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教宗病況改善 不需再用呼吸器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AFP)

梵蒂岡19日晚間表示,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肺炎病情持續改善,已不再需要使用非侵入性呼吸器。不過教廷尚未公布,教宗是否能親自主持4月的聖週相關活動。

教宗方濟各2月14日起入住醫院治療,近期情況穩定改善,教廷減少公布病情報告。根據教廷公布的最新報告,教宗夜間已不再需要使用非侵入式的呼吸器(mechanical ventilation),白天也較少需要使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

教廷表示,教宗的物理復健與呼吸治療都持續獲得進展;醫療團隊認為,教宗雙側肺炎的感染情況已獲得控制,但還未完全消除,教宗臨床檢測數值皆在正常範圍,沒有發燒情況。

19日是天主教慶祝聖若瑟(Saint Joseph)的瞻禮日,教廷表示,教宗上午在醫院舉行了彌撒,教宗一整天都在治療、祈禱與執行一些工作中度過。

關於誰會在聖週(Holy Week)主持儀式,教廷表示目前尚未決定。天主教聖週在復活節前夕,今年是4月14到19日,4月20日是復活節。

白金漢宮日前公布行程,指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預定4月8日到梵蒂岡會晤羅馬天主教領袖。教廷也尚未公布教宗是否能親自與英國國王會晤。

教宗方濟各:戰爭荒謬無比,讓我們解除世界的武裝

導彈爆炸  (ANSA)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致《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總編盧恰諾·豐塔納(Luciano Fontana)的公開信。豐塔納先生在信中向患病中的教宗表達關懷,並邀請他在該報專欄中再次呼籲和平與解除武裝。教宗方濟各對此作出回應,重申戰爭的荒謬性,並強調言辭的力量在構建人類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親愛的總編輯:

我衷心感謝您在我病中的這個時刻,以關懷的話語向我表達您的支持。如我曾經提及,戰爭在此刻顯得尤為荒謬。人的脆弱,確實能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何為永恆、何為短暫,什麼賦予生命,什麼帶來死亡。或許正因如此,我們時常傾向於否認自身的局限,並逃避那些脆弱和受傷的人,因為他們的存在足以動搖我們個人及群體所選擇的道路。

我願意鼓勵您,以及所有那些通過如今實時連接我們世界的傳播工具,致力於用工作和智慧來傳播信息的人們:請你們充分認識到言語的重要性。言辭從來不僅僅是話語,它們構建了人類的生存環境。言辭可以連結人心,也可以製造分裂;可以服務於真理,也可以被用來操縱真理。我們必須解除言語的武裝,以此解除思想的武裝,並最終使世界解除武裝。我們迫切需要更多的反思、冷靜,以及對複雜性的認識。

戰爭只會摧毀團體和環境,而無法為衝突提供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外交和國際組織則需要新的活力和可信度。此外,宗教可以從各民族的靈性傳統中汲取力量,重燃對兄弟情誼與正義的渴望,以及對和平的希望。

這一切都需要承諾、努力、深思與話語。讓我們齊心協力,願天主的恩寵不斷啓發並陪伴我們前行。

方濟各

羅馬,傑梅利綜合醫院,2025年3月14日

教宗方濟各住院 英國王仍擬如期訪問梵蒂岡

白金漢宮今天表示,儘管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因為肺炎住院,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仍計劃4月初到梵蒂岡進行國是訪問。

法新社報導,根據白金漢宮公布的行程,身為英格蘭教會(Church of England)最高領袖的查爾斯三世預定4月8日會晤羅馬天主教領袖。白金漢宮消息人士表示,「我們希望並祈禱教宗方濟各健康,讓我們得以進行這場訪問」。

消息人士又說,88歲的教宗在羅馬傑梅利醫院(Gemelli Hospital/Policlinic)接受治療超過1個月,因為雙側肺炎病倒,國王曾寫信慰問方濟各。

據報導,查爾斯三世將在他的第2任妻子卡蜜拉(Camilla)陪伴下,於4月7日到10日訪問梵蒂岡與義大利。

訪問完梵蒂岡後,查爾斯三世將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和總統馬達雷拉(Sergio Mattarella)會面。

根據白金漢宮,他將成為首位在義大利國會會議上發表演說的英國君主。

他上一次訪問梵蒂岡是在2019年,當時他同樣也與教宗方濟各會面。

查爾斯三世去年2月透露他正接受癌症治療,之後於去年10月恢復海外訪問。 英格蘭教會是在16世紀脫離羅馬天主教,原因是教宗克勉七世(Pope Clement VII)拒絕讓英國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與西班牙公主凱瑟林(Catherine)離婚。

