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過後流感疫情大流行,全台醫療量能吃緊,甚至面臨住院一床難求的困境。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陳美惠院長為體恤醫護,於情人節前夕特別至急診慰勞辛勤的醫護同仁,親送應景的巧克力和點心補給品,希望在陰雨綿綿冷颼颼的天氣同仁能注意保暖補充體力,感謝大家努力不懈堅守崗位,用專業守護民眾健康。
儘管患有持續性支氣管炎,教宗方濟各今天仍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的公開接見中呼籲和平。
教宗在會議結束時表示:「我們生而殺戮,而是為了使人們成長。 願和平之路得以找到。 “请在你的日常祈禱中祈求和平,”他將教理講授交給國務卿官員皮爾路易吉·吉羅利神父(Pierluigi Giroli)宣讀,吉羅利神父上周也發表了講話。
教宗說:「我的心與許多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同在。 姐妹們,兄弟們,讓我們為和平祈禱。 讓我們為和平盡一切努力。 不要忘記,戰爭是一種失敗。 永遠如此。 ”
教宗列舉了一些陷入激烈戰爭的國家:「淪陷的烏克蘭,她遭受了多少苦難……」他為其憂傷的名單還包括:「巴勒斯坦、以色列、緬甸、北基伍、南蘇丹。 ”
教宗方濟各昨晚還在向義大利聖雷莫音樂節發送的視訊致辭中談到了和平,該影片已在全球播出。 他說:「音樂是美,它是和平的工具」,而「戰爭會摧毀孩子」。
昨天,他也將自己的思緒轉向了小孩子,為那些“不會唱歌、不會歌唱生活、為世界上的許多不公正、許多戰爭和衝突局勢而哭泣和受苦的人”。
吉羅利神父宣讀了有關耶穌誕生和牧羊人來訪的教理講授,這是禧年教導系列“耶穌基督我們的希望”的一部分。
在福音書中關於天使向牧羊人宣告的章節(路加福音 2:10-12)被用多種語言讀出后,教宗方濟各開始閱讀它; 但過了一會兒,他讓官員替他發言,他解釋說:“由於我患有支氣管炎,所以我還不能閱讀。 ”
今天的教理講授集中在耶穌在白冷的誕生,白冷的意思是“麵包之家”,耶穌按照凱撒奧古斯都的命令,從納匝肋流浪到他的表妹依撒伯爾的家中,在瑪利亞和若瑟那裡登記,然後到達了那裡。
吉羅利神父說:「天主之子作為我們的旅伴進入歷史,當他還在母親的子宮裡時就開始旅行。 “因此,”天主進入歷史,並不會拆除世界的結構,而是想從內部照亮它們、重建它們“。
確實,耶穌降臨到這個世界,讓瑪利亞的分娩之日以一種“對國王來說史無前例”的方式得以實現。 天主之子並非出生在王宮裡,而是出生在房子後面,飼養動物的空間。 簡而言之,“他以謙卑的態度開始他的旅程”,沒有“喧嘩”,也沒有“響亮的宣言”。
因此,一些牧羊人是他歷史誕生的第一批見證者,他們是“文化程度不高、因經常與動物接觸而渾身散發惡臭的人”,“生活在社會的邊緣”。 然而他們卻從事天主向祂的子民顯現的職業。
正如福音作者路加所述,一位天使來到他們面前,宣告“大喜樂”將臨(第 10 節),於是他們來到馬槽。 在這裡,他們“瞭解到,在一個非常卑微的地方,一個為動物保留的地方,期待已久的默西亞誕生了,他是為他們而生,是他們的救世主,他們的牧羊人。 ”
“這個消息讓他們心生驚奇、讚美和歡呼。” 因此,“讓我們也祈求像牧羊人一樣的恩寵,能夠在天主面前驚歎和讚美,並能夠珍惜他所託付給我們的一切”,即“在軟弱中辨別出天主聖嬰的非凡力量”。
梵蒂岡今天(02/14)宣布,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已住院治療支氣管炎,同時接受健康檢查。這令外界再度關注高齡88歲教宗的身體健康問題。
美聯社報導,方濟各上週四(02/06)被診斷出罹患支氣管炎,但仍繼續在他位於梵蒂岡飯店的套房進行每日會見,週日(02/09)主持一場戶外彌撒,週三(02/12)也舉行公開接見。
不過在週日彌撒時他未親自宣講,而是把稿子交由幕僚代讀,當時他表示自己呼吸不太順暢。
梵蒂岡表示,方濟各今天上午結束與斯洛伐克總理費佐(Robert Fico,前譯費科)會面的行程後,到義大利羅馬的傑梅利醫院(Gemelli hospital)住院,除了治療支氣管炎,同時也會進行一些必要的檢查。
2023年6月方濟各也在此就醫,接受手術切除腸沾黏,同時處理腹腔壁的疝氣。同年3月方濟各亦曾患支氣管炎,當時他在結束一場會見後表示胸口疼,被立即送醫後診斷出支氣管炎,醫師開立靜脈注射抗生素,方濟各住院2天後出院。
