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教宗方濟各今晨辭世!昨才現身祝賀復活節 最後身影曝

高齡88歲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0日在復活節驚喜現身聖彼得廣場,面對超過3萬5千名信眾揮手致意,這是他自罹患嚴重雙側肺炎後,最重要的一次公開露面,卻也是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梵蒂岡21日上午宣布,方濟各在當天上午7時35分逝世,享壽88歲。

教宗方濟各20日最後一次公開現身送上復活節祝福文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根據《美聯社》報導,方濟各20日站上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中央陽台向全球發聲,「弟兄姊妹們,復活節快樂!」雖未親自主持復活節彌撒,由樞機主教科馬斯特里(Cardinal Angelo Comastri)代勞,但他仍主動搭乘座車進入廣場,沿途向信徒揮手、親切為嬰兒祝福,現場響起一片「教宗萬歲」與「太棒了」的歡呼聲。

方濟各面對超過3萬5千名信眾揮手致意,這是他自罹患嚴重雙側肺炎後,最重要的一次公開露面。儘管教宗尚未完全康復,醫師也建議避免與群眾近距離接觸,但他依舊坐上教宗座車,繞行廣場祝福群眾,展現難得的活力。

▲▼教宗方濟各20日最後一次公開現身送上復活節祝福文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20日最後一次公開現身送上復活節祝福文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20日最後一次公開現身送上復活節祝福文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不過,樞機主教科馬斯特里21日宣布,方濟各於21日上午辭世,「今天早上7時35分,羅馬主教方濟各返回了天父的懷抱。他一生都奉獻於侍奉主與教會。」

科馬斯特里在聲明中指出,「教宗以忠信、勇氣與博愛,特別是對最貧困與被社會邊緣化者的關懷,教導我們如何活出福音的價值,我們滿懷感激地緬懷這位真正跟隨主耶穌的門徒,並將教宗方濟各的靈魂,交託給那位無限慈悲的三位一體真神。」

教宗病後出席復活節活動 心繫加薩慘況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0日出現在聖伯多祿廣場上,與大批天主教徒一起歡慶復活節。(美聯社/達志影像)

法新社報導,現年88歲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由於健康欠佳而缺席復活節前的大部分聖週(Holy Week)活動,但他今天(20日)仍然出現在聖伯多祿廣場(St. Peters Square)上,與大批天主教徒一起歡慶這個重要的節日。

這位阿根廷教宗坐著輪椅,在聖伯多祿大殿(St. Peter’s Basilica)的陽台上微弱地說出「復活節快樂」,令廣場上成千上萬信徒和其他人高興不已。

按傳統,教宗會發表「致全城與全球」(Urbi et Orbi)文告,但他今天把這項任務交由他人來執行。

在這份文告中,教宗對「令人擔憂的」反猶太主義以及加薩的「悲慘」情勢表達了譴責:「我呼籲交戰各方:停火、釋放人質,並向渴望和平未來的飢餓人民提供援助。」

有鑑於教宗接受肺炎治療後體況欠佳,教廷先前仍不確定這位全球14億天主教徒的領導人是否會出席復活節活動,或是出席的話,能參與到何種程度。

文告宣讀儀式結束後,教宗乘坐他的教宗座駕(popemobile)繞行聖伯多祿廣場一圈。儘管看起來無精打采,他仍不時從車內朝廣場上的信徒揮手致意。

教宗今天稍早也和帶著家人訪問羅馬的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進行了短暫的私人會晤。教廷透過一份簡短聲明表示:「這次會面進行了幾分鐘,讓雙方在復活節的週日互道問候。」此前教宗曾因美國的反移民政策,與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發生爭執。

教廷:教宗在復活節短暫會見美國副總統范斯

教廷:教宗在復活節短暫會見國副總統范斯

梵蒂岡表示,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今天復活節上午短暫會晤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今天是范斯赴羅馬之行的最後一天。

教廷發表簡短聲明指出,雙方有機會在今天復活節上午互相寒暄問候,這次會面持續了幾分鐘,是在當地時間上午11時30分後不久於教宗居所聖瑪爾大之家(Casa Santa Marta)進行。