教宗方濟各住院月餘!教廷公布發照片 似可自主呼吸

教宗自2月住院以來首次公布照片。(圖/路透)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2月14日因呼吸道感染住院,之後惡化為雙側肺炎,但近來病情已經穩定。教廷今天公布教宗住院接受治療以來的首張照片,照片顯示他似乎沒受輔助可自主呼吸。

現年88歲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因為嚴重呼吸道感染於2月14日被送往羅馬傑梅利醫院(Gemelli Hospital),且需要持續接受治療,自此後他就沒有公開露面。

路透社報導,教廷公布的照片顯示,教宗坐在傑梅利醫院的小聖堂內,且可以看見他的側臉。教宗在住院期間曾接受高流量氧氣治療,但從這張照片來看,目前他似乎可以自主呼吸。

教廷指出,教宗今天和其他神父在小聖堂舉行彌撒。

教廷昨天公布教宗病情更新訊息指出,教宗方濟各的病況正逐漸好轉。

但梵蒂岡方面尚未給出教宗離院的時程表,並提到他的復原進度緩慢。

方濟各批准探討改革教會進程 顯示有意續任教宗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圖/美聯社

儘管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罹患雙側肺炎尚未痊癒,不過梵諦岡今天表示,教宗核准一項為期3年,探討全球天主教會改革的進程,此舉顯示他仍有意願繼續擔任教宗。

路透社報導,世界主教會議(Synod of Bishops)曾探討多項改革,像是由婦女擔任天主教執事的可能性,以及使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酷兒)群體更融入教會等,而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已延長世界主教會議的工作,這是他12年教宗任期的重要倡議。

去年10月,世界主教會議針對天主教會未來的發展,召開一項未達成具體結論的梵蒂岡主教峰會,如今主教會議將在接下來3年廣徵全球天主教徒的意見,並計劃於2028年再度召開峰會。

梵蒂岡今天表示,教宗11日在羅馬傑梅利醫院(Gemelli Hospital)核准這項新的改革進程。罹患雙側肺炎的方濟各目前仍在醫院裡療養。

方濟各住院長達月餘,他許久未公開露面已引發外界揣測,認為他可能會比照前任本篤十六世(Benedict XVI)選擇請辭。

儘管方濟各年事已高,加上因年邁與其他健康問題,致使罹患肺炎的他可能得經歷一段漫長艱難的康復期,但他的摯友和傳記作家都堅稱方濟各無意交棒,而且他還核准了為期3年的新改革進程,顯示方濟各想要續任。

教廷針對教宗住院情況發布的最新病況報告說,方濟各日益好轉,並已脫離危險,但並未說明教宗何時出院。

聖座部會首長祝賀教宗:願您友愛的訊息在萬民中間廣傳

在紀念教宗當選的日子,聖座部會首長們在保祿六世大廳的避靜活動中向教宗表達祝賀。聖座禮儀及聖事部秘書長維奧拉總主教代表發言:願人人心中愈加渴望成為上主的使徒、福音的見證人、天國的建設者。

梵蒂岡新聞網報導,在教宗方濟各當選伯多祿繼承人滿12週年的日子,3月13日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參加四旬期避靜的首長們於下午場的避靜默想開始前,向教宗表達了祝賀。聖座禮儀及聖事部秘書長維奧拉(Vittorio Francesco Viola)總主教代表全體與會者向教宗及其使徒使命表達了感激和孝愛之情。

維奧拉總主教喜悅地回憶起12年前教宗方濟各當選的那一刻,「當時聖伯多祿廣場萬頭攢動,人們歡喜地領受新任羅馬主教、普世教會牧人的降福」。今天,教宗面對疾病的考驗,同樣在聖伯多祿廣場,以及世界許多其他地方,「天主子民不斷獻上祈禱」,聖座首長們在與子民的共融中也熱切懇禱。

這位總主教接著表示,「在這禧年期間,我們滿心希望您和平與友愛的訊息能在萬民和所有善心人士中間廣為流傳。願人人心中愈加渴望成為上主的使徒、福音的見證人、天國的建設者」。

