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9.12

每日聖言  - 9 月 12 日    星期五
農曆七月廿一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sUsdnZVYJxM

福音(路 6:39-42)
那時候,耶穌又用比喻對門徒們說:「難道盲人能給盲人帶路嗎?兩個豈不都掉進坑裡嗎?徒弟不會勝過師傅,即使他學了全部,也只能相似師傅。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弟兄眼裡的木屑,卻不注意自己眼裡的大樑呢?你怎麼能對你的弟兄說:『讓我取出那在你眼裡的木屑』,卻看不見自己眼裡的大樑呢?假善人啊!先取出你眼裡的大樑,然後才看得清楚怎樣去掉那在你弟兄眼裡的木屑!

反省
俗話說:要想改變別人,就先改變自己。這實在是符合人性經驗和智慧的至理名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在家庭成員之間、同事之間,還是朋友之間,人們都喜歡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先入為主的偏見來評價和判斷他人,有人甚至希望別人也能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做人做事,但往往事與願違,且衝突不斷。明智之舉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外是每個人放下自以為是的觀念和看法,站在別人的角度審視具體的人和事,從而找到合情合理的溝通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一過程不正是耶穌今天所說的「先取出你眼裡的大樑,然後才看得清楚怎樣去掉那在你弟兄眼裡的木屑」的意義嗎?

每日聖言 2025.09.11

每日聖言  - 9 月 11 日    星期四
聖董文學司鐸殉道(1840年)
農曆七月二十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sUsdnZVYJxM

福音(路 6:27-38)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我對你們這些聽道的人說:要愛你們的仇敵。善待仇恨你們的人,給那咒駡你們的人祝福,為那虐待你們的人祈禱;如果有人打你的臉,把另一邊也轉給他;有人拿走你的外衣,連內衣也讓他拿走;有人向你求什麼,你就給他;有人拿了你的東西,不要追回。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就應怎樣對待別人。如果你們只愛那些愛你們的人,有什麼可讚賞的呢?連罪人也愛那些愛他們的人!如果你們只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有什麼可讚賞的呢?連罪人也這樣做!如果你們只肯借錢給那些能夠償還的人,有什麼可讚賞的呢?連罪人也借給罪人,好能如數歸還!但是,你們要愛仇敵,善待他們,借出而不望償還。那麼你們的賞報必定豐厚,並成為至高者的兒女,因為祂對待忘恩和作惡的人,一樣仁慈。所以,你們該是慈悲的,正如你們的天父是慈悲的。你們不判斷,就不受判斷;不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寬赦別人,就會得到寬赦。你們給予別人,也必會給你們,並用十足的升鬥,連按帶搖,滿溢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怎樣量給別人,天主也會怎樣量給你們。」

反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達先達於人,這是中國古人的道德準則,它教導人凡事都該推己及人,以避免陷入自私自利的極端個人主義。同樣,耶穌也教導我們「愛人如己」,甚至要愛仇人。但這不等於說,我們在面對罪惡行徑和不正義現象時該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相反,就像耶穌那樣,我們要惱恨罪惡,但卻關愛罪人。這二者不但不矛盾,還是愛德的具體體現,因為只有當罪惡的行徑和現象被遏制住,個體或集體才能活出人性的價值和尊嚴。正是基於這一原則,多年來,越來越多的基督徒站在維護人性尊嚴和生命價值的高度,堅持呼籲世界各國廢除死刑,不讓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延續下去。

每日聖言 2025.09.10

每日聖言  - 9 月 10 日    星期三
農曆七月十九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sUsdnZVYJxM

福音(路 6:20-26)
那時候,耶穌抬頭看著門徒們說:「貧窮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主的國是你們的。饑餓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得飽足。哭泣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要歡笑。世人為了人子的緣故,憎恨你們、驅逐你們、羞辱你們,棄絕你們的名字如同棄絕可憎之物,你們就是有福的!在那一天,你們要歡欣鼓舞!看,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厚的!因為他們的祖先也曾這樣對待過先知。可是你們富有的人是有禍的!因為你們已得到你們的安慰。你們飽足的人是有禍的!因為你們將要饑餓。你們歡笑的人是有禍的!因為你們將哀傷痛哭。當大家都讚賞你們的時候,你們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先也這樣對待過假先知。」

