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8.21

每日聖言  - 8 月 21 日    星期四
聖比約十世教宗(1914年)
農曆閏六月廿八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Hd1RZ9NuJ-M

福音(瑪 22:1-14 [短式 22:1-10])
那時候,耶穌繼續用比喻對司祭長和法利塞人說:「天國好像一個國王為自己的兒子舉辦婚宴。賓客早被邀請了,但他派僕人請他們來參加婚宴時,他們都不願來。他再派一批僕人去,對那些受邀請的賓客說:『我已經預備好了酒席,也宰了公牛和肥畜,現在一切齊備。你們來參加婚宴吧!』但這些人漠不關心地走了。有的去了自己的農莊,有的去做自己的生意,其餘的竟然抓住僕人,把他們淩辱之後殺了。國王聽說後大怒,於是派兵消滅那些殺人兇手,焚毀他們的城市。然後他對僕人們說:『婚宴已預備好了,但先前受邀請的人實在不配。所以你們去各個路口,把遇見的人都請來參加婚宴!』僕人們便到大路上,見人就請,不論好壞,都召集來了。於是,婚宴大廳坐滿了賓客。國王進來與賓客見面,看見其中一人沒有穿婚宴禮服,就問他說:『朋友,你不穿婚宴禮服,怎能進來呢?』那人無話可說。國王就命令隨從說:『把他的手腳綁起來,丟到外面的黑暗裡,在那裡咬牙切齒地哀號。』要知道,受召請的人多,但被選上的人少。」

反省
耶穌今天所講的婚宴的比喻,可能會讓人心中很不是滋味:本來是大喜之日,國王竟然為了拒絕應邀和應邀卻不穿禮服的人而大動肝火,大開殺戒,給兒子的婚宴徒增不少晦氣。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一不乏誇張言詞的比喻難道不正是告訴我們:國王由於非常重視這一婚宴,於是對那些漠視不理的人大動肝火。婚宴當然喻指天國的來臨,每個人都蒙召去成為天國的子民。天主是如此地重視這一盛事,甚至降生成人來邀請我們赴宴,我們是如何對待祂的盛情邀請的呢?我們願意從心態和行為上積極準備,享受那已經為我們預備好的盛宴嗎?

每日聖言 2025.08.20

每日聖言  - 8 月 20 日    星期三
聖伯爾納多院長聖師(1153年)
農曆閏六月廿七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Hd1RZ9NuJ-M

福音(瑪 20:1-16)
那時候,耶穌向門徒們講了這個比喻說:「天國好比一個園主,清早出去雇工人到他的葡萄園工作。他和工人講定每人一天一塊銀錢,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裡去了。早上大約九點,他又出去,看見街市上有人閑站著,便對他們說:『你們也去我的葡萄園吧,我會給你們合理的工錢。』他們就去了。約在正午和下午三點,園主又出去照樣雇了工人。下午五點的時候,他又出去,看見仍然有人在那裡閑站著,就問他們:『你們為什麼整天站在這裡無所事事?』他們回答:『沒有人雇用我們。』園主說:『你們也去我的葡萄園工作吧。』到了黃昏,葡萄園主對管家說:『叫工人來,給他們發工錢,從最後來的開始,直到最先來的。』那些下午五點鐘開始工作的人來了,每人得到一塊銀錢。當最先雇用的工人來時,他們以為會多拿一點,但同樣只得到一塊銀錢。他們拿了錢就埋怨園主說:『那些最後來的人只做了一小時,而我們在太陽下辛苦了一整天,你竟把他們與我們同等看待!』園主就回答他們中的一人說:『朋友,我對待你並沒有不公平。我們不是講定了一塊銀錢嗎?拿你的工錢走吧。我願意給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難道我無權隨意用我的東西嗎?還是因為我好,你就嫉妒呢?』所以,那後來的將要領先,那在先的要落後了。」

反省
最早來的雇工埋怨園主,因為他們首先犯了多數人易犯的「見錢眼紅」的毛病,其次是忘記了他們受雇時的約定。他們在領工錢的一刻隻記得自己「在太陽下辛苦了一整天」,卻不想園主在眾多尋找工作的人當中,在第一時間召選了他們這一恩典。我們蒙召成為基督徒、成為傳道人,甚至成為修道人的時間點都不盡相同,但天主對每個人的承諾都一樣。可惜的是,我們也常忘記蒙召的恩賜而將目光集中於「報酬」上。這「報酬」原本也是恩典。讓我們默想感恩聖祭《頌謝詞》(四)中的話:「袮原不需要我們的讚頌,我們對袮知恩報愛的心願,也出自袮的啟發!」

