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8.13

每日聖言  - 8 月 13 日    星期三
聖彭謙教宗及聖依波理多司鐸殉道(235年)
農曆閏六月二十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GQ-HNr8LrQ

福音(瑪 18:15-20)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如果你的兄弟得罪了你,你要單獨指出他的過失。如果他肯聽你,你便將你的兄弟贏回來了;如果他不聽,你就帶一兩個人同去,憑兩三個證人作證,能確定這件事情;如果他仍然不聽他們,應該向教會報告;如果他連教會也不肯聽,就把他當作外邦人或稅吏看待。
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在地上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你們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同樣,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祈求,無論求什麼,我的天父一定會給你們實現。因為哪裡有兩三個人因我的名相聚,我就在他們中間。」

反省
由加拿大作家威廉·楊(William Young)撰寫的小說The Shack,已經被拍成電影,取名《陋室》或《心靈小屋》。影片在世界各地上映後,得到了不少觀眾的高度認可和讚譽。片中因小女兒被綁架殺害而悲痛欲絕且怒火燒心的麥肯茲·菲力浦斯,在「天主聖三」的幫助和引導下,終於走出了長期困擾折磨他及全家人的悲傷和憤怒,重獲喜樂、和諧的家庭生活。很多人被該電影所打動,因為它引發的是感同身受的生命體驗與共鳴,這促使人認真地思考這一嚴肅的問題:當我們死死揪住一個得罪和傷害我們的人不放時,最受傷的到底是誰?自己還是他人?《陋室》給出了一個直觀的答案。而耶穌今天所說的「你們在地上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你們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蘊含著同樣的意思。

美國主教日本原爆紀念期間呼籲廢除核武

日本廣島二戰原爆 80 週年紀念。(圖片:梵蒂岡新聞)

在世界紀念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 80 週年之際,出席日本紀念活動的美國主教們表示,天主教會必須重申對非暴力、裁軍和持久和平的承諾。

來自美國華盛頓的麥克爾羅伊(Robert W. McElroy)樞機、芝加哥的庫皮奇(Blase J. Cupich)樞機、西雅圖的艾蒂安(Paul D. Etienne)和新墨西哥州聖達菲的韋斯特(John C. Wester)總主教於 8 月 5 至 10 日前往日本,參加「和平朝聖之旅」。

代表團成員,包括來自美國多所天主教大學的教職員和學生,受到長崎總教區中村道明和廣島教區白濱滿的歡迎和陪同。

在 8 月 6 日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參加朝聖的主教們與來自日本和韓國的主教以及一些原爆倖存者組織,一同強烈譴責「所有戰爭和衝突、使用和擁有核武,以及使用核武的威脅」。

聲明表示:「我們拒絕接受持續以原爆作為結束戰爭手段的辯解。」 聲明呼籲批准和擴大《禁止核武條約》,並配合其關於支持此類武器受害者和環境損害的條款。

這是韋斯特總主教第三次參加該項朝聖活動。他是一位直言不諱的核裁軍倡導者,並曾於 2022 年發表《活在基督和平之光中:邁向核裁軍對話》牧函。聖塔菲總教區是洛斯阿拉莫斯和桑迪亞美國國家實驗室的所在地,這兩個實驗室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核武計劃的關鍵機構。

在 8 月 6 日耶穌顯聖容節,庫皮奇樞機在廣島主持了一台和平彌撒。美國於 1945 年的同一天,向日本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於同年 8 月 9 日投向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

這些為迫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條件投降而進行的轟炸,造成約 11 至 21 萬人死亡。傷亡數字計算的差距既因城市自身記錄的不完整,也因破壞規模之大的統計困難。

庫皮奇樞機在講道中表示,耶穌基督在大博爾山顯聖容的光芒「揭示了我們作為天父的兒女,永遠分享神聖榮耀的使命」。但他表示,在廣島,「光芒帶來了難以想像的破壞、黑暗和死亡。」

他指出:「物理學家告訴我們,爆炸發生在中子分裂原子核的時候。」「當我們散播分裂,煽動憤怒、怨恨和偏見的衝動時,情況也是如此。」這些不受控制的情緒會逐漸失控,引發破壞性的連鎖反應,使我們看不到天主一直以來為我們設想的願景。

