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夫婦收養台遲緩童 獲裁准

瑞典夫婦收養台遲緩童,台南地方法院家事法庭裁准。

嘉義市5歲遲緩男童小凱(化名)出生後因母親精神狀況不穩定,家庭經濟不佳,被安置在寄養家庭,嘉義市政府及善牧基金會進行轉介,媒合一對瑞典籍不孕夫婦收養,經台灣與瑞典兩國社工評估認可後,向台南地方法院聲請收養未成年子女,日前獲家事法庭裁准。

小凱出生1個月後,生母精神狀態不佳,他被緊急安置,由社福機構轉介到寄養家庭照顧。小凱因缺乏父母照顧發展遲緩,難以被國內收養家庭所接納,轉而跨國媒合收養家庭。

2022年12月小凱改由嘉義市政府擔任監護人,透過市府轉介,委由善牧基金會尋覓國外愛心家庭,安排將小凱出養到瑞典。

經瑞典跨國孩童領養協會推薦,向台灣天主教善牧基金會提出收養申請的瑞典夫妻結婚多年,感情關係良好、經濟穩定,因不孕無法擁有孩子,期待透過收養增加家庭成員,妻子有幼兒園工作經驗,累積與孩童互動、照顧能力,夫妻皆能為孩子營造安全及愛的成長環境。

善牧基金會評估後,認為這對瑞典夫妻適合收養,嘉義市政府同意後,向台南地院聲請追溯自去年10月9日起收養小凱。

台南地院家事庭評估,認定小凱確實有出養必要,參酌收養人夫妻家庭狀況、經濟能力、人格特質、親職能力等,均足以使小凱獲得良好照顧,符合小凱的最佳利益。

善牧基金會表示,每年該會媒合出養到瑞典、美國的出養小孩約有10多人,都是透過雙邊政府及社福機構完整評估,希望透過這項安排,讓出生在破碎原生家庭的小孩,到國外得到更好的照顧和成長。

服務台灣弱勢民眾半世紀 吳修女辭世居民感念

在台灣服務超過半個世紀的瑞士籍修女吳麗芝在德國的聖神會院過世。(圖/翻攝自chin-ping SSps)

在台灣服務超過半個世紀的瑞士籍修女吳麗芝,最近在德國的聖神會院過世,消息傳回嘉義的奮起湖,讓不少居民相當難過。因為當地醫療資源缺乏,吳修女30多年前被派到山區後守護著居民健康,除了照顧生病的民眾外,當地不少人還是由她接生的,吳修女把寶貴的一生幾乎都貢獻給台灣,真正的深愛台灣。

有著慈祥的面容和全白的頭髮,眼睛總是閃耀著門亮的光芒,她就是嘉義奮起湖地區幾乎每個居民都認識的天主教聖神會修女吳麗芝,她在德國聖神會院以91歲高齡辭世,消息傳來讓奮起湖當地的居民難過又不捨。

奮起湖居民劉家榮:「真的很惋惜,因為坦白講山上這邊不只奮起湖,包含我們鄰近的石桌,其實很多都是來我們這邊讀書,其實都受到吳修女的照顧。」

吳修女對奮湖的居民來說,不止是他們的好朋友,也是救命的醫護人員,她本身就有醫療專業,還有國際紅十字會接生證書,不少居民還是由她接生的。

奮起湖居民劉家榮:「因為我們在奮起湖山區缺乏很多的醫療,我們從小感冒生病,都是由吳修女來幫我們處理的,我妹妹其實是吳修女接生的。」

吳麗芝修女被教會由瑞士指派到台灣服務,當她第一次踏上基隆,目睹五歲的小女童牽著弟弟的手,兩人冷得直發抖,弟弟還餓肚子嚎啕大哭,後來才知道父母不和,小姐弟整天沒吃東西,吳修女立即帶他們到教會給他們麵包吃,也讓她下定決心要留在台灣。後來修女又被派到新竹,1992年被派到嘉義奮起湖服務,在台灣服務超過半世紀,把最寶貴的人生貢獻給台灣偏遠地區及弱勢的民眾。

奮起湖居民劉家榮:「他都會來到每個人的家裡面,問一下說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吳修女雖然離世,但是她對台灣的愛與奉獻留給奮起湖的居民深刻的懷念。

