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重新開放兩座關閉數十年的教堂

華東上海教區兩座主保同為聖若瑟的教堂重新祝聖並開放。 (圖片:fides.org)

華東上海天主教會重新開放了兩座建於 19 世紀的教堂。這兩座位於不同地區的聖若瑟堂亦於最近慶祝了聖若瑟主保瞻禮暨開堂祝聖禮。

據梵蒂岡《信仰通訊社》報道,上海教區沈斌主教於 3 月 16 日在位於松江區天馬的聖若瑟堂與約一千多名教友舉行重啟教堂祝聖禮。

天主教會在每年的 3 月 19 日慶祝聖若瑟主保瞻禮。

天馬聖若瑟堂建於 1850 年,當時嘉諾撒修女負責管理教堂附屬的醫院。

該堂於 1989 年 12 月開放予信眾參與彌撒。

沈主教在四旬期第二主日當天向參加教堂祝聖禮的教友表示,既然有形的聖殿已經重建,「我們現在還應使我們內心的聖殿在精神上更有活力。」

彌撒中沈主教亦為兩百多名成年人施放堅振聖事。

他說,希望「藉著重新開堂典禮,天主的聖殿成為神長教友們溫馨的信仰之家,使大家在聖神內相愛互助,日臻聖善。」

在此前一天,沈主教亦於 3 月 15 日與 300 多名教友一起,重新祝聖了位於寶山區北桃灣的另一座聖若瑟教堂,並為 17 名教友施放堅振。

寶山聖若瑟堂建於清朝光緒二十三年(1650年),並於約 1875 年重建。當地的天主教徒於 1949 年還在這座教堂旁邊建了一所小學。

教堂在 1989 年修復後重開,成為寶山區首座重新開放的天主教堂。

這些教堂是在中國鎮壓宗教期間關閉的幾座教堂之一。

聖若瑟是深受中國天主教徒愛戴的聖人之一,教友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許多人物、堂區和教會機構。

哥德式建築中華聖母朝聖地教堂整修啟用 網友:秒飛巴黎聖母院

哥德式建築中華聖母朝聖地教堂整修啟用,網友形容秒飛巴黎聖母院。圖/天主教嘉義教區辦事處提供

天主教嘉義教區梅山鄉教堂供奉中華聖母態像,穿清朝官服戴皇冠,是教會指定朝聖地,教宗方濟各為聖母態像加冕,哥德式建築教堂整修完成,日前跨年夜啟用,光輝燦爛,美輪美奐,與法國浴火重生啟用的巴黎聖母院,都是歌德式建築造型,成為宗教觀光新地標,網友形容「秒飛巴黎聖母院」。

中華聖母態像仿造清朝中國河北省清苑縣東閭聖堂畫像所製,顯示教會信仰本地化,跨年夜,嘉義教區雲嘉縣市神職人員及教友齊聚,主教浦英雄主禮隆重跨年彌撒,呼應教宗開聖門迎希望禧年,希望整修完工啟用的中華聖母朝聖地教堂,吸引世界各地朝聖者來此。

中華聖母朝聖地牧靈中心5月啟用,接續教堂整修啟用,提供世界各地朝聖者住宿靈修祈禱,還可串連梅山鄉知名景點梅山公園、太平雲梯、瑞里風景區,以及周邊大林鎮觀光工廠等地,規畫宗教觀光休閒之旅。

哥德式建築風格發源於法國巴黎,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哥德;哥德式建築物最多國家在德語系國家。哥德式教堂常見歐洲主教座堂、修道院與教堂。18世紀,英格蘭開始哥德復興,蔓延至19世紀歐洲,持續至20世紀,主要影響教會與大學建築。 教會人士說,哥德式建築最能夠發揮教義精神,當人走進教堂,感受到空靈與主同在的氛圍,藉建築線條、光線以及整體設計,哥德式教堂將信仰呈現在建築內部跟外觀,教堂就是天人合一祈禱所,整修啟用的中華聖母朝聖地教堂,不僅有歌德式建築特色,還新增聖經福音耶穌故事彩繪聖像玻璃。

哥德式建築中華聖母朝聖地教堂整修啟用,網友形容秒飛巴黎聖母院。圖/天主教嘉義教區辦事處提供
哥德式建築中華聖母朝聖地教堂整修啟用,網友形容秒飛巴黎聖母院。圖/天主教嘉義教區辦事處提供
哥德式建築中華聖母朝聖地教堂整修啟用,網友形容秒飛巴黎聖母院。圖/天主教嘉義教區辦事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