每日聖言 2025.08.19

每日聖言  - 8 月 19 日    星期二
聖若望.歐德司鐸(1680年)
農曆閏六月廿六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Hd1RZ9NuJ-M

福音(瑪 19:23-30)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有錢人很難進入天國。是的,我再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眼比有錢人進天國還容易!」門徒們聽了都非常驚訝,說:「那麼,誰能得救呢?」耶穌注視著他們說:「在人看來不可能,在天主前卻是可能的。」那時,伯多祿回答祂說:「袮看!我們捨棄了一切,跟隨袮,將來可以得到什麼呢?」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在重生的時代,人子登上祂光榮的寶座時,你們跟隨我的人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支派。凡是為了我的名而捨棄了房屋、兄弟姐妹、父母子女或土地的,將得百倍的賞報,並承受永生。將來有許多在先的,將成為最後的;而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

反省
聖經告訴我們,那些蒙召執行天主使命和旨意的人,在起初幾乎都有同樣的反應:不相信自己能承擔如此重大的使命。梅瑟如此(出3:11)、先知厄裡亞如此(列上第19章)、先知耶肋米亞如此(耶1:6)、瑪利亞如此(路1:29),包括在今日讀經一中的吉德紅也如此,他蒙召做民長時也想逃避。然而,天主對於祂所召叫的人,總是用承諾來鼓勵安慰他們,並以大能扶持他們。我們每個人也都在生命的某個階段聽到了天主的召叫,我們也會因各種原因逃避責任,但天主始終向我們承諾「不要害怕,我與你同在」。今天耶穌更借福音鼓勵我們:「在人看來不可能,在天主前卻是可能的。」永遠記得,蒙召不是我們一方的事,而是與天主雙方的事!

每日聖言 2025.08.18

每日聖言  - 8 月 18 日    星期一
農曆閏六月廿五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GQ-HNr8LrQ

福音(瑪 19:16-22)
那時候,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老師,我要做什麼好事,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耶穌對他說:「為什麼你問我關於『好』的事?只有一位是好的!如果你想得到生命,就要遵守誡命。」他問:「哪些誡命呢?」耶穌回答:「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要孝敬你的父母,要愛人如己。」那個青年對祂說:「這一切我已經遵守了,還欠缺什麼呢?」耶穌說:「如果你願意達到滿全,你去吧,變賣你所擁有的一切,把錢分給窮人,你將擁有天上的寶藏。然後回來,跟隨我!」那青年聽了祂的這些話,就憂愁地走了,原來他擁有許多財產。

反省
面對耶穌要求變賣所擁有的一切,並把錢分給窮人後再來跟隨祂,富家少年憂愁地走了。也許有人認為,耶穌的要求不切實際、太高遠了,以至於嚇走了這位著實不錯的青年人,假如耶穌只要求他變賣財產的一部分而施捨給窮人,或許情況會大不一樣。然而,這就是耶穌一貫的態度和做法,就如祂對那希望先去埋葬父親和告別家人後再來跟隨祂的人所說的,「手扶著犁而往後看的,不適於天主的國」(路9:62)。耶穌並不是要我們變成六親不認的冷血之人,而是強調人在跟隨祂的過程中不能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否則終會半途而廢。我們在跟隨耶穌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挑戰和困難,但只要我們的態度是堅定明確的,就一定能找到克服挑戰、困難的辦法和力量!

每日聖言 2025.08.17

每日聖言  - 8 月 17 日    星期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農曆閏六月廿四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GQ-HNr8LrQ

福音(路 12:49-53)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我來是把火投到世上,我多麼希望它已經燃燒起來!我必須領受一種洗禮,我是多麼焦急,期待此禮完成!你們以為我來是給世界帶來和平嗎?不,我告訴你們,是帶來分裂!從今以後,一家五口會分裂:三個反對兩個,兩個反對三個。他們將要分裂:父親反對兒子,兒子反對父親;母親反對女兒,女兒反對母親;婆母反對兒媳,兒媳反對婆母。」

反省
在聖經中,火,指災難、懲罰和毀滅,如燒毀索多瑪城的火,焚燒象徵邪惡的莠子和雜草的烈火。有時,火也是天主臨在的象徵和聖神的標誌,如上主在火焰中顯現給梅瑟,耶穌以聖神及火給人付洗,聖神以火舌的形象停留在宗徒們頭上等。耶穌要投到世上的火,顯然不是為懲罰和毀滅,而是可以帶來光明和熱力的生命之火。天主已將這火種投入每個人的靈魂深處,就像埋藏在地下的能源一樣,等待我們去開採利用,以造福人類。可悲的是,許多人竟然白白浪費這一豐富的能源,不但不能帶給別人溫暖和光明,連自己也常生活在黑暗與寒冷中。但願耶穌所說的「我多麼希望它已經燃燒起來」這句話,提醒和鼓勵我們勇敢地開發這一屬於自己的能源!