彰縣婦女節系列開鑼 打造性別友善城市

彰化縣政府在縣府新聞處舉辦慶祝一一四年彰化縣婦女節系列活動-彰化女力綻放美力啟動記者會。

為迎接國際婦女節到來,彰化縣政府日昨在縣府新聞處舉辦「慶祝中華民國114年彰化縣婦女節系列活動-彰化女力綻放美力」啟動記者會,彰化縣長王惠美縣府團隊與相關單位共同宣示跨領域連結縣府各局處及婦女社福團體,一起發展相關之婦女服務,積極提升婦女福利,發展女性就創業,推動婦女社會參與,強調要讓彰化縣成為一個對女性尊重、對性別友善的城市。

彰化縣社會處長王蘭心表示,這次系列活動自三月起陸續展開,有女性系列影展、彰化女路走讀、婦女中心系列活動、國際家庭日「愛家五一五家庭享幸福」活動、女力展翅就創業促進活動、婦癌篩檢等活動。

社會處長王蘭心表示,「Women三八公益市集區」今年邁入第五年,過去四年,縣府每年捐贈約一○○萬元給身心障礙團體,先後捐給「社團法人彰化縣喜樂小兒麻痺關懷協會」建造「伯立歐家園」、「財團法人基督教瑪喜樂社會福利基金會」建造「方舟園區」、「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彰化縣私立聖智啟智中心」建造「聖智家園」、「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台灣省私立慈愛教養院」建造「慈愛教室大樓」,今年婦女節公益市集義賣所得將捐助「社團法人彰化縣自閉症肯納家長協會」作為建造「肯納秀水作業所」之用,幫助弱勢,達到善盡社會責任,落實公益目的。積極打造要讓民眾更有感,讓性別更平等,幸福升等的友善城市。

彰化縣青溪婦女協會理事長鄭汝芬表示,王縣長上任以來,致力打造一個讓女性更有愛心、更有自信發展的環境,也推出了許多性別友善政策,包含萬人健檢的婦女癌篩、婦女健康檢查、婦女創業就業的支持,以及性別平等的婦女保障權益,可見王縣長一直在積極推動為婦女朋友提供更多支持的政策。主活動三月二十三日在彰化延平公園除了有姊妹的精采表演外,現場還有Women三八市集,希望透過現場姊妹的召集,讓所有婦女朋友做愛心不落人後,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

彰化縣救國團主委施鳳銘表示,這次活動豐富多元,主活動地點選在延平公園舉辦,當天現場設有Women三八公益市集,所得將捐贈弱勢團體,以實際行動傳達愛與關懷,此外還規劃婦女才藝展演、性別平等及婦女權益宣導、趣味闖關挑戰及分工體驗、永續發展互動區、婦女健康趣味競賽等精彩內容,不論是婦女參與或親子共樂都度過充實愉快的一天,誠摯邀請大家共襄盛舉。

縣議員陳玉姬表示,重視婦幼權益,協助殘貧如一,團結社區社團,希望能夠開創陽光社會,讓婦女不單只是待在家裡做家事、照顧長輩,還可以出來外面有許多平台可以提供婦女們學習許多技藝,感謝縣政府大力推動宣傳婦女權益。議員許雅琳表示,三月八日是婦女節,衷心感謝彰化所有女力,在社會上的付出與貢獻,也感謝縣府辦理一系列精彩的活動,讓大家更加重視性別平等的重要性,過去社會普遍認為「男主外、女主內」,但隨著時代的演進,這種觀念早已過時,現在提倡男女共同分擔家庭責任,攜手打造更和諧的家庭,未來也將持續努力,為女性爭取更多福利,讓女性在各個領域都能發光發熱。

教宗方濟各支氣管炎住院 嘉義教區500多人徒步苦行9公里祈禱

天主教教友徒步9公里為教宗健康祈禱,為國祈福。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因支氣管炎住院,全球教友為教宗健康做馬拉松式的接力祈禱,天主教嘉義教區今天有500餘人徒步苦行,從大林鎮沙崙天主堂出發,行走9公里到梅山中華聖母朝聖地,為教宗健康祈禱、為國祈福。

嘉義教區神父、修女及來自雲、嘉地區各堂口教友、教區所屬社福單位,醫院、學校等500餘人今天參加徒步苦行;大林教堂主任司鐸(神父)郭正利說,大林鎮沙崙天主堂是嘉義教區1876年開教第一座聖堂,今年是教宗宣布希望朝聖禧年,鼓勵教友朝聖蒙受天主祝福,今天教友藉由徒步苦行,沿路朗誦玫瑰經,為台灣祈福,為教宗健康祈禱,也為世界和平祈禱。

