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中朝聖! 天主教2025禧年音樂會《因相愛 攜手讚美》6月7日登場

歐遠帆教授在大坪林聖三堂指導合練。(天主教之聲提供)

為迎接2025年天主教「希望禧年」,由天主教之聲主辦的《因相愛 攜手讚美~2025禧年希望的朝聖者音樂會》,將於6月7日(週六)下午2時,在新北市新店區大坪林聖三堂登場。音樂會將由佳播合唱團與聖采琪聯合弦樂團攜手演出,獻上一場充滿信仰與祈禱的聖樂饗宴。

音樂會主題曲〈希望的朝聖者〉以「希望之火熊熊燃起,願這歌聲上達於祢」為開場,展現對天主的信賴與對生命的讚頌。本次演出緣起於天主教之聲與佳播合唱團過去多次合作的基礎,亦因在前年將臨期音樂祈禱會中,首次接觸到台中教區聖采琪聯合弦樂團,其國家級水準的演出深深打動人心。

金忠先老師指導合練。(天主教之聲提供)

隨著教廷於2024年宣布2025年為「希望禧年」,天主教之聲促成兩團正式合作,自年初起展開籌備,雙方透過多次線上會議與實體合練,密切協調。此次音樂會指揮,由佳播合唱團指揮歐遠帆教授,與聖采琪弦樂團指揮金忠先老師共同擔任,兩團成員超過百人,從曲目挑選、排練到音樂詮釋皆投入大量心力,反覆雕琢細節,以呈現溫暖動人的演出。

5月25日,雙方於大坪林聖三堂首次進行聯合排練,現場氣氛熱烈。佳播合唱團也在臉書分享當日的感動時刻:「有天主的照拂,日日皆好日。」當天,25位聖采琪大小成員與家長特地從中部北上,兩位指揮細心帶領團員排練,力求合唱與弦樂自然融合,展現音樂的層次與張力。

《因相愛 攜手讚美~2025禧年希望的朝聖者音樂會》6月7日將於大坪林聖三堂演出。(天主教之聲提供)

主辦單位天主教之聲表示,這場音樂會不僅是一場演出,更是一場靈魂的朝聖之旅,期盼透過音樂祈禱,撫慰人心、安定社會,也讓信仰的聲音穿越穹頂、上達天聽。演出場地大坪林聖三堂由德籍聖言會神父林慎白設計,音場效果優異,亦是新莊輔仁大學校舍建築設計者。今年恰逢輔仁大學創校百年與聖言會創會150週年,為本場音樂會增添紀念意義。邀請社會大眾一同參與這場音樂盛會。

義大利修女趙秀容奉獻台灣一甲子 今辭世享耆壽93歲

為部落奉獻超過半世紀的趙秀容(趙姆姆),今天下午3時許安詳辭世,享耆壽93歲。

來自義大利擁有台灣身分證的修女趙秀容,於新竹縣尖石鄉錦屏村那羅部落創立「天主教方濟幼兒園」,幫助無數貧困孩子,居民尊稱她「mumu(姆姆)」,在泰雅族語有著「媽媽」崇高的意義。為部落奉獻超過一甲子的趙秀容,今天下午3時許安詳辭世,享耆壽93歲。

趙秀容1932年出生於義大利薩丁尼亞島,上有3個哥哥、7個姊姊,她則是家中最小的妹妹,生活雖不富裕但很幸福,父母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受到聖經啟發立志要當修女,但她父母知道她要到世界各處去散播福音,不但沒有支持,還相當反對,但她毅然決然要用行動實際來實現大愛。

她來到台灣才28歲,甚至一句中文都不會說,隔年她到師範大學學中文,接著到各幼兒園和國小教導英文,1964年她和另外一位修女跟著當時的神父來到尖石鄉,看見部落的孩子物資缺乏、無法得到好的教育,因此她決定「奉獻自己給天主、給需要幫助的人」,沒想到一留就是一甲子。

趙秀容為了融入部落勤於走訪,也學習當地語言,不僅傳福音,也觀察到在地需求成立「天主教方濟幼兒園」,幫助經濟弱勢者下一代的啟蒙教育,付出滿滿的愛與關懷,和當地人一起吃、住,回故鄉次數不超過10次,但她無怨無悔。

竹科管理協會5月3日與清大校友會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邀請趙秀容出席參加,未料活動結束後2周後,趙秀容出現無法進食狀況,出席母親節活動成為她的最後身影。

