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主教徒在祈禱中悼念教宗方濟各

香港天主教徒於 4 月 22 日在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為已故教宗方濟各祈禱。 (圖片:法新社)

中國大陸和香港許多天主教徒都在各自的堂區,為辭世的教宗方濟各祈禱。

教宗方濟各於 4 月 21 日在梵蒂岡逝世,享年 88 歲。

據梵蒂岡的《信仰通訊社》報道,中國許多教友後在得悉教宗方濟各離世後,都紛紛前往教堂為這位阿根廷籍的教宗祈禱。

報道稱,在中國大陸,教友在社交媒體網站上發文哀悼教宗的信息,並表達敬意。

華南廣東省南塘鎮一名堂區神父寫道,教宗是一位「善牧」,他在復活節主日祝福了他的羊群後才離開。

他表示:「他是一位好牧人。他選擇在復活節後離開,讓我們能夠慶祝(基督的)復活。」

教宗方濟各一直致力和自 1950 年代已與梵蒂岡斷絕外交關係的中國進行對話和建立更好的關係。

在香港,天主教徒亦紛紛向教宗方濟各表達哀悼及敬意。

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在教區的新聞公告中,代表教區及全體信友對教宗方濟各的辭世表達深切哀悼及思念。周樞機與已故教宗方濟各同為耶穌會士。

公告指出:「教宗方濟各在任期間,於 2023 年 9 月訪問蒙古;此行也讓梵中關係受到關注。」

它亦提到教宗在推動跨宗教對話和促進世界和平方面不遺餘力,決心改革教廷,當中包括由女性參與決策層等。

在訪問蒙古期間,教宗方濟各也特別向中國民眾致意。

他說:「我祝福全體人民一切順利,不斷前進,不斷進步。」他並向中國天主教徒問好,告訴他們要做「好基督徒和好公民」。

香港聖公會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讚揚教宗方濟各是一位鼓舞人心的領袖。

他在聖公會網站《教聲》中表示:「今天我們不單失去了一位天主教的教宗,也失去了一位對我們聖公宗信徒來說十分敬愛的教宗:他是上帝的忠實僕人,是鼓舞全世界基督徒心靈合一的領袖,也是所有人的真正朋友。」

在台灣,據《海峽時報》報道,總統賴清德向梵蒂岡發弔唁文,表示台灣人民感謝教皇在台灣遭受苦難時,例如去年四月發生強烈地震時給予的關懷。

他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教宗方濟各多次在台灣發生自然災害時,關心台灣人民,我們感佩他長年以來對國際和平和解、消弭不平等,以及關懷弱勢群體的努力。」

台灣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教宗方濟各的謙卑與對全人類的關懷,尤其是積極對世界和平的呼籲,均將長存我國人民與政府的心中。在此哀傷時刻,我國人民、天主教會教友與政府同表哀戚。」

天主教神父與修士參訪靈鷲山 展開跨宗教心靈交流

天主教神父與修士參訪靈鷲山,與法師合影。(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宗教交談委員會執行秘書林之鼎神父,4月8日帶領5位天主教台灣總修院的哲學班修士,與來自義大利的聖方濟沙勿略修會多媒體負責人羅西尼神父(Fr. Pietro Rossini),迦百列神父(Fr. Hector Gabriel),以及在台服務逾30年的王敬仁神父(Fr. Edi Foschuatto)一行,前往靈鷲山進行宗教交流與紀錄片拍攝,共同體驗佛教禪修與靈性生態,展現台灣跨宗教融合的多元風貌。

在靈鷲山顯月法師與寶屹法師的陪同導覽下,一行人走訪心道法師當年閉關修行的法華洞,了解靈鷲山及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創建歷程;修士們並於圓通寶殿參與9分鐘的禪修體驗;在開山聖殿晚課誦經中感受自然與法音交融的莊嚴寧靜;繞行光明勝大金塔三匝,為世界和平祈禱,留下深刻的靈性體驗。

