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7.21

每日聖言  –  7 月 21 日   星期一
布林底希.聖勞倫斯司鐸聖師(1619年)
聖郭西德司鐸殉道(1900年)
農曆六月廿七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m-8iCpt7Jl4

福音(瑪 12:38-42)
那時候,有些經師和法利塞人對耶穌說:“老師,我們想看袮顯個神跡。”耶穌回答說:“邪惡淫亂的一代想看神跡!但除了約納先知的神跡,不會給別的神跡。正如約納曾在大魚腹中三天三夜,人子也要在地裡三天三夜。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跟這一代人一同起來,定這一代人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納的宣講便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看,比約納更大的一位就在這裡!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也要跟這一代人一同起來,定這一代人的罪,因為她從地極來聆聽撒羅滿的智慧。看,比撒羅滿更大的一位就在這裡!”

反省
經師和法利塞人出於好奇甚或惡意而要求耶穌顯神跡,耶穌沒有滿足他們的自私意願。耶穌顯神跡,並非為顯示自己或討好他人,而是為彰顯天主的光榮和人靈的益處。遺憾的是,教會內某些教友,甚至包括某些神職人員、修會會士都在追求所謂的“奇跡”,仿佛“奇跡”能證明天主的存在和信仰的偉大,反而引領人將基督福音置於其次。然而,真正使人悔改、歸依基督的,是福音訊息,而非奇跡。作為基督徒,踏踏實實地按照福音教導去生活和工作,並將生活、工作中的樂趣轉化成正能量,傳遞給他人,才更有意義。

每日聖言 2025.07.20

每日聖言  –  7 月 20 日   星期日
聖任德芬司鐸及同伴殉道(1900年)
農曆六月廿六  (中伏)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m-8iCpt7Jl4

福音(路 10:38-42)
那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個名叫瑪爾大的女人把耶穌迎到家裡。她有個妹妹叫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祂說話。瑪爾大被許多工作弄得心煩意亂,就上前來對祂說:「主啊!我妹妹丟下我一人伺候,難道袮不介意嗎?叫她來幫幫我吧!」但是主回答她說:「瑪爾大,瑪爾大,你為了許多事操心忙亂!其實最需要的只有一件。瑪利亞選了更好的一份,是不應從她奪去的。」

反省
今日的讀經一和福音都是關於迎接和款待客人的故事,前者是亞巴郎迎接並款待三位路過的客人,後者是瑪爾大迎接並款待耶穌。雖然兩個故事的內容和細節相去甚遠,但我們都不難看出,最終受益的卻是熱情好客的主人:亞巴郎不但因此獲得了老年得子的喜訊,而且提前得知了災難來襲;瑪爾大則獲得了耶穌善意的提醒和勸告,讓她終生受益。置身於現代社會快節奏、多變化的生活中,我們難免「為許多事操心忙碌」,但在忙碌的同時也該學習亞巴郎和瑪爾大的精神,為向我們走來的天主留下一些時間,以蒙受祂帶給我們的驚喜與祝福!

每日聖言 2025.07.19

每日聖言  –  7 月 19 日   星期六
農曆六月廿五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0QxA-kLxiEI

福音(瑪 12:14-21)
那時候,法利塞人出去後,便開始商討如何除掉耶穌。耶穌知道了這陰謀,就離開那裡。但大批群眾仍跟著祂,祂一一治好他們,並警告他們不要宣揚祂的事。
這樣,便應驗了依撒意亞先知的話:「看,我揀選的僕人,是我所鍾愛的,使我喜悅的。我把我的聖神賜予祂,使祂向萬民宣揚正義。祂不爭吵,也不叫嚷,街市上聽不到祂的聲音。壓扁的蘆葦,祂不折斷;將熄的燈芯,祂不吹滅。祂會堅持直到正義得勝,祂的名是萬民的希望。」

反省
法利塞人因為耶穌在安息日不但為掐麥穗吃的門徒們辯護,更治好了一隻手枯乾了的病人,便懷恨在心,決意要除掉祂。耶穌並沒有因此而停止行善。雖然有意躲開他們的陰謀,卻沒有停止繼續治癒跟隨祂的群眾。此情此景令人肅然起敬!有句名言說的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面對法利塞人的刁難,甚至陷害,耶穌考慮的不是個人的安危和聲譽,而是他人的需要和難處。在今天的教會和社會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碰到做好人、做好事難的問題,但只要我們像耶穌那樣堅持到底,一定會看到「正義得勝」的那一刻!

