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主教領袖籲教會為後代未來拯救地球

2025.03.20
人們在仰光清晨的霧氣和嚴重的空氣污染中沿著一條住宅街道行走。 (圖片:Sai Aung MAIN / AFP )

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呼籲亞洲各教會為子孫後代的未來保護地球環境,並強調需要「以勇氣和決心迎接挑戰」。

協會主席費拉奧(Filipe Neri Ferrao)樞機表示:「在整個亞洲,我們看到受造物在人類的冷漠、虐待和剝削的重壓下呻吟。」

這位印出來度果阿暨達曼總教區的主教在 3 月 15 日題為《致亞洲地方教會關懷受造界:呼籲生態皈依》的函件中說:「其後果已經顯而易見,並得到了科學的證實。」

他指出,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馬來西亞、緬甸和菲律賓的熱帶雨林遭到破壞,原住民被迫流離失所。

他說:「這些對地球生存至關重要的森林正面臨非法砍伐、農業擴張和採礦的巨大壓力。」

他也提到了生物喪失多樣性、水準面上升、沿海地區人們流離失所、水域安全、空氣污染、更強更和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農業危機和糧食安全等問題。

他說:「太平洋變暖加劇了颱風、洪水和水準面上升,威脅到菲律賓、孟加拉和越南等國家整個村莊的生存。」

他又表示,喜馬拉雅山脈冰川融化和南亞和中亞河流乾涸正在危害數百萬人的水源供應。

他說:「這些變化加劇了由水源引發的衝突,特別是在多個國家共用的河流流域。」

亞洲主教團協會是由亞洲 17 個分會和兩個東方教會組成的主教團體,於五十年前經梵蒂岡批准成立。

函件指出,亞洲各地的城市如北京、上海、達卡、德里、卡拉奇、雅加達、馬尼拉和曼谷,等都正面對令人窒息的嚴重空氣污染。

它說:「這種空氣污染嚴重導致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的呼吸系統疾病,並降低了人們整體的生活質素。

費拉奧樞機表示,氣候變化對依靠農業為生的農村人口來說尤其具有破壞性。

他問道:「我們必須提醒政治領袖、政府決策者和決策者,尤其是他們當中的天主教徒:你們今天所作的選擇將由後代來評判。 你們會留下一個傷痕纍纍的地球,還是一個反映天主創造之美的家園?」

他說,在正在進行的 2025 年希望禧年期間,這些苦難呼籲我們悔改、皈依,並更深地致力於我們作為天主受造物的管家的共同責任。

他敦促亞洲地方教會「以勇氣和決心迎接這一時刻」,從緩解、適應、立法和財政四個關鍵方面應對危機。

在慶祝教宗方濟各《願祢受讚頌》通諭 10 周年和 2025 年禧年的同時,這位總主教邀請亞洲所有地方教會也繼續慶祝從 9 月 1 日(大部分東方教會)到 10 月 4 日(生態主保聖方濟各瞻禮日)的關愛受造界時期。

他說,這個特別時刻是我們深化靈修和生態更新的機會,透過「教育我們的團體瞭解生態責任,推廣更簡單、更永續的生活方式以及培養創造精神來加深我們與天主、人類和宇宙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