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葬禮落幕…樞密會議預計數日內召開 引外界關注

教宗方濟各葬禮的第二天,人們聚集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參加彌撒。法新社

隨著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的盛大葬禮落幕,外界目光焦點轉向預計數日之內召開、旨在選舉天主教會新領袖的樞密會議(Conclave)。

法新社報導,教宗於4月21日辭世,享壽88歲。包括世界多國領袖和在位君主,約有40萬人今天前來梵蒂岡參加這位阿根廷籍教宗的葬禮。葬禮後教宗安葬在他生前最喜愛的羅馬聖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

許多哀悼者都對教宗的繼任人選表示憂慮。現居義國、48歲的阿根廷翻譯卡奇亞多(Romina Cacciatore)說:「他(方濟各)讓教會轉型成更正常、更人性化的組織,但我擔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狀況。」

本月28日上午9時(台北時間28日下午3時),樞機主教團將舉行教宗辭世以來的第5次全體會議,預計會中將宣布樞密會議的日期。

在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密室舉行的教宗選舉,數個世紀以來一直都是公眾關注話題。

樞機選舉人每天將投票4次,直到有1位候選人獲得2/3票數支持,之後西斯汀教堂的煙囪會冒出白煙,向全世界宣布新教宗人選已出爐。

盧森堡樞機主教霍勒里希(Jean-Claude Hollerich)上週表示,他預計樞密會議將於5月5日或6日登場,也就是在教宗為期9天的哀悼期於5月4日結束之後舉行。

每日聖言 2025.04.28

每日聖言  –  4 月 28 日   星期一
農曆四月初一

復活期第二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qW0jAMGmVo

福音(若 3:1-8)
有個法利塞人叫尼苛德摩,是猶太人的領袖。他在夜間來見耶穌,對祂說:“老師,我們知道袮是從天主那裡來的師傅。因為若沒有天主同在,無人能夠行袮所行的神跡。”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人若不從上而生,就不能看見天主的國。”尼苛德摩說:“人老了,怎能重生呢?誰能重回母胎再生出來呢?”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若不由水和聖神而生,就不能進入天主的國。凡由血肉之軀生的就屬血肉之軀;凡由聖神生的就屬於神。因此,當我對你說‘你們必須由上而生’,你不必驚訝。風隨意吹向哪裡,你聽見它的聲音,卻不知道它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是由聖神生的,也是這樣。”

反省
尼苛德摩能夠透過耶穌的行為看出耶穌是從天主而來,說明他的心是明澈的,不像其他法利塞人,由於嫉妒等因素把耶穌視為眼中釘。耶穌關於重生的言論,是對尼苛德摩的觀察的認定,說明祂的確是屬神的。不過,耶穌沒有止於談論祂自己,而是指出所有人都應該在聖神內重生,即成為屬於天主的人。屬於天主,就是同祂相結合,而天主是至聖至潔的。保祿說,本性的傾向相反聖神的引導,如果我們的生命充滿與天主相反的東西,我們便無法與祂結合,而是如耶穌所說的“血肉之人”。

每日聖言 2025.04.27

每日聖言  –  4 月 27 日   星期日
復活期第二主日
救主慈悲主日
農曆三月三十

復活期第二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qW0jAMGmVo

福音(若 20:19-31)
那一天,也就是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門徒們聚在一起。因為怕猶太人,門窗都關著。但耶穌來了,站在他們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說完這話,就把自己的手和肋旁給他們看。門徒看著主,都滿心歡喜。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正如父派遣了我,我也派遣你們。”說完這話,便向他們吹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你們不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不得赦免。”耶穌來時,十二門徒中綽號叫雙胞胎的多默沒有和他們在一起。別的門徒對他說:“我們看見了主!”他卻說:“除非我見到祂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並用手探入祂的肋旁;否則,我決不信!”八天後,門徒們又聚在屋裡,多默和他們在一起。雖然門窗都關著,但耶穌來了,站在他們當中說:“願你們平安!”然後祂對多默說:“把你的手指放在這裡,查看我的手吧!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吧!不要疑惑了,要信!”多默回答祂說:“我的主!我的天主!”耶穌說:“因為看見了我,你才信嗎?那些沒有看見就信的人,是有福的!”耶穌在門徒面前還行了許多神跡,沒有記載在這本書上。這些事記載下來,是要使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天主子。你們信了,就會因祂的名而得生命。