竹科管理協會秘書長李道霖說,他與趙姆姆的緣分從2017年開始,當時得知趙修女的願望是成為台灣人,於是發動連署,在台大EMBA新竹校友會及台大EMBA台復新創會共同推動下,爭取到台灣身分證,一圓趙修女成為台灣人的願望。

李道霖說,今天下午3時許,趙秀容修女在天主教耶穌肋傷修女會省會院衰弱而別,得知她辭世的消息相當悲慟。趙秀容的追思靈堂明天開始布置,地點在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肋傷女修會省會院B1(新竹市博愛街16號)。

竹科管理協會5月3日與清大校友會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邀請趙秀容(左3)出席參加,未料活動結束後2周後,趙秀容出現無法進食狀況,出席母親節活動成為她的最後身影。
竹科管理協會秘書長李道霖得知趙姆姆的願望是成為台灣人,於是發動連署,在台大EMBA新竹校友會及台大EMBA台復新創會共同推動下,協助趙修女爭取到台灣身分證。
竹科管理協會5月3日與清大校友會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邀請趙秀容(右1)出席參加,未料活動結束後2周後,趙秀容出現無法進食狀況,出席母親節活動成為她的最後身影。

修女也瘋狂巴西版! Beatbox爆紅吸引百萬點閱

巴西卡西亞諾修女(左一)與瑪麗莎修女(中)一起上宗教節目,表演片段意外爆紅。(圖/美聯社)

近日,兩位來自巴西的修女在一個天主教電視節目裡,展現了令人驚豔的即興演出,她們融合了Beatbox口技與舞蹈,這段影片在社群平台上迅速竄紅,引發了廣泛的關注。這段影片是在巴西Pai Eterno(永恆之父)電視台播放的,目前已經累積了數百萬的觀看次數。

根據美聯社在28日的報導指出,這兩位修女分別是來自「Copiosa Redenção」修會的卡西亞諾(Marizele Cassiano)修女以及瑪麗莎(Marisa de Paula)修女,她們原本在節目中是要討論關於職業靜修的相關活動。然而,在節目進行的過程中,她們開始演唱一首描述修道生活的歌曲,並且加入了精彩的Beatbox口技以及充滿活力的舞蹈動作,節目主持人巴斯托斯(Giovani Bastos)執事也在隨後加入了這場表演。

卡西亞諾修女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道:「那一刻的發生非常自然,因為瑪麗莎修女只要聽到節奏,她就會忍不住跳起舞來。我個人也習慣唱歌,同時也很熟悉Beatbox,因此對我們而言,這樣的演出非常簡單,也很自然。讓我們感到非常驚訝的是,這段影片竟然在巴西以外的地區也廣為流傳。」

這兩位修女平時的主要工作是協助那些正在與毒癮對抗的年輕人們。卡西亞諾修女特別強調:「Beatbox、舞蹈,以及歌曲本身,都是上帝給予我們的工具,可以用來觸動我們所服務對象的心靈。而且它確實奏效!看到這樣的效果真的非常美好。」

據了解,這段表演在網路上引起了極大的迴響,雖然瑪麗莎修女並沒有個人經營Instagram帳戶,但是卡西亞諾修女的社群媒體追蹤人數已經突破了10萬大關。除了致力於協助戒毒青年之外,這兩位修女同時也身兼職業推廣員,她們為那些有志於投入宗教事業的女性們舉辦靜修活動。

失智劇情引共鳴 基金會籲掌握長照資源、及早預防

台灣今年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全台失智人口預估已超過 37 萬人。(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提供)

台灣今年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全台失智人口預估已超過 37 萬人,近期最受矚目的台劇《忘了我記得》,以秦漢飾演的失智父親為核心,呈現他從原本樂觀的個性、因為失智症記憶漸漸模糊、行為混亂的轉變過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提醒,面對越來越多人失智,預防失智刻不容緩,趁早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即使是輕度失智者,也可以讓自身的認知功能、肌力、營養口牙、整體健康都可以獲得進步。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處長陳俊佑表示,劇中失智者病程進展快速,出現記憶混亂、將鑰匙遺留門上、尿溼褲子,甚至誤以為過世的好友仍在人世、排斥外勞照顧的典型症狀…等諸多狀況,讓觀眾認識失智症。

「家屬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失智者」,陳俊佑指出,除了外勞與機構,其實還有居家服務、送餐服務、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日間照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居家與機構喘息服務等長照服務,呼籲有在照顧失智者的家屬,都能撥打長照專線1966,尋求喘息與協助。