修士李哲義分享,這是他首次造訪佛教道場,從禪修中感受到與天主教靈修、默觀的相似之處。他表示,不同宗教的修行方式雖異,但追求真理與智慧的核心是一致的。並提到顯月法師所說的「究竟真理」,讓他思考生命本質:「我們為誰而生?為誰而活?」

另一位曾修習景觀設計的修士,對山上「路上有樹、屋中有石」的設計印象深刻,認為靈鷲山不為建設而破壞自然,體現人與環境的共生精神。他觀察山上處處備有雨傘,細心體貼的安排讓他感受實踐慈悲的用心。顯月法師指出,靈鷲山推動的靈性生態,即「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分享生命滋長的共同成果」,理念深受訪客共鳴。

多位修士也提到,在禪堂靜坐時,透過心道法師的語音引導,很快進入平靜狀態,讓他們驚訝於禪修在紛擾時代中帶來的當下覺察。有人分享,參訪前雖懷抱期待卻也有些不安,但實地體驗後,感受到的是包容與溫暖。修士們對開山聖殿融合多種佛教風格感到驚喜,認為靈鷲山體現「合而不同」的精神,與天主教強調的愛與和平理念不謀而合。

羅西尼神父表示,這次參訪帶來「令人驚奇」的體悟,王敬仁神父也贈送書籍與小禮表達感謝。林之鼎神父分享在義大利學習道家哲學後,才真正理解跨宗教交流的珍貴與深遠。

迦百列神父表示,參訪靈鷲山與世界宗教博物館後,深刻理解心道法師經歷戰亂後發願傳遞和平的初心。這讓他想起在博物館朝聖步道牆柱上看到的「在出生之前,我是誰?」、「我們為何被生而為人?」、「我們為什麼懼怕死亡?」等生命大哉問。

最後,顯月法師以「每個人都是一顆珠子」形容,大家如同世界宗教博物館1樓大廳天花板上的「珠玉之網」,透過分享與學習,彼此連結、相互輝映。

天主教神父與修士繞行光明勝大金塔三匝後,為世界和平祈禱。(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天主教神父與修士繞行光明勝大金塔三匝後,為世界和平祈禱。(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主教神父與修士體驗9分鐘禪修。(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主教神父與修士體驗9分鐘禪修。(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靈鷲山顯月法師與寶屹法師贈送小禮物給神父及修士們。(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靈鷲山顯月法師與寶屹法師贈送小禮物給神父及修士們。(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在台服務逾30年的天主教王敬仁神父(右)贈送禮物給靈鷲山顯月法師。(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在台服務逾30年的天主教王敬仁神父(右)贈送禮物給靈鷲山顯月法師。(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壁畫藏密碼…南台灣最美馬賽克教堂聖奧德堂 創作人鮑博102歲辭世

嘉義市歷史建築聖奧德天主堂有「南台灣最美馬賽克教堂」美譽,為1961年由荷蘭籍神父畢耀遠委託墨西哥藝術家飽博,用大量馬賽克磚圖案裝飾拼貼,壁畫暗藏玄機,成為教友、遊客亟欲一探究竟的「教堂密碼」。畢耀遠已於2019年97歲蒙主恩召,定居台灣多年的飽博,則於本月6日在新店以高壽102歲辭世,教友相信兩人會在天堂重逢。

鮑博妻子在天主教周報刊登丈夫、墨西哥籍藝術家鮑博(FranciscoBorboa Valenzuela)、聖名「方濟各」辭世訊息,6日零時58分在新店耕莘醫院蒙主恩召,享嵩壽102歲。鮑博畢生致力於以聖藝傳播福音,以馬賽克、鋼鐵、壓克力、玻璃纖維、油畫、木雕等媒材, 繪製成壁畫、苦路、聖堂禮儀空間設計、建物主視覺等創作,分布台灣、香港、澳洲、東馬、墨西哥和西班牙等地,

鮑博晚年定居台灣數十年,在各教堂、學校、醫院、修院等都可見其精彩創作,並著作多部圖文畫冊傳揚主愛及耶穌教誨與精神。12日周六上午9時在新店大坪林聖三堂舉行殯葬彌撒。