每日聖言 2025.08.16

每日聖言  - 8 月 16 日    星期六
匈牙利聖王斯德望(1038年)
農曆閏六月廿三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GQ-HNr8LrQ

福音(瑪 19:13-15)
那時候,有人帶著一些小孩來見耶穌,請祂給孩子們覆手祈禱。門徒們就斥責他們。耶穌卻對他們說:「讓孩子們到我這裡來!不要阻攔他們,因為天國正是屬於這樣的人。」耶穌給他們覆手後,繼續前行。

反省
若蘇厄自從繼承天主託付給梅瑟的使命後,更是兢兢業業、始終不渝地完成了梅瑟未盡的事業,堪為後世之師表。讀經一的內容無疑是若蘇厄對以色列子民的「臨終遺訓」,勸勉他們應全心事奉天主,重新許願遵守先人與天主所立的盟約。回想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和信仰歷程,我們還記得哪些先輩和恩師曾激勵或勸勉過我們要完成天主賦予的使命呢?而我們的使命,就是將一切人引向耶穌,不能阻止人到耶穌跟前,如同今天福音中的門徒們阻止小孩子一樣。今天,我們不妨多花些時間,在回顧和追憶過往的生命時,更反省自己是如何將人帶到耶穌跟前的,進而在耶穌內找尋改善的力量。

每日聖言 2025.08.15

每日聖言  - 8 月 15 日    星期五
聖母升天節
農曆閏六月廿二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GQ-HNr8LrQ

福音(路 1:39-56)
瑪利亞就在那幾日動身趕往山區,來到猶大的一座城,進了匝加利亞的家,即刻問候依撒伯爾。依撒伯爾一聽到瑪利亞的問候,腹中的胎兒就跳躍起來,依撒伯爾就充滿了聖神,大聲高呼說:「你在女人中是蒙祝福的!你懷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我主的母親來探望我,我怎會如此榮幸?看,你問候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中的胎兒就歡喜跳躍!這相信主傳給她的話必要實現的女子是有福的!」瑪利亞便說:「我的靈魂歌頌上主的偉大,我的心神因天主、我的救主而歡欣!因為祂垂顧了祂婢女的卑微,今後人們要永遠稱我有福。全能者為我做了大事,祂的名字是聖的!祂的仁慈世世代代賜予敬畏祂的人。祂伸手施展大能,把心高氣傲者驅散。祂從王座上推下權貴,卻高舉卑微的人。祂以美物飽饗饑餓的人,而使富人空手而去。祂扶持自己的僕人以色列,為紀念自己的仁慈,依照祂對我們的祖先所許諾的,恩待亞巴郎和他的子孫,直到永遠。」瑪利亞陪依撒伯爾住了大約三個月,然後回家去了。

反省
去過聖地朝聖的人都被這一發現感動和震撼:當瑪利亞去猶大山區探望懷孕不久的表姐依撒伯爾時,她是從幾百公里外的加里肋亞地區一路南下的,並非只有幾個小時的路程;再加上瑪利亞已有身孕,途中的辛苦不言而喻。然而,我們從她們二人的對話中所感受到的,都是發自內心的感恩和喜樂,沒有抱怨與不滿。今天教會慶祝聖母升天瞻禮,選用這兩個孕婦之間的對話作為福音的內容,有其特殊的意義。它提醒我們也應該像瑪利亞那樣,不但毅然決然地積極回應和配合天主在她身上的計畫,也該效法她懷著感恩和喜樂之心,樂於助人的態度和作風。

每日聖言 2025.08.14

每日聖言  - 8 月 14 日    星期四
聖馬克西米.國伯司鐸殉道(1941年)
農曆閏六月廿一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GQ-HNr8LrQ

福音(瑪 18:21—19:1)
那時候,伯多祿前來問耶穌說:“主!如果我的兄弟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幾次?七次夠了嗎?”耶穌回答:“不是七次,我告訴你,是七十個七次!因此,天國就好像一個國王,要跟他的僕人們算帳。開始的時候,來了一個欠一萬塔冷通的人。因他無力償還,國王就下令把他連同妻子兒女和他所有的東西都賣掉來還債。那僕人就跪下叩拜國王說:‘求你給我一些時間吧!我會把一切債務還給你。’於是國王就憐憫了他,不但把他放了,更赦免了他的債。那個僕人一離開國王,遇見一個欠他一百銀錢的同伴,就立刻抓住他,掐著他的脖子喊說:‘把你欠我的錢還給我!’那同伴就跪下哀求說:‘給我一些時間吧!我會把一切債務還給你。’可是他不肯,反而把那人關進監獄,直到還清了欠債。其他的同伴看見這事,都很氣憤,便向他們的主人報告了所發生的一切。主人就把這個僕人叫來,說:‘你這個惡毒的僕人!因為你哀求我,我就赦免了你一切的債。難道你不應該也憐憫你的同伴,像我憐憫了你一樣嗎?’主人非常生氣,把他送去受刑,直到還清所有的債。所以,如果你們不從內心寬恕得罪你們的弟兄們,我的在天之父也要同樣對待你們。”耶穌講完這些話,就離開加里肋亞,來到約旦河對岸的猶太地區。