梵蒂岡未透露這次方濟各將住院多久,或是何時恢復公務。今年是天主教「禧年」(Holy Year),他的行程非常多。根據官方行程表,方濟各預定週六接見一批藝術家,週日主持彌撒。
方濟各在20歲出頭時曾因併發感染,切除一小部分右肺。
近年方濟各屢傳病痛,除了2023年的手術,在2021年動了憩室炎手術。他去年9月訪問亞太4國,回國後罹患流感。他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兩度跌倒,後者造成右前臂挫傷。
方濟各近來深受背部及膝蓋痛所苦,不論現身公眾場合或在寓所移動時經常以輪椅代步,或是使用拐杖或助行器。但他堅稱仍有能力履行職責,明言不會辭去教宗職務。
據傳天主教聖人瓦倫蒂諾在古羅馬時期,常為不受世道允許的愛侶舉行祕密婚禮,因此遭迫害殉道,他的忌日便成為西洋情人節的由來。圖為位在義大利中部特尼(Terni)的聖瓦倫蒂諾教堂,是受情侶喜愛的景點。
義大利與西洋情人節淵源深厚,英文Valentine’s Day相傳指的就是天主教聖人聖瓦倫蒂諾(San Valentino),他在古羅馬時期替許多不受世道允許的戀人舉行祕密婚禮,讓他成為「守護愛情」指標。
聖瓦倫蒂諾在西元3世紀的 2 月 14 日去世,據稱這是西洋情人節日期的由來,他位在義大利中部家鄉特尼(Terni)的教堂,也成為全球戀人祈願的熱門景點,2001年經典浪漫日劇「愛情革命」曾特別飛往取景。
「義大利人是很浪漫的民族,慶祝情人節是普遍習慣,大家會到餐廳享用燭光晚餐,送花、送巧克力、安排浪漫假期。」結婚多年的義大利民眾強法蘭克(Gianfranco Ritondale)表示,即使已婚者,也會藉此向另一半傾訴愛意,讓婚姻更甜蜜。
談到情人節起源,有各種趣味的稗官野史。強法蘭克說,其中一個傳說是,古羅馬帝國擴張時期,皇帝為防軍隊受到兒女私情羈絆,向軍隊下了禁婚令,時任主教的瓦倫蒂諾某天在教堂看見一位女子哭泣,她因男友被徵召入伍無法結婚,瓦倫蒂諾就瞞著當權者,私下幫他們在教堂舉行婚禮。
強法蘭克說,消息傳開後,很多情侶都偷偷跑來找瓦倫蒂諾舉行婚禮,最後被羅馬帝國政府發現,瓦倫蒂諾因此遭殺害殉道,其逝世日是2月14日,後世情侶就將這天訂為情人節以茲紀念。
儘管傳說細節在千年後已難印證,多家義大利媒體或網路百科提到西洋情人節來源時,都會引述聖瓦倫蒂諾最廣為流傳的一段故事,就是他幫一位基督教女孩和異教徒士兵證婚,這被認為是他遭羅馬政權判處死刑的原因。
在宗教與歷史意義雙重加持下,強法蘭克說,對義大利人而言情人節很重要,不僅可藉此鞏固戀愛關係,情侶或夫妻每天難免為了瑣事吵架,在情人節透過鮮花、巧克力等小物示意,也是祈求伴侶寬恕的最好時機。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根據白宮秘書表示已經有8千多人在移民執法行動中被逮捕,川普大刀闊斧遣返非法移民。教宗方濟各罕見針對國家政策發表公開信譴責,在信中列出10點聲明,引用出埃及記並強調,儘管美國移民的現實情況很複雜,但也希望提醒世人,衡量一個社會是否公正,是在於它如何對待其中最脆弱的成員。
頂著大太陽,清潔隊工人以鏟子清理街道上的落葉。任務再難,也會盡全力完成,因為這份工作實在得來不易。
古巴移民清潔工 薩爾加多:「奇亞帕斯州政府給我們工作機會,讓我們有飯可吃 有地方住,我們之中很多人都有人生規畫,但現行政策讓我們難以前進。」
在墨西哥與瓜地馬拉南部邊境附近城市,當局為原本途經墨西哥,準備前往美國的移民,提供為期3個月的就業機會。川普上任後,新政策包含大規模遣返非法移民,但許多人仍懷抱一絲希望。
古巴移民清潔工 瓦爾加斯:「我現在想留在這裡,但如果未來美國的政策有改,我會搬過去 讓我家人過更好的生活。」
針對川普遣返非法移民,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發表公開信,呼籲真正的法治應該保障弱勢族群。
教宗在開頭引用聖經《出埃及記》,表示移民現象 就像是,以色列子民走向自由的歷程,天主永遠與移民難民同在,並指出移民問題,是歷史上的決定性時刻。但對此,美國邊境事務主管已表達反駁。
白宮邊境事務主管 霍曼:「他應該整頓天主教會,專心做他的工作,把邊境執法工作交給我們。」
美聯社指出,教宗向一個國家發表演說、傳達訊息並不罕見。但很少透過公開信件,對政府的具體政策發表意見。這次教宗列出10點關懷移民,也提醒世人,開頭建立在武力基礎上,勢必會是糟糕結局。
