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教日本原爆紀念期間呼籲廢除核武

日本廣島二戰原爆 80 週年紀念。(圖片:梵蒂岡新聞)

在世界紀念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 80 週年之際,出席日本紀念活動的美國主教們表示,天主教會必須重申對非暴力、裁軍和持久和平的承諾。

來自美國華盛頓的麥克爾羅伊(Robert W. McElroy)樞機、芝加哥的庫皮奇(Blase J. Cupich)樞機、西雅圖的艾蒂安(Paul D. Etienne)和新墨西哥州聖達菲的韋斯特(John C. Wester)總主教於 8 月 5 至 10 日前往日本,參加「和平朝聖之旅」。

代表團成員,包括來自美國多所天主教大學的教職員和學生,受到長崎總教區中村道明和廣島教區白濱滿的歡迎和陪同。

在 8 月 6 日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參加朝聖的主教們與來自日本和韓國的主教以及一些原爆倖存者組織,一同強烈譴責「所有戰爭和衝突、使用和擁有核武,以及使用核武的威脅」。

聲明表示:「我們拒絕接受持續以原爆作為結束戰爭手段的辯解。」 聲明呼籲批准和擴大《禁止核武條約》,並配合其關於支持此類武器受害者和環境損害的條款。

這是韋斯特總主教第三次參加該項朝聖活動。他是一位直言不諱的核裁軍倡導者,並曾於 2022 年發表《活在基督和平之光中:邁向核裁軍對話》牧函。聖塔菲總教區是洛斯阿拉莫斯和桑迪亞美國國家實驗室的所在地,這兩個實驗室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核武計劃的關鍵機構。

在 8 月 6 日耶穌顯聖容節,庫皮奇樞機在廣島主持了一台和平彌撒。美國於 1945 年的同一天,向日本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於同年 8 月 9 日投向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

這些為迫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條件投降而進行的轟炸,造成約 11 至 21 萬人死亡。傷亡數字計算的差距既因城市自身記錄的不完整,也因破壞規模之大的統計困難。

庫皮奇樞機在講道中表示,耶穌基督在大博爾山顯聖容的光芒「揭示了我們作為天父的兒女,永遠分享神聖榮耀的使命」。但他表示,在廣島,「光芒帶來了難以想像的破壞、黑暗和死亡。」

他指出:「物理學家告訴我們,爆炸發生在中子分裂原子核的時候。」「當我們散播分裂,煽動憤怒、怨恨和偏見的衝動時,情況也是如此。」這些不受控制的情緒會逐漸失控,引發破壞性的連鎖反應,使我們看不到天主一直以來為我們設想的願景。

他說:「世界目睹了人類智慧被濫用,造成了難以想像的破壞。」「因此,今天早上,我們被召叫去維護並實現天主一直以來為我們設想的願景……開闢通往持久和平的新道路。」

麥克埃羅伊樞機於 8 月 6 日在廣島伊麗莎白音樂大學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上,分享了他對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和軍事開支增加的背景下,更新天主教關於戰爭與和平教義的看法。

他說:「在這個地球上,沒有比廣島更神聖的地方來討論和平問題了。」「戰爭最慘烈的恐怖在這裡降臨到人類身上。」

他將二戰以原爆告終作為「壓倒性的暴力」描述為人類的轉折點。他說,這要求世界「正視戰爭的本質現實」,以及這種屠殺背後的「精神和道德缺失」。

他說:「這當中深切反思的核心在於深刻認識到,原子武器不僅是一種新型戰爭,更是一種人類創造的東西,有能力毀滅人類自身。」

他表示,教宗聖若望廿三世 1963 年頒布的《和平於世》通諭是在 1962 年古巴飛彈危機後不久完成的。這場危機導致美國和蘇聯陷入核武僵局。透過闡明對和平至關重要的基本人權,通諭「為在世界建立真正的和平提出了一個全面的框架」。

此外,他也指出,教宗聖若望廿三世「無畏地宣稱,核武問題的核心是一個道德問題,如果要確保人類的未來,世界就必須開闢一條核裁軍之路。」

他說:「自從《和平於世》頒布以來,歷任教宗都指出了戰爭是道德敗壞的。」

教宗良十四世:廣島的傷痕在呼喚和平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國空軍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幾天后,拍攝了滿目瘡痍的日本城市廣島的照片。 (圖片:天亞社檔案)

教宗良十四世說,日本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的傷痕,至今在倖存者以及這兩個城市的街道和建築物上仍然清晰可見,這是對追求和平與裁軍的呼籲。