郭正利上午帶領教友祈禱祝福,由十字架車輛引導,500多人徒行祈禱,教徒不僅有雲嘉嘉地區民眾,還有台北的教友特地來參加,隊伍抵達梅山中華聖母朝聖地後,由主教浦英雄帶領祈禱、降福;梅山聖母朝聖地的教堂供奉中華聖母態像,穿清朝官服戴皇冠,是教會指定朝聖地,為歌德式建築造型,是當地宗教地標。

十字架車輛引導教友行走。
大林鎮沙崙天主堂是嘉義教區開教第一座聖堂。
許多教友進行祈禱。
大林教堂主任司鐸郭正利帶領教友祈禱。

德蘭啟智中心震災重建尚缺300萬

天主教德蘭啟智中心玉井本部、楠西服務據點,在0一二一地震中有多處設施受損,天主教台南教區的榮休主教林吉男與德光中學前往了解災況,捐出十二萬元協助災後重建。(德蘭提供)

天主教德蘭啟智中心玉井本部、楠西服務據點,在0一二一地震中有多處設施受損,經評估重建及結構補強約需五百萬元經費,天主教台南教區的榮休主教林吉男與德光中學前往了解災況,捐出十二萬元協助德蘭災後重建。

長年致力於偏鄉身障者服務,為弱勢群體提供早療、心智障礙者日夜間服務的德蘭啟智中心,服務對象以發展遲緩嬰幼兒、成人心智障礙者及社區脆弱長輩為主,但在今年一月二十一日的地震中,位於玉井本部及楠西服務據點的建築物損害嚴重,包括梁柱出現裂痕,多處牆體及設施損壞,目前僅能暫時停用服務場所,影響平日的活動進行,初估重建經費五百萬元。

林吉男與德光中學副校長游朝元、家長會會長、秘書長及成員,前往德蘭啟智中心了解災後情況。德蘭感謝德光中學家長會捐贈十萬元、秘書長吳志強捐贈二萬元,幫助德蘭啟智中心震災復原,為中心提供寶貴的支持與關懷。

德蘭表示,感謝這段時間慈善企業、團體及個人的支持與協助;目前重建經費仍有三百萬元缺口。為盡速讓服務回歸正常,確保中心持續提供安全的服務場所,希望各界協助捐款。

基隆市推動失智友善社區 強化照護與預防意識

為打造失智友善環境,基隆市衛生局於2月11日及2月17日舉辦「失智友善社區推動工作坊」,邀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陳俊佑處長擔任講座,與七區衛生所、三處失智共照中心的醫護人員及志工等62人共同研討推動策略,學習其他縣市的成功經驗,期盼讓基隆成為更友善的失智照護城市。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陳俊佑處長分享失智友善社區推動工作。

會議中,信義區據點志工提議,願意與醫療院所合作舉辦「健康識能活動」,協助篩檢疑似失智症長者並轉介至適當據點參加活動。此外,各區也規劃了推動計畫與指引地圖,為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奠定堅實基礎。

基隆市衛生局近年來積極推廣失智症識能教育,透過講座、電影欣賞、故事分享、運動及手作課程等多元活動,提高市民對失智症的認識與預防意識。截至今年,基隆市已培訓8,290位失智友善天使,成立300家失智友善組織,並有80里居民參與過相關教育課程或活動。2023年更累計超過2萬人次接觸失智症識能與友善態度宣導活動。

學員同心協力擬定今年度的推動工作計畫。

目前,基隆市設有三處失智共照中心、十一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二處家庭照顧者服務據點、八處日間照顧中心及一處團體家屋,提供全方位的失智照護服務。社區內進行識能宣導與預防方法推廣,醫療院所負責診斷、藥物提供與資源轉介,而長照機構則辦理預防延緩活動與照顧者支持課程,使確診率提升至70%以上,達成國健署「2025失智友善台灣777」目標。

基隆市衛生局長張賢政強調,在高齡社會中,每位市民都是失智友善天使,應認識失智症、學習預防與溝通技巧,適時提供協助,減輕照顧者的生活與心理負擔。他也呼籲民眾,失智症早期發現與治療能有效延緩病程惡化,透過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提升失智家庭的生活品質。如有任何失智症相關問題,民眾可就近洽詢各區衛生所,獲取專業協助。

嘉義神父趙永吉 被教宗任命「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

趙永吉神父。(圖/翻攝天主教安仁家園網站)

教廷新聞室5日指出,嘉義教區秘書長趙永吉神父被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任命為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

