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為菲律賓颱風災民及和平締造者祈禱

教宗良十四世。 (圖片: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良十四世為菲律賓颱風災民祈禱,並呼籲世界和平以及悼念在戰爭和災難中去逝的人。

菲律賓在過去一星期內連遭兩個超強颱風吹襲。11 月初颱風「海鷗」的襲擊造成 200 多人喪生,而緊接其後的颱風「鳳凰」亦帶來巨大破壞。

教宗 11 月 9 日在聖伯多祿廣場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後表示:「我向遭受強颱風襲擊的菲律賓人民表達我的慰問:我為遇難者及其家屬祈禱,也為傷者和流離失所者祈禱。」

據《菲律賓通訊社》報道,颱風「海鷗」於 11 月 4 日登陸菲律賓萊特島,並吹襲宿霧和內格羅斯島,造成至少 224 人死亡,另有 109 人失蹤。

另一超強颱風「鳳凰」亦於 11 月 9 日在呂宋島北部登陸。

教宗在誦念《三鐘經》後呼籲信眾為締造和平以及在十一月煉靈月亡者祈禱,包括那些在戰爭中喪生的人。

他說:「我向所有致力於在受戰爭影響的各個地區建立和平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他表示:「在過去幾天裡,我們為亡者祈禱。而不幸的是,仍有許多人在戰鬥和轟炸中喪生,即使他們只是平民、兒童、老人或病人。」

他說:「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悼念他們, 我們必須停止戰爭,並把我們所有的努力投入談判中。」

教宗也指出,對於義大利教會,11 月 9 日的主日是感恩節,這是一個主要關注農業和人類與大地關係的宗教節日。

他表示,他與義大利主教們一起,「鼓勵人們負責任地照料大地,減少食物浪費,並採取可持續的農業耕作方式。」

他呼籲說:「讓我們感謝天主,賜予我們如聖方濟亞西西所稱的『親愛的大地母親』」,「也感謝那些耕耘和守護她的人!」

每日聖言 2025.11.12

每日聖言  - 11 月 12 日    星期三
聖若撒法主教殉道(1623年)
農曆十月廿三

拉特朗聖殿奉獻日【視頻講道】http://wp.me/pHUPz-y4H

福音(路 17:11-19)
那時候,耶穌到耶路撒冷去,沿路經過撒瑪黎雅和加里肋亞之間的邊境。祂走進一座村莊,迎面來了十個麻風病人,遠遠地站著,高聲呼喊:「耶穌,老師,可憐我們吧!」祂看見了他們,就說:「去吧!讓司祭們查驗你們的身體。」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其中一個看見自己病好了,便轉身回來,大聲讚美天主,在耶穌腳前叩頭致謝,而那人是個撒瑪黎雅人。於是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另外那九個在哪裡呢?除了這個外邦人,沒有人回來讚頌天主嗎?」耶穌對他說:「你起身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

反省
十個得蒙治癒的麻風病人中,只有那個撒瑪黎雅人回來感謝讚美天主,以至於連耶穌都感歎詢問「另外那九個在哪裡呢?」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我們也許會責怪那九個忘恩負義。但事實上,他們可能從來就沒有將這次的治癒看作是天主的恩賜,反而或許視之為他們早就應得的祝福,只是來得晚了些。而那個撒瑪黎雅人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這個意外的恩典——上天的眷顧,而其他的猶太人甚至或許想和他劃清界限。今天,耶穌所說的「你的信德救了你」正是在提醒我們,讓我們獲救和成義的,不是自己的身份、地位、財富、功績等,而是義無反顧地相信天主對我們無條件的愛,祂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白白地賜給我們。我們唯一要做的,是懂得感恩,並回應祂愛的召喚。

