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在方濟各的棺材上「打了」一巴掌?

2025.05.02

除了地緣政治之外,他的葬禮缺席也將對秘密會議本身產生影響

4 月 23 日,樞機主教們在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內向教皇方濟各表示敬意,他的遺體在那裡安放了三天。(照片:法新社)

當全世界超過 14 億天主教徒向教皇方濟各告別——數百萬非天主教徒現場觀看了他的葬禮——一個國家的缺席顯得格外突出:習近平領導的中國。

這種缺席是如此明顯,以至於即使是教皇方濟各和中國的批評者也幾乎不敢發表評論。

從他擔任教皇的一開始,教皇方濟各就特別關注中國。他一次又一次地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熱愛和訪問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的願望。他設法恢復了長期停滯的中梵對話,並於 2018 年就任命中國主教達成了協定。

儘管教會內外都受到了嚴厲的批評,但方濟各堅持不懈,相信這項協定的潛力和中國的領導作用。他從未放棄過中國——即使中國的領導人仍然遙遠且不可預測。這一承諾不僅是為了中國天主教徒的利益;對方濟各來說,這也是為了承認中國的作用和對世界的貢獻。

這種對中國的關注一直持續到最後——甚至在他的葬禮上也是如此。布道結束后,最後的普世祈禱文用中文宣讀——這是唯一代表的亞洲語言。

然而,儘管 12 年來中國個人始終堅持不懈地努力建立信任和對話——通常是在面對反對的情況下——中國選擇不派任何一個代表團參加方濟各的葬禮。甚至不是一個小團體。

可能需要時間來完全理解是什麼導致了如此驚人的缺乏機智和尊嚴。誠然,官方的哀悼是在教皇去世后的第二天發出的。他們冷靜而專業,反映了中國與羅馬教廷之間關係的某種正常化。但僅靠言語永遠無法取代人類的兄弟情誼。沒有人預料到中國的高級官員會出席,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個規模不大的代表團——或者至少一兩個中國主教——是合適的。

然而,沒有人來。

據非正式消息來源稱,中國要求梵蒂岡排除台灣代表團。據報導,當梵蒂岡在外交上拒絕時,中國決定抵制該活動。約翰·保羅二世葬禮的外交失誤似乎仍然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這種缺席超出了台灣的問題。當中國將自己定位為美帝國主義的替代品和多邊主義的擁護者時,很難理解為什麼它認為有必要冷落多邊主義最富有同情心的聲音之一:教皇方濟各。

通過置身事外,中國背棄了一個忠實的朋友和一個苛刻的夥伴。

在此之後,將更難駁斥那些聲稱中國在內心尋求的不是夥伴或朋友——而是附庸的人。

雖然中國譴責美國的貪婪並譴責霸權關稅,但它未能尊重公共利益的僕人。中國缺席方濟各的葬禮只會加深鄰國和更廣泛世界的懷疑:中國真的與它所批評的霸權不同嗎?

人們不需要重讀孔子就能記住,面對死亡,普遍的道德準則是適用的。在死亡中是平等的,難道我們不能把我們短暫的利益放在一邊嗎?

除了地緣政治之外,這種缺席也會在秘密會議本身產生影響。雖然現在評估他們的全部程度還為時過早,但很明顯,宣導與中國進行建設性對話的樞機主教們將發現更難被聽到。中國的缺席無助於秘密會議內部的辨別和建立共識的過程。

在一個日益兩極分化的世界里,這不是個好消息。無論是否相信,世界都需要像法蘭西斯這樣的人物——能夠超越國家差異、經濟貪婪和意識形態分歧的人。

當教宗方濟各在棺材中安息時,中國給他一記耳光,實際上,這是對世界其他地區的一記耳光。

*本文所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並不一定反映 UCA News 的官方編輯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