他說:「世界目睹了人類智慧被濫用,造成了難以想像的破壞。」「因此,今天早上,我們被召叫去維護並實現天主一直以來為我們設想的願景……開闢通往持久和平的新道路。」

麥克埃羅伊樞機於 8 月 6 日在廣島伊麗莎白音樂大學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上,分享了他對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和軍事開支增加的背景下,更新天主教關於戰爭與和平教義的看法。

他說:「在這個地球上,沒有比廣島更神聖的地方來討論和平問題了。」「戰爭最慘烈的恐怖在這裡降臨到人類身上。」

他將二戰以原爆告終作為「壓倒性的暴力」描述為人類的轉折點。他說,這要求世界「正視戰爭的本質現實」,以及這種屠殺背後的「精神和道德缺失」。

他說:「這當中深切反思的核心在於深刻認識到,原子武器不僅是一種新型戰爭,更是一種人類創造的東西,有能力毀滅人類自身。」

他表示,教宗聖若望廿三世 1963 年頒布的《和平於世》通諭是在 1962 年古巴飛彈危機後不久完成的。這場危機導致美國和蘇聯陷入核武僵局。透過闡明對和平至關重要的基本人權,通諭「為在世界建立真正的和平提出了一個全面的框架」。

此外,他也指出,教宗聖若望廿三世「無畏地宣稱,核武問題的核心是一個道德問題,如果要確保人類的未來,世界就必須開闢一條核裁軍之路。」

他說:「自從《和平於世》頒布以來,歷任教宗都指出了戰爭是道德敗壞的。」

每日聖言 2025.08.12

每日聖言  - 8 月 12 日    星期二
農曆閏六月十九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GQ-HNr8LrQ

福音(瑪 18:1-5、10、12-14)
那時候,門徒們前來問耶穌說:「在天國裡,誰是最大的?」耶穌叫一個小孩過來,讓他站在門徒們中間,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除非你們變得像小孩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入天國。誰若自謙自卑,如同這個小孩,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誰因我的名接待這樣一個小孩,就是接待我。你們要小心,不可鄙視這些小孩中的一個。我告訴你們,因為他們的天使在天上常常朝見我天父的面。你們想一想,誰若有一百隻羊,但走失了一隻,他會怎麼辦?難道不是把那九十九隻留在山上,出去尋找那只迷途的羊嗎?如果找到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會為這一隻羊而高興,勝過那九十九隻沒有走失的!同樣,你們天上的父也不願意這些小孩中的任何一個喪失。」

反省
門徒們問耶穌「在天國裡,誰是最大的」,因為他們總按現世的國家體制和模式來想像天國,但耶穌所宣講的天國卻是一個正義、仁愛與和平的國度。在這樣的國度中,世俗社會的權利、地位、虛榮毫無價值和意義,只有如同小孩子那樣的天真無邪和單純喜樂才是最高的「立國之本」。無疑,生活在當今人類世界中的我們,尚不能完全脫離人為的國家體制、經濟制度和文化習俗,但基督徒的使命恰恰是要立足塵世,見證天國,這也就是耶穌所說的「不出離這個世界,但卻不屬於這個世界」(若17:15-16)的意思。

每日聖言 2025.08.11

每日聖言  - 8 月 11 日    星期一
聖加辣貞女(1253年)
農曆閏六月十八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GQ-HNr8LrQ

福音(瑪 17:22-27)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人子將被交在人的手裡。他們要殺害祂,第三天祂要復活。」他們非常憂傷。
他們來到葛法翁,收殿稅的人來問伯多祿說:「你們的老師不納殿稅嗎?」他答說:「當然納!」他進了屋子,耶穌先問他說:「西滿,你認為怎樣?世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或丁稅呢?自己的孩子還是外人?」他回答說:「外人。」耶穌對他說:「所以,孩子就不用交稅了。但為了不得罪他們,你去海邊釣魚,打開釣上來的第一條魚的口,你會找到一個銀幣,拿去交給他們,當作你和我的殿稅。」

反省
在讀經一中,梅瑟不但勸告以色列民敬畏唯一的真天主,懷念祂所做的一切大事,而且提醒他們像善待他們的天主那樣,為孤兒、寡婦主持正義,友愛對待外方人,因為他們在埃及也曾是外方人。中國古人也推崇推己及人的同理心和同情心,目的是在他人面臨困難和窘境時,能及時伸出援手,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世界本屬天主,天主子耶穌本無需交稅,但祂為了俯就當時受造之人的理解層面,積極配合人的要求。這也是一種推己及人。當今人類社會,因為戰爭、暴力和環境破壞,許多無辜平民淪為難民,而許多發達富庶的國家卻向他們關閉了大門,甚至將其視作「非法移民」而抓捕驅逐。他們忘記了,自己也是難民和移民的後裔。但願梅瑟的忠告和耶穌的言行能喚醒這個時代的良知和責任心!

