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親民的教宗」! 方濟各打破傳統 簡樸關懷贏世人敬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驚傳離世。(圖/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被世人譽為「最親民的教宗」。他打破傳統、不拘泥於繁文縟節,選擇與普通民眾站在一起,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平易近人風範。從拒絕入住豪華宮殿、選擇簡樸生活,到親自撫慰病患、擁抱窮人、為弱勢發聲,他的每一個舉動,都向世界傳遞出溫暖與愛。

作為全球約11億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方濟各教宗贏得了世人的敬仰。

雙手抱起一名罹患腦性麻痺的男童,在他左右臉親吻祝福;走進監獄探視囚犯,甚至屈膝替他們清洗、親吻雙腳,傳遞「人人都有重生的機會」的信息。他,就是世人眼中最親民的教宗——方濟各。

方濟各出生於阿根廷,是史上第一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宗。本名「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1936年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是家中五個孩子中的長子。

與以往教宗多為神學教授不同,方濟各擁有化學碩士學位。年輕時,他曾當過警察、夜店保安、化學技術員與文學教師,是少見經歷豐富的教宗。

2013年3月13日,豪爾赫·貝爾格里奧當選為教宗,取名「方濟各」。上任後即展現謙遜、簡樸的風範,贏得世人尊敬。他打破傳統,不住主教宮殿,反選擇與其他神職人員住在簡樸小套房。他不去高級餐館,而是和大家一起在食堂用餐;他的專用車,不再是賓士或BMW,而是一輛普通的福特廂型車,甚至經常與其他神父一同搭乘。

教宗方濟各:「看到牧師開著最新款的汽車,我感到很難過,這太不對了。」

過去教宗穿著講究,他卻總是一身白袍,讓梵蒂岡吹起一股簡約風。

76歲才上任的方濟各,也被稱為「最拼命的教宗」。自知在位時間可能不長,他選擇全力以赴。每天清晨5點前起床,即便健康狀況不佳,仍堅持安排緊湊行程,甚至曾在短短12天內走訪亞太四國,展現滿滿的使命感。面對病痛,他更是坦然以對。

教宗方濟各:「我今天不能走到你們中間問候,因為我的右腿出了問題。」

在任期間,教宗方濟各更不畏權勢,勇於改革。面對德國一位高調作風的主教,因為開名車、耗資12億台幣整修住家,他下令無限期停職並調查。2013年10月,他更推動梵蒂岡銀行歷史上首次公開財報,整頓財政,防制洗錢。

即使是教會最敏感的性侵醜聞,方濟各也勇敢面對。他曾公開致歉、承認教會對兒童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表達痛苦與羞愧,並矢言改革。

教宗方濟各:「在這裡,我覺得我有義務表達,教會中部分神職人員對兒童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我感到痛苦與羞愧。」

他的勇氣與同理心,讓他在2013年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風雲人物」。《時代雜誌》盛讚他在極短時間內,以非凡的方式改變了這個千年機構,而他的包容、正義、大愛與同理心,也將永遠流傳在世人心中。

教宗方濟各逝世 台灣區主教團:將辦追思禮儀

教宗方濟各。美聯社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逝世。天主教台北總教區表示,目前因為消息才剛傳出,因此會先與主教們、教廷駐華大使館進一步討論後續事宜;未來也一定會為教宗舉辦追思禮儀。

梵蒂岡今天發表影片聲明指出,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已經過世,享壽88歲。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秘書長陳科告訴記者,他昨天還在梵蒂岡的官網上看到方濟各坐在輪椅上、對外打招呼的樣貌,感覺滿健康的,沒想到今天收到這個不幸的消息。

陳科說,第一時間他還直呼「真的嗎」,直到國際媒體都紛紛發表相關訊息才確認;不過因為實在太突然,因此需要先與主教們、教廷駐華大使館進一步討論後續事宜。

陳科表示,台灣一定也會舉辦追思禮儀,但時間、地點需要再討論。

快訊/教宗方濟各今晨辭世!昨才現身祝賀復活節 最後身影曝

高齡88歲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0日在復活節驚喜現身聖彼得廣場,面對超過3萬5千名信眾揮手致意,這是他自罹患嚴重雙側肺炎後,最重要的一次公開露面,卻也是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梵蒂岡21日上午宣布,方濟各在當天上午7時35分逝世,享壽88歲。

教宗方濟各20日最後一次公開現身送上復活節祝福文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根據《美聯社》報導,方濟各20日站上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中央陽台向全球發聲,「弟兄姊妹們,復活節快樂!」雖未親自主持復活節彌撒,由樞機主教科馬斯特里(Cardinal Angelo Comastri)代勞,但他仍主動搭乘座車進入廣場,沿途向信徒揮手、親切為嬰兒祝福,現場響起一片「教宗萬歲」與「太棒了」的歡呼聲。