反省
耶穌的使命由教會來繼續,而教會是用見證信仰來繼續的,即見證基督是復活的救主:“正如父派遣了我,我也派遣你們。”“見證”與“殉道”的希臘文原是同一個詞。前者有不同的形式和層次:有用宣講作證的,有用生活作證的,有用彰顯天主光榮的大德能作證的(如伯多祿和保祿),也有以受迫害、被放逐,甚至殉道來作證的,如派特摩島的若望。為基督作證的基礎,是與祂的關係和對祂的信賴。假如我們不相信或體會不到祂的大愛和救世的願望,那我們就無法作出真誠的見證。

宗座出缺期樞機團第二場會議,確定九日紀念彌撒日程

2025.04.23 布魯尼在新聞發佈室與記者談論第二屆全體大會

103名樞機參加了4月23日下午5點至6點半在梵蒂岡世界主教會議廳舉行的樞機團第二場會議。會上通過了九日紀念彌撒的日程,首先便是4月26日上午10點的殯葬彌撒,然後是連續八天的追思彌撒。

禮儀向所有人開放,但考慮到與教宗的關係,每天參禮的團體有所不同。聖座新聞室在通告中解釋道,「會眾的多元性在某種程度上展現出至高牧者履行職務的環境,以及羅馬教會的普世性」。

在第二場會議上,與會樞機首先懇求聖神降臨,然後為教宗方濟各祈禱。隨後,還沒宣誓的樞機宣誓遵守關於宗座出缺和教宗選舉的《主的普世羊群》宗座憲令。

九日紀念彌撒的日程

樞機團第二場會議確定了九日紀念彌撒將按照以下方式進行:

第二天:4月27日主日上午10點半在聖伯多祿大殿前的石階,參禮團體是梵蒂岡城國的職員和信友。主祭是聖座原任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

第三天:4月28日週一下午5點在聖伯多祿大殿,參禮團體是羅馬教區。主禮為教宗羅馬教區代理主教雷納(Baldassare Reina)樞機。

第四天:4月29日週二下午5點在聖伯多祿大殿,參禮團體是羅馬宗座四大聖殿參議會。禮儀由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總鐸甘貝蒂(Mauro Gambetti)樞機主持。

第五天:4月30日週三下午5點在聖伯多祿大殿,僅限樞機參與。主祭是樞機團副團長桑德里(Leonardo Sandri)樞機。

第六天:5月1日週四下午5點在聖伯多祿大殿,參禮團體是聖座部會。主禮為羅馬聖教會總司庫法雷爾(Kevin Joseph Farrell)樞機。

第七天:5月2日週五下午5點在聖伯多祿大殿,參禮團體是東方教會。禮儀由聖座東方教會部原任部長古傑羅蒂(Claudio Gugerotti)樞機主持。

第八天:5月3日週六下午5點在聖伯多祿大殿,參禮團體是各修會成員。主祭是聖座修會部原任副部長范達民(Ángel Fernández Artime)樞機。

第九天:5月4日主日下午5點在聖伯多祿大殿,僅限樞機參與。主禮是執事級樞機首席樞機曼貝蒂(Dominique Mamberti)樞機。

樞機團下一場會議於24日上午9點舉行。

在聖母大殿公念玫瑰經

聖座新聞室主任通知記者,從當天到26日週六為止,羅馬市中心聖母大殿每天晚上9點都會舉行公念玫瑰經的活動。週六晚上將在大殿內誦念玫瑰經,其餘的日子在大殿外進行。每晚帶領念經的人各不相同。

此外,從4月23日上午11點至晚上7點半為止,已有將近2萬人進入聖伯多祿大殿瞻仰教宗的遺容,向他致敬。如果有必要,即使過了午夜12點,大殿依然會開放,讓所有渴望向教宗道別的人都能夠進場。

最後,關於申請記者證的數據,聖座新聞室目前已經收到大約4千份的申請書,這幾天已有2200人持有記者證,其中包括記者和其他媒體工作人員。

教宗方濟各的殯葬彌撒 樞機團團長主禮講道全文

光仁社福基金會執行長林之鼎神父提供

(羅馬時間) 2025年4月26日(星期六)上午10時,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教宗方濟各的殯葬彌撒,由樞機團團長 雷(Giovanni Battista Re)樞機主禮。以下是講道全文:

