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宗良十四世表示,男女修會團體必須繼續完善他們的機制,以確保每個與他們相遇的兒童、每個人以及修會中每個成員的安全和完整性。
教宗祈求教會內的修會團體「日益成為人們信任和交談的榜樣,讓每個人都感到受尊重、得到聆聽和重視」。
教宗 11 月 17 日在對宗座保護未成年人委員會舉辦的國際研討會與會者的致辭中說:「在正義與慈悲並存的地方,創傷會轉化,為恩寵的到來而開放。」
為期三天、名為「建立維護尊嚴的團體」的研討會在羅馬宗座保護未成年人委員會辦公室舉行。來自各國和地區的修會會長議會和修會代表聚集在一起,分享經驗、學習最佳的實踐方法,並與梵蒂岡官員會面。
委員會表示,此次研討會旨在探討如何保護未成年人,同時也「思考如何通過完善的保護機制和實踐,幫助教會內成人應對生活中的脆弱處境,並認識到獻身生活的成人可能會經歷依賴、孤立或權力失衡等狀況,這些問題需要關注、陪伴和預防機制。」
曾為奧斯定會總會長的教宗良十四世在致詞中向修會成員説,建立「每個人的尊嚴,特別是未成年人和最弱勢群體的尊嚴都得到保護和提升」的團體,是「我非常關心的議題」。
他指出:「尊嚴是天主的恩賜,祂按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尊嚴並非靠功德或努力而獲得,也並非取決於我們擁有什麼或取得什麼成就。」
他寫道,尊嚴「源於天主愛的目光,祂用這目光逐一地愛著我們,並且一直愛著我們。」「每個人的臉上,即便是疲憊或痛苦,都映照著造物主的仁慈,那是任何黑暗都無法抹去的光芒。」
他表示,相信這一點,就必須關愛和尊重每一個人。
他說,那些回應獻身生活聖召,將自己「完全奉獻給基督」的人,有更大的責任去建設「相遇與恩寵」的團體。
他寫道:「那些在貞潔、貧窮和服從的道路上跟隨主的人會發現,真正的愛源於對自身局限的認識,源於明白即使在軟弱中,自己依然被愛。正是這一點,使人能夠以尊重、溫柔和自由的心去愛他人。」
他表示,基督徒蒙召要「以尊重和溫柔的態度接近他人,分擔他人的重擔和希望」。因為他們認識到每個人的尊嚴。 「唯有對鄰人的生命有承擔,我們才能領悟真正的自由。這種自由不是支配而是服務,不是佔有而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