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代表台灣出席新教宗就職 盼良十四世訪台

前副總統陳建仁(前排中)、外交部政次吳志中(前排左)17日都在西裝上別著「TEAM TAIWAN」別針,陳建仁夫人羅鳳蘋(前排右)外套也有大大TAIWAN字樣,展現超高識別度。 (中央社)

前副總統陳建仁18將代表台灣出席新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他昨晚受訪表示,盼教宗有朝一日能來台灣訪問;他也在西裝別上「Team Taiwan」(台灣隊)胸針,呼籲朝野在外交上應團結一致,讓台灣成為國際堅強團隊。

陳建仁、外交部政次吳志中昨天下午搭機抵達羅馬,旋即前往羅馬本篤會修院參加「為台灣祈福」彌撒,並在晚間與在梵蒂岡的台灣神職人員餐敘。他在晚宴前接受媒體聯訪,談到此次擔任總統特使參加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的使命。

陳建仁表示,這次總統賴清德特別指示他,代表賴總統、副總統蕭美琴向良十四世致上最高敬賀之意,盼台梵繼續加強邦誼,一起努力促進世界和平、維持社會公義,向弱勢團體提供更好照顧,並期待兩國在人道救援能有更多合作,共同珍惜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

陳建仁表示,賴總統很關心台梵關係是否能更上層樓,讓彼此有更多互信,增進邦誼。

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選擇此一名號,意在推崇已故教宗良十三世的精神。陳建仁昨天下午參加「為台灣祈福」彌撒,舉行地點本篤會修會的土地正是教宗良十三世所贈,促成與新教宗另一巧妙連結。

這場彌撒由新竹教區主教李克勉主祭,台中教區主教蘇耀文、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趙永吉、旅義台灣神父徐千邦、吳孟哲,及在台求學多年的日籍神父山口聖智共祭。

篤信天主的陳建仁表示,這場祈福彌撒首先為良十四世祈禱,盼新教宗帶領教廷、全球天主教會、友好國家,合作照顧勞工、移工難民、弱勢,也祈禱天主讓新教宗在任內,使教廷得到全球重視,成為道德與促進和平的領袖。

陳建仁說,彌撒第二重點是為台灣的和平安定祈禱,希望在台灣大家互相幫助、和好共處,使台灣蓬勃發展、經濟繁榮,對亞太和平穩定扮演關鍵重要角色,跟理念相同國家共同發展。

陳建仁說,彌撒還為所有主教、神職人員、教友祈禱,希望天主教在台灣更蓬勃發展,不論在教育、文化、醫療、弱勢照顧方面,都能更加精進,讓台灣民眾更有感。

陳建仁表示,彌撒最後為在教廷工作的外交人員祈禱,盼他們成為台梵橋梁,使兩國邦誼永固,有更好的外交溝通,「當然很盼望教宗有一天能來拜訪台灣 ,讓台灣所有天主教徒都能感到教宗對台灣的關愛。」

陳建仁、吳志中今天都在西裝上別著「TEAM TAIWAN」別針,陳建仁夫人羅鳳蘋外套也有大大TAIWAN字樣,展現超高識別度。陳建仁受訪時大方展示別針,他強調台灣需要變成一個很堅強的團隊,在國際活動上朝野應該團結一致,此外,台灣希望跟全世界友好國家組成自由民主團隊,一起促進世界和平、經濟繁榮、照顧弱勢。

良十四世就職!首位美籍教宗 年幼扮神父主持彌撒

史上首位美國籍教宗良十四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來自美國芝加哥南區、現年69歲的普瑞弗斯特(Robert Prevost),本月9日在梵蒂岡被選為史上首位美國籍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成為全球14億天主教徒的新領袖。他的鄰居、家人還跟媒體透露,普瑞弗斯特自幼就曾扮演過神父,模擬主持彌撒。

據《CNN》報導,普瑞弗斯特出生於伊利諾州達爾頓,家族背景橫跨法國、義大利與西班牙血統,母親是路易斯安那州自由有色人種後裔,家族深具文化多元特色。家中信仰虔誠,長年參與「聖母升天堂」堂區事務,三兄弟皆為輔祭(又稱聖壇侍從),母親則是教會中的唱詩班,歌喉相當有名,且熱衷義工服務。