在這雄偉的聖伯多祿廣場上——教宗方濟各在過去十二年間曾無數次於此舉行聖體聖事、主持盛大聚會——今日,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圍繞著他的遺體,齊聚一堂祈禱。然而,我們因信仰的確信而受到扶持,這信仰告訴我們:人的生命不止於墳墓,而是進入天父的家,進入那永無終止的幸福生命中。
我謹代表樞機團向各位表達誠摯的感謝,感謝你們的到來。懷著深切的感動,我向各國元首、政府首長及官方代表團致以崇高的問候和衷心的謝意,感謝你們專程前來,表達對我們已故聖父的敬愛、崇敬與敬意。
這幾天來,我們目睹了教宗方濟各駕返天鄉後,全球所湧現的深情懷念,顯示出他的深刻牧職如何深深觸動了人們的心靈與思想。
留存在我們記憶中最後的影像,是上主日復活節的那一幕:儘管健康狀況惡化,教宗方濟各仍堅持從聖伯多祿大殿陽台為眾人降福,隨後乘敞篷教宗車親臨廣場,向參加復活主日彌撒的廣大群眾致意。
在我們的祈禱中,我們將摯愛的教宗靈魂託付於天主,願祂在祂那無限慈愛的光榮注視中,賜與教宗永遠的幸福。
今日,我們聆聽到福音片段中基督親口所說的話,祂詢問首位宗徒:「伯多祿,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伯多祿立刻且真誠地回答:「主啊,你無所不知,你知道我愛你!」於是耶穌將偉大的使命交付於他:「你餵養我的羊。」這使命成為伯多祿及其繼任者們不變的職責——在基督、我們的師傅與主的足跡中,以愛心服務眾人,因為祂「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且捨命,為大眾作贖價」(參閱馬爾谷福音10:45)。
儘管晚年多有病苦與衰弱,教宗方濟各仍選擇走上奉獻自我的道路,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日。他追隨善牧基督的腳步,愛護羊群,甚至為羊群捨命。他以堅韌與安然的精神,親近上主的羊群——天主的教會,並常銘記耶穌藉聖保祿宗徒所說的話:「施比受更有福」(宗徒大事錄20:35)。
當樞機團於2013年3月13日選出貝爾格里奧樞機繼任本篤十六世教宗時,他已經擁有多年在耶穌會中的修道生活經驗,並以二十一年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牧職經歷(先後擔任輔理主教、助理主教及總主教)作為豐厚的牧靈遺產。
他選擇以「方濟各」作為教宗名號,即明確揭示了其牧職計畫與風格——以亞西西聖方濟的精神為靈感來源。
他以堅定的個性,在教會治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以直率親切的方式,與個人和群體建立了直接聯繫,尤其關懷困苦者,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特別是對最弱小者。他是一位屬於人民的教宗,擁有開放的心懷,向所有人敞開。
他敏銳地洞察時代的徵兆,傾聽聖神在教會內激起的新意向。
以富有形象性和隱喻性的語言,他不斷嘗試以福音的智慧照亮當代世界的問題,引領我們在挑戰與矛盾中活出基督徒的生命。他常形容我們所處的時代為「時代變遷的轉折點」。
他與人交談時自然而真誠,即使面對與教會疏遠的人群亦能親切對話。
教宗方濟各深具人情味,敏銳體察當代的種種挑戰。他用直接、即時觸動人心的訊息,分擔了全球化時代人們的焦慮、痛苦與希望。
他的接納與傾聽的魅力,加上符合當代感受的行為方式,觸動了許多心靈,喚醒了人們的道德與靈性敏感度。
福傳始終是他牧職的中心指導原則。他以清晰的傳教視野,傳播《福音的喜樂》,這也是他第一份宗座勸諭《福音的喜樂》的主題——這喜樂充滿了那些以信賴和希望交託於天主之人。
他的使命也堅信:教會是所有人的家園,是永遠敞開大門的家。他常以「戰地醫院」來比喻教會——在受傷累累的人群中施予照顧與療癒,不分信仰、種族或社會條件。
教宗方濟各關懷難民與流離失所者的舉動不勝枚舉。他始終強調:貧窮人應是我們工作的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他首次牧靈出訪選擇了蘭佩杜薩島——象徵移民悲劇的地方。此後,他亦前往希臘萊斯博斯島,並在墨西哥與美國邊境舉行彌撒,表達對移民困境的深切關懷。
他47次艱辛的國際使徒之旅中,2021年赴伊拉克之行尤其令人難忘,冒著風險,為飽受恐怖主義摧殘的伊拉克人民帶來撫慰與希望,也彰顯了跨宗教對話的重要。
2024年,他的亞太四國之行,更將福音的光芒帶到了世界最偏遠的角落。
教宗方濟各將慈悲福音置於中心。他不斷強調,天主永不厭倦寬恕人,不論人的情況如何,只要懺悔歸向天主,必蒙赦免。
因此,他召開了「慈悲禧年」,以彰顯慈悲乃是「福音的核心」。
慈悲與福音的喜樂,是教宗方濟各牧職生涯中兩個關鍵詞。
面對「丟棄文化」,他提出「相遇文化」與「團結文化」。以兄弟情誼為核心,他在《眾位弟兄》通諭中呼籲全球復興人類共融的渴望,強調我們皆為天父的子女。
2019年,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教宗與伊斯蘭教領袖共同簽署了《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生活人類兄弟情誼文件》。
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他指出我們有責任共同守護我們唯一的家園,強調「沒有人能獨自得救」。
面對近年來席捲全球的戰亂與人道災難,教宗方濟各不斷呼籲和平,強調戰爭只帶來死亡、破壞,並讓世界變得更糟,戰爭永遠是人類痛苦而悲劇性的失敗。
他常勸勉:「搭建橋樑,而非築起高牆。」作為伯多祿宗徒的繼任者,他的信仰服務總是與為整個人類服務密不可分。
今日,懷著靈性上的合一,我們眾多信友聚集於此,為教宗方濟各祈禱,祈願天主以祂浩瀚的愛接納他。
教宗方濟各常以這句話作結:「請不要忘記為我祈禱。」
親愛的教宗方濟各,現在,請您在天上為我們祈禱。請您降福教會,降福羅馬,也降福整個世界,正如您上主日在聖伯多祿大殿陽台上,最後一次擁抱天主子民,擁抱那真心尋求真理,並高舉希望之火的人類。

