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移靈聖伯多祿大教堂 信徒湧入排隊等候瞻仰遺容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的靈柩當地23日移靈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圖/美聯社)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的靈柩當地23日移靈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供瞻仰遺容3天,數以千計的信徒趕在教宗安葬前,向他致上最後的敬意。

法新社報導,大批信徒23日清晨湧入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Saint Peter’s Square),排隊等候上午11時開放瞻仰教宗遺容。

民眾可自上午11時至午夜期間入場;24日瞻仰遺容的時間為上午7時至午夜;25日開放時間為上午7時至晚間7時。

生於阿根廷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因中風,21日安息主懷,享壽88歲。

來自墨西哥的33歲信徒蒙托亞(Anna Montoya)表示,她決定親自前來道別,因為方濟各對她來說就像「家人」一樣。

她對法新社表示:「我非來不可…感覺就像我認識他ㄧ一樣。」

26日的葬禮預料將有成千上萬的信徒到場,美國總統川普、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等世界領袖以及英國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也都將出席。

葬禮結束後,教宗的靈柩將送往他生前常去的羅馬聖母大殿(Basilica of Saint Mary Major),接著埋入地下,墓碑僅簡單刻上「方濟各」的拉丁文Franciscus。

他將成為100多年來,首位長眠於梵蒂岡之外的教宗。

義大利當局正為教宗葬禮進行重大維安部署,尤其25日適逢義大利國定假日。

內政部長皮安特多西(Matteo Piantedosi)表示,當局預計將有150到170個外國使節團,以及成千上萬的信徒。

43歲羅馬教師阿波利托(Pasquale Apolito)23日一大早來到梵蒂岡,希望在出城前瞻仰教宗遺容。

「我不確定能否瞻仰到遺容,但我今天非來不可。今天早上我心中有個聲音告訴我必須前來。」

「他是一位善於傾聽、包容的引導者。我們會非常想念他。」

義大利宣布全國哀悼5天,時間比2005年波蘭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去世時的3天還長,但比教宗母國阿根廷宣布的7天短。

吃手、趴地、睡著!美副總統全家參加「受難日」禮拜 小孩好無聊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時,米拉貝兒躺在地上(黃圈處)。美聯社


美國副總統范斯全家正在義大利過復活節週末,週五(4/18)一家5口於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禮拜,不過他的3個孩子坐不住,3歲多的么女一下吸手手,一下在地上或趴或躺,最後直接在爸爸肩上睡著。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曾與范斯在美國遣返移民政策上有過交鋒,教宗週五並未參加彌撒,不過范斯或有機會親謁教宗。

范斯(JD Vance)2019年成為天主教徒,這個週末他與妻子烏莎(Usha)及3個孩子:7歲的伊萬(Ewan)、4歲的維維克(Vivek)和3歲的米拉貝兒(Mirabel)赴羅馬度過復活節週末。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週五(4/18)一家五口赴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參加「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特別禮拜。之前因肺炎住院許久的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並未參加。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路透社報導,約2小時儀式多以拉丁文進行,對3個不滿10歲的小朋友是一大考驗,年紀最大的伊萬尚能好好參加,老二維維克和3歲老么米拉貝兒就不耐長時間儀式,兩人輪流趴在地上玩,米拉貝兒一度躺地上。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范斯一度比出「噓」的手勢,要求兒子控制音量,多數時間並未嚴厲管束小孩的躁動,米拉貝兒後來在媽媽懷中睡著,范斯從妻子手中接過女兒,讓女兒在自己肩頭睡覺。

范斯預定週六(4/19)與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樞機主教(Pietro Parolin)會面,也有可能謁見教宗。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范斯曾引用天主教神學「愛的次序」(ordo amoris,或譯「有序的愛」)概念,為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辯護,認為愛是以家庭優先,而後才是鄰里乃至同胞,最後才是其他地方的人。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他示意兒子小聲一點。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他示意兒子小聲一點。路透社