普瑞弗斯特的大哥路易斯(Louis Prevost)分享,當其他男孩還在玩扮警察與強盜的遊戲時,小普瑞弗斯特就在自家模擬舉行彌撒,誦讀聖經,還將糖果做成的聖餐餅分發給兩位哥哥。此外鄰居也透露曾目擊普瑞弗斯特,在家門口的台階上扮神父,在最上方站立主持戶外彌撒,而坐在下方台階上的街坊孩童,則是他的信徒們。

自小學起,普瑞弗斯特即在聖母升天堂學校展現優異學業與音樂才能,也以同理心關照同儕。友人指出,「我們當中沒有人是有錢人,但我們從不覺得自己缺什麼或需要什麼。」他在宗教課上表現也非常突出。

高中起,普瑞弗斯特選擇進入密西根的聖奧古斯丁神學院,之後赴維拉諾瓦大學、芝加哥天主教神學聯合學院及羅馬聖托馬斯阿奎那教皇大學深造,取得神學碩士與教會法博士學位。普瑞弗斯特二哥約翰(John Prevost)直言,「沒有人能說服他改變主意。」對神職志向相當堅定。

普瑞弗斯特之後到秘魯特魯希略(Trujillo)傳教多年,之後返美國領導聖奧古斯丁會中西部教區,2001年起擔任全球奧古斯丁會領袖。2014年再度前往秘魯,成為歸化公民並於2015年出任奇克拉約(Chiclayo)的主教,2023年獲教宗方濟各任命為樞機主教及主教遴選部門主管。期間,他被基層教友與同仁肯定致力於社會關懷,並多次親訪50個堂區。

普瑞弗斯特的家人與友人皆指出,他深受多元社區與家庭同理心薰陶,具備平易近人及領袖魅力。普瑞弗斯特本人也曾強調,「希望能夠深思熟慮地為達成人人平等對待,以及至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的目標做出貢獻」。

良十四世作為首位美國籍教宗,與美國政界有淵源,因過去12年參與過共和黨黨內初選,在那之前還參加過民主黨初選,而備受關注。白宮發言人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他是美國的驕傲」,並祝福他能好好領導全球天主教會。

陳建仁出任新教宗就職典禮特使 今晚搭機出發

天主教新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將於當地時間18日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就職彌撒。總統府13日發布總統令,特派前副總統陳建仁為中華民國慶賀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特使。陳建仁今天晚上搭乘華航班機前往阿姆斯特丹,行前在桃機受訪說明此次行程。

陳建仁表示,奉總統指派前往教廷參加教宗良十四世的就職彌撒,明天搭機抵達,後天就會參加在聖伯多祿廣場(St. Peter’s Square)舉行的就職彌撒。除此之外,這一次還會前往日內瓦,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會外場國際研討會,傳達「台灣能夠幫忙,而且台灣也願意幫忙」的理念。結束日內瓦行程後,還會再回到教廷,參加教廷宗座科學院的癌症國際研討會,所以這次行程比較忙一點。

外交部表示,陳建仁與教廷關係深厚,除於教廷「宗座科學院」擔任院士外,並獲教廷冊封為宗座聖大額我略爵士及耶路撒冷聖墓騎士團騎士,在我國及教廷均具重要地位;陳建仁代表我國出席教宗就職典禮,彰顯台梵互動關係及友好情誼。

賴清德又不去!范斯、盧比歐參加新教宗就職 陳建仁能否同框受矚

美國籍新教宗良十四世18日將在梵蒂岡上任,美方高規格派副總統范斯及國務卿盧比歐參加就職彌撒。我國派前副總統陳建仁代表出席,能否與美方官員同框互動引發關注。

范斯(左)與盧比歐(右)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美聯社資料照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就職典禮18日舉行,總統賴清德日前指派陳建仁代表出席祝賀,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也將陪同。美國今天宣布,由篤信天主教的副總統范斯(JD Vance)以及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率團參加。

上月26日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喪禮,台灣也是由陳建仁及吳志中代表參加,期間陳建仁與多位國際政要互動,包括美國前總統拜登、巴拉圭眾議院議長等人。新教宗上任陳建仁再度出訪,能否見到范斯與盧比歐等現任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提升台灣能見度,格外受到矚目。

中國上月曾要求梵蒂岡排除台灣代表團參加方濟各喪禮,遭到教廷拒絕,因而未派員參加。這次新教宗上任,也沒有中國派團出席的跡象。

教廷是我邦交國之一,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辭世,時任總統陳水扁親自前往梵蒂岡參加葬禮,是我總統首次以元首身分參與教廷重大儀式,還被安排坐在元首區第一排,極具外交意義。不過由於簽證因素,陳水扁代表團僅旋風式停留24小時,未與其他國家領袖進行正式會晤。2013年方濟各就職,時任總統馬英九也親自前往觀禮。而賴清德「基於外交安排與實務考量」,皆放棄今年2次赴梵蒂岡的機會。