反省
伯多祿期望在自己的慷慨寬恕上得到耶穌的讚賞,然而他的寬恕對於耶穌來說遠遠不夠。耶穌並不是說,當人寬恕人達到七十個七次後便無需寬恕,相反,祂告訴伯多祿,如果他懂得天主的寬恕之愛,並以寬恕回應,他將不再數算寬恕的次數。當一個人意識到天主豐裕、反復的寬恕時,他不可能不原諒其他獲罪于他的兄弟姐妹。我們蒙召去仁慈待人,因為祂已先向我們顯示了仁慈。當耶穌說“我不說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時,實際上是對天父的真正的子女的定位。你堪稱為天父的子女嗎?

每日聖言 2025.08.12

每日聖言  - 8 月 12 日    星期二
農曆閏六月十九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GQ-HNr8LrQ

福音(瑪 18:1-5、10、12-14)
那時候,門徒們前來問耶穌說:「在天國裡,誰是最大的?」耶穌叫一個小孩過來,讓他站在門徒們中間,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除非你們變得像小孩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入天國。誰若自謙自卑,如同這個小孩,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誰因我的名接待這樣一個小孩,就是接待我。你們要小心,不可鄙視這些小孩中的一個。我告訴你們,因為他們的天使在天上常常朝見我天父的面。你們想一想,誰若有一百隻羊,但走失了一隻,他會怎麼辦?難道不是把那九十九隻留在山上,出去尋找那只迷途的羊嗎?如果找到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會為這一隻羊而高興,勝過那九十九隻沒有走失的!同樣,你們天上的父也不願意這些小孩中的任何一個喪失。」

反省
門徒們問耶穌「在天國裡,誰是最大的」,因為他們總按現世的國家體制和模式來想像天國,但耶穌所宣講的天國卻是一個正義、仁愛與和平的國度。在這樣的國度中,世俗社會的權利、地位、虛榮毫無價值和意義,只有如同小孩子那樣的天真無邪和單純喜樂才是最高的「立國之本」。無疑,生活在當今人類世界中的我們,尚不能完全脫離人為的國家體制、經濟制度和文化習俗,但基督徒的使命恰恰是要立足塵世,見證天國,這也就是耶穌所說的「不出離這個世界,但卻不屬於這個世界」(若17:15-16)的意思。

每日聖言 2025.08.11

每日聖言  - 8 月 11 日    星期一
聖加辣貞女(1253年)
農曆閏六月十八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GQ-HNr8LrQ

福音(瑪 17:22-27)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人子將被交在人的手裡。他們要殺害祂,第三天祂要復活。」他們非常憂傷。
他們來到葛法翁,收殿稅的人來問伯多祿說:「你們的老師不納殿稅嗎?」他答說:「當然納!」他進了屋子,耶穌先問他說:「西滿,你認為怎樣?世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或丁稅呢?自己的孩子還是外人?」他回答說:「外人。」耶穌對他說:「所以,孩子就不用交稅了。但為了不得罪他們,你去海邊釣魚,打開釣上來的第一條魚的口,你會找到一個銀幣,拿去交給他們,當作你和我的殿稅。」

反省
在讀經一中,梅瑟不但勸告以色列民敬畏唯一的真天主,懷念祂所做的一切大事,而且提醒他們像善待他們的天主那樣,為孤兒、寡婦主持正義,友愛對待外方人,因為他們在埃及也曾是外方人。中國古人也推崇推己及人的同理心和同情心,目的是在他人面臨困難和窘境時,能及時伸出援手,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世界本屬天主,天主子耶穌本無需交稅,但祂為了俯就當時受造之人的理解層面,積極配合人的要求。這也是一種推己及人。當今人類社會,因為戰爭、暴力和環境破壞,許多無辜平民淪為難民,而許多發達富庶的國家卻向他們關閉了大門,甚至將其視作「非法移民」而抓捕驅逐。他們忘記了,自己也是難民和移民的後裔。但願梅瑟的忠告和耶穌的言行能喚醒這個時代的良知和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