反省
讀經一中保祿宗徒再次明確闡述了基督「是一切並在一切內」的神學思想。這一神學思想的偉大之處在於,將整個受造界視為情同手足、相互關聯的存在,而非彼此隔離、相互傾軋的個體。這樣高瞻遠矚的「基督論」對我們當今人類社會尤為重要。特別是在我們依然面對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種族歧視、宗教迫害、文化衝突、環境破壞時,這樣的「基督論」提醒我們,在基督內,「沒有希臘人或猶太人,受割損的或未受割損的,野蠻人、叔提雅人、奴隸、自由人的分別」,而且人類與大自然息息相關。我們要麼在相遇、相知、相愛中共同走向天國的圓滿,要麼在分裂和仇視中自毀長城。作為21世紀的基督門徒,我們必須以實際行動,勇敢地把這樣的「基督論」生活出來。

每日聖言 2025.09.09

每日聖言  - 9 月 9 日    星期二
聖伯多格肋凡(1581年)
農曆七月十八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sUsdnZVYJxM

福音(路 6:12-19)
那時候,耶穌出去,上山祈禱,徹夜祈求天主。天亮時,祂召集自己的門徒,從中選了十二人,稱他們為宗徒。他們是:西滿,耶穌給他起名為伯多祿;安德肋,是西滿的兄弟;雅各伯,若望,斐理伯,巴爾多祿茂,瑪竇,多默,阿耳斐的兒子雅各伯,又有號稱熱忱者的西滿,雅各伯的兒子猶達,和後來成為叛徒的加略人猶達斯。
耶穌同他們下山,來到一片平地上。在那裡已有許多祂的門徒,和大批從全猶太和耶路撒冷,及提洛和漆冬等海岸地區來的群眾,他們來聽祂講道,並為使疾病得到治癒。連那些受不潔之魔折磨的人,也被治好了。於是群眾爭著摸祂,因為有力量從祂身上發出,治癒他們。

反省
帶著天主性的能力和權柄,耶穌常常施行奇跡、治癒病人、驅逐魔鬼,就連波濤洶湧的加里肋亞湖,也只在祂的一聲斥責中便風平浪靜。福音中每逢耶穌治癒病人時,幾乎都有一個相似的細節:祂或是伸手觸摸他們,或是讓病人觸摸祂,甚至觸摸祂衣服的邊穗。今天的福音也再一次描述了這一細節,耶穌讓摸到祂的群眾獲得祂身上發出的力量,並得以治癒。這一系列的細節描述其實都在告訴我們,耶穌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明或高不可攀的貴族,而是降生成人,與人同行,對人性的軟弱和痛苦感同身受的天主子。作為基督徒,我們也應該像耶穌一樣,用溫暖的雙手來擦乾人們的淚水,安慰他們的憂傷。

每日聖言 2025.09.08

每日聖言  - 9 月 8 日    星期一
聖母誕辰
農曆七月十八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sUsdnZVYJxM

福音(瑪 1:18-23)
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祂的母親瑪利亞已許配給若瑟,但在他們一同居住之前,瑪利亞因聖神懷孕,並已顯示出來。她丈夫若瑟計劃悄悄地休了她,但因為他是個正義的人,不願敗壞她的名聲。若瑟正在思慮這事的時候,上主的天使在夢中顯現,對他說:“達味的子孫若瑟,不要害怕娶瑪利亞為你的妻子。因為她是因聖神而懷孕的,她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為祂要把自己的民族從罪惡中拯救出來。”這一切的發生,是要應驗上主借先知所說的話:“看!童貞女將懷孕,要生一個兒子,人們要稱祂為厄瑪奴耳。”那名字的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

反省
聖經從未提及瑪利亞的誕生。而在聖母誕辰的慶日選用“耶穌誕生”這段福音很有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講,當一個孩子誕生時,一個母親也誕生了。隨著天主子的誕生,瑪利亞成為天主之母。正如聖奧斯定所說:“天主的救贖工程始於瑪利亞的誕生。”因此,瑪利亞聯合了天與地,成為軟弱的人類與慈悲天主之間的橋樑。她的誕生顯示了天主對人類命運的計劃。天主之母,請為我們祈禱!