義大利托斯卡尼大區11日通過了一項安樂死法案,開啟這個天主教國家的先例。對一些保守教徒而言,安樂死被視為協助自殺,因此成為禁忌,即使義大利憲法法院2019年的裁定已經使安樂死事實上合法化,但義大利政壇仍然迴避這個話題,並未積極建構全國性的安樂死法案。
路透社報導,托斯卡尼大區區議會11日以27票贊成、13票反對,通過了該區的安樂死合法化法案,明定醫療單位應該如何應對有關安樂死的申請。
根據托斯卡尼的法案,重症患者可以提出申請,負責審查的單位應在30天內完成審核,若符合條件,地區衛生單位應在10天內提供醫療人員和藥物,除非患者指定自己的醫生來處理,而被指定的醫生也有權以道德倫理為由而拒絕。
義大利憲法法院2019年就已將安樂死實質合法,適用於患有絕症、造成無法忍受之痛苦、且明確表達離開人間意願的患者。憲法法院當時也呼籲義大利國會制定法案、提供明確的法律流程,但並未獲得重視。
在托斯卡尼區議會批准法案前,天主教團體「支持生命與家庭」(Pro Vita & Famiglia)就先批評,托斯卡尼把自己變成「義大利的瑞士區」。瑞士從1940年代開始有安樂死相關法案,「支持生命與家庭」聲稱,瑞士會有這種「國家協助的死亡」是為了要「擺脫那些老、弱、病、孤的族群」。
路透社指出,義大利的醫療體系,很大程度是由各個大區自行規劃,屬於地方政府權限。托斯卡尼大區的執政黨是中左派,而義大利執政黨則是極右派,普遍反對安樂死。
然而,隨著當代的高齡、少子、長照與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安樂死議題可能逐漸超越左右派之分。由右派政黨治理的威內托大區(Veneto)區議會去年也討論了一項安樂死法案,最後僅以1票之差而沒通過。 天主教為主的國家當中,目前已有安樂死相關法案的國家,包含法國、西班牙、愛爾蘭、比利時、奧地利、盧森堡、哥倫比亞等。東正教的希臘也允許被動安樂死。
嘉基醫院資訊長許天成、天主教仁慈醫院劉益宏院長、天主教若瑟醫院卓瑩祥院長、嘉基醫院周恬弘副院長、新樓醫院劉啓擧院長、天主教耕莘醫院鄒繼群院長。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嘉義基督教醫院為了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及病患照護品質,去年針對醫療資訊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深受醫界矚目。今日(10)包含耕莘、仁慈、若瑟、新樓等多家醫療機構,特地造訪嘉基醫院,進行醫療資訊系統升級的交流與討論。
嘉基資訊長許天成表示,醫院升級前的系統屬於封閉式架構,已使用超過25年,無法適應現今醫療高數位化需求,因此,醫院資訊團隊經過詳細評估規劃後,決定開發新一代的HIS系統,提供統一、自動且人性化的操作,以因應日益複雜的醫療環境。 「新系統不僅在數據處理能力、系統穩定性以及操作界面上進行了全面優化,還具備了更多自動化及智慧化功能,有效提升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並加強了病歷管理和數據安全。」許天成說,新系統經過2年左右的精心設計與開發後,先行完成門診各相關系統的整合,包含門診醫矚、護理、藥局、檢查、檢驗、手術等系統,符合衛服部統一的醫院資訊系統之策略,於去年底成功上線運作,目前正積極進行住院系統的開發,期望在明年第一季完成全面系統的更換,以支持嘉基體系醫院的開業和運作。
新系統上線總有陣痛期,上線初期部分醫護人員對新系統的使用不太適應,部分員工抱怨系統運行不夠順暢,操作流程與舊系統不盡相同,對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擾。面對這些挑戰,嘉基資訊團隊立即介入,進行現場支援與調整,並加強了新系統的培訓與指導,醫院的醫護、行政人員也逐漸適應了新系統,並發現其帶來的便捷性和準確性,工作流程變得更加順暢。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系統升級的成功,吸引了其他醫療機構的關注。今日多家醫院高層管理人員前來嘉基醫院,交流系統升級的經驗與心得。與會者分享,引進了其他醫院的資訊系統,上線時卻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甚至考慮用回原系統;對於嘉基在醫療資訊系統升級能在短短的時間內穩定運作,其過程展現高效率的執行力與資訊技術創新表示高度讚賞,並希望能將類似的成功經驗應用於自己的醫療機構中。