吃手、趴地、睡著!美副總統全家參加「受難日」禮拜 小孩好無聊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時,米拉貝兒躺在地上(黃圈處)。美聯社


美國副總統范斯全家正在義大利過復活節週末,週五(4/18)一家5口於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禮拜,不過他的3個孩子坐不住,3歲多的么女一下吸手手,一下在地上或趴或躺,最後直接在爸爸肩上睡著。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曾與范斯在美國遣返移民政策上有過交鋒,教宗週五並未參加彌撒,不過范斯或有機會親謁教宗。

范斯(JD Vance)2019年成為天主教徒,這個週末他與妻子烏莎(Usha)及3個孩子:7歲的伊萬(Ewan)、4歲的維維克(Vivek)和3歲的米拉貝兒(Mirabel)赴羅馬度過復活節週末。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週五(4/18)一家五口赴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參加「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特別禮拜。之前因肺炎住院許久的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並未參加。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路透社報導,約2小時儀式多以拉丁文進行,對3個不滿10歲的小朋友是一大考驗,年紀最大的伊萬尚能好好參加,老二維維克和3歲老么米拉貝兒就不耐長時間儀式,兩人輪流趴在地上玩,米拉貝兒一度躺地上。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范斯一度比出「噓」的手勢,要求兒子控制音量,多數時間並未嚴厲管束小孩的躁動,米拉貝兒後來在媽媽懷中睡著,范斯從妻子手中接過女兒,讓女兒在自己肩頭睡覺。

范斯預定週六(4/19)與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樞機主教(Pietro Parolin)會面,也有可能謁見教宗。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范斯曾引用天主教神學「愛的次序」(ordo amoris,或譯「有序的愛」)概念,為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辯護,認為愛是以家庭優先,而後才是鄰里乃至同胞,最後才是其他地方的人。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他示意兒子小聲一點。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他示意兒子小聲一點。路透社

教宗方濟各今年2月發表公開信,似指證范斯對於「愛的次序」的解釋,信中指出真正的愛的次序,是「透過思索建立對所有人開放的友愛,沒有例外。」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米拉貝兒蹲在桌下、維維克彎腰找她,老大伊萬打呵欠。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米拉貝兒蹲在桌下、維維克彎腰找她,老大伊萬打呵欠。路透社

教宗在信中呼籲信仰基督的教友與政治人物,關懷窮人及受迫者。他表示認同國家有權保衛自身社群,免受罪犯侵害,但不同意將非法移民一概視為犯罪。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米拉貝兒趴在地上玩。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米拉貝兒趴在地上玩。路透社

這不是教宗第一次反對川普政府移民政策,他曾於2016年表示,「一個只想著建造圍牆,而不是修建橋樑的人,不是基督徒。」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米拉貝兒坐在范斯身後椅子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米拉貝兒坐在范斯身後椅子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米拉貝兒睡在爸爸肩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米拉貝兒睡在爸爸肩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范斯堡著女兒米拉貝兒。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的特別禮拜,范斯堡著女兒米拉貝兒。路透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時,米拉貝兒躺在地上。美聯社
2025年4月18日,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家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參加「耶穌受難日」特別禮拜時,米拉貝兒躺在地上。美聯社

美副總統范斯訪梵蒂岡 會晤教宗副手談移民議題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AFP)

美國副總統范斯今天在梵蒂岡會晤教宗副手帕洛林,兩人討論到難民這項棘手議題。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兩個月前曾批評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因此激怒了白宮。

法新社報導,根據教廷發布的聲明,信奉天主教的范斯(JD Vance)及美方代表團與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Pietro Parolin)樞機主教和教廷外長蓋拉格(Paul Richard Gallagher)舉行了「友好會談」。

現年40歲的范斯一直希望能覲見高齡88歲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教宗日前才罹患危及生命的肺炎並住院近40天,目前正在休養中。