每日聖言 2025.08.10

每日聖言  - 8 月 10 日    星期日
聖老楞佐執事殉道(258年)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農曆閏六月十七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GQ-HNr8LrQ

福音(路 12:32-48 [短式 12:35-40])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小小羊群哪,不要害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將天國賜給你們!變賣你們的所有施捨給人,為自己預備永不破爛的錢囊,即是在天上取之不盡的寶藏,那裡盜賊無法走近,蛀蟲也不會咬壞。因為你們的寶藏在哪裡,你們的心也在哪裡。
你們要束上腰,點上燈,像僕人等待主人從婚宴回來一樣。等他來到一敲門,立刻給他開門。主人回來看見那些警醒著的僕人,他們是有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親自束腰,請僕人坐在餐桌旁,親自伺候他們!主人或在半夜、或在黎明時來到,看見警醒著的僕人們,他們真是有福的!你們要明白:如果家主知道賊會在什麼時候來,他一定警醒,絕不讓自家的房子被掘穿。你們也要準備好,因為在你們料想不到的時刻,人子就來了。」伯多祿說:「主啊,袮說這個比喻是為我們,還是為大家呢?」主說:「誰是那個忠信能幹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中眾僕人,按時分發糧食呢?當主人來到時,看見他這樣做,這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會把自己的一切財產交給他管理。但如果這僕人心裡想:『我的主人必會遲延。』他就開始毆打僕人婢女,吃喝醉酒。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不覺的時刻,這個僕人的主人來了,就把他斬了,使他與不忠信的人有同樣的下場。那僕人明知主人的意願,卻不準備,也不照主人的意願辦事,必遭重重的責打。但那不知道的,雖然做了該受責打之事,可以少受責打。因為凡接受多的,對他的要求也多;受委託多的,向他索取的也多。

反省
貫穿今天三篇讀經的一個主題,是懷著信心等待天主應許的實現。這一主題也正是今天每個基督徒當有的信德和望德。《致希伯來人書》中對信德的定義——「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特別提醒我們,在面對困難、挫折、挑戰和不確定因素時,更該像信仰之父亞巴郎那樣,義無反顧地回應天主的召叫,相信祂的應許雖會遲延,但絕不會落空。而福音中耶穌所講的忠信的和不忠信的管家的比喻,也告訴我們,那些因天主的「遲延」而放棄信念,甚至背信棄義的人,最後必將失去一切;但那些始終如一地相信天主一定會來的人,卻將獲得更大的喜樂和安慰。求天主賞給我們每個人堅定不移的信德和望德。

每日聖言 2025.08.09

每日聖言  - 8 月 9 日    星期六
聖依蒂.斯坦貞女殉道(1942年)
農曆閏六月十六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jLgeTiijaqI

福音(瑪 17:14-20)
那時候,有一個人上前來,跪在耶穌面前說:“主啊!可憐我的兒子吧!他有癲癇病,非常痛苦,常常跌進火裡,或掉進水中。我帶他去見袮的門徒,可是他們不能治好他。”耶穌回答說:“唉!你們這些不信又邪惡敗壞的人!我同你們在一起要到幾時呢?我還要容忍你們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於是耶穌斥責那邪魔,邪魔就離開了那個男孩,男孩立刻痊癒了。事後,門徒們前來,私下問耶穌說:“為什麼我們不能驅走那魔鬼呢?”祂說:“因為你們的信德很小。我實在告訴你們,即使你們的信德有如一顆芥籽那麼大,可以對這座山說:從這裡移到那裡去!這座山必會服從;對你們便沒有不可能的事。”