天主教嘉義教區在臉書發文,趙永吉神父在5日晚間被教宗方濟各派任為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我們深深祝福趙秘書長,被天主揀選為宗徒的繼承人,是我們嘉義教區的榮耀,是新春佳節的恩賜,更是許多人的推薦和盼望的,我們教區禧年的大喜事!」

天主教嘉義教區指出,「教宗方濟各任命他為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這不僅是對趙神父多年奉獻的肯定,也是對台北總教區未來發展的期許,深信我們敬愛的台北總教區的鍾總主教,教區會士神父及弟兄姊妹也衷心盼望。我們一起衷心祝賀趙永吉神父,為他誠心祈禱,願他在新的職務中繼續以智慧與慈愛帶領信徒,為台灣教會注入更多活力與希望!」

台北總教區也公此消息,並表示,趙永吉神父目前擔任嘉義教區秘書長、嘉義教區主教座堂本堂神父。趙神父於1973年出生,2001年晉鐸。

天主教安老院收容無依老人數十寒暑 新北副市長朱惕之新春關懷

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致贈小福袋給安老院103歲劉奶奶。(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新北市八里區台灣天主教安老院,設立於1972年迄今超過50年,2015年因屋況老舊在各界協助下重建,時任新北市工務局長的副市長朱惕之在重建過程中大力協助,現任安老院主任涂阿菊修女感念在心,朱惕之6日前往安老院慰問,讚美台灣天主教安老院照顧過無數個孤苦無依的老人,是長照先驅也是長照典範,期待社會上更多善心人士共同關心長輩。

朱惕之6日代表市長侯友宜致贈「蛇福泰吉」賀歲福袋和水果禮盒給安老院,台灣天主教安院董事長顧志珍修女表示,安老院是法國蘭都聖若瑟母院安貧小姐妹會,於1968年派遣兩位美籍白修女和董修女到台灣創立,最早設立在汐止,後來遷移到八里現址,安老所所收容的對象為年滿70歲以上低收入戶無依靠的老人。

顧志珍表示,10年前原有房舍年久失修,加上地震颱風影響,房舍均已龜裂漏水,因此必須進行整體改建,但由於改建經費高達4億多元,教會雖有對外募款,但僅得數千萬元,後來幸有前高鐵董事長歐晉德幫忙,請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樑大力資助,以及許多慈善企業家贊助,費時2年餘始興建完成新大樓,朱惕之也提供相關建議讓整個興建過程順利完成,並讓孤苦無依長者有更舒適的環境頤養天年。

朱惕之在顧志珍帶領下,參觀所內的房間和各項專供長輩使用的設備,稱讚安老院主事的修女和所有照顧人員的用心,讓年老無依的長輩有了依靠,正符合市府將老人和小孩照顧好的重要政策。

台灣天主教安老院長輩拍掌歡迎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到訪。(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台灣天主教安老院長輩拍掌歡迎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到訪。(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安老院主任涂阿菊修女(左2)帶領朱惕之參訪安老院內各項設施。(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安老院主任涂阿菊修女(左2)帶領朱惕之參訪安老院內各項設施。(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響應教宗世界和平日文告 賴清德:和平無價 戰爭沒贏家

中華民國駐梵蒂岡大使館外景。

賴清德總統日前致函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響應教宗「2025年世界和平日文告」。賴清德指出,如同教宗疾呼「戰爭對所有人都是挫敗」,他堅信「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台灣除將持續致力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擔任世界和平的舵手,也盼國際組織不應再以任何政治因素排除台灣。

賴清德函文指出,2025年世界和平日文告的主題為「寬免我們的罪債:將祢的平安賜予我們」,意在開啟文化變革,讓人際與國際關係不再受以強凌弱的「剝削邏輯」支配,尋求真正長久和平,他由衷感佩及認同。

總統賴清德。

賴清德表示,他秉持由行醫轉為從政的初衷,「醫生一次只能幫助一個人,擔任公職可以同時幫助更多人,解決民眾生活的困難」,於去年5月就職演說中,矢志只要在任期的每一天,都將遵循聖經「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視民如親,不愧於每一分信賴與託付,以無比堅定的心情,接受人民託付,肩負起帶領國家的重責大任,打造民主和平繁榮新台灣。

賴清德說,新的一年,變動的國際局勢對全球民主國家而言,依舊充滿嚴峻挑戰。當前俄烏戰爭仍在進行,中國、俄羅斯、北韓、伊朗等威權政體,更持續合流、威脅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嚴重影響印太及全球的和平穩定。

