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大阪世博展名畫吸引大批遊客參觀

2025.06.20
參觀者 6月16日在大阪 2025 世博會羅馬教廷館內參觀並拍攝卡拉瓦喬的《基督下葬》畫作。 (圖片:Din Eugenio)

在一個炎熱的下午,日本大阪 2025 年世界博覽會的義大利展館外,遊客拿著扇子、撐著陽傘,排起了長隊耐心地等候。

而在展館內,一幅罕見的名畫正在等待著他們。那是首次在日本展出的義大利藝術家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Caravaggio)的作品《將耶穌從十字架上放下》。

梵蒂岡博物館把這幅 17 世紀的名作(又稱《基督下葬》)借給了位於世博會義大利館內的羅馬教廷館展出。

據報這幅作品由已故教宗方濟各親自挑選,旨在傳達在悲劇與復活中帶來希望的訊息。

這是羅馬教廷首次參加年世界博覽會。今年的世博會於 4 月 13 至 10 月 13 日在大阪舉行,當中羅馬教廷亦擁有自己的專屬展區。

一位參觀教廷展館的日本母親說,她多年前在義大利的博物館看見過這幅畫。雖然她是佛教徒,但再次看到這幅畫作還是讓她深受感動。

她說:「我聽說過耶穌基督,但並不太了解他的故事。」 「但這幅畫很美。」

她年幼的兒子也對基督宗教不太認識,但也表達了同樣的欣賞之情。

每當參觀者走進這間燈光昏暗的展覽廳時,都會驚嘆地說「Sugoi」,這是日語中「驚人」的意思。

教廷館的主題是「美帶來希望」。對於擁有義大利和日本血統的 28 歲館員卡林德里(Yutaro Calindri)來說,卡拉瓦喬這幅充滿情感的畫作完美地詮釋了這個主題。

他向天亞社說:「這可能是它第一次以與人視線齊平的這種方式展出。」

他指出,這幅畫通常被放置在祭壇上。「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木材,布料,陰影以及所有的小細節。這是一種非常不同的體驗。」

這幅畫創作於 1600 至 1604 年間,描繪了耶穌從十字架上被取下來,安放在塗油石上的那一刻。圍繞他的是尼哥德摩、宗徒若望、聖母瑪利亞、瑪利亞瑪達肋納和克羅帕的妻子瑪利亞。

卡拉瓦喬對光影的戲劇性運用,即所謂的明暗對比法增強了悲傷、苦難和希望的情感強度。

卡林德里說:「畫中並沒有十字架,也沒有直接顯示教會。卡拉瓦喬是一位現實主義者。他描繪的是生活的本來面目。正因如此,這幅作品可以與所有人產生共鳴,不論他們的宗教信仰或文化背景。」

出身天主教家庭的卡林德里認為,這幅畫作蘊含著深厚的個人意義。

他表示:「兩位瑪利亞的存在展現了真正的痛苦、近乎瘋狂的悲痛。」「而左邊的聖母瑪利亞直視著她的兒子。彷彿她早已知道他將會復活。這就是希望所在。 」

他指出,這幅作品的寫實風格,摒棄了明顯的宗教象徵,令其能使不同背景的人產生共鳴。

他說:「即使你不知道當中的故事,你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即使你不是天主教徒,你也會被它感動。」

來自菲律賓的天主教徒原野淳(Jun Harano)專程從東京趕來觀看這幅畫作。

他說:「即使頂著酷暑排隊等候都是值得的。它展現了耶穌為拯救人類所承受的苦難。這幅畫很美,但也很痛苦。」

梵蒂岡稱這次展覽是一個接觸美的機會,可以激發信仰復興和更新,這也是今年世博會主題一個普世的信息。

梵蒂岡在一公告中表示:「我們希望美成為一扇通往希望的大門。」「它在激勵人們創造更美好未來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現在,這幅畫作正在默默地做著同樣的事情:僅僅透過繪畫、陰影和光線,在一個大部分為非基督徒的國家裡,觸動著人們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