梵蒂岡方面並未提及教宗有進行任何這類會晤,范斯隨行人員也沒有對他在羅馬的其餘行程發表評論。

教廷透過聲明表示,在讚揚雙邊關係的友好會談期間,雙方「重申保護宗教及良心自由權利的共同承諾」。

教廷還提到,雙方就國際局勢交換意見,特別是受到戰爭、政治緊張和艱難人道處境影響的國家,也尤其關注移民、難民和囚犯等議題。

教宗活動力日增 延續聖週四傳統造訪監獄囚犯

教宗方濟各活動力愈來愈恢復,他今天下午造訪羅馬一座監獄,給予獄友祝福鼓勵。獄中囚犯向教宗高呼「為巴勒斯坦祈禱」和「我們與你同在」,教宗也不斷以手勢致意回應。

今天是天主教復活節前夕的聖週四,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按照慣例來到羅馬天皇后(Regina Coeli)監獄。雖然教宗因為仍在養病,無法像過去一樣親自為囚犯舉行聖餐禮和洗腳,但教宗仍親自接見囚犯。

梵蒂岡新聞網報導,教宗表示,「我一直喜歡在聖週四來到監獄,像耶穌一樣洗腳。今年我無法做到這一點,但我想靠近你們。我為你們和你們的家人祈禱」。

教宗接見約70名不同國籍的囚犯,另有許多囚犯聚集在建築樓頂迎接教宗,他們不斷大喊「自由」、「為我們祈禱」、「為巴勒斯坦祈禱」和「我們與你同在」,教宗向獄友比「讚」手勢回應,並在上車離開時向獄友說「為我祈禱」。

教宗大約在監獄停留30分鐘,他贈送每位獄友一串玫瑰念珠與一本口袋大小的福音書。一名年輕人向教宗請求多拿一本福音書,希望獲釋後能送給妹妹;許多囚犯跪下,親吻教宗的手。

一名囚犯費爾迪南多(Ferdinando)遞給教皇一張手寫的便條,上面寫著「願天主的光芒照亮我和家人的生活,感謝教宗的到來。」教宗停下詢問其家人情況,並保證會為他祈禱。

「探訪監獄」是教宗方濟各每年聖週四的例行活動,從教宗仍在阿根廷時就已開始這項傳統,他到羅馬就任教宗後仍持續實行。

教宗在監獄外向義大利媒體表示,「每次我進入這樣的地方,我都會問自己:為什麼是他們而不是我?」當教宗被問及如何度過復活節時,教宗簡單回應「盡我所能」

科馬斯特里樞機主持復活節彌撒,雷樞機則是聖週六守夜禮

2024.03.31 復活節主日彌撒 (梵蒂岡)

在教宗方濟各的委託下,科馬斯特里(Angelo Comastri)樞機將主禮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復活主日彌撒。這位樞機是聖伯多祿大殿榮休總鐸、教宗梵蒂岡城國榮休代理主教。樞機團團長雷(Giovanni Battista Re)樞機則要主持聖週六晚上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的復活前夕守夜禮。

此外,聖座新聞室4月15日宣布了受教宗之託主持聖週禮儀的樞機名單。聖週四上午的祝聖聖油彌撒將由聖座財產管理局榮休主席卡爾卡尼奧(Domenico Calcagno)樞機主持,聖週五的主受難日禮儀則由聖座東方教會部部長古傑羅蒂(Claudio Gugerotti)樞機主禮。同一天晚上要在羅馬市中心鬥獸場帶領公拜苦路活動的是教宗羅馬教區代理主教雷納(Baldo Reina)樞機。

15日公布的聖伯多祿大殿禮儀行事曆指出,聖週四傍晚6點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的主的晚餐彌撒將由聖伯多祿大殿總鐸、教宗梵蒂岡城國代理主教甘貝蒂(Mauro Gambettti)樞機主持。

巴塞隆納聖家堂建築師高第 獲教宗方濟各批准進入封聖程序

西班牙巴塞隆納仍在興建中的聖家堂大教堂。路透社

全球知名的西班牙巴塞隆納景點,到現在依舊仍在施工中的「聖家堂」大教堂(Sagrada Familia),其設計建築師高第(Antoni Gaudí)週一(14日)邁向被天主教會封為聖人之路。

高第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信徒,曾花費逾40年時間致力於聖家堂的建造。這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尚未完工天主教教堂,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同時是歐洲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之一。