教宗五月主持三台公開彌撒包括就職禮

教宗良十四世 5月9日與樞機團共祭了其首台彌撒。 (圖片:梵蒂岡新聞)

教宗良十四世五月的公開彌撒日程包括其就職彌撒、探訪羅馬主要教堂以及司鐸祝聖禮等活動。

梵蒂岡禮儀長拉維利(Diego Ravelli)主教於 5 月 12 日公布了教宗 5 月的公開禮儀時間表。

禮儀的重點是正式繼承並開啟他的聖伯多祿宗座牧職和對聖母瑪利亞的敬禮。

活動日期(所列為羅馬當地時間):

— 5 月 18 日上午 10 點,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教宗就職彌撒。

— 5 月 20日下午 5 點,探訪羅馬城外聖保祿大殿並在聖保祿宗徒墓前祈禱。

— 5 月 25 日下午 5 點,在拉特朗若望大殿 , 即羅馬教區主教座堂舉行彌撒,就任羅馬主教。隨後晚上  7  點探訪羅馬的聖母大殿,朝拜聖母瑪利亞(羅馬人民的健康)聖像。

— 5 月 31 日上午 10 點,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聖母訪親瞻禮彌撒及為數名司鐸舉行祝聖禮。

【視頻講道】復活期第五主日(丙年)2025.05.18

瑪利諾會甘偉霖神父主持的主日聖經講道:因為我難於相信天主能愛我,因此,我未能讓愛成為我全部生命和行動的源泉。耶穌的十字架和復活涵義衆多,但我們獲救的主要信息之一就是天主對我們的愛是沒有約束、不受限制的。我們會犯罪,而天主愛我們。我們會逃跑,而天主愛我們。我們會在兩千年裡以言語稱自己是基督門徒而與此同時以我們的行動否定之,而天主愛我們。我們會死亡,而天主愛我們。

屏東縣府5年前贈秘魯Taiwan box 奇妙與新教宗「良十四世」結緣分

屏東縣政府2020年捐贈給秘魯TAIWAN BOX抗疫防護箱,當時接受捐贈的神職人員就是現任天主教教宗良十四世(中)。

屏東縣政府5年前捐贈秘魯防疫箱,醫師賴賢勇13日在社群平台提到,當時接受捐贈的就是天主教新教宗良十四世,「這件美事,是(時任)屏東縣縣長潘孟安成就的善舉」。屏東縣長周春米說,見證屏東與教宗奇妙緣分。

大千綜合醫院教學副院長及麻醉科醫師賴賢勇在臉書(Facebook)發文指出,2020年9月6日,2000個上面印著Taiwan can help, Pingtung can help的Taiwan box,飄洋過海到秘魯,無償捐贈給當地醫療與慈善機構,當時接受台灣捐贈的神職人員,就是現在的天主教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這件美事,是時任屏東縣長潘孟安成就的善舉。

周春米隨後也在臉書寫下「5年前的Taiwan Box,見證屏東與良十四世教宗的奇妙緣分。」良十四世自2015至2023年在秘魯奇克拉約教區擔任主教,2020年遭逢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全力協助運送氧氣、糧食等,挺身守護弱勢;而其中一項重要的防疫物資,正是由屏東出發、遠渡重洋的「防疫插管箱」Taiwan Box。

周春米表示,Taiwan Box 由「白色巨塔裡的愛迪生」賴賢勇、邱豑慶及黃致遠等3名醫師共同研發,當時潘孟安一接到醫師們來信,馬上率屏東縣政府統籌量產,協調工廠製造,短短1週就從構想到成品,與時間賽跑。

她說,2020年初全球疫情最嚴峻之際,Taiwan Box第一時間支援台灣各地,也送往最需要的國家,其中就包括秘魯、美國亞利桑那州與日本大阪、神戶、札幌等城市,彰顯Pingtung can help, Taiwan can help。

周春米說,賴賢勇暖心分享秘魯友人的驚喜發現,曾在拉丁美洲奉獻心力的主教,如今成為了天主教領袖,那雙接過Taiwan Box的手,見證了台灣與屏東的善良,愛與希望,超越國界,讓世界更美好。