方濟各面對超過3萬5千名信眾揮手致意,這是他自罹患嚴重雙側肺炎後,最重要的一次公開露面。儘管教宗尚未完全康復,醫師也建議避免與群眾近距離接觸,但他依舊坐上教宗座車,繞行廣場祝福群眾,展現難得的活力。

▲▼教宗方濟各20日最後一次公開現身送上復活節祝福文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20日最後一次公開現身送上復活節祝福文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20日最後一次公開現身送上復活節祝福文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不過,樞機主教科馬斯特里21日宣布,方濟各於21日上午辭世,「今天早上7時35分,羅馬主教方濟各返回了天父的懷抱。他一生都奉獻於侍奉主與教會。」

科馬斯特里在聲明中指出,「教宗以忠信、勇氣與博愛,特別是對最貧困與被社會邊緣化者的關懷,教導我們如何活出福音的價值,我們滿懷感激地緬懷這位真正跟隨主耶穌的門徒,並將教宗方濟各的靈魂,交託給那位無限慈悲的三位一體真神。」

每日聖言 2025.04.21

每日聖言  –  4 月 21 日   星期一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四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瑪 28:8-15)
那時候,婦女們立刻離開墓地,十分害怕卻非常喜樂,跑去把這消息告訴祂的門徒們。忽然耶穌迎面走來,對她們說:“願你們平安!”她們就前去抱住祂的腳,朝拜祂。耶穌對她們說:“不要害怕。去吧,告訴我的兄弟們,叫他們到加里肋亞去,在那裡,他們會看見我。”
她們離去後,幾個衛兵趕回城裡,把所發生的一切事向司祭長報告了。司祭長召集了猶太長老們來商議,決定給那些衛兵許多錢,並囑咐他們說:“你們要這樣說:祂的門徒晚上來到,趁我們睡著時把祂偷走了。如果總督聽說此事,我們會說服他,保證你們沒事。”衛兵拿了錢,就照他們所吩咐的做了。這個說法在猶太人當中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反省
士兵和婦女們都看到了天使的顯現,然而前者回到司祭長那裡,不但拿了封口錢,還造了謠;後者卻回到宗徒們那裡,歡喜地將基督復活的喜訊報告給他們。為什麼二者有如此不同的態度?區別就在於一個是為愛,一個是為利。為利的小人,見利忘義。可悲的是,如此只看重利益的人很普遍。今天,所有相信基督復活,卻因為金錢等各種利益的因素而不為祂作見證,甚至作反見證的“信徒”,豈不都與當時的羅馬士兵類似?雅各伯宗徒告訴我們,單單信還不夠,因為連魔鬼也信,而信後作證才是關鍵。我是如何為復活的基督作證的?

教宗病後出席復活節活動 心繫加薩慘況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0日出現在聖伯多祿廣場上,與大批天主教徒一起歡慶復活節。(美聯社/達志影像)

法新社報導,現年88歲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由於健康欠佳而缺席復活節前的大部分聖週(Holy Week)活動,但他今天(20日)仍然出現在聖伯多祿廣場(St. Peters Square)上,與大批天主教徒一起歡慶這個重要的節日。

這位阿根廷教宗坐著輪椅,在聖伯多祿大殿(St. Peter’s Basilica)的陽台上微弱地說出「復活節快樂」,令廣場上成千上萬信徒和其他人高興不已。

按傳統,教宗會發表「致全城與全球」(Urbi et Orbi)文告,但他今天把這項任務交由他人來執行。

在這份文告中,教宗對「令人擔憂的」反猶太主義以及加薩的「悲慘」情勢表達了譴責:「我呼籲交戰各方:停火、釋放人質,並向渴望和平未來的飢餓人民提供援助。」

有鑑於教宗接受肺炎治療後體況欠佳,教廷先前仍不確定這位全球14億天主教徒的領導人是否會出席復活節活動,或是出席的話,能參與到何種程度。

文告宣讀儀式結束後,教宗乘坐他的教宗座駕(popemobile)繞行聖伯多祿廣場一圈。儘管看起來無精打采,他仍不時從車內朝廣場上的信徒揮手致意。

教宗今天稍早也和帶著家人訪問羅馬的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進行了短暫的私人會晤。教廷透過一份簡短聲明表示:「這次會面進行了幾分鐘,讓雙方在復活節的週日互道問候。」此前教宗曾因美國的反移民政策,與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發生爭執。

教廷:教宗在復活節短暫會見美國副總統范斯

教廷:教宗在復活節短暫會見國副總統范斯

梵蒂岡表示,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今天復活節上午短暫會晤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今天是范斯赴羅馬之行的最後一天。

