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一天主教網站刊登的採訪摘錄稱,教宗良十四世表示,成為教宗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學習過程。自今年五月當選教宗以來,他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成為一個世界領袖。
新聞網站《Crux》於 9 月 14 日教宗 70 歲生日當天發表了一系列教宗訪談摘錄,並於 9 月 18 日透過秘魯企鵝出版社出版了《教宗良十四世:世界公民,21 世紀的傳教士》的西班牙文版本。
該書的英文和葡萄牙文版本預計將於 2026 年初出版。
書本收錄該新聞網站於 7 月對教宗進行的兩次單獨採訪,摘錄涵蓋了教宗最喜歡的體育隊伍、他作為教宗的角色、烏克蘭戰爭、教會的共議同行 (同道偕行) 以及世界日益兩極分化等主題。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自己作為教宗的角色時,教宗說:「我還有很長的學習之路要走。」 然而,他也提到牧靈工作並不困難。
他指出,擔任教宗就像「被扔進了世界領導人的層面」。 「這是非常公開的;人們都知道我與世界各國元首的通話和會晤,特別是在教會的聲音發揮重要作用的時候。」
他向訪問他的《Crux》知資深記者艾倫(Elise Allen)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兩極分化』似乎已經成為現今流行語的時代,但它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或者說,即使對一些人有好處,也只有極少數人,而其他人都在受苦」。
教宗表示,人們需要反思並探討導致分裂和兩極化的原因。
他說 ,「我不會假裝自己無所不知。」但「或許在某些地方,對人類生命意義的更高層次的喪失」才是問題的根源,因為如果人們失去了對人類生命、家庭和社會價值的理解,那麼「還有什麼是重要的呢?」
他指出,共議同行可以成為「應對現今世界面臨的一些重大挑戰的一種方式」,從而成為消除兩極分化的一種良藥。
他強調,共議同行是教宗方濟各任期內的標誌性特徵,它始於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並「至少在拉丁美洲」發展起來。這位出生於美國的教宗在那裡服務了 20 多年。
他表示,共議同行的理念「不是試圖將教會轉變為某種民主政府,如果我們看看現今世上的許多國家,就會發現民主並不一定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完美方案」。
他說:「但要尊重和理解教會生活的本質,並表示『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我認為這為教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也給予教會一個與世界其他地方接觸的機會。」
當被問及梵蒂岡是否有可能在烏克蘭目前的衝突中扮演調解人角色時,教宗說他會把羅馬教廷作為和平倡導者的角色與調解人的角色區分開來。
他會將梵蒂岡作為和平倡導者而非調解人的角色。
他表示:「我要發出我的聲音,代表基督徒和善良的人的聲音,指出和平是唯一的答案。」他會提倡「主要透過對話」來建立和平。
他說,他很高興成為首位來自美國的教宗,也是第二位在拉丁美洲服務數十年的教宗。
他指出:「明顯我是一個美國人,我非常覺得自己是美國人,但我也非常愛秘魯,秘魯的人民,這是我的一部分。」
他表示:「我的司鐸生涯有一半時間是在秘魯度過的,所以拉丁美洲的視角對我來說非常寶貴。」
談到體育運動,那他會支持美國還是秘魯?他說: 「可能是秘魯」,因為他和那裡有聯繫。
說到棒球,他說:「作為普雷沃斯特我是白襪隊的球迷,但作為教宗,我是所有球隊的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