聖奧德堂位於忠孝路上、耐斯松屋百貨對面,斜頂式建築是特色,遠遠望去像只蓋一半房子,半個多世紀前由美國婦人郎奧德出資、神父畢耀遠監工興建完成,馬賽克藝術作品出自鮑博,教堂50周年慶義賣鮑博畫作所得30%,捐給天主教若瑟社會福利基金會,作早療與中輟生公益之用。

1959年,嘉義教區主教牛會卿指派畢耀遠到美國,籌募建聖堂、傳教經費,美國婦人郎奧德告訴畢耀遠,自己有塊地租約快到期,打算賣地捐千美元蓋聖堂,1960年郎奧德履行承諾,寫信表示地賣了,要捐1千美元,但蓋聖堂一定不夠用,於是寄3千美元,唯一條件是要畢耀遠監造。同時間,嘉義教區在忠孝路買塊地,畢耀遠邀請鮑博設計,1961年初動土,1962年3月9日落成,以郎奧德名字為教堂命名為「聖奧德堂」。

畢耀遠經神父黃啟祥引薦,認識鮑博,2人一起討論設計教堂,鮑博以「一雙祈禱的手」側視圖為發想,勾勒充滿象徵意義梯形天主堂外觀,運用馬賽克磁磚拼貼出19幅壁畫,鮑博以中文名「鮑步雲」落款其中5幅馬賽克壁畫中,成為暗藏壁畫中「密碼」。

建造教堂,為找尋適合馬賽克磚,畢神父與鮑博費苦心,尤其教堂外耶穌身上紅心,當時只有浴缸用紅色馬賽克磚,他們覺得不符紅心的顏色,偶而逛到嘉市1間藝品店煙灰缸時,當場買下並要店家摔在地上、將碎片帶回貼上牆面,該幅作品也才完成。

嘉義市歷史建築聖奧德天主堂,由荷蘭籍神父畢耀遠委託墨西哥藝術家飽博,用大量馬賽克磚圖案裝飾拼貼,有「南台灣最美馬賽克教堂」美譽。圖/嘉市府提供

嘉義市歷史建築聖奧德天主堂,由荷蘭籍神父畢耀遠委託墨西哥藝術家飽博,用大量馬賽克...
嘉義市歷史建築聖奧德天主堂,由荷蘭籍神父畢耀遠委託墨西哥藝術家飽博,用大量馬賽克磚圖案裝飾拼貼,有「南台灣最美馬賽克教堂」美譽。圖/嘉市府提供
荷蘭籍神父畢耀遠(右)2019年97歲蒙主恩召,墨西哥藝術家飽博(左)本月6日高...
荷蘭籍神父畢耀遠(右)2019年97歲蒙主恩召,墨西哥藝術家飽博(左)本月6日高壽102歲辭世,教友相信2人在天堂重相逢,享永福了。記者魯永明/翻攝
嘉義市歷史建築聖奧德天主堂,由荷蘭籍神父畢耀遠委託墨西哥藝術家飽博,用大量馬賽克...
嘉義市歷史建築聖奧德天主堂,由荷蘭籍神父畢耀遠委託墨西哥藝術家飽博,用大量馬賽克磚圖案裝飾拼貼,有「南台灣最美馬賽克教堂」美譽。圖/嘉市府提供
鮑博妻子在天主教周報刊登丈夫、墨西哥籍藝術家鮑博(FranciscoBorboa...
鮑博妻子在天主教周報刊登丈夫、墨西哥籍藝術家鮑博(FranciscoBorboa Valenzuela)、聖名「方濟各」辭世訊息,6日零時58分在新店耕莘醫院蒙主恩召,享嵩壽102歲。記者魯永明/翻攝
嘉義市歷史建築聖奧德天主堂,由荷蘭籍神父畢耀遠委託墨西哥藝術家飽博,用大量馬賽克...
嘉義市歷史建築聖奧德天主堂,由荷蘭籍神父畢耀遠委託墨西哥藝術家飽博,用大量馬賽克磚圖案裝飾拼貼,有「南台灣最美馬賽克教堂」美譽。圖/嘉市府提供