此外,維奧拉總主教也感謝伯多祿繼承人在信仰上堅定普世教會。「在團結合一的領導下」,聖座首長們向教宗保證他們「懷著愛戴之情與教宗同在,並為他祈禱」。

梵蒂岡:教宗方濟各已脫離危險期 在醫院度過上任12周年

今日(13日)是教宗方濟各將當選為全球14億天主教徒領袖(教宗)的第12周年,但他將在羅馬的杰梅利醫院度過這一天,因為他已在那裡接受雙肺炎治療將近一個月。

今日為方濟各當選教宗12周年

來自梵蒂岡的最新公告稱,現年88歲的教宗方濟各病情已有所好轉,並且脫離危險期,但未有透露他何時能出院。

2025 年 3 月 12 日,意大利羅馬,婦女們在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雕像前,為教宗方濟各的病情祈禱。路透社

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由全球的羅馬天主教樞機主教選為教宗。梵蒂岡高級官員、與方濟各關係密切的邁克爾·切爾尼樞機說:「今年,由於教宗的病情,我們特別感受到這一周年的重要性,特別感激上帝,也更加加倍為他完全康復祈禱。」

方濟各,原名豪爾赫·瑪里奧·貝爾戈廖(Jorge Mario Bergoglio),來自阿根廷,是首位來自美洲的教宗。

他在76歲時當選為教宗,迅速發揮影響力。12年來,他重新組織了梵蒂岡的官僚機構,撰寫了四篇重要的教義文獻,進行了47次外交之行,訪問了65個以上的國家,並按立了900多位聖人。

致力將傳統教會帶向現代化

總的來看,方濟各被普遍認為致力於將傳統教會帶向現代化。

在一些重大決定中,他允許神父在某些情況下向同性伴侶舉行祝福儀式,並首次任命女性擔任梵蒂岡機構的領導人。他還召開了五次全球天主教主教會議,討論女性聖職問題以及改變教會性教育的議題。

方濟各以躬勤教會事務著稱,即使在住院期間也持續工作。然而,當他開始他的第13個教宗任期時,尚不清楚他是否能夠保持平常的工作節奏,尤其是在他出院後。

未有參與其治療的醫生表示,由於他的年齡及其他健康狀況,他很可能面臨漫長且艱難的康復過程,這已大大限制了他的行動能力。

入院前三日 公開批評特朗普移民政策

他長期的公開缺席引發了關於他是否會選擇效仿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Benedict XVI)辭去教宗職位的猜測。然而,他的朋友和傳記作者堅稱他無意辭職。

教宗的2025年日程安排將主要集中在天主教聖年上。教會預計在這一年中將接待3200萬朝聖者。

許多天主教徒也希望方濟各能繼續就政治議題發聲。就在他進醫院前的三天,方濟各公開批評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打壓移民政策。

教宗病情持續改善 視像連線靈修活動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病情持續改善。(Getty Images圖片)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住院24天,教廷周一(10日)晚表示,教宗病情持續穩定,且近日改善情況獲得鞏固,因此醫療團隊決定開放評估預後狀況;鑑於臨床症狀複雜性,教宗仍需在醫院接受幾天治療。

教廷表示,從教宗的血液檢查、臨床客觀狀況,以及他對治療的良好反應,證實教宗前幾天的病況改善情況已獲得進一步鞏固。對於教宗活動情況,教廷指,周一教宗以視像連線保祿六世大廳的靈修活動,然後接受聖體聖事,並前往醫院寓所的禮拜堂短暫祈禱。

不少外媒報導,教宗住院引起梵蒂岡內群龍無首,人心惶惶。不過梵蒂岡在每日的病情報告中強調,教宗在醫院仍積極投入公務。

禧年志工慶典彌撒,教宗稱志工是貧瘠曠野中的希望記號

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部長切爾尼樞機受教宗方濟各委託,為禧年志願者活動主持彌撒,代替教宗宣讀講道稿:魔鬼引誘人誤以為天主離我們很遠,天主卻來到我們身邊施以救恩。(圖:梵蒂岡新聞網)

據梵蒂岡新聞網報導,3月9日、四旬期第一主日早晨,一束束陽光穿越灰暗的雲層,照射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3萬多名志願者身上。他們從世界各地前來羅馬參加屬於他們的禧年活動,教宗方濟各讚許他們「為整個社會注入希望」。

向志願者致敬道謝

教宗方濟各自2月14日起在羅馬傑梅利醫院住院治療。因此,教宗委託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部長切爾尼樞機代為主持這台彌撒,並向志願者們轉達他的問候。

