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會計劃新朝聖路線紀念「隱藏的基督徒」

日本樹上的隱匿基督徒雕像。 (圖:Brian Adler/Flickr)

日本天主教會與歐洲宗教團體合作,計劃在日本南部開設一條新的朝聖路線,以紀念早期基督徒傳教士和「隱藏的基督徒」。這些基督徒在數個世紀的迫害中堅守了自己的信仰。

據梵蒂岡的《信仰新聞社》11 月 8 日報道,這條名為「福音之路」的朝聖路線將成為一條類似西班牙著名的聖雅各伯朝聖之路,給予信徒一次靈性之旅。

聖雅各伯之路主要是指從法國經由庇里牛斯山通往西班牙北部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聖雅各伯主教座堂的朝聖路線,全長約 311公里。

這個開設新朝聖路線的想法是在盧卡總教區西班牙天主教代表團於今年 9 月訪問日本後提出的。

該計劃現正由佩魯賈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修士會與日本鹿兒島縣、熊本縣和長崎縣及其轄下市政府,以及鹿兒島教區、長崎教區和福岡教區共同開發。該會致力推廣前往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朝聖。

熊本縣和長崎縣的地方政府,以及天草市長和各公共及私人機構都對此計劃表示歡迎。

朝聖路線將連接鹿兒島和長崎,途經與早期傳教士有關的遺址,包括聖方濟沙勿略、耶穌會士阿爾梅達(Luis de Almeida, 1525-1583)和范禮安(Alessandro Valignano)神父。

阿爾梅達是一位葡萄牙外科醫生、商人,也是耶穌會在日本的傳教士。他被認為是將西方醫學引入日本並建立日本第一家醫院的人。范禮安是一位意大利耶穌會士,曾協助天主教傳入遠東,特別是日本。

該朝聖路線計劃旨在促進人們對日本基督教傳統的思考,並展現該地區的文化和自然之美。

該路線還將包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2018 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長崎地區隱藏的基督教遺址」,這些遺址因其全球歷史價值而獲得認可。這項認可此後激發了日本國內外多項有關文化和信仰的活動。

教宗方濟各在 2019 年訪問日本期間向長崎的隱藏基督徒致敬,並於 2024 年 11 月在羅馬會見了日本隱藏基督徒研究協會的成員。

雖然一些學者認為聶斯托利派基督教可能早在公元 6 世紀就已傳入日本,但有文獻記載的證據表明,天主教信仰是在 1543 年由葡萄牙商人引入的。

聖方濟沙勿略於 1549 年的到來進一步加強了天主教的傳教活動,使天主教在日本經歷了一段快速發展的時期,直到 1620 年基督宗教被禁,傳教士被驅逐。

宗教迫害迫使許多信徒秘密地進行信仰活動,因此他們被稱為「隱藏的基督徒」。

日本的基督宗教禁令於 1853 年得到部分解除;而在西方壓力下,終於 1873 年恢復了完全的宗教自由,結束了兩個多世紀的宗教迫害。

教宗良十四世:廣島的傷痕在呼喚和平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國空軍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幾天后,拍攝了滿目瘡痍的日本城市廣島的照片。 (圖片:天亞社檔案)

教宗良十四世說,日本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的傷痕,至今在倖存者以及這兩個城市的街道和建築物上仍然清晰可見,這是對追求和平與裁軍的呼籲。

他在致廣島教區白濱滿主教的一封信中寫道:「真正的和平需要勇敢地放下武器,尤其是那些可能造成難以形容的災難的武器。」

他於 8 月 5 日在梵蒂岡發表的信息中表示:「核武器冒犯了我們共同的人性,也背叛了受造物的尊嚴。我們都被蒙召守護受造物的和諧。」

教宗的致詞正值世界各地人們聚集在一起,莊嚴紀念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國轟炸廣島和 8 月9日轟炸長崎 80 週年之際。

原爆造成超過 15 萬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城市化為廢墟。

教宗在致辭中表達了「對爆炸倖存者的尊重和愛戴之情」,「他們失去家人和苦難的故事及時地召喚我們所有人建設一個更安全的世界,營造和平的氛圍。」

他指出,即使過了 80年,「這兩座城市仍然鮮活地提醒著我們,核武器造成的深重恐怖。他們的街道、學校和家園仍然存在1945 年那個災難性 8 月留下的傷痕,不論是肉眼可見的還是精神上的。」

他說,在這種情況下,「我懇切地要重申我敬愛的前任教宗方濟各經常說的話:『戰爭永遠是人類的失敗。』」

他寫道,在「全球緊張局勢和衝突日益加劇」的今天,廣島和長崎的事件「催促那種我們摒棄建立在相互確保毀滅基礎上的安全幻想」。相反,「我們必須建立一種植根於正義、博愛和共同利益的全球倫理。」

教宗祈求,爆炸 80 週年紀念日將成為「呼籲國際社會重申其為我們整個人類大家庭追求持久和平的承諾」。

他引用了他 5 月 8 日當選教宗後隨即在聖伯多祿廣場向人群發表講話時所說的:「一種非武裝和解除武裝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