反省
信德可以移山,這意味著信德能改變人內在的景觀,並非一定改變外在的視野。信德擴展生命的各種可能性。希伯來人稱為天主為群山之神。信德使人與群山之神、群山的創造者和推移者相連接。聖保祿建議厄弗所人以信德作盾牌,來抵抗敵人。耶穌今日告訴我們,門徒們沒能用信德作盾牌,保護受惡魔攻擊的男孩。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的信德和生活常被困於魔鬼的持續監視中。我們需要時刻拿起信德的盾牌,改變身陷試探、誘惑中的自己和他人。

教宗良十四世:廣島的傷痕在呼喚和平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國空軍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幾天后,拍攝了滿目瘡痍的日本城市廣島的照片。 (圖片:天亞社檔案)

教宗良十四世說,日本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的傷痕,至今在倖存者以及這兩個城市的街道和建築物上仍然清晰可見,這是對追求和平與裁軍的呼籲。

他在致廣島教區白濱滿主教的一封信中寫道:「真正的和平需要勇敢地放下武器,尤其是那些可能造成難以形容的災難的武器。」

他於 8 月 5 日在梵蒂岡發表的信息中表示:「核武器冒犯了我們共同的人性,也背叛了受造物的尊嚴。我們都被蒙召守護受造物的和諧。」

教宗的致詞正值世界各地人們聚集在一起,莊嚴紀念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國轟炸廣島和 8 月9日轟炸長崎 80 週年之際。

原爆造成超過 15 萬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城市化為廢墟。

教宗在致辭中表達了「對爆炸倖存者的尊重和愛戴之情」,「他們失去家人和苦難的故事及時地召喚我們所有人建設一個更安全的世界,營造和平的氛圍。」

他指出,即使過了 80年,「這兩座城市仍然鮮活地提醒著我們,核武器造成的深重恐怖。他們的街道、學校和家園仍然存在1945 年那個災難性 8 月留下的傷痕,不論是肉眼可見的還是精神上的。」

他說,在這種情況下,「我懇切地要重申我敬愛的前任教宗方濟各經常說的話:『戰爭永遠是人類的失敗。』」

他寫道,在「全球緊張局勢和衝突日益加劇」的今天,廣島和長崎的事件「催促那種我們摒棄建立在相互確保毀滅基礎上的安全幻想」。相反,「我們必須建立一種植根於正義、博愛和共同利益的全球倫理。」

教宗祈求,爆炸 80 週年紀念日將成為「呼籲國際社會重申其為我們整個人類大家庭追求持久和平的承諾」。

他引用了他 5 月 8 日當選教宗後隨即在聖伯多祿廣場向人群發表講話時所說的:「一種非武裝和解除武裝的和平」。

【視頻講道】常年期第十九主日(丙年)2025.08.10

瑪利諾會甘偉霖神父主持的主日聖經講道:等待是基督徒聖召的關鍵部分。當我們「以喜樂的希望等待」時,上主的臨在為我們真實地存在。如果我們失去了期待感,失去了大聲呼叫「上主、耶穌,請來臨」的強烈渴望,我們的信德將變得只與儀式、語言和姿勢有關。它將變得沒有意義,而對於我們,耶穌也將遲早成為並不比戈多更真實的一位。

每日聖言 2025.08.08

每日聖言  - 8 月 8 日    星期五
聖多明我司鐸(1221年)
農曆閏六月十五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jLgeTiijaqI

福音(瑪 16:24-28)
那時候,耶穌對祂的門徒們說:「誰願意跟隨我,該捨棄自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因為凡是想保全自己生命的,必會喪失生命;但為了我的緣故而失去生命的,必得到生命。人縱然賺得全世界,卻毀了自己的靈魂,又有什麼好處呢?還能用什麼換回自己的靈魂呢?因為人子要在祂父的光榮中與眾天使一同降臨,那時祂要按照各人的行為給予賞報。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人當中,有些還沒有死就要看見人子的王權來臨。」

反省
跟隨耶穌背十字架,是邁向天國的必然過程。在我們的生命旅程中,天主也不斷地以祂的慈悲大愛召叫並扶持我們走天國之路。然而,由於我們的軟弱和健忘,有時候我們不但不懂得感恩圖報,反而會離棄正道,朝拜各種偶像和邪神。鑒於此,今天梅瑟的演說和耶穌的教導,都是給予我們每個人的肺腑之言,以感恩之心朝拜唯一的天主,不懼困難,矢志追隨救主基督。但願我們能將其牢記在心,作為鞭策和鼓勵自己的智慧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