澳門台灣兩地天主教大學訂學生交流協議

澳門聖若瑟大學校園裡的學生。 (圖片:澳門聖若瑟大學)

澳門與台灣兩地的天主教大學最近簽訂了一項學生交流協議,以促進學術合作,深化雙方關係。

據澳門教區葡文《號角報》 3 月 30 日報道,該學生交流協定書由澳門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與台灣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於 3 月正式簽訂。

根據該協定,聖若瑟大學學生可以在海峽對岸的天主教輔仁大學學習一至兩個學期。

該葡文週報稱,簽署的協議是自去年 10 月進行的學院交流後雙方達成的共識。

去年 10 月 22 日,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院長劉偉傑神父訪問了輔仁大學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進行辦學交流。

在台北訪問期間,劉神父與輔仁大學討論了建立協議基礎等事宜。該協定的目的是在未來為兩所大學讀天主教研究課程的本科生提供互訪機會,促進學術與文化的互動。

協議規定,聖若瑟大學宗哲系學生經推薦可至輔仁大學就讀一至兩個學期。

劉神父表示,這同樣適用於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的學生,他們亦可在聖若瑟大學學習一至兩個學期。

他指出,該協議象徵著兩所學院之間的合作邁向新里程碑,並期待未來能夠為雙方學生帶來更多學術與文化交流的機會。

據香港教區英文週報《SundayExaminer》 3 月 28 日報道,較早前香港天主教聖方濟各大學與輔仁大學亦簽署了兩項協議,以促進兩校在院校和健康科學領域的合作,並加強生命教育、天主教研究和跨學科研發方面的合作。

聖方濟各大學署理校長盧鐵榮表示,與輔仁大學簽署的備忘錄意義重大,因為這是該大學與另一所天主教大學簽署的第一份協議。

他希望雙方的合作能促進師生交流、聯合研究計劃和學位合作,讓學生從香港和台灣的學術經驗中受惠。

澳門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土地面積約為33平方公里,自 1557 年 為葡萄牙殖民地,直至 1999 年回歸中國管治。

澳門也是一個博彩和賭博旅遊城市,有約 70 萬居民,其中包括約 3 萬名天主教徒。

緬甸強震災情慘重…天主教會獻上代禱祝福 緬國方濟會士發送救濟品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分發災民水瓶及救濟品,災民爭相索取,方濟會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不少民間單位發起捐款,衛福部還未設立緬甸賑災專戶;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的會士,分發災民水瓶及救濟品,災民爭相索取,方濟會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

方濟會在台修會劉姓神父說,「關於上周緬甸發生大地震,我們方濟會在緬甸的弟兄跟大家分享目前的災後情況,以及當地教會正在做的救濟服務,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

3月30日,我們的一些兄弟訪問了最近受到緬甸強烈地震嚴重影響的曼德勒地區之一。訪問期間,他們目睹曼德勒人民面臨的許多挑戰。請緬甸人民在恢復時繼續祈禱。此外,我們還分發了水瓶,幫助在這個困難時期提供一些救濟。」

針對外界關切緬甸強震,災情慘重,衛福部是否設立緬甸賑災專戶?衛福部次長呂建德日前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持續與外交部評估,台灣會準備好,但是最主要得看當地政府,看他們的需求是怎麼樣。

由於緬甸是軍政府統治,軍事國家訊息封閉,不管個人或機構團體,對內部需要了解都非常有限,募款在緬甸當地是誰配合他們,送到什麼地方去,做什麼事情?由什麼人來做?有名從事國際援助的基督教會人士提醒:「愛心要有智慧:奉獻請審慎小心」。因為金錢來得不容易,美善的心更是珍貴不能被污染,如果這些錢能夠正確的用在災區有需要的地方,那才能實際的幫助當地的人。

救災的募款,捐款者的美善心意非常單純非常珍貴,但是募款的機構的動機,運作的流程,經費的使用比率,當地配合機構,與實際執行的成效,….. 等等,很多的細節,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愛心要有智慧!所以大家捐款救災之前,請特別審慎小心,多多思考清楚。」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會士,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圖/方濟會提供