梵蒂岡週一在聲明中指出,教宗方濟各已簽令,承認高第具有「英勇的德行」。這是邁向被封為天主教聖徒的第一步。

要邁入封聖過程中的第二階段、列為真福(beatified),必須證明有一項奇蹟歸功於高第。若要讓高第正式封為聖人,則需再確認可以歸功於高第的第二個奇蹟。

聖家堂於1882年動工,以其高聳的哥德式尖塔、繁複的模仿自然裝飾聞名於世,即使高第後來把人生最後12年完全奉獻於此,建築至今仍未完工。

生於1852年,死於1926年的高第,曾被梵蒂岡官方媒體稱為「上帝的建築師」。聖家堂的建造計畫原定在2026年完工,以紀念高第逝世100週年。

然而,由於新冠疫情導致觀光收入銳減,聖家堂教堂的建造經費來源萎縮,因此完工日期已被無限期延後。

教宗聖枝主日講道:天主的慈悲敦促我們與人同悲共苦

2025.04.13 棕枝主日:主受難 – 紀念主進入耶路撒冷和神聖彌撒 (梵蒂岡媒體)

樞機團副團長桑德里樞機4月13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代表教宗方濟各主持聖枝主日禮儀。教宗由於呼吸道疾病尚未痊癒,目前仍在他的寓所養病。當天約有4萬名信友在廣場上參加禮儀。

桑德里樞機宣讀了教宗方濟各為此準備的講道稿。在聖枝主日,我們紀念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卻在幾天後被判刑,背著十字架走在痛苦又悲傷的道路上離開聖城。

基勒乃人西滿

教宗談起福音中被羅馬士兵抓住、被迫幫耶穌背十字架的基勒乃人西滿(路廿三26),稱這個人即使沒有選擇,依然參與了主耶穌的受難。教宗闡明,基勒乃人西滿的行為似乎有些矛盾:他被迫背起耶穌的十字架,走向加爾瓦略山,因此縱使這並非他的本意,他卻親身參與了主耶穌的受難。教宗觀察基勒乃人西滿的舉止:他不發一語,沒有與耶穌交談,他們之間只有十字架。

基勒乃人西滿在救恩史中的角色

基勒乃人西滿迫於無奈分擔耶穌的苦難時,是否對耶穌心生憐憫?為了回答這問題,教宗表示,我們必須了解他的內心。「那揭示天主慈悲的痛苦,刺穿了天主始終敞開的心,人卻一直緊閉心門」。基勒乃人西滿會感到憤怒或同情,悲傷或厭煩,我們全都無從得知。但我們知道,他背起耶穌的十字架,耶穌則是將世人的罪一肩扛起。

「耶穌順從天父的旨意(參閱:路廿二42),為了愛我們而背起世人的罪;祂與我們並為我們受苦。正是以這出乎預料且令人不安的方式,基勒乃人西滿參與了救恩史。在救恩史中,沒有人是外人,沒有人置身事外」。

幫助彼此背十字架

基勒乃人西滿教導我們,「耶穌在各種處境中前來與每個人相遇」。教宗勉勵我們在各自的生活裡,省思能如何跟隨基勒乃人西滿的這種步伐。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環顧周遭「許多在仇恨和暴力的煽動下走上加爾瓦略之路的男女」。我們應當牢記,「天主已經將這條路變成救贖之地,因為祂親自走了這條路,為我們獻出祂的生命」。

「今天有多少基勒乃人西滿背負基督的十字架!我們認得出他們嗎?我們是否在他們因戰爭和不幸而飽受風霜的面容上看見耶穌?面對邪惡殘酷的不義,背耶穌的十字架絕非徒勞無功,相反地,這是分享祂救贖之愛的最具體方式。」

耶穌的受難成為同悲共苦的憐憫

教宗最後表示,當我們伸手扶持受苦的人,扶助跌倒的人重新站起,擁抱氣餒的人時,我們就在今天展現出「耶穌的受難如何成為同悲共苦的憐憫」。

在進入聖週的時刻,教宗鼓勵眾人審視自己的生命。「為了體驗到這慈悲的大奇蹟,在聖週我們要選擇如何背負十字架」,而且不僅背我們自己的,也要幫助周圍受苦的人背十字架。即使是人生旅途中的陌生人,我們也要幫他們背起十字架,「成為彼此的基勒乃人西滿」。