每日聖言 2025.09.03

每日聖言  - 9 月 3 日    星期三
聖額我略教宗聖師(604年)
農曆七月十二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gq5QmA_oGvE

福音(路 4:38-44)
那時候,耶穌離開會堂,進了西滿的家。西滿的岳母正發高燒。他們便求耶穌幫助她。耶穌來到她身旁,斥責那熱病,高燒就退了。她立刻起來招待他們。日落時,人們把患各種病痛的人都帶來見祂。祂為每一個人覆手,治好了他們。魔鬼從很多人身上被逐出來,喊說:「袮是天主子!」但是耶穌斥責它們,不准它們說話,因為它們知道祂是基督。天一亮,耶穌就出去,來到荒野。群眾到處找祂,當找到祂後,就試圖挽留祂,請祂不要離開他們。祂卻說:「我也必須到別的城鎮宣講天主國的福音!我奉差遣正是為此。」於是祂繼續宣講,走遍猶太地區各個會堂。

反省
耶穌不斷成功地驅魔和治病,祂自然成了人們心目中的明星,因此就有不少人試圖挽留祂,請祂專門為他們服務,甚至跟著祂沾光。這樣的「明星效應」在任何一個社會都不鮮見,在我們這個時代尤其普遍。然而,深切瞭解自己使命的耶穌並沒有靠名聲和「星光」順勢扶搖直上,享受他人的追捧和崇拜而樂不思蜀。這些年來,不少曾經家喻戶曉、受人敬仰的「大師」和「教主」們,最後要麼因劣跡敗露而身敗名裂,要麼身陷囹圄,甚至死於非命。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特別是作為獻身於牧靈和福傳事業的人,切不可因他人的欣賞和感激而忘記蒙召的使命和獻身的初衷,而該常常默想耶穌在榮譽面前的態度,做一個謙遜的僕人式的領導。

每日聖言 2025.09.02

每日聖言  - 9 月 2 日    星期二
農曆七月十一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gq5QmA_oGvE

福音(路 4:31-37)
那時候,耶穌下到加里肋亞的葛法翁城,在安息日教導人。他們對祂的教訓很驚奇,因為祂的話具有權威。會堂裡有個被不潔之魔附身的人,大聲喊叫:「納匝肋人耶穌,我們與袮有什麼相干?袮來毀滅我們嗎?我知道袮是誰,袮是天主的聖者!」耶穌責斥它說:「閉嘴!從這人身上出去!」不潔之魔把這人摔倒在眾人中間,就離開了他,絲毫沒有傷害他。眾人驚訝不已,議論紛紛:「這是怎麼回事?祂居然有權柄和能力命令不潔之魔!而不潔之魔竟離開了!」耶穌的名聲便傳遍了附近各地。

反省
耶穌驅魔的故事曾在福音中多次出現,而幾乎每次都有附魔者痛苦萬狀、邪魔不願離開、眾人驚訝不已的記載,可見附魔是一種多麼令人不安的情形。當代社會依然有不少附魔的現象,教會當局也有專門負責驅魔的部門和人員來協調執行這一牧靈重任,並且還定期舉行國際性的會議來交流、探討。不少驅魔師都提醒人們,雖然確有附魔之事,但並非每一種表現怪異的行為都是附魔的結果,有很多可能是心智迷亂和精神病症所致。鑒於此,不論我們遇見何種怪異現象,一定不要輕易忽略並放棄專業醫學人士對患者的診斷和醫治,以免耽誤救治的時機。換言之,我們不可犯混淆科學與信仰的錯誤。這二者並不互相衝突、矛盾,卻各有各的職能和領域。