教廷發表簡短聲明指出,雙方有機會在今天復活節上午互相寒暄問候,這次會面持續了幾分鐘,是在當地時間上午11時30分後不久於教宗居所聖瑪爾大之家(Casa Santa Marta)進行。

每日聖言 2025.04.20

每日聖言  –  4 月 20 日   星期日
耶穌復活
農曆三月廿三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若 20:1-9)
安息日後的第一天清早,天還沒亮,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前,看見墓門的大石已被移開,就立刻跑去見西滿伯多祿和耶穌喜愛的門徒,對他們說:“他們從墳墓裡把主搬走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把祂放到哪裡去了!”伯多祿和那門徒就出來,往墳墓那裡去。兩人一起跑,可是那門徒跑得快,比伯多祿先到墳墓那裡。他彎腰往裡面觀看,只見麻紗殮布放在那裡,但沒有進去。西滿伯多祿隨後趕到,進了墓穴,也看見殮布放在那裡,裹頭的頭巾沒有和殮布放在一起,而是卷著,放在另一處。這時,那先到墳墓的門徒也進來,他一看見就信了。因為在此之前,他們還不明白聖經上說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的意思。

反省
空墳墓對於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標記。在瑪達肋納看來,它是個被盜的墓穴,耶穌的屍體從中被搬走了;在伯多祿看來,它是個謎團,因為他只看到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現象;但在若望看來,它卻是主復活的證明。為什麼有如此的差別?若望是躺在耶穌懷裡的愛徒。一個人若跟另外一位非常親近,就會比別人更熟悉他,即使沒有看到對方,也能從對方的腳步聲、呼吸,甚至氣味辨識出他。這是愛的敏銳。同樣,如果我們親近基督,也能在生命中的各類看似主不在場的“空墳墓”裡發覺復活的祂。

吃手、趴地、睡著!美副總統全家參加「受難日」禮拜 小孩好無聊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時,米拉貝兒躺在地上(黃圈處)。美聯社


美國副總統范斯全家正在義大利過復活節週末,週五(4/18)一家5口於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禮拜,不過他的3個孩子坐不住,3歲多的么女一下吸手手,一下在地上或趴或躺,最後直接在爸爸肩上睡著。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曾與范斯在美國遣返移民政策上有過交鋒,教宗週五並未參加彌撒,不過范斯或有機會親謁教宗。

范斯(JD Vance)2019年成為天主教徒,這個週末他與妻子烏莎(Usha)及3個孩子:7歲的伊萬(Ewan)、4歲的維維克(Vivek)和3歲的米拉貝兒(Mirabel)赴羅馬度過復活節週末。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週五(4/18)一家五口赴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參加「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特別禮拜。之前因肺炎住院許久的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並未參加。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路透社報導,約2小時儀式多以拉丁文進行,對3個不滿10歲的小朋友是一大考驗,年紀最大的伊萬尚能好好參加,老二維維克和3歲老么米拉貝兒就不耐長時間儀式,兩人輪流趴在地上玩,米拉貝兒一度躺地上。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范斯一度比出「噓」的手勢,要求兒子控制音量,多數時間並未嚴厲管束小孩的躁動,米拉貝兒後來在媽媽懷中睡著,范斯從妻子手中接過女兒,讓女兒在自己肩頭睡覺。

范斯預定週六(4/19)與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樞機主教(Pietro Parolin)會面,也有可能謁見教宗。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范斯曾引用天主教神學「愛的次序」(ordo amoris,或譯「有序的愛」)概念,為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辯護,認為愛是以家庭優先,而後才是鄰里乃至同胞,最後才是其他地方的人。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他示意兒子小聲一點。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他示意兒子小聲一點。路透社

教宗方濟各今年2月發表公開信,似指證范斯對於「愛的次序」的解釋,信中指出真正的愛的次序,是「透過思索建立對所有人開放的友愛,沒有例外。」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米拉貝兒蹲在桌下、維維克彎腰找她,老大伊萬打呵欠。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米拉貝兒蹲在桌下、維維克彎腰找她,老大伊萬打呵欠。路透社

教宗在信中呼籲信仰基督的教友與政治人物,關懷窮人及受迫者。他表示認同國家有權保衛自身社群,免受罪犯侵害,但不同意將非法移民一概視為犯罪。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米拉貝兒趴在地上玩。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米拉貝兒趴在地上玩。路透社

這不是教宗第一次反對川普政府移民政策,他曾於2016年表示,「一個只想著建造圍牆,而不是修建橋樑的人,不是基督徒。」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米拉貝兒坐在范斯身後椅子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米拉貝兒坐在范斯身後椅子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米拉貝兒睡在爸爸肩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米拉貝兒睡在爸爸肩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范斯堡著女兒米拉貝兒。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范斯堡著女兒米拉貝兒。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時,米拉貝兒躺在地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時,米拉貝兒躺在地上。美聯社