教宗方濟各今年2月發表公開信,似指證范斯對於「愛的次序」的解釋,信中指出真正的愛的次序,是「透過思索建立對所有人開放的友愛,沒有例外。」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米拉貝兒蹲在桌下、維維克彎腰找她,老大伊萬打呵欠。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米拉貝兒蹲在桌下、維維克彎腰找她,老大伊萬打呵欠。路透社

教宗在信中呼籲信仰基督的教友與政治人物,關懷窮人及受迫者。他表示認同國家有權保衛自身社群,免受罪犯侵害,但不同意將非法移民一概視為犯罪。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米拉貝兒趴在地上玩。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米拉貝兒趴在地上玩。路透社

這不是教宗第一次反對川普政府移民政策,他曾於2016年表示,「一個只想著建造圍牆,而不是修建橋樑的人,不是基督徒。」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米拉貝兒坐在范斯身後椅子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米拉貝兒坐在范斯身後椅子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米拉貝兒睡在爸爸肩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米拉貝兒睡在爸爸肩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范斯堡著女兒米拉貝兒。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范斯堡著女兒米拉貝兒。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時,米拉貝兒躺在地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時,米拉貝兒躺在地上。美聯社

天主教年輕化 梵蒂岡把教堂變身「麥塊」遊戲

為拉近天主教信仰與年輕人的距離,梵蒂岡與微軟熱門電玩「麥塊」(Minecraft)合作,推出「彼得在這裡」(Peter is here)遊戲,以趣味科技方式介紹聖伯多祿大教堂的歷史與建築藝術之美。

梵蒂岡今天與微軟(Microsoft)代表共同舉行國際記者會。出席者包括聖伯多祿大教堂總鐸甘貝蒂(Mauro Gambetti)樞機主教,教廷文化教育部常務次長波瓦尼(Carlo Maria Polvani),微軟Minecraft教育部門負責人馬修斯(Allison Matthews)等。

甘貝蒂致詞時表示,這款電玩讓兒童透過遊戲方式認識聖伯多祿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還可以在電玩當中嘗試建構或修復教堂,可說是寓教於樂,「我也相信孩童透過這款遊戲體驗,能在靈性上與天主更親近。」

教宗方濟各2月14日開始住院迄今,外媒詢問梵蒂岡在此沉重時刻推出趣味計畫,是否備感困難。甘貝蒂回應表示,此計畫已籌備很久,「當時還沒有處在這個(教宗生病)陰影之下」,但他想像若教宗方濟各此時在現場,也會說「你做對了、你做得很好」,因為教宗即使在當下情況,也活出了信仰的見證。

甘貝蒂解釋,天主教徒看重的是永恆之事,因此在人類肉體生活中,不論是處於考驗或快樂的時刻,「天主的工作都在另一個層次」。

微軟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以錄影方式致詞指出,這個計畫最具意義之處,是能更進一步把聖伯多祿大教堂推廣到全球,透過網路連結到所有筆電、手機上,全世界每個國家的孩子,都有機會認識關於聖伯多祿教堂的文化、信仰、歷史遺產。

馬修斯在現場放映一段「彼得在這裡」的電玩示範影片,她表示,玩家可透過遊戲互動穿越時空,了解聖伯多祿教堂的歷史與現在,玩家也必須研究關鍵文物、運用模擬AI工具,來達成修復教堂的任務;遊戲並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許多可下載的教學資源。

記者會特別邀請羅馬一所馬西莫天主教學校( Istituto Massimo)的學生,到現場示範遊戲。義大利學生Riccardo向記者表示,這款遊戲就算對於土生土長的羅馬人也很有意義,因為可以讓他認識聖伯多祿教堂的歷史,「我覺得這款遊戲充滿教育性,對學校很有用。」

平常就熱愛玩Minecraft的義大利學生Leonardo也向記者表示,他很喜歡這款遊戲的設計,當玩家在遊戲中戴上目鏡修復物件時,會穿越到古羅馬時代,看到聖伯多祿教堂原始建築面貌,脫下目鏡又會回到現代,玩家要試圖用庫存中的方塊材料修復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