每日聖言 2025.11.11

每日聖言  - 11 月 11 日    星期二
都爾.聖瑪爾定主教(397年)
農曆十月廿二

拉特朗聖殿奉獻日【視頻講道】http://wp.me/pHUPz-y4H

福音(路 17:7-10)
那時候,耶穌對祂的門徒們說:「你們中間,有誰會對那剛從田裡耕地或放羊回來的僕人說:『來,快坐下吃飯吧』?而不是說:『為我準備晚飯,束上腰帶,伺候我;等我吃喝以後,你才去吃喝』?難道僕人辦好所吩咐的事,主人需要道謝嗎?你們也是這樣,辦好所吩咐你們的事情以後,要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只是做了我們當做的事。』」

反省
在《路加福音》第十二章中,耶穌曾說,如果主人回家後發現僕人是警醒著的,就會請僕人坐在餐桌旁,親自伺候他們。這和今天的福音內容從字面意義上看的確有些矛盾。但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耶穌其實都在為我們描述一個對僕人充滿了關愛之情的主人形象。因為,只有當僕人感到被主人尊重、關愛和理解時,才會帶著感恩之心服務和被服務,而非敷衍了事、投機取巧。換句話說,只有當人們意識到,不論我們以何種身份做何種工作,都不應該有高低貴賤之分時,才能各自盡職盡責、彼此服務,而不是互相壓迫、利用和欺詐。正是基於這一理念,在現代企業管理領域,「僕人式的領導」這一源於福音思想的概念,正在越來越多地被認可和採納。

每日聖言 2025.11.10

每日聖言  - 11 月 10 日    星期一
聖良教宗聖師(461年)
農曆十月廿一

拉特朗聖殿奉獻日【視頻講道】http://wp.me/pHUPz-y4H

福音(路 17:1-6)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引人跌倒犯罪的事是免不了的,但引人犯罪的人有禍了!若他使這些小子中的一個跌倒犯罪,還不如把磨石拴在他的頸上,拋到海裡。你們要小心!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你應斥責他;如果他悔過了,就寬恕他。如果他一天七次得罪了你,又七次回頭對你說:『我後悔了。』你也必須寬恕他。」於是宗徒們對主說:「請增加我們的信德吧!」主回答說:「如果你們的信德像一粒芥籽,就是對這棵桑樹說:『連根拔起,移到海裡去。』它也會聽從你們。」

反省
舊約聖經中的《智慧篇》以「統治世界的人,你們應愛正義」開始,令人耳目一新,讓人想起撒落滿王只向天主祈求智慧,而沒有祈求財富和長壽的故事。回顧人類歷史並正視當前的世界,有多少壓迫、剝削、暴力、殺戮和戰爭,正是源自某些手握大權、利慾薰心的統治者們。耶穌降生後,大黑落德王由於罔顧正義、草菅人命,而殺害許多無辜嬰孩,就是一例。今天,當我們在新聞報導中看到無數流離失所、嗷嗷待哺,甚至死於非命的戰爭難民時,難道不也是某些「統治世界的人」為了利益、權力和擴張而造成的後果嗎?但願《智慧篇》擲地有聲的這句呼籲,能喚醒更多執政者的良知,從而做維護正義與和平的智者。

每日聖言 2025.11.09

每日聖言  - 11 月 9 日    星期日
拉特朗聖殿奉獻日
農曆十月二十

拉特朗聖殿奉獻日【視頻講道】http://wp.me/pHUPz-y4H

福音(若 2:13-25)
猶太人的逾越節快到了,耶穌便上耶路撒冷去。在聖殿外院,祂看見有賣牛、羊、鴿子的商販,還有坐在那裡兌換銀錢的人。祂就用繩子做了一條鞭子,把這些人,連牛帶羊全都從殿院裡趕了出去,又把兌錢人的錢幣倒了一地,推翻他們的桌子。祂命令賣鴿子的人說:“你們把這些全部搬走,不要把我父的聖殿當作市場!”祂的門徒這時記起經上的話:“我對祢的聖殿充滿熱忱,如火燃燒。”猶太人便問祂:“祢能給我們顯什麼神跡,證明祢有權這樣做?”耶穌回答說:“拆毀這聖殿,我在三天之內把它重建起來。”那些猶太人就說:“這聖殿建了四十六年,祢在三天之內就會把它重建起來嗎?”其實耶穌所說的聖殿,是指祂的身體。當祂從死者中復活後,祂的門徒才想起耶穌說過這話,於是他們便相信了聖經,也信了耶穌所說的話。