此外,劇中提及因為經濟問題讓父親錯失使用今年可望在台上市可以去除類澱粉最新藥物的時機,藉此呼籲健保主管機關需要思考的問題。

若有民眾有任何失智症照顧問題,歡迎向基金會洽詢。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德昌街125巷11號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02-2332-0992 傳真:02-2332-0877

端午節慶送暖關懷街友活動 社會局:「友善共融.粽情享受」

桃園市政府社會局為讓街友感受到端午節慶的溫暖與社會的關懷,特別在佳節前夕結合財團法人仕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輔仁大學、桃園市女子美容商業同業公會及青青格麗絲莊園等學術及善心單位,為街友們舉辦了系列活動,一同迎接佳節。

南區關懷活動先於5月20日於中壢區中正公園開跑,現場除了供應應景的粽子與點心外,也設有義剪、就業宣導及社會福利諮詢等服務,幫助街友改善生活品質與尋找自立的方向。社會局也邀請桃園市刑事警察大隊於現場進行反詐騙宣導!

北區關懷活動5月27日於桃園區朝陽森林公園辦理,現場透過闖關遊戲,增添過節輕鬆氛圍,活動最後,為街友送上端午關懷包,內容包含乾糧與簡易生活用品等物資,幫助他們能度過炎炎夏日。除此之外,兩次活動均邀請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劉一龍副教授,將學校課程與實務工作結合,帶領學生們對街友進行問卷需求訪談,相互促進學習,亦可提供社會局對街友政策參考。也希望透過這樣的節慶關懷行動,讓社會更加重視街友議題,也期盼有更多民眾加入關懷行列,攜手為弱勢群體帶來希望與改變。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期待藉由交流、互動,強化彼此支持及情感連結,能有效減少因不了解而產生的偏見,也是我們「共好脫遊、友善共融」的活動目標。社會局於桃園區及中壢區共設有2處遊民外展服務中心,市民朋友如發現露宿街友需要協助,可撥打1999、街友外展服務中心(北區03-3395900、南區03-4353735)或社會局社會救助科電話03-3322101轉6406通報,將儘速派員訪視。(圖:社會局提供)

「不只顧肚子 連人生一起顧!」老人食堂端午飄粽香、送艾暖人心 陪伴偏鄉長者過節

端午節對許多長輩來說,不只是傳統節日,更是記憶中與家人團聚的時刻。然而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在嘉義縣設立的5間食堂中,超過一半的服務對象是老老照顧或獨居,甚至有不少與子女同住的長輩,也常因子女忙於工作,獨自度過白天。為了讓這些缺乏陪伴的長輩也能感受到節慶的溫度,暖暖老人食堂在端午節前夕提前為長輩歡慶佳節,準備熱騰騰的營養飯菜,更「加菜」現包的健康五穀粽,相較市售的粽子少油、鹽、糖,兼顧健康與營養,社工親手送上艾草菖蒲,讓長輩感受到久違的過節氛圍與家的溫暖。

「粽子很香,米粒很爛,好吃!」70多歲的陳大哥撥開粽葉給90歲的媽媽吃著粽子,媽媽笑著稱讚粽子美味。平時陳大哥照顧媽媽和弟弟,兄弟姊妹都成家離鄉,年節時大家會團聚,但平日裡的照顧主要都由陳大哥處理。準備三餐、打理生活起居,還要觀察兩人的身體狀況;「做飯」從來不是簡單的事,採買食材、料理,還需兼顧營養,一般家庭都很難做到。但自從申請食堂服務後大哥終於可以稍微喘息,社工不定期提供的生活物資,也減少許多經濟負擔。

暖暖老人食堂「不只顧長者的肚子,更照顧他們的人生」!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六腳、鹿草、民雄、中埔、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都是全鄉供餐量最大的據點。為了讓牙口不好的長者都能吃得下,食堂廚師會特別將每道菜都會煮得軟嫩,減少長輩咀嚼困難,餐點由廚師規劃,符合營養師建議的營養組,兼具營養。專業社工導入,深入了解長輩生活需求,連結長照資源、補給生活物資、房屋修繕等,建構完整的照顧網絡。食堂餐食服務,不僅重視是「吃飯」這件事,更走入長輩的生命,適時伸出援手,陪伴、關懷,甚至成為長輩走出家門的動力來源,是食堂最大的價值所在。

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我們用「一個食堂,照顧一個部落、村莊」一頓餐食串起長輩需要的服務。基金會5間老人食堂每天服務超過500位長輩、需要的家庭,每年供應超過8萬份餐點,至今,食堂提供服務超過十年,持續深耕在地,期待長輩在我們的服務下,不只是吃飽,並且活得更安心、更有尊嚴。食堂整年近1200萬的服務經費全依賴大眾的愛心捐款,無任何政府補助,籲大眾一起支持,愛就能「不炊息」!