賴清德提到,如同教宗疾呼「戰爭對所有人都是挫敗」,他也堅信「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維護台灣海峽穩定和平,不僅已是國際社會的高度共識,守護自由平等、民主人權的生活方式,更是台灣人民無可退讓的堅持,台灣將持續致力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擔任世界和平的舵手。

賴清德指出,台灣藉由積極推動價值外交,並透過各項榮邦計畫,協助友邦繁榮發展,多年來累積了豐富獨特的援外經驗,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理念下,透過強化基礎建設、技術轉移、人才培育等方式,希望真正幫助弱勢國家脫貧脫困。

賴清德表示,教宗的文告提到各國不應僅限於孤立的慈善行為,也需建立新的全球性金融架構,共同應對糧食危機、氣候變遷等挑戰,他對此至感欽佩,也殷盼國際組織不應再以任何政治因素排除台灣,台灣樂願承擔國際責任,希望透過更多的國際平台,貢獻並分享自身寶貴經驗。 賴最後表示,他謹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及人民,再次表達願意以具體行動與教廷共同為促進世界和平而努力,同時發揮台灣價值精神,與教廷攜手齊心向前落實正義、民主、自由與和平的普世價值。

義籍神父春節想台灣 搭車5小時赴教廷使館團圓

農曆新年到,駐教廷使館邀請曾旅台外籍神職人員共度除夕。在台奉獻47年的義籍神父傅立吉,退休後回到北義,他搭5個小時火車前來參加,只為一解思鄉之情,「台灣是我的家,我想念大家。」

駐教廷使館昨天舉辦除夕餐會,3位樞機主教與多位神職人員出席,包括教廷宗座科學院長涂克森(Peter Turkson)樞機、教廷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副祕書長巴吉歐(Fabio Baggio)樞機,教宗駐馬爾他騎士團特別代表鐸瑪士(Silvano Maria Tomasi)樞機。

駐教廷大使李世明致詞時表示,總統賴清德和外交部長林佳龍在新春談話中都強調和平的重要,呼應教宗方濟各對和平的訴求,台灣會盡一切可能維護和平,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台灣,共同促進世界和平。

巴吉歐接受中央社訪問指出,農曆新年象徵新開始,今年也是天主教禧年,他期盼今年各地區都能獲致和平。他表示自己曾在菲律賓擔任傳教士,有機會訪台多次,他很欣慰天主教會在台灣過去做出許多貢獻,他主要負責移民難民事務,也很樂見台灣一直很重視移民難民問題。

今年82歲的靈醫會神父傅立吉(Fr. Felice Chen),來台時僅28歲,在台灣度過近半個世紀後退休返回北義。他長年在宜蘭羅東聖母醫院貢獻,獲頒第十四屆「醫療奉獻獎」,另曾獲澎湖縣政府頒發「榮譽縣民」,並在2017年取得台灣身分證,成為「正港台灣人」。

傅立吉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從北義搭火車到羅馬有點遠,要花5個小時,但他還是想來使館參加活動,看看很多朋友,「因為我在台灣的47年,真的過得很高興。」

出席的外籍神父來自不同國家,有非裔神父、日籍神父、西班牙神父、法國神父,見面卻都能以流利中文互相問候,偶爾還夾帶幾句台語,形成特殊場面。

神父彼此問起旅台時間,宛如比對當兵「梯次」,傅立吉是在座最資深的前輩。傅立吉笑稱,一位神父聊天時提到,他在台灣待了快4年,「我去台灣時,那位神父都還沒出生呢。」

被問到最想念台灣哪裡,傅立吉說,他在台灣47年,哪裡都去過了,在羅東服務時間最多,也待過台北、澎湖、新竹。他表示,最多時間是與宜蘭縣原住民和羅東聖母院一起度過,「那裡當然是我的家,我很想念他們。」

談到回義大利後懷念哪些台灣食物,傅立吉露出靦腆笑容說,這裡有間店在賣台灣進口的麵,他每天早上都吃那個,加開水泡三分鐘就可以吃,「有些人會笑我,問我為何要用筷子吃,我說用筷子比較有味道,用叉子不行啊。」

傅立吉說,有機會和台灣朋友相聚總是很感動,「我這次特地帶妹妹一起搭車來,讓她看看台灣的人。」而他新年想對台灣朋友說的話是,「希望天主保佑大家身體健康,保佑台灣的人。」

傅立吉的妹妹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她以前曾去台灣探望過哥哥3次,最大印象是覺得台灣人工作很勤奮,值得學習。她還透露「哥哥剛搬回義大利時常常哭,因為捨不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