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基督徒低種姓解放紀念日籲消除種姓歧視

印度達利特基督徒和穆斯林參加抗議集會,要求享有平等權利。 (圖片:法新社)

印度各地的基督徒放下教派分歧,於 11 月 9 日達利特(低種姓)解放紀念日一起聲援被邊緣化的低種姓群體,並再次呼籲教會和社會消除基於種姓的歧視。

印度天主教主教團達利特和低下層階事務辦公室秘書納亞克(Vijay Kumar Nayak)神父表示,透過特別祈禱和主日禮拜,基督徒祈求結束對達利特群體中貧困基督徒所遭受的不公待遇。

他指出,作為紀念活動的一部分,一些教區也舉辦研討會、辯論會、集會和抗議活動,以提高社會對達利特群體所遭受歧視的認識。

這項年度紀念活動由印度主教團和印度全國基督教協進會(一個由基督教和東正教教會組成的論壇)共同支持,自 2007 年以來一直舉行,以聲援經常在教會和更廣泛社會中受到排斥的達利特基督徒。

納亞克神父表示,這項紀念活動「呼籲整個基督徒團體更新我們的信仰,並與社會中弱勢的達利特群體站在一起」。

他向天亞社說:「雖然法律明文禁止,但種姓制度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中,影響著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我們的敬拜方式以及我們實踐基督信仰的方式。它撕裂了基督的身體,使窮人噤聲。」

他指出,今年活動的主題是「希望的禧年始於邊緣群體」,與教會的禧年互相呼應,強調天主的救贖「總是從窮人、被排斥者和受壓迫者開始」。

根據印度憲法,官方稱之為「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的貧困達利特人和部落群體在教育、就業和政治代表權方面享有特權。

然而,1950 年的一項總統令將皈依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的達利特人排除在這些特權之外,理由是這些宗教不承認種姓制度。錫克教徒和佛教徒後來被納入其中,但達利特基督徒和穆斯林即使經過數十年的倡導,仍然被排除在外。

歷史上被稱為「賤民」的達利特人約佔印度 14 億人口中的 2.01 億,而教會資料估計,印度 2500 萬基督徒中約有六成來自達利特或部落背景。

人權運動者和社區領袖表示,達利特基督徒在教會內部仍然遭受歧視,包括被剝奪平等參與和擔任領導職務的角色。

印度全國基督教協會達利特和部落事務部秘書諾亞表示,印度教會對種姓歧視採取「零容忍」政策。

他說:「今天的基督徒認識到,種姓不僅是一個社會問題,且是一個打擊我們信仰和福音信息核心的問題。」

他指出:「沒有人能一邊侍奉基督一邊信奉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本身就是罪惡,而賤民制度本身就是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