教宗與方濟加修女:聖伯多祿大殿內“兩張輪椅相遇”

方濟加修女教宗方濟各

94歲的方濟加·巴蒂洛羅(Francesca Battiloro)修女隨那不勒斯的朝聖團來到羅馬。4月6日主日上午,當她在聖伯多祿大殿祈禱時,出人意料地遇見正在前往大殿廣場上的教宗方濟各。這位修女在隱修院度過了75個春秋,見到教宗是她一生中經歷的最大驚喜。

“我請求過天主:‘我想見教宗。‘我只對祂說了這話!沒對其他人說過.. 我以為這是不可能的,可是教宗卻來見我。我覺得我向上主求一件事,祂總是答應我……’。”

這位聖母往見會的修女當天早上從她所生活的那不勒斯城來到羅馬,她只有一個願望:善度病患和醫護人員的禧年慶典。方濟加修女8歲進入隱修院,17歲發願,當時她因腸梗阻而生命處在危險中。 她的故事刊登在《街頭觀察報》(L’Osservatore di Strada)四月期刊的頭版上。方濟加修女正是向 這份月刊的編輯人員表達了她想去羅馬的願望。在提供後勤服務的馬耳他騎士團的協助下,她被送到聖伯多祿大殿。與她同行的還有一些親友。

方濟加修女坐在輪椅上,她雖然視力有障礙,卻希望跨過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這位修女的名字取自聖母往見會的創會人方濟各·撒肋爵(Francis de Sales)。她說是這位聖人在夢中治癒了她。由於她的健康情況很脆弱,在廣場上舉行病患禧年慶典彌撒時,她獲得允許單獨進入大殿祈禱。當天參與聖伯多祿廣場彌撒的有 20,000 名朝聖者。

教宗給她的驚喜

方濟加修女正在宗徒的墓前祈禱時,突然看到一群穿西裝、打領帶的人來到。他們中間有一張輪椅,那是教宗的。教宗方濟各因肺炎在傑梅利醫院接受治療,這是出院後第一次離開聖瑪爾大之家,公開露面。教宗已經辦了告解、在大殿內祈禱並跨過了聖門。現在他正坐著輪椅向大殿外駛去,準備問候參與禧年慶典活動的朝聖者,帶給他們驚喜。可能連教宗自己也未料想到會在大殿的中廊遇見跪在那裡祈禱的一小群人;就在那裡的方濟加修女更沒料到教宗會出現在這裡,儘管她心中有這個念頭。後來她通過電話向梵蒂岡媒體表示,“我向天主求了這個恩典”。

“兩張輪椅相遇”

“兩張輪椅相遇了。多麼美好,多美啊!”修女重複說道。她微笑著講述當時的情境說,她握住教宗的手,激動地不再放開。教宗的嗓音正在恢復期,卻還是帶著他特有的打趣口吻詢問修女:“您就是那些那不勒斯的修女中的一位嗎?”這是一句打趣的話,指的是10年前那個令人難忘的插曲。那是教宗於2015年訪問那不勒斯總教區時,他在主教座堂內突然受到一群隱修院修女們的“襲擊”,她們圍住了教宗並向他行擁抱禮,時任總主教塞佩(Crescenzio Sepe)樞機則不斷呼籲她們遵守秩序。呼喊著:“修女們!修女們!”!

方濟加修女並不在那群修女內,她在主教座堂內,卻無法近前問候教宗方濟各。今天,她卻能面對面地見到教宗。她說:“我很開心,誰能想到呢!我親吻了他的手,他看起來也很開心……的確,這是天主在垂聽我心聲的一段時期,在小事上也如此。”

為教宗方濟各的健康祈禱

見了教宗方濟各之後,方濟加修女向上主提出了另一個請求:“請讓我死於純淨的愛中。這就是我的願望,與上主的最終相遇。我希望與祂在一起,我的生命旅程已經走完。”

她也向教宗解釋了這個願望,並向他保證她必為教宗的康復祈禱:“我告訴他:聖父,我竭盡全力地祈禱,我將我的生命獻給耶穌,好讓您痊癒,而我卻要離開……。教宗笑了。我高興地回家了。我真的很希望有這次見面… 非常非常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