聖母醫院營造友善職場 員工子女托嬰中心啟用

醫護人力的短缺是台灣的重要課題,羅東聖母醫院設立「員工子女托嬰中心」正式啟用。(羅東聖母醫院提供)

醫護人力的短缺是台灣的重要課題,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努力把優質的醫護人才留住,特別設立「羅東聖母醫院員工子女托嬰中心」,最多收托可三十位嬰幼兒,以員工子女為優先收托對象,讓所有在職場與家庭辛苦的員工無後顧之憂,在各界的見證下,正式啟用。

啟用典禮洽逢天主教靈醫會世界總會長Fr. Pedro Tramontin訪台,邀請主禮,除了肯定靈醫會的神父們七十三年來在台灣的奉獻,更讚賞對於社區醫療照護及長照深耕的勇敢承擔,現在又為醫療職場的人力問題,提供積極的作為,真的不簡單。

羅東聖母醫院員工子女托嬰中心設立後,員工都給予肯定。(羅東聖母醫院提供)

靈醫會的董事長黃浩然神父也表示,醫護人力短缺是台灣重要課題,為穩定提供宜蘭鄉親優質的醫療照護品質,靈醫會及羅東聖母醫院願意傾全力協助員工解決在工作與家庭照顧間兩難的煎熬,讓他們得以快樂工作、幸福生活。

羅東聖母醫院員工子女托嬰中心設立後,員工都給予肯定,讓忙碌於工作與家庭間的員工,能解決子女的照顧問題,工作也能更專注。

推動精準醫療 聖馬醫院引進新世代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儀

為推動精準醫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在雲嘉南地區率先,開啟正子造影精準智慧影像新紀元;該院於3/25日上午舉行啟用祝福禮,邀請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主禮,透過祝聖儀式祈禱醫療資源的豐富與高科技的進步能為民眾帶來更好的預防性醫學技術。

聖馬爾定核子醫學科主任沈淑禎表示,AI PET可有效分析影像,辨識極微小的病變,提高癌症診斷的準確率;另在失智症篩檢方面則藉由偵測腦內β類澱粉蛋白的堆積,能精準評估澱粉樣蛋白神經炎斑塊密度,有助於失智症的早期發現與治療。且掃描速度也大幅提升,不但能減少等待時間,也能降低核醫藥物劑量,讓檢查過程更加安全舒適。

聖馬爾定正子造影中心主任門朝陽指出,正子掃描可偵測國人常見的20多種癌症,如同氣象雲圖般,能大致掌握身體病變情況,現新世代AI PET不僅可造福癌症病患,也能為失智症早期診斷提供強而有力的輔助,因此,正子檢查也很適合作為民眾自費健康檢查的選擇。

此外,新式的獨家專利智能平台,搭載免綁帶呼吸調控技術,以AI智能自動運算,降低呼吸造成的影像模糊,提升腫瘤偵測準確度,值得一提的是,創新的高精度連續移床技術,以獨特地軌式設計,避免移動假影的產生,影像對位零偏差,同時減少受檢者閉氣時間,檢查品質與舒適度都大幅躍進。

聖馬爾定醫院陳美惠院長表示,該院持續投入醫療創新,結合人工智慧推動健康管理,打造更精準、有效的醫療服務,除此之外也強調該院宗旨TLC,意即 Tender loving care,發自內心的溫柔,勉勵同仁視病如親,有好的技術加上有溫度的關懷,才能用愛守護在地居民的健康。

南台灣唯一純女校聖功女中40人錄取繁星 7成上國立與醫大

大學繁星放榜,台南市聖功女中有40人錄取。圖/聖功女中提供

大學繁星推薦18日放榜,台南市天主教學校聖功女中成績亮麗,40人錄取台大、成大、清大、陽明交通、政大、台灣師大、中央、中山、中正、高醫等校,其中文、理組實驗班有33人錄取頂尖大學或優質大學熱門校系,全校師生同慶。

校長許佳涓說,聖功女中是南台灣唯一純女校完全中學,高三學生不論是在校3年或6年的學習,都勤勉不懈,兢兢業業,今年繁星推薦,獲錄取的40名學生中,有7成錄取了國立暨醫學大學相關科系,也綻放燦亮星光。