嘉基院長陳煒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新系統的順利運行,並且能夠幫助病患及醫護人員提高服務品質。我們理解初期會有一些過渡期的挑戰,但透過團隊的共同努力,成功克服了這些困難。能夠吸引友院來參訪交流,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與肯定。我們將繼續優化系統,確保病患的醫療體驗達到最好的水準。並將繼續致力於醫療數位化轉型,並持續推動醫療服務的智慧化升級,為未來的醫療需求做好準備。」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醫療數位轉型標竿 嘉基資訊系統升級 外院觀摩取經肯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6日抵達伊拉克摩蘇爾,向所有參與教科文組織摩蘇爾古城重建專案的工人、建築師、工程師致謝。該項目歷時7年,現已收官。在摩蘇爾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這座多元文化古城得以重生,再度煥發活力。
2018年2月,阿祖萊正式啟動“重振摩蘇爾精神”倡議。這是教科文組織歷史上首次不僅承擔協調工作,更直接主導戰後受損遺產地重建。這一工程極為複雜:摩蘇爾老城80%被毀,居民為躲避戰亂而紛紛逃離,整座城市淪為空城,廢墟間仍掩埋著大量未爆炸彈。
阿祖萊表示,7年間,教科文組織籌集超過1.15億美元,清理並排除危險物,廣泛聽取當地居民意見,並培訓2800多名伊拉克遺產修復人員。如今,這一使命圓滿完成,摩蘇爾得以重拾其身份認同的核心元素。這是一次集體勝利,充分證明了多邊合作的有力、具體、務實。
摩蘇爾124座歷史民居迎接重返家園的居民,著名的哈德巴(Al-Hadba)斜塔再次屹立於城市天際線之上,阿爾塔赫拉(Al Tahera)天主教堂和時光聖母(Our Lady of the Hour)修道院的鐘聲重新悠揚回蕩。努爾(Al-Nouri)大清真寺也將展現新的面貌。
教科文組織相關專案還包含翻新摩蘇爾及周邊地區的400間教室,資助大學圖書館,為5000多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和平教育訓練,以及開展一系列文化項目,如恢復節日和藝術中心等。
阿祖萊此行是在向所有促進落實這一宏偉倡議的各界人士表達感謝之意,包括工匠、建築師、工程師,以及眾多積極參與的當地民眾。該倡議共創造7700個就業崗位,加速了當地經濟復蘇。通過相關專案,教科文組織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積累了應對衝突後重建的專業經驗,並能將這些經驗應用於其他危機地區。 “摩蘇爾”在阿拉伯語中意為“交匯點”。2500年來,這座城市一直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見證了不同宗教和語言社群的和諧共存,承載著伊拉克豐富的文化身份。摩蘇爾古城的遺產,正是和諧共存、開放包容價值觀的象徵。
網路上有1名郭姓男網友自稱在天主教耕莘醫院擔任大夜加護病房的護理師,日前連續多次在網路社群留言性騷擾女網友,天主教耕莘醫院接到相關申訴後展開調查,經調查後該院並無這名郭姓男護理師,因該郭姓男網友的行為已對醫院及護理專業造成嚴重影響,耕莘醫院已到轄區派出所對郭姓網友提告,而警方也已受理展開調查。
據了解,這名郭姓網友在Threads上自介稱自己在耕莘醫院的大夜班加護病房任職,多次在Threads上回覆一些女網友猥褻的留言,以亦稱護理師的身分騷擾這些女網友,讓許多女網友不滿向耕莘醫院申訴。
耕莘醫院接到這些女網友申訴後立即展開調查,確認這名郭姓男網友並非該院的護理師,因該行為已對醫院及護理專業造成嚴重影響,已向轄區派出所正式報案,並提供相關證據,請警方依法調查處理。而轄區新店警分局表示,已受理耕莘醫院報案,將通知該名郭姓網友到案說明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