地方人士表示,回顧COVID-19期間,當時台灣位於全球防疫第一線,防疫經驗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肯定,在確保國內需求優先、海外國人受到照顧,政府也行有餘力的同時,台灣政府不吝捐贈防疫物資到全世界,以具體行動TAIWAN CAN HELP彰顯台灣有能力也有意願善盡責任、為世界貢獻力量。

地方人士表示,2020年9月,秘魯當地疫情嚴重,屏東縣政府隨即寄出抗疫防護箱給秘魯,當時潘孟安還錄製問候影片,希望遠在南美洲的秘魯人民一切安好,並強調屏東是地球公民的一份子,期待盡一份力量,讓世界更美好,當時秘魯米拉弗洛雷斯區市長莫里納(Luis Molina)也舉辦捐贈記者會感謝屏東協助。

新教宗良十四世就職!總統令:陳建仁任特使

總統府宣布陳建仁擔任特使,圖為陳建仁日前率台灣朝聖團訪問梵蒂岡。(圖/翻攝陳建仁臉書)

總統府今(14)晚發布總統令,特派前副總統陳建仁為中華民國慶賀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就職典禮特使。

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彌撒將於當地時間18日在聖伯多祿廣場(St. Peter’s Square)舉行,總統府晚間發布總統令宣布此事。

陳建仁日前受訪時表示,代表團由總統府跟外交部積極籌劃中,透露16日教宗會先接見代表團。

跨宗教深情擁抱 心道法師與鮑霖神父共話和平與生態

天主教教廷跨宗教對話部副秘書長鮑霖神父(左)在聖方濟沙勿略會王敬仁神父(右)陪同下,上靈鷲山拜會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梵蒂岡西斯汀教堂台灣時間9日升起白煙的好消息,意味選出新任教宗;而來自教廷的友誼也再次走入台灣山林。天主教教廷跨宗教對話部副秘書長鮑霖神父(Fr. Paulin Kubuya)在聖方濟沙勿略會王敬仁神父(Fr. Edi Foschiatto)陪同下,本週特地上靈鷲山拜會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這場老朋友的歡聚,展現多年跨宗教對話的情誼,也為世界和平與靈性生態注入新的希望。

回顧並肩歲月 共譜新章

曾任教於輔仁大學、在台傳教17年的鮑霖神父,與心道法師相識多年,兩人攜手投入宗教對話與和平倡議。鮑霖神父屢次在國際會議上提及心道法師的貢獻,參與靈鷲山與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行的活動,還圓滿梵蒂岡與台灣佛教團體在聖山寺舉辦的「第六屆佛教徒與基督徒對話國際研討會」。

此次訪台,鮑霖神父特別安排上山之行,象徵宗教間友誼的延續與合作的深化。他贈送已故教宗方濟各的明信片與義大利起司,表達教廷的祝福;心道法師則回贈寓意和合的葫蘆、《靈性覺醒擁抱生態》小書、世界宗教博物館十大宗教地板圖騰磁鐵禮盒,最後兩人以擁抱畫下句點,凝聚心靈的連結。

對話從心開始 付諸行動

會晤中,心道法師特別感佩已故教宗方濟各推動宗教和平與環保的精神,並聊起2021年受邀參加「信仰與科學:邁向COP26」會議,對全球倡議具正向影響。他強調,宗教應致力於促進社會和諧與人心安定。

鮑霖神父則分享教宗選舉的程序與教廷在生態議題的實踐,如《願祢受讚頌》通諭所倡導的生態神學理念,強調環保不僅是行動,更是信仰的延伸。

心道法師也介紹靈鷲山的自然生態與保育努力,並肯定4月初天主教修士上山交流的經驗。他表示:「多一位神父或出家人,都是我們的兄弟。」期盼透過宗教交流,共同推動靈性生態理念,讓宗教成為安定社會、引導人心的力量。

這場山林中的會面,透過一張明信片、一份起司與一次擁抱,展現不同信仰間的深度理解與真誠祝福。不僅是心與心的交流,更是跨越語言與文化的對話行動,播下和平的種子。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左)與天主教教廷跨宗教對話部副秘書長鮑霖神父是多年好友。(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左)與天主教教廷跨宗教對話部副秘書長鮑霖神父是多年好友。(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中)介紹山上植物。(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中)介紹山上植物。(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右)擁抱王敬仁神父。(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右)擁抱王敬仁神父。(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右)擁抱鮑霖神父。(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右)擁抱鮑霖神父。(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