其中,文、理組實驗班有33人錄取頂尖大學或優質大學熱門校系,包括通過高醫牙醫系第一階段篩選,以及錄取台大化工、清大電機工程、政大傳播學院、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成大外文系、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台師大東亞學系、中央大學中文系、中山大學中文系、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

許佳涓表示,聖功女中學生優異表現,無疑為即將參與申請入學的學生帶來強韌信心,相信在下一階段的申請入學中,同樣能展現卓越實力,續創佳績。落實全人教育始終是聖功女中的辦學使命,在每一堂紮實的課程中,致力於培養學生對自我負責、對未來懷抱希望,並心懷感恩。透過學校的悉心培育,每位聖功女孩都能奠定堅實基礎,養成正確態度,並以自信迎向自己的璀璨未來。

守護健康70年!天主教若瑟醫院啟用新MRI 提升醫療精準度

啟用儀式安排專業醫療團隊進行設備介紹,讓與會來賓更深入了解新MRI的優勢與應用,進一步展現若瑟醫院對提升醫療品質的決心。

天主教若瑟醫院為提升醫療設備與服務品質,今(19)日舉辦全新磁振造影(MRI)啟用儀式。設備升級不僅代表對精準診斷與患者安全的重視,更為民眾提供高效、舒適的醫療服務;啟用儀式安排專業醫療團隊進行設備介紹,讓與會來賓更深入了解新MRI的優勢與應用,進一步展現若瑟醫院對提升醫療品質的決心。

此次MRI啟用儀式,亦為天主教若瑟醫院70週年院慶的重要活動之一,象徵醫院在守護健康的道路上持續創新與進步。70年來,若瑟醫院秉持「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的精神,不斷優化醫療設備與服務,致力於提供更卓越的醫療品質,造福地方鄉親。

新MRI設備搭載AI技術,不僅提升影像解析度與診斷準確性,還能縮短檢查時間,減少病患的不適,提高醫療效率,特別適合長者及不易久待檢查的病患。

院長卓瑩祥表示,醫療設備的提升,是我們持續努力的重要方向,新型MRI的啟用儀式後,接下來CT也將汰舊換新,讓雲林地區的民眾能享有更完善的醫療照護,不必遠赴外地進行高端影像檢查。同時,這也為我們70週年院慶增添重要意義,展現醫院對未來的承諾。

新MRI設備搭載AI技術,不僅提升影像解析度與診斷準確性,還能縮短檢查時間,減少病患的不適,提高醫療效率,特別適合長者及不易久待檢查的病患。此外,新設備強化骨科與神經科影像,提供更完整的骨骼與腦部血流資訊,對於骨病與中風診斷有極大幫助。這次升級,讓雲林地區民眾無需遠赴外地,即可享受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醫療服務。

院長卓瑩祥強調,天主教若瑟醫院今年邁向70週年,始終致力於提供有品質的醫療與照護,未來若瑟醫院將繼續推動全面創新,匯集整合各方資源及力量,持續朝向提升醫療品質的目標邁進,為地方民眾打造更完善的健康保障,成為雲林鄉親醫療服務裡最堅強的後盾。

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李世明退職 由亞非司長賀忠義接任

中華民國總統府今天傍晚公布,駐教廷大使李世明准予退職。外交部也宣布,新任駐教廷大使為外交部亞西及非洲司司長賀忠義。

外交部指出,新任駐教廷賀大使曾任駐南非大使及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主任秘書,並曾派駐美國及菲律賓。賀忠義任職亞非司司長期間,大幅提升我國與亞西、中東及非洲地區之交往,拓展並深化交流合作。預期未來憑藉其經驗,與亞西、非洲地區及駐外期間多邊交往的經驗與人脈,將對鞏固邦誼、持續深化及廣化我與教廷之合作交流帶來新契機。

外交部強調,一向以培育全方位人才為目標,相關人事調整均秉持工作表現、專業歷練及適才適所來考量。

外交部宣布,外交部亞西及非洲司司長賀忠義(圖右)接任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圖/外交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