每日聖言 2025.07.18

每日聖言  –  7 月 18 日   星期五
農曆六月廿四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0QxA-kLxiEI

福音(瑪 12:1-8)
那時候,耶穌在安息日路過麥田,祂的門徒們餓了,就開始掐麥穗吃。法利塞人看見了,就對祂說:「看,袮的門徒做了在安息日不許做的事!」祂回答說:「你們沒有讀過達味和他的隨從挨餓時所做的事嗎?他怎樣進了天主的殿,把祭祀的供餅吃了?那供餅不是他和隨從可以吃的,只有司祭才能吃。再者,你們沒有讀過這段法律嗎?在安息日,司祭們在聖殿裡工作,違反了安息日,也不算有罪。但我告訴你們,有一位比聖殿更大的就在這裡!如果你們懂得這句話:『我要的是仁慈,不是祭獻』,就不會給無辜的人定罪了!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反省
門徒們在安息日饑餓時掐麥穗吃,因而受到法利塞人的指責。耶穌所給予的答覆,雖然只針對梅瑟法律的規定而言,但卻適用於任何類似的情形:當一個人的合情合理的利益受到損失時,任何法律和規定都應為之讓路,以使人的尊嚴和需要得到滿足。特別在當今瞬息變化的世界中,我們更該效法耶穌的榜樣和精神,以開放包容的心態,隨時準備著回應時代的徵兆,讓基督交托給我們的福傳和牧靈使命有效地惠及更多處於各種困境中的人,如難民、災民、病人、囚犯等,而不可只為固守某種千年不變的法律條文而對他們的需求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每日聖言 2025.07.17

每日聖言  –  7 月 17 日   星期四
農曆六月廿三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0QxA-kLxiEI

福音(瑪 11:28-30)
那時候,耶穌高聲說:「你們所有疲憊和背負重擔的人,到我這裡來吧!我將使你們安息。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因為我的軛是容易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反省
眾所周知,面對茫茫宇宙、大千世界,有理性的人類一直都在詢問其源頭及其歸宿。特別是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生命的有限和短促時,這一問題就顯得更加緊迫深刻。鑒於此,除非一個人能為自己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的問題找到有意義的答案,他(她)便很難感到內心的平安和喜樂。天主啟示我們:祂既是人類歷史的主宰,也是整個宇宙的主宰!跟隨基督、效法基督的人,生活的擔子是輕省的,生命是喜樂的,在基督內將會得到安息。

每日聖言 2025.07.16

每日聖言  –  7 月 16 日   星期三
加爾默羅聖母
農曆六月廿二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0QxA-kLxiEI

福音(瑪 11:25-27)
那時候,耶穌高聲說:「父啊!天地之主,我讚美袮!因為袮對聰明和有學識的人隱藏了這些事,卻啟示給了小孩子。是的,父啊!原來袮喜歡這樣!我父把一切交給了我。除了父,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願意啟示的人,也沒有人認識父。」

反省
成年後的梅瑟蒙天主召叫,去面見法郎並率領以色列子民出離埃及的為奴之家,但梅瑟卻做出了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回答:「我是誰,竟敢去見法郎,率領以色列子民出離埃及?」之所以說這非常有代表性,是因為在以後的大小先知,甚至包括聖母瑪利亞,在一開始聽到天主的召叫時,都有同樣的反應和表現:懷疑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是否能夠勝任!然而,天主的回應也常常帶給祂所召叫的人同樣的鼓勵和支持:「我必與你同在!」今天的我們無時不刻地在不同的場合中聽到天主的召叫,但我們不也像梅瑟和眾先知那樣,常常感到自己勢單力薄,企圖逃避嗎?可是,我們有沒有認真聆聽天主向我們所做的保證和承諾呢?我們有沒有像耶穌一樣,信賴天地之主,並勉勵承行祂的意願呢?

每日聖言 2025.07.15

每日聖言  –  7 月 15 日   星期二
聖文德主教聖師(1274年)
農曆六月廿一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0QxA-kLxiEI

福音(瑪 11:20-24)
那時候,耶穌開始斥責那些見過祂行許多奇跡的城鎮,因為那裡的人沒有改變他們的行徑:「苛辣匝因,你有禍了!貝特賽達,你有禍了!因為在你們那裡所行的奇跡,如果行在提洛和漆冬,那兩城的人早就披上麻衣、頭上撒灰,悔改了。但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提洛和漆冬所得的懲罰,比你們的要輕一些!而你,葛法翁!你以為會被高舉到天上嗎?不,將來你必被投下陰間!因為我在你那裡行的奇跡,如果行在索多瑪,那城一定存留至今。但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索多瑪所得的懲罰,比你的要輕一些!」

反省
俗話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我們在讀經一中不難發現,法郎的公主因為同情被遺棄在河中的嬰兒,雖然知道他是父親所命要消滅的希伯來男孩,還是決定收留他,並請奶媽來乳養他長大,將其視作己出,給他取名叫梅瑟。顯而易見,公主的善良和法郎的殘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難免會讓人納悶:父女之間的差別為何會如此巨大?然而,如果我們站在他們各自的立場和角度,就不難理解,法郎的出發點在於維護他的王權和統治,而公主則完全出於人性的本能反應所採取的善良行動。這再一次證明,就像新約時代殺害無辜嬰兒的大黑落德那樣,當一個人被金錢、權力、地位、虛榮蒙蔽了良知時,惡行就會接踵而至。這正是今日福音所警惕我們的。我們應深思和警覺!