每日聖言 2025.09.01

每日聖言  - 9 月 1 日    星期一
農曆七月初十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gq5QmA_oGvE

福音(路 4:16-30)
那時候,耶穌來到納匝肋自己長大的地方,按照他的習慣,在安息日進了會堂,站起來要誦讀,有人把依撒意亞先知書遞給祂。祂展開書卷,找到一處,上面寫著:「上主的神臨於我,因為祂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囚犯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複明,向受壓迫的人宣告自由——宣佈上主悅納人的禧年!」祂卷起經卷,交給會堂的助理,便坐下來。會堂內的人都注視著祂,祂開始對他們說:「今天,你們聽到的這段經文應驗了!」眾人都稱讚祂,對祂口中說出的恩寵之言感到驚訝,就彼此說:「這不是若瑟的兒子嗎?」耶穌說:「你們肯定要對我說這句俗語:『醫生,醫好你自己吧!』也會說:『我們聽到袮在葛法翁所做的事,也該在袮自己的家鄉做啊!』」祂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一位先知在自己家鄉是受歡迎的。真的,我對你們說,在厄里亞的時代,天旱不雨達三年六個月,遍地大饑荒,以色列有許多寡婦。厄里亞沒有被派到她們那裡,卻去了漆冬地方匝爾法特的一個寡婦那裡。在先知厄里叟的時代,以色列有許多麻風病人,他們無人得到潔淨,只有敘利亞的納阿曼被治好了。」會堂裡的人一聽這話,都怒氣填胸,起來把祂趕出城外,帶到山崖上;因這城建在山上,要把祂推下峭壁,祂卻穿過他們中間,徑直走了。

反省
納匝肋的人們一方面稱讚耶穌的「恩寵之言」,一方面卻惱怒祂,可見他們的心態是何等自相矛盾。如此矛盾的心態和反應,其實也常出現在我們身上。在面對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時,我們都喜歡聽那些能夠支持和強化自己固有觀念的說法,卻條件反射般地排斥、拒絕那些有可能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不自然的「大實話」。耶穌的鄉人從稱讚轉變成惱怒,甚至想將祂置於死地,不外是因為耶穌拿漆冬的寡婦和敘利亞的納阿曼為例,提醒他們不該因自己是以色列人便自滿自足,且歧視外邦民族。這給我們的啟發是,不應拿自己是基督徒或屬於某個宗教作為炫耀的資本,而該努力活出福音的真理。

每日聖言 2025.08.31

每日聖言  - 8 月 31 日    星期日
農曆七月初九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gq5QmA_oGvE

福音(路 14:1、7-14)
安息日,耶穌去一個法利塞首領的家吃飯。祂注意到賓客搶著坐最受尊敬的首席,便對他們講了一個比喻,說:「應邀參加婚宴,不要去坐首席,因為可能有比你更尊貴的賓客也被邀請了,當請你們的主人來對你說『請給這一位讓座』時,你只能羞慚地退到最末的位置。你被邀請時,要坐最末的位置,主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坐!』那時,你在所有的賓客面前才有光彩!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而自謙自卑的,必被高舉。」祂又對那請祂的人說:「無論你設午宴或晚宴,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戚或有錢的鄰居,以免他們回請你,你就得了回報。當你設宴時,要邀請窮苦殘疾的、跛腳盲眼的。那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無力報答你;但當義人復活時,你必會得到賞報。」

反省
長幼有序,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文化傳統,它在某種程度上扮演著穩定社會秩序和規範人際關係的作用,但如果有人將之視為展現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外在標記,則不僅會失去原有的精神文明,還會變成謀求虛榮、壓制他人的道德鎖鏈。這樣的問題和現象存在於整個人類社會中,否則,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就不必用比喻提醒那些搶著坐首席的人了。當然,為了糾正和醫治這類扭曲的問題和現象,祂也開出了相應的「藥方」,那便是自謙自卑和關愛貧窮弱小者。這也正好是今天第一篇讀經《德訓篇》的教導。求主賜給我們每個人謙遜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