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聖言 – 3 月 20 日 星期四
農曆二月廿一(春分)
四旬期第二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Cw9sgAdAaTI
福音(路 16:19-31)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有個富翁,身穿紫紅袍和細麻衣服,天天奢華宴樂。在他的大門外卻躺著一個窮人,名叫拉匝祿,滿身瘡痍,指望以富翁飯桌上掉下來的碎屑充饑,但只有狗常來舔他的膿瘡。後來這窮人死了,被眾天使接去,送到亞巴郎的懷抱。那富翁也死了,被人埋葬了。他在陰間裡,受著折磨,舉目一望,遠遠看見亞巴郎和倚在他懷中的拉匝祿。於是他大叫:‘我的父親亞巴郎呀!可憐我吧!派拉匝祿用手指尖沾點水,涼一涼我的舌頭吧!因為我在這火焰裡實在太痛苦了。’亞巴郎回答說:‘孩子呀,你可記得你一生怎樣享福,拉匝祿怎樣受苦。如今他在這裡得享安慰,而你要受苦了。更何況我們與你們之間還有深淵阻隔,人想從這裡到你們那邊是不可能的,從那邊到我們這裡也是不可能的。’那富翁又說:‘父親呀!那麼,求你派拉匝祿到我父親的家,因為我還有五個兄弟,去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來這地方受苦!’亞巴郎說:‘他們已有梅瑟和先知,聽從他們便夠了!’但那富翁說:‘不!父親亞巴郎呀,假如有人從死者中復活,回去找他們,他們必會悔改。’亞巴郎回答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和先知們,即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他們也不會信服。’”
反省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人人喜見的。但富翁和拉匝祿的最後結局,不能用報應來看待,因為報應是來自外在的賞罰。而天堂和地獄,其實是自己生活狀況的反映,是由自己決定的。富翁一生自私,死後亦然,我們看不到他在地獄中跟誰在一起,而他因自己的苦首先想到的,是同他一樣自私享福的五位弟兄,而不是那些像拉匝祿一樣等待他們施捨的窮人。相反,在天堂裡,拉匝祿倚在亞巴郎的懷抱中,那是一個彼此相愛的形象。地獄與天堂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就是自私與相愛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