每日聖言 2025.07.14

每日聖言  –  7 月 14 日   星期一
聖加彌祿司鐸(1614年)
農曆六月二十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0QxA-kLxiEI

福音(瑪 10:34—11:1)
那時候,耶穌對宗徒們說:「不要以為我來是為給大地帶來和平。我帶來的不是和平,而是刀劍。因我的到來,兒子將反對父親,女兒將反對母親,媳婦要反對婆婆,自己的家人成了自己的仇敵。誰愛父親或母親超過愛我,就不配屬於我;誰愛兒子或女兒超過愛我,也不配屬於我;誰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也不配屬於我。誰找到自己的生命,會喪失生命;但誰為了我而喪失自己的生命,反而要得到生命。誰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誰接待我,就是接待派遣我來的那一位。誰因為認可先知的名而接待一個先知,必會得到先知的賞報;誰因為認可義人的名而接待一個義人,必會得到義人的賞報。誰因為認可門徒的名而把一杯涼水給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他決不會失掉他的賞報。」
耶穌囑咐完祂的十二門徒,就動身往他們的城去宣講和施教。

反省
耶穌所說的,誰愛父母、子女超過愛祂,就不配屬於祂,並非是祂要和我們人間的親友恩人一爭高低,而是告訴我們,只有當我們將祂置於一切愛情和關係的核心位置,才能夠恰如其分地關愛身邊的人,且不必擔心因此會減少對他們的親情和友誼。因為祂不但是愛德之源,而且為愛我們每個人而捨棄了自己的性命。只有我們先從祂身上明白和感受到如此大愛,才能在具體的生活中更好地愛身邊的人,包括我們的家人朋友。而那些借「愛耶穌」之名卻忽略身邊人群的做法和現象,恰恰是不懂基督之愛的具體表現。

【視頻講道】常年期第十五主日(丙年)2025.07.13

瑪利諾會甘偉霖神父主持的主日聖經講道:我是否觀看每個處境,並問天主或教會的法律,或我所處社會的規章和習俗要求於我的是什麼?我是否決定,作為學生、工人、配偶、父母、司鐸、男人、女人或孩子的角色,應成為當我面對需要我作出某種回應的處境時的主要考量?

每日聖言 2025.07.13

每日聖言  –  7 月 13 日   星期日
聖王亨利(1024年)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農曆六月十九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0QxA-kLxiEI

福音(路 10:25-37)
那時候,有一個法學士站起來,試探耶穌說:「老師,我該做什麼才能承受永生呢?」耶穌說:「法律寫了什麼?你是怎麼讀的?」他回答說:「你要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並愛近人如自己。」耶穌說:「你回答得對,你照樣做,必得生命。」
他還想證明自己有理,又追問耶穌說:「但誰是我的近人呢?」耶穌回答說:「有個人從耶路撒冷下到耶裡哥去,卻落在強盜手裡;他們剝光他的衣服,打得半死,丟在路邊便走了。正好有個司祭從那條路下來,看見他,卻從路的另一邊走開了。又有一個肋未人走到那裡,看見他,也從旁邊走過去了。但有一個撒瑪黎雅人旅行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悲的心,上前去在他傷口抹上油和酒,包紮好了,把他扶上自己的牲口,送到客店,悉心照顧。第二天,他拿出兩個銀錢交給店主,說:『請照顧他,如果你用了更多的錢,我回來時補還給你。』你認為這三個人當中,誰是那被劫者的近人呢?」他回答:「是那以慈悲對待他的人。」耶穌便說:「你去,也照樣做吧!」

反省
天主頒佈給以色列民族的兩大誡命「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並愛人如己」,也是基督徒的金科玉律。然而,我們在遵行這兩條誡命時,往往覺得力不從心,甚至誤入歧途。天主要求我們愛祂在萬有之上,並非要和「萬有」爭寵,而是要讓我們在「萬有」中看到祂的臨在,並將愛祂和愛「萬有」毫不矛盾地整合起來,正如讀經二中所說的那樣,一切都藉著祂並為了祂而受造。同時,我們也不可將「愛人如己」錯誤地理解為「愛人無己」,否則,任何一種愛都有可能變得扭曲和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