來源:聖座新聞室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教宗方濟各喪禮今下午4時舉行 陳建仁任特使參加

前副總統陳建仁代表台灣擔任特使,參加教宗方濟各喪禮,25日搭機抵達羅馬。陳建仁表示,他代表台灣政府與人民,對教宗方濟各致上最高敬意與哀悼,祈禱教宗早入天堂。

總統特使陳建仁表示,「教宗逝世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泯滅,而是一個生命的轉化,從世俗的生命轉到靈性的生命,我們也知道很多的像教宗、虔誠的神職人員,都希望早一點回歸主懷,都有這樣的盼望,我覺得我們來也要幫祂念玫瑰經。」

陳建仁與外交部次長吳志中一同前往聖伯多祿大教堂,瞻仰教宗方濟各遺容。方濟各的喪禮預定在羅馬當地時間26日上午10時,台灣時間今日下午4時舉行,包括美國總統川普、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都會參加。陳建仁也強調,會爭取機會跟相關國家做最好互動。

陳建仁表示,「台灣跟理念相同國家都有很好互動,所以有機會碰到,我當然一定把握機會跟他們好好聊一聊,即使個三言兩語,我相信也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彼此增進友好關係的做法。」

回憶與教宗方濟各的淵源,陳建仁談到過去跟教宗有6次見面機會,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代表前總統蔡英文出席德蕾莎封聖典禮,第1次見到教宗;當時他希望教宗為台灣祈禱,方濟各回答的第一句話是「我是罪人請為我祈禱」,馬上展現教宗的謙卑。陳建仁還提到,相信在新教宗的領導下,台灣與教廷83年的邦誼會有最好發展。

陳建仁表示,「我們現在天天為賴總統祈禱,希望他能夠來代表我們台灣來參加新教宗的就職典禮,我們也為新教宗來祈禱,希望我們的新教宗也是跟方濟各教宗一樣,是一個開明的、願意有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也有寧靜的心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事。」