他在致廣島教區白濱滿主教的一封信中寫道:「真正的和平需要勇敢地放下武器,尤其是那些可能造成難以形容的災難的武器。」

他於 8 月 5 日在梵蒂岡發表的信息中表示:「核武器冒犯了我們共同的人性,也背叛了受造物的尊嚴。我們都被蒙召守護受造物的和諧。」

教宗的致詞正值世界各地人們聚集在一起,莊嚴紀念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國轟炸廣島和 8 月9日轟炸長崎 80 週年之際。

原爆造成超過 15 萬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城市化為廢墟。

教宗在致辭中表達了「對爆炸倖存者的尊重和愛戴之情」,「他們失去家人和苦難的故事及時地召喚我們所有人建設一個更安全的世界,營造和平的氛圍。」

他指出,即使過了 80年,「這兩座城市仍然鮮活地提醒著我們,核武器造成的深重恐怖。他們的街道、學校和家園仍然存在1945 年那個災難性 8 月留下的傷痕,不論是肉眼可見的還是精神上的。」

他說,在這種情況下,「我懇切地要重申我敬愛的前任教宗方濟各經常說的話:『戰爭永遠是人類的失敗。』」

他寫道,在「全球緊張局勢和衝突日益加劇」的今天,廣島和長崎的事件「催促那種我們摒棄建立在相互確保毀滅基礎上的安全幻想」。相反,「我們必須建立一種植根於正義、博愛和共同利益的全球倫理。」

教宗祈求,爆炸 80 週年紀念日將成為「呼籲國際社會重申其為我們整個人類大家庭追求持久和平的承諾」。

他引用了他 5 月 8 日當選教宗後隨即在聖伯多祿廣場向人群發表講話時所說的:「一種非武裝和解除武裝的和平」。

日本天主教主教呼籲全球核裁軍

七國集團領袖 2023 年 5 月 21 日高峰會期間,世界各國領導人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舉行的獻花儀式中合影留念。 (圖片:法新社)

日本天主教主教呼籲徹底廢除核武器,並提醒世界各國銘記日本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的悲慘經歷。

日本主教團於 6 月 20 日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宣布他們「堅定致力於廢除核武」。

主教們表示,他們對廢除核武的「堅定承諾」源於他們是「唯一來自在戰爭中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的主教」這一事實。

該個 6 月 17 日的聲明強調,他們「心中深深銘刻著原子彈爆炸倖存者以及廣島和長崎市民所遭受的沉重歷史和痛苦」。

在日本紀念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 80 週年之際,主教們發表了這份聲明。

1945 年 8 月 6 日,廣島被一顆原子彈轟炸,估計造成 14 萬人死亡。三天後的 8 月 9 日,另一顆原子彈在長崎爆炸,造成約 7.4 萬人死亡。

據國際廢除核武運動稱,原子彈爆炸對倖存者的影響持續了數十年,並影響了幾代的人。

運動指出,原子彈爆炸五、六年後,倖存者白血病的發生率顯著上升。

它表示,大約十年後,倖存者開始罹患甲狀腺癌、乳癌、肺癌和其他癌症,且發生率高於正常水平。

主教們說:「許多人至今仍生活在原爆的痛苦和後遺症之中。這種悲劇絕不能重演。」

他們強調,核武的存在是對所有生命的嚴重威脅。

他們警告,核武貶低了「人類和天主創造的美好世界的尊嚴」。

主教們指出,原爆後放射性塵埃造成的損害,以及核爆造成的廣泛環境破壞「對全球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他們也敦促人們銘記與核試驗和鈾礦開採有關的「全球原爆受害者」的存在。

日文中的 Hibakusha 「被爆者」指的是廣島和長崎原爆的倖存者。

聲明指出,「全球原爆受害者」「迫使我們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待原子彈倖存者」,並指核武器的研發、試驗、生產、擁有和使用「在道德上都是不允許的」。

他們警告說,核威懾的概念不能有效解決衝突。

他們在聲明中指出,「核威懾的概念使世界陷入『安全困境』,並將世界推向核戰的邊緣。我們不能容忍這種想法」。

聲明強調尊重日本憲法的精神,即拒絕以武力威脅作為解決國家間爭端的手段。

聲明呼籲徹底廢除核武器,以「透過對話實現和平,保護所有人的生命和尊嚴」。

主教們承諾為廢除核武採取四方面的行動。

他們將繼續向世界宣揚「核武的不人道」,並加入其他運動,共同倡導廢除核武。

他們將支持《禁止核武條約》的原則,同時敦促日本政府盡快批准該條約。

主教們也將致力透過和平教育和意識提升活動,將和平理念傳遞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