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主教徒在祈禱中悼念教宗方濟各

香港天主教徒於 4 月 22 日在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為已故教宗方濟各祈禱。 (圖片:法新社)

中國大陸和香港許多天主教徒都在各自的堂區,為辭世的教宗方濟各祈禱。

教宗方濟各於 4 月 21 日在梵蒂岡逝世,享年 88 歲。

據梵蒂岡的《信仰通訊社》報道,中國許多教友後在得悉教宗方濟各離世後,都紛紛前往教堂為這位阿根廷籍的教宗祈禱。

報道稱,在中國大陸,教友在社交媒體網站上發文哀悼教宗的信息,並表達敬意。

華南廣東省南塘鎮一名堂區神父寫道,教宗是一位「善牧」,他在復活節主日祝福了他的羊群後才離開。

他表示:「他是一位好牧人。他選擇在復活節後離開,讓我們能夠慶祝(基督的)復活。」

教宗方濟各一直致力和自 1950 年代已與梵蒂岡斷絕外交關係的中國進行對話和建立更好的關係。

在香港,天主教徒亦紛紛向教宗方濟各表達哀悼及敬意。

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在教區的新聞公告中,代表教區及全體信友對教宗方濟各的辭世表達深切哀悼及思念。周樞機與已故教宗方濟各同為耶穌會士。

公告指出:「教宗方濟各在任期間,於 2023 年 9 月訪問蒙古;此行也讓梵中關係受到關注。」

它亦提到教宗在推動跨宗教對話和促進世界和平方面不遺餘力,決心改革教廷,當中包括由女性參與決策層等。

在訪問蒙古期間,教宗方濟各也特別向中國民眾致意。

他說:「我祝福全體人民一切順利,不斷前進,不斷進步。」他並向中國天主教徒問好,告訴他們要做「好基督徒和好公民」。

香港聖公會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讚揚教宗方濟各是一位鼓舞人心的領袖。

他在聖公會網站《教聲》中表示:「今天我們不單失去了一位天主教的教宗,也失去了一位對我們聖公宗信徒來說十分敬愛的教宗:他是上帝的忠實僕人,是鼓舞全世界基督徒心靈合一的領袖,也是所有人的真正朋友。」

在台灣,據《海峽時報》報道,總統賴清德向梵蒂岡發弔唁文,表示台灣人民感謝教皇在台灣遭受苦難時,例如去年四月發生強烈地震時給予的關懷。

他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教宗方濟各多次在台灣發生自然災害時,關心台灣人民,我們感佩他長年以來對國際和平和解、消弭不平等,以及關懷弱勢群體的努力。」

台灣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教宗方濟各的謙卑與對全人類的關懷,尤其是積極對世界和平的呼籲,均將長存我國人民與政府的心中。在此哀傷時刻,我國人民、天主教會教友與政府同表哀戚。」

澳門台灣兩地天主教大學訂學生交流協議

澳門聖若瑟大學校園裡的學生。 (圖片:澳門聖若瑟大學)

澳門與台灣兩地的天主教大學最近簽訂了一項學生交流協議,以促進學術合作,深化雙方關係。

據澳門教區葡文《號角報》 3 月 30 日報道,該學生交流協定書由澳門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與台灣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於 3 月正式簽訂。

根據該協定,聖若瑟大學學生可以在海峽對岸的天主教輔仁大學學習一至兩個學期。

該葡文週報稱,簽署的協議是自去年 10 月進行的學院交流後雙方達成的共識。

去年 10 月 22 日,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院長劉偉傑神父訪問了輔仁大學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進行辦學交流。

在台北訪問期間,劉神父與輔仁大學討論了建立協議基礎等事宜。該協定的目的是在未來為兩所大學讀天主教研究課程的本科生提供互訪機會,促進學術與文化的互動。

協議規定,聖若瑟大學宗哲系學生經推薦可至輔仁大學就讀一至兩個學期。

劉神父表示,這同樣適用於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的學生,他們亦可在聖若瑟大學學習一至兩個學期。

他指出,該協議象徵著兩所學院之間的合作邁向新里程碑,並期待未來能夠為雙方學生帶來更多學術與文化交流的機會。

據香港教區英文週報《SundayExaminer》 3 月 28 日報道,較早前香港天主教聖方濟各大學與輔仁大學亦簽署了兩項協議,以促進兩校在院校和健康科學領域的合作,並加強生命教育、天主教研究和跨學科研發方面的合作。

聖方濟各大學署理校長盧鐵榮表示,與輔仁大學簽署的備忘錄意義重大,因為這是該大學與另一所天主教大學簽署的第一份協議。

他希望雙方的合作能促進師生交流、聯合研究計劃和學位合作,讓學生從香港和台灣的學術經驗中受惠。

澳門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土地面積約為33平方公里,自 1557 年 為葡萄牙殖民地,直至 1999 年回歸中國管治。

澳門也是一個博彩和賭博旅遊城市,有約 70 萬居民,其中包括約 3 萬名天主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