特使團隨後前往沙勿略修會做彌撒,陳建仁表示,全球天主教徒都祈禱,新教宗同樣是積極推動普世價值的民主人權與宗教自由,讓梵蒂岡成為世界典範。

2天9萬人排隊瞻仰 方濟各葬禮維安「出動狙擊手」

2天9萬人排隊瞻仰 方濟各葬禮維安「出動狙擊手」

梵蒂岡表示,截至24日晚間,已有大約9萬人來到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瞻仰教宗方濟各遺容。方濟各葬禮將於26日舉行,美國總統川普等各國領袖都將到場送教宗最後一程,如今義大利羅馬當局正進行重大維安部署,除了派出數千名警力,也會部署無人機及狙擊手。

路透報導,方濟各葬禮將於26日當地上午10時在聖伯多祿大教堂前的廣場舉行,預計將會有超過20萬人參加。羅馬當局正準備為教宗葬禮古老儀式與大批人潮,築起一道現代化安全防線。梵蒂岡周邊街道26日將會禁止通行,當局正評估方濟各靈柩運送的最佳路線,也就是把靈柩從葬禮現場運至方濟各生前選擇的安息地「聖母大殿」。

當局將派出約2000名當地警察,並有數千名國家安全部隊成員加入維安行動。警方消息人士透露,安全措施除了警力巡邏、部署無人機,還會出動狙擊手。

▲▼梵蒂岡表示,截至24日晚間,已有大約9萬人來到聖伯多祿大教堂瞻仰教宗方濟各遺容。(圖/路透)

現階段已有多國領袖代表確定會出席方濟各葬禮,除了川普夫婦,英國由首相施凱爾與威廉王子代表參加,法國總統馬克宏、總理蕭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波蘭總統杜達、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比利時總理德威弗、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等人都會出席。總統賴清德則是指派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代表我國出席喪禮弔唁。

不過在方濟各葬禮結束之後,相關的關注度仍不會結束。群眾將會一起等待樞機主教秘密會議(conclave)選出新教宗的結果,這場秘密會議預計5月舉行。

每日聖言 2025.04.26

每日聖言  –  4 月 26 日   星期六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九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qW0jAMGmVo

福音(谷 16:9-15)
一周的第一天清晨,耶穌復活後,首先顯現給瑪利亞瑪達肋納,祂曾經在她身上逐出七個邪魔。她去把消息報告給那些從前和祂一起的門徒們。他們正在哀悼哭泣,聽說耶穌復活了,還讓她看見;他們都不信。之後,祂又用另一種形象,顯現給其中兩個往鄉下去的門徒。他們就回去告訴其餘的人,但那些人也不信他們。最後,當那十一人坐席時,耶穌顯現給他們,責備他們的不信和頑固,因為他們拒絕相信那些在祂復活後看見過祂的人。然後,祂對他們說:“你們往全世界去,向所有的人宣講福音。”

反省
耶穌在世時,曾三次向門徒們預言祂自己的死亡和復活,以及祂關於永生的言論(比如祂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祂復活三個人的奇跡,這些都是祂能力的證明。但我們卻驚訝地聽到聖史說,即使再加上那些見證過耶穌復活的人三番五次的報告,門徒們仍舊不信。原因很簡單,他們沒辦法超越人性的理解限度。信德之所以是超德,正在於它要求我們超越人性的理解而去相信,因為我們要相信的,是超越的神;只有祂能夠以其大能做出超越人之感覺和理智的“不可思議”的事情。

【視頻講道】復活期第二主日(丙年)2025.04.27

瑪利諾會甘偉霖神父主持的主日聖經講道:我們在復活期所慶祝的內容──不勞而獲的寬恕。天主不等我們去實現一些先決條件,就已寬恕了我們。僅僅在一周之前,我們回顧了基督是如何寬恕那些正在動手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人。

陳建仁一行抵達梵蒂岡 出席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喪禮

陳建仁一行已抵達梵蒂岡(圖/光仁社福基金會執行長林之鼎神父提供)

前副總統陳建仁一行,現已抵達梵蒂岡,將出席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喪禮。

外交部表示,經過雙邊討論後,由於陳建仁與梵蒂岡關係深厚,曾與方濟各6度會面,並且獲教宗親自頒授教廷宗座科學院院士的證章,陳建仁是最佳人選前往表達台灣的懷念與不捨!

至於,等新教宗選出之後,外交部是否爭取由賴清德親自出席新教宗就職典禮?外交部次長吳志中表示,要等新教宗選出後,才能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