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葬禮落幕…樞密會議預計數日內召開 引外界關注

教宗方濟各葬禮的第二天,人們聚集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參加彌撒。法新社

隨著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的盛大葬禮落幕,外界目光焦點轉向預計數日之內召開、旨在選舉天主教會新領袖的樞密會議(Conclave)。

法新社報導,教宗於4月21日辭世,享壽88歲。包括世界多國領袖和在位君主,約有40萬人今天前來梵蒂岡參加這位阿根廷籍教宗的葬禮。葬禮後教宗安葬在他生前最喜愛的羅馬聖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

許多哀悼者都對教宗的繼任人選表示憂慮。現居義國、48歲的阿根廷翻譯卡奇亞多(Romina Cacciatore)說:「他(方濟各)讓教會轉型成更正常、更人性化的組織,但我擔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狀況。」

本月28日上午9時(台北時間28日下午3時),樞機主教團將舉行教宗辭世以來的第5次全體會議,預計會中將宣布樞密會議的日期。

在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密室舉行的教宗選舉,數個世紀以來一直都是公眾關注話題。

樞機選舉人每天將投票4次,直到有1位候選人獲得2/3票數支持,之後西斯汀教堂的煙囪會冒出白煙,向全世界宣布新教宗人選已出爐。

盧森堡樞機主教霍勒里希(Jean-Claude Hollerich)上週表示,他預計樞密會議將於5月5日或6日登場,也就是在教宗為期9天的哀悼期於5月4日結束之後舉行。

2天9萬人排隊瞻仰 方濟各葬禮維安「出動狙擊手」

2天9萬人排隊瞻仰 方濟各葬禮維安「出動狙擊手」

梵蒂岡表示,截至24日晚間,已有大約9萬人來到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瞻仰教宗方濟各遺容。方濟各葬禮將於26日舉行,美國總統川普等各國領袖都將到場送教宗最後一程,如今義大利羅馬當局正進行重大維安部署,除了派出數千名警力,也會部署無人機及狙擊手。

路透報導,方濟各葬禮將於26日當地上午10時在聖伯多祿大教堂前的廣場舉行,預計將會有超過20萬人參加。羅馬當局正準備為教宗葬禮古老儀式與大批人潮,築起一道現代化安全防線。梵蒂岡周邊街道26日將會禁止通行,當局正評估方濟各靈柩運送的最佳路線,也就是把靈柩從葬禮現場運至方濟各生前選擇的安息地「聖母大殿」。

當局將派出約2000名當地警察,並有數千名國家安全部隊成員加入維安行動。警方消息人士透露,安全措施除了警力巡邏、部署無人機,還會出動狙擊手。

▲▼梵蒂岡表示,截至24日晚間,已有大約9萬人來到聖伯多祿大教堂瞻仰教宗方濟各遺容。(圖/路透)

現階段已有多國領袖代表確定會出席方濟各葬禮,除了川普夫婦,英國由首相施凱爾與威廉王子代表參加,法國總統馬克宏、總理蕭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波蘭總統杜達、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比利時總理德威弗、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等人都會出席。總統賴清德則是指派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代表我國出席喪禮弔唁。

不過在方濟各葬禮結束之後,相關的關注度仍不會結束。群眾將會一起等待樞機主教秘密會議(conclave)選出新教宗的結果,這場秘密會議預計5月舉行。

教宗方濟各葬禮4/26舉行 普丁遭通緝將缺席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逝世,喪禮已敲定,將在當地時間26日早上10點,也就是台灣時間週六下午4點,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接下來將聚焦新教宗誕生會是誰呢?過去有的過程僅需數小時,有的過程長達好幾年。

俄羅斯總統普丁(圖)因為國際逮捕令遭通緝,將會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圖/翻攝自X @KremlinRussia_E)

所有人低頭默哀,在聖伯多祿廣場前進行彌撒,向已故教宗方濟各致意。

民眾:「這是一種道別的方式,太傷感、太難過了。」

民眾:「我們本來要來替教宗健康祈福,接著到了早上我們起床,才發現教宗已經離開我們了。」

有人含淚語氣不捨,也有小朋友感到沮喪。

樞機團齊聚在聖瑪爾大之家小堂內,進行確認教宗死亡儀式,教宗官方寓所「宗座室」也已上鎖,綁上紅絲帶並以蠟封緘,象徵著「宗座出缺」,歐盟同樣降半旗哀悼死訊,法國總統馬克宏、英國首相施凱爾,以及歐盟主席范德賴恩和美國總統川普,皆將出席週六教宗的告別式。

俄羅斯總統普丁:「這位人士(教宗方濟各),我想要再次強調,對俄羅斯有著高度正面態度,而我們將會永遠記住。」

只不過一向很敬重教宗的普丁,則因為國際逮捕令遭通緝,將會缺席教宗喪禮。

CNN記者:「秘密會議通常會在教宗離世後15到20天舉行,我們希望該會議不會持續太久,800年前曾有超過一個月,甚至是超過一年的情況。」

至於下任教宗誰來接棒,預計不會在5月5日之前舉行,CNN則列出了13位可能人選,不過有一份900年歷史的神秘手稿《教宗預言錄》,預言名為Peter的人將成為教宗。

CNN記者:「樞機主教圖克森是教宗方濟各的親密顧問,有時會在公共活動中作為教宗代表。」

來自迦納的紅衣主教彼得圖克森,過去屢對氣候危機、貧窮和社會正義發聲,對LGBT族群的議題觀點也漸趨中立溫和,加上法國占星家也曾暗示,繼任者可能 膚色黝黑,無疑讓預言熱度再度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