教宗提及志願者在許多人身邊提供的服務,「很多白白付出、不起眼的行動」。他們「在貧瘠與孤獨的曠野裡」促使「新的人性萌芽:那是天主夢想中的花園」。

教宗向志願者們致敬並道謝,說:「極親愛的各位,我向你們致以由衷感謝,因為你們效法耶穌的榜樣,為近人服務,而非接受近人的服務。」

耶穌在曠野中開路

談到該主日的福音(參閱:路四1-13),教宗指出,耶穌「在聖神的引領下」進入曠野。在曠野裡,人會「體驗到自身在物質與精神上的貧乏、感到需要食糧和話語」。

曠野這個「寂靜的地方成了聆聽的環境」。教宗解釋道,聆聽意味著「接受考驗」,也就是「必須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當中」分辨出孰是孰非。在曠野裡,耶穌感到飢餓,受到魔鬼話語的誘惑,卻斷然拒絕。

誘惑的開端

教宗強調,「耶穌和我們受誘惑時都有三大特徵:開端、方式和結果」。他邀請每個人將耶穌和我們的「這兩種經驗」加以對照,好能在自己「皈依的旅途」中找到支持。

接著,教宗闡述了誘惑的開端。耶穌「進入曠野不是為了虛張聲勢、證明自己有多強大,而是出於祂對天父的孝愛之心」。相反地,我們受到誘惑時,「魔鬼從深處腐蝕我們的自由」。

教宗說,魔鬼是「撒謊者的父親」(參閱:若八44),牠本身是「腐敗的並且使人腐敗,因為牠知道天主聖言,卻不了解聖言,反倒扭曲聖言」。牠從亞當那時候在樂園裡就是如此(參閱:創三1-5),在曠野裡也對耶穌做同樣的事。

魔鬼叫人以為天主離我們很遠

說到耶穌受誘惑的方式,這攸關「與天主父的關係」。「魔鬼使之分離,牠是分裂者」,牠誘惑耶穌,拿祂作為天主子的身份來挑撥是非。耶穌與天主相結合,祂是「中保」。如果「魔鬼想要摧毀這關係」的話,耶穌則「讓一切都參與在這關係中,不排斥任何一個人」。對於世人,魔鬼則試圖叫人相信「天主不是我們真正的父親」。

「恰恰是在魔鬼想要讓人誤以為上主離我們很遠、引誘我們陷入絕望時,天主更加親近我們,為了救世人而獻出祂的生命。」

耶穌戰勝魔鬼、救了我們

耶穌戰勝了魔鬼:這是「誘惑的結果」。教宗指出,耶穌退了魔誘,但魔果還是尋找「時機」回來誘惑祂,例如在哥耳哥達,我們聽到牠再次對耶穌說:「如果祢是天主子,從十字架上下來吧!」(瑪廿七40;參閱:路廿三35)然而,「在祂聖死與復活的逾越奧蹟中」,耶穌基督一次而永遠地擊敗了試探者。而我們卻從來無法勝過誘惑。

教宗最後總結道,耶穌「為我們開啟了新的道路、獲得自由與救贖的道路」。我們應當「懷著信德」跟隨祂,從漫無目的的遊蕩者,變成朝聖者。

諾貝爾和平獎逾300人或組織獲提名 川普可能角逐

諾貝爾和平獎(Nobel Peace Prize)。(pixabay圖庫)

諾貝爾協會(Nobel Institute)5日表示,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有超過300個人士或組織獲得提名。目前已有政治人物聲稱,他們已提名美國總統川普和教宗方濟各角逐這個獎項。

法新社報導,諾貝爾協會發表聲明指出,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有338個候選者獲得提名,包括244名人士及94個組織。根據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規定,送交委員會的候選人名單至少會保密50年。

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伊薩(Darrell Issa,另譯艾薩)3日曾在社群媒體X發文,宣布他將提名川普(Donald Trump)角逐諾貝爾和平獎,並稱「沒有人比他更值得獲獎」。

美國媒體隨後引述伊薩辦公室說法,伊薩提名川普是基於川普在中東問題的努力。

川普過去也曾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但今年的提名將特別引人注目。川普先前與俄羅斯展開對話,商討俄烏戰爭,改變了美國外交政策走向,引發爭議並且震驚歐洲盟邦。

此外,挪威國會議員今年曾告訴國內媒體,他們已提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前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及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角逐這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