反省
若望福音的作者善於在敘述中鋪設懸念,使耶穌有機會為讀者解釋真理,引人走向信仰的深層。今日福音中,耶穌所說的“拆毀這聖殿,我在三天之內把它重建起來”,讓猶太人誤以為祂要在三天之內重新建起耶路撒冷聖殿,殊不知祂是在指自己身體的復活。耶穌借清潔聖殿教導我們悔改。悔改,該由物質層面上升到靈性層面,由出生上升到重生,由食物上升到精神食糧,由聖殿上升到基督奧體。求主增加我們的信德,讓我們在今日崇尚物欲的社會中能提升自己的靈性層面,並見證基督信仰。

每日聖言 2025.11.08

每日聖言  - 11 月 8 日    星期六
農曆九月十九

追思已亡瞻禮 【視頻講道】http://wp.me/pHUPz-y3S

福音(路 16:9-15)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我告訴你們:要用不義的錢財來結交朋友。這樣,當錢財無用時,他們會迎接你進入永恆的家。誰在小事上忠信,在大事上也會忠信;誰在小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必不義。如果你們在世俗的不義錢財上不忠信,誰會把真正的財富託付給你們呢?如果你們在別人的錢財上不忠信,誰會把屬你們的交給你們呢?沒有一個僕人能服侍兩個主人。因為他若不是厭惡這個而愛那個,就是效忠這個而忽視那個。你們不能服侍天主,又服侍錢財。”法利塞人貪財愛錢,聽了這一切話,就嘲笑祂。但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在人前自稱正義,但天主認識你們的心。人們視為尊貴的,在天主眼裡卻是可憎惡的。”

反省
耶穌對精明管家的誇讚立刻引起了聽眾的注意。耶穌並不是在誇讚他的行為,而是誇讚他願意改過賠補的速度之快。忠信是跟隨耶穌者的記號,這記號常因金錢的誘惑而受玷污,並降低我們作為天主子女的尊嚴。真正明智的人會讓耶穌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掌管他\她的生活,塑造他\她的理念,並駕馭他\她心中的渴望和生活所依循的價值觀。福音的管家是如何及時指導你快速改正呢?

每日聖言 2025.11.07

每日聖言  - 11 月 7 日    星期五
聖吳國盛殉道(1814年)
農曆九月十八(立冬)

追思已亡瞻禮 【視頻講道】http://wp.me/pHUPz-y3S

福音(路 16:1-8)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有一個財主,他有個管家被人揭發揮霍主人的錢財。他就叫來那管家,說:『我怎麼聽說你有這種事情?把你經手的帳目交出來,因為你不能再當我的管家了。』管家心裡想:『主人要撤我管家的職務了,我該怎麼辦?挖地吧,我沒有力氣;討飯吧,我又害羞。我知道該做什麼了!即使我被撤職,也會有人願意收留我。』他便把主人的債戶一一叫來,問第一個說:『你欠我主人多少?』他回答說:『一百桶油。』管家對他說:『拿出你的欠單,快坐下,改成五十。』他又問另一個:『你欠多少?』他回答說:『一百石麥子。』管家說:『拿出你的欠單,改成八十。』主人就稱讚這個不忠義的管家辦事精明,因為在應付自己的世事上,世俗之子比光明之子更精明。」

反省
現實生活中,類似今天福音中這樣「精明」的管家的確不少,而且表現方式各有不同。近幾年來,新聞常常曝光的假冒偽劣商品、有毒食品、行賄受賄等現象就是例子。耶穌以這一管家為例,絕非為教導我們向這個為了個人利益而投機取巧、見風使舵的管家學習,而是要我們把「精明」用在該用的地方,用在服務他人、見證福音上。就像這個管家受託來管理主人的財產一樣,我們每個人也都從天主那裡領受了不同恩典。懷著感恩之情,善用天主的恩賜來造福社會、成聖自己,是每個基督徒的本分。我們絕不能靠自己的小聰明來應對天主的無上智慧!

