法等緊迫問題。」

在印度,負責主教團公共關係的羅德里格斯(Robinson Rodrigues)神父對教宗「談及和平與團結」表示高興。

他強調,在印度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背景下,「新教宗的信息將有助並鼓勵我們所有人朝著和平與團結的方向努力」。

尼泊爾宗座代牧博加蒂(Silas Bogati)神父表示,當地天主教會很高興有一位新教宗,且他以往曾長時間在秘魯傳教,為窮人和邊緣化群體服務。

他說:「尼泊爾教會在提升人民福祉和追求正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我們有了一位就像在我們中間的領袖。」

他指出,新教宗以與「真正的」人民一起工作並倡導消除貧窮而聞名。

他表示:「希望他在開始新的工作時,繼續他的關懷並指導我們幫助邊緣化群體。」

印尼主教團倡議人權論壇協調員納因戈蘭 (Azas Tigor Nainggolan) 宗,希望新教宗對性暴力採取更強硬立場,性暴力正在成為包括印尼在內亞洲國家的嚴重問題。

這位律師表示:「教宗必須表現出堅定的態度,教會必須承認這些個案,然後作出改變。」

他強調:「掩蓋或容忍性暴力只會成為一顆定時炸彈,摧毀天主教會的信譽。」

來自越南順化總教區的 65 歲平信徒領袖何映憲(Simon Ho Anh Hien)認為,新教宗將是共產統治的越南和梵蒂岡之間的「橋樑建設者」。

他期待教宗盡快訪問越南,因為這可為「天主教徒開闢更大的空間來實踐他們的信仰,並為彼此的益處作出更積極的貢獻」。

路透:享亞洲方濟各美譽 菲籍樞機塔格萊是教宗熱門人選

有「亞洲方濟各」美譽的菲律賓籍樞機主教塔格萊(中)是下任教宗的熱門人選之一。(美聯社)

羅馬天主教的樞機主教們將自本月7日起召開教宗選舉樞密會議,路透社報導,有「亞洲方濟各」(Asian Francis)美譽的菲律賓籍樞機主教塔格萊是下任教宗的熱門人選之一。

路透社報導,塔格萊(Luis Antonio Tagle)如同出身阿根廷的已故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都來自遠離天主教會傳統權力基地歐洲的國家,且帶著局外人的觀點來到羅馬。

將塔格萊列入非官方教宗候選名單的一些人士透露,如果具有選舉權的樞機主教在7日展開的樞密會議(Conclave)中,為堅定延續方濟各的進步精神而盡可能尋找與他類似的人,那麼塔格萊將是繼任方濟各的不二人選。

若塔格萊獲選為教宗,這可能是向全球14億天主教徒表明,樞機主教們希望推進方濟各促使教會向現代世界敞開的願景,而非選出可能推翻他任內一些改革措施的繼任者。

這也代表塔格萊的樞機主教同僚已不在意外界對他管理能力的質疑。

天主教神職人員艾芳索(Emmanuel Alfonso)曾是塔格萊的學生並與他相識數十年,艾芳索說:「他(塔格萊)將代表教宗方濟各作為的延續。從關愛窮人、平易近人等方面來看,他像極教宗方濟各。」

塔格萊的外表比實際年齡67歲更年輕,他喜歡別人用他的小名奇托(Chito)稱呼他。

方濟各約於5年前任命塔格萊領導現在名為福音傳播部(Dicastery for Evangelization)的教廷部會,為他增添外界看來有助他成為教宗候選人的經歷,這個職位也使他對開發中國家的當地天主教會擁有龐大影響力。

不少樞機主教早已與塔格萊有私交,且許多人可能將出身亞洲的教宗視為一大吸引力,因為教會領袖認為亞洲是促進信仰人口成長的重要地區。

此外有別於方濟各,塔格萊是享譽全球的神學家,這可能有助他獲得溫和派樞機主教的選票,他們對方濟各在世時的部分即興發言感到憂心,一些人稱這些言論會對天主教教義造成混淆。

亞洲主教領袖籲教會為後代未來拯救地球

人們在仰光清晨的霧氣和嚴重的空氣污染中沿著一條住宅街道行走。 (圖片:Sai Aung MAIN / AFP )

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呼籲亞洲各教會為子孫後代的未來保護地球環境,並強調需要「以勇氣和決心迎接挑戰」。

協會主席費拉奧(Filipe Neri Ferrao)樞機表示:「在整個亞洲,我們看到受造物在人類的冷漠、虐待和剝削的重壓下呻吟。」

這位印出來度果阿暨達曼總教區的主教在 3 月 15 日題為《致亞洲地方教會關懷受造界:呼籲生態皈依》的函件中說:「其後果已經顯而易見,並得到了科學的證實。」

他指出,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馬來西亞、緬甸和菲律賓的熱帶雨林遭到破壞,原住民被迫流離失所。

他說:「這些對地球生存至關重要的森林正面臨非法砍伐、農業擴張和採礦的巨大壓力。」

他也提到了生物喪失多樣性、水準面上升、沿海地區人們流離失所、水域安全、空氣污染、更強更和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農業危機和糧食安全等問題。

他說:「太平洋變暖加劇了颱風、洪水和水準面上升,威脅到菲律賓、孟加拉和越南等國家整個村莊的生存。」

他又表示,喜馬拉雅山脈冰川融化和南亞和中亞河流乾涸正在危害數百萬人的水源供應。

他說:「這些變化加劇了由水源引發的衝突,特別是在多個國家共用的河流流域。」

亞洲主教團協會是由亞洲 17 個分會和兩個東方教會組成的主教團體,於五十年前經梵蒂岡批准成立。

函件指出,亞洲各地的城市如北京、上海、達卡、德里、卡拉奇、雅加達、馬尼拉和曼谷,等都正面對令人窒息的嚴重空氣污染。

它說:「這種空氣污染嚴重導致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的呼吸系統疾病,並降低了人們整體的生活質素。

費拉奧樞機表示,氣候變化對依靠農業為生的農村人口來說尤其具有破壞性。

他問道:「我們必須提醒政治領袖、政府決策者和決策者,尤其是他們當中的天主教徒:你們今天所作的選擇將由後代來評判。 你們會留下一個傷痕纍纍的地球,還是一個反映天主創造之美的家園?」

他說,在正在進行的 2025 年希望禧年期間,這些苦難呼籲我們悔改、皈依,並更深地致力於我們作為天主受造物的管家的共同責任。

他敦促亞洲地方教會「以勇氣和決心迎接這一時刻」,從緩解、適應、立法和財政四個關鍵方面應對危機。

在慶祝教宗方濟各《願祢受讚頌》通諭 10 周年和 2025 年禧年的同時,這位總主教邀請亞洲所有地方教會也繼續慶祝從 9 月 1 日(大部分東方教會)到 10 月 4 日(生態主保聖方濟各瞻禮日)的關愛受造界時期。

他說,這個特別時刻是我們深化靈修和生態更新的機會,透過「教育我們的團體瞭解生態責任,推廣更簡單、更永續的生活方式以及培養創造精神來加深我們與天主、人類和宇宙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