台東白冷會15顆60年椰樹藏危險 港人製工具幫鋸除

台東白冷會15顆60年椰樹藏危險 港人製工具幫鋸除

60年前由修士歐思定親手種下、陪伴白冷會在台東寫下感人故事的15棵椰子樹,因潛藏危險將鋸除。香港龍舟師傅「阿康」設計工具,幫忙鋸掉6樓高的椰樹,為教會省下20幾萬元。

89歲的修士歐思定望著高聳的椰子樹說,白冷會1966年遷移到杭州街現址時,他親手種下這20棵椰子樹。當時台東沒有賣苗,於是跑到高雄去買,1棵新台幣50元,總共1000元,品種不同,有幾棵是很甜的;種椰子是感覺椰子很漂亮。

他說,這些是60年前種的,現在都有6樓高,去年颱風吹倒2棵,讓他警覺到「椰子很長,很危險,倒下去的話,不一定是往哪個方向倒,就算沒倒,椰子果和葉片掉落也會有危險,所以最好是砍掉」。

在一旁的志工說,歐修士擔心椰子樹傷到人或是砸壞鄰居屋頂、車子,經常煩惱到睡不著。因此志工們決定幫歐修士解決困擾,但是吊車無法進入作業,如果請專業人士,要花新台幣20幾萬元,志工「阿康」為了幫白冷會省下這筆鋸椰子樹費用,自己設計了攀爬工具。

阿康說,2年前朋友帶他到白冷會,才知道白冷會對台東的貢獻這麼偉大,他有空就會到白冷會當志工,「能幫一點就一點」,知道歐修士煩惱椰子樹問題,於是就趕過來幫忙。

阿康將自己製作的踏板和支架牢固在椰子樹上,他說,「這些木板都是住家附近撿的,沒有花到錢」。

在妻子協助下,阿康慢慢攀爬到椰子樹的頂端,多次嘗試,確定安全後,開始鋸樹幹,每段樹幹約20公分。阿康的妻子在樹下,抬頭緊盯著阿康的一舉一動,給予需要的幫助和提醒,鋸1棵樹約3小時。看到阿康平安落地,大家才放心。

「當然會有危險」,阿康說,高就是危險,每1秒都是危險,但自己會將安全做到零失誤;鋸的時候要有技巧,否則斷木很重,不小心掉落會砸到自己或是樹下的人、物品。

阿康說,過幾天他離開台東,7月後才會台東,目前先鋸2棵,其餘的13棵7月後再慢慢鋸,「這些椰子樹,高聳漂亮,要不是有危險,他也捨不得鋸」。

歐修士說,這些60年的椰子樹見證白冷會在台東的傳教,「這麼高的椰子樹,真的危險,我捨不得,但也需要這麼做(鋸除)」。

1953年5月,當年36歲的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神父錫質平從法國馬賽海港搭乘往東方的郵輪,經過大西洋繞行非洲好望角,再經過印度海港、麻六甲海峽、香港抵達高雄港,輾轉近半年,在10月來到台東。

日後,陸續有47名神父、修士踏上這趟漫長旅程,從富裕的瑞士來到窮困的台東,開始在台東寫下感人的故事,包括台東的經濟、教育、醫療、文化,甚至早期冷門的考古、環保、社會救助,在在都是台東的歷史縮影。

近年有人陸續病逝長眠台東海岸山脈下,有人年邁回到故鄉瑞士。目前尚留在台東,還有神父吳若石和修士歐思定。

阿康則是56歲的香港造龍舟師傅胡梓康,曾親手打造龍舟闖越黑潮從台東划向蘭嶼,喚起大家對蘭嶼環保、生態的重視。2020年移居台灣,並擔任白冷會志工。

美副總統范斯訪梵蒂岡 會晤教宗副手談移民議題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AFP)

美國副總統范斯今天在梵蒂岡會晤教宗副手帕洛林,兩人討論到難民這項棘手議題。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兩個月前曾批評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因此激怒了白宮。

法新社報導,根據教廷發布的聲明,信奉天主教的范斯(JD Vance)及美方代表團與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Pietro Parolin)樞機主教和教廷外長蓋拉格(Paul Richard Gallagher)舉行了「友好會談」。

現年40歲的范斯一直希望能覲見高齡88歲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教宗日前才罹患危及生命的肺炎並住院近40天,目前正在休養中。

梵蒂岡方面並未提及教宗有進行任何這類會晤,范斯隨行人員也沒有對他在羅馬的其餘行程發表評論。

教廷透過聲明表示,在讚揚雙邊關係的友好會談期間,雙方「重申保護宗教及良心自由權利的共同承諾」。

教廷還提到,雙方就國際局勢交換意見,特別是受到戰爭、政治緊張和艱難人道處境影響的國家,也尤其關注移民、難民和囚犯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