教宗呼籲世界不要忘記緬甸人民

緬甸一村莊在軍方空襲後被燒毀。 (圖片:法新社)

教宗良十四世為世界各地因衝突而受苦的人們祈禱,並特別呼籲國際社會不要忘記飽受戰火蹂躪的緬甸人民。

據《梵蒂岡新聞》報道,教宗在 11 月 5 日的公開接見中,談到在世界各地眾多武裝衝突中持續遭受苦難的人。

他說:「我邀請你們與我一同為世界各地所有遭受戰爭暴力折磨的人祈禱。」

他特別為緬甸人民祈禱,並促國際社會「不要忘記緬甸人民,並提供必要的人道援助」。

教宗的祈禱和呼籲是在緬甸軍政府和武裝抵抗組織之間持續的內戰引發經濟崩潰,導致緬甸陷入最嚴重的人道危機之際發表的。

軍方 2021 年 2 月推翻民選文人政府的軍事政變引發的衝突已造成數千人死亡,約 300 萬人流離失所。

軍方與反抗軍武裝之間的持續戰鬥導致村莊和城鎮被空襲和砲火摧毀。數百萬居住在臨時住所的人們正遭受食物、飲用水和藥物短缺的痛苦。

據聯合國統計,緬甸約 5,500 萬人口中,超過一半需要人道援助。亦在

衝突中最嚴重的受害者之一是世代生活在若開邦的羅興亞穆斯林少數民族,他們遭受系統性的暴力和虐待,包括被剝奪公民身分和其他基本權利。

過去幾十年裡,約有 120 萬羅興亞人逃往鄰國孟加拉,以躲避軍方鎮壓和若開邦佛教徒的迫害。

2017 年,羅興亞武裝分子襲擊若開邦安全哨所後,緬甸軍方展開了血腥鎮壓,導致超過 75 萬人逃離家園。聯合國稱此次鎮壓是「種族清洗的教科書式案例」。

據《梵蒂岡新聞》報道,留在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人仍然面對嚴格的行動限制、公民身分被剝奪以及類似種族隔離的生活狀況。

分析家指出,緬甸文官政府未能追究軍方高層對羅興亞人種族滅絕式鎮壓的責任,讓緬甸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為正是以軍方首腦敏昂萊為首的同一批將領,在 2021年 發動政變,推翻了昂山素姬的民選政府,奪取了政權,最終導致了當前的內戰。

較早時,教宗亦在 10 月 19 日特別為緬甸人民祈禱。

他表示:「來自緬甸的消息令人悲傷:據報道,武裝衝突和空襲仍在持續,平民和民用基礎設施也成為攻擊目標。我與那些因暴力、動盪和種種苦難而受苦的人們站在一起。」

他說:「我再次衷心呼籲立即有效停火。願戰爭的武器讓位給和平的工具,透過包容和建設性的對話實現和平。」

儘管衝突不斷,軍政府仍計劃在 12 月舉行全國大選。批評者認為這是軍政府鞏固其統治的伎倆,人權組織則斥為一場騙局。

教宗接見巴勒斯坦主席阿巴斯 討論加薩人道援助

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今天在梵蒂岡接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ud Abbas),雙方討論協助加薩平民的「迫切需求」。

法新社報導,阿巴斯與良十四世今年7月曾通過電話,但今天是良十四世5月接任全球14億天主教徒的領袖後,與阿巴斯的首次面對面會談。

梵蒂岡會後發表聲明說:「在友好的會談中,雙方一致認為當前迫切需要向加薩平民提供援助,並透過推動兩國方案來終止衝突。」

聲明並指出,這次會面正值教廷與巴勒斯坦於2015年簽署協議、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10週年之際。

阿巴斯預定明天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