郵政劃撥:31561904

戶名:天主教中華聖母社基金會

捐款專線:(05)277-8388分機3322

【暖心影片傳送門】https://reurl.cc/YYVr30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不只顧肚子 連人生一起顧!」暖暖老人食堂端午飄粽香、送艾暖人心 陪伴偏鄉長者過節

瞻禮日首談梵中關係 教宗:祈求大陸教徒與教廷融合

外界關注教宗良十四世對中國教會的態度。(Getty Images圖片)

天主教宗良十四世廿五日首度談論梵蒂岡與中國大陸關係時表示,祈求大陸天主教徒能與教廷融合起來。他廿四日說,羅馬天主教會已舉辦特別的「瞻禮日」,為在大陸的教會祈禱。梵中關係是這位新教宗面臨的最棘手外交事務之一。

前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位時推動瞻禮日,並努力想團結估計總數達一千二百萬的大陸天主教徒。大陸天主教官方教會由國家控制,不承認教宗權威,另有地下教會,數十年來雖遭打壓,仍忠於羅馬。

良十四世說,每當瞻禮日,在大陸、全世界的教會、聖壇都辦祈禱,聲音上達上帝,象徵著與大陸天主教徒團結起來,關愛大陸教眾,還有他們與普世教會的融合。良十四世祈福時為大陸及其他各地天主教徒祈禱,祝大家能取得神恩,成為堅強、歡欣的福音見證人,即便身處試煉,也能始終推動和平和諧。

前教宗方濟各進一步推動本篤十六世的心血,雖受到爭議,依然在二○一八年批准主教任命協議。協議細節從未公布,但賦予大陸官方控制的教會對教會高層人事任命有話語權,不過方濟各堅稱,自己對最終選任的人仍擁有否決權。

良十四世必須決定是否續簽該協議。北京做過一些單方面人事任命,不待教宗同意,顯然違反協議。在祕密會議選出良十四教宗前,陸方教會動手,初步選任兩位主教,搶在官方授任前一步,此事出現僵局。

信仰通訊社報導,良十四世對香港周守仁樞機主教表示,自己曾數次拜訪大陸,終於了解中國文化及實情。周希望良十四世遵循方濟各給大陸教會的指引。

天主教安仁家園創立「來仁咖啡」工作坊 助青少年銜接社會

天主教安仁家園創立「來仁咖啡」工作坊 助青少年銜接社會

安仁家園是嘉義縣首間專為照顧家庭失能或遭遇重大變故兒童與少年的安置機構,致力於提供穩定、安全的成長環境。為協助院內青少年在成年前做好自立準備,安仁家園攜手天主教會嘉義教區,共同設立「來仁咖啡」工作坊,讓孩子們逐步銜接社會。

今(24)日「來仁咖啡」正式揭牌開幕,嘉義縣長翁章梁、縣議會副議長陳怡岳、議員陳文忠、朴子市長吳品叡、六腳鄉長黃鉦凱及社會局長張翠瑤等多位貴賓到場支持,並成為來仁咖啡的第一批客人,院內青少年首次接待客人提供餐飲服務,透過實作累積經驗與成就感,為未來踏入職場建立自信。

「來仁咖啡」坐落在六腳鄉,名稱取自台語諧音「來喝咖啡」,蘊含親切的邀約。店內擺設著院內孩子親手製作的陶藝與作品,呈現他們的創作能量與生命故事。來仁咖啡希望打造一個如「家己人」般自在的休憩場所,讓旅人們在濃郁豆香中放鬆身心,感受溫暖與陪伴。

秉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信念,工作坊在讓青少年透過實作學習咖啡沖煮與門市營運等實務技能,培養職場態度與自信心,同時建立與社會接軌的橋樑。透過一技之長的培訓,協助他們為未來的獨立生活做好準備,實現自我價值。

安仁家園表示,考量院內孩子課業繁忙,目前「來仁咖啡」規劃每週三至週六對外營業。未來除實際營運外,亦將安排手沖咖啡、糕點烘焙等課程,透過專業培訓,協助孩子培養一技之長,為自立生活做好準備。

縣長翁章梁表示,安仁家園自民國99年成立以來,15年間已照顧超過500位兒少,他強調,孩子應學會與社會互動,未來無論是回歸原生家庭,或成年後步入職場,都需要具備基本的生活與應對能力。

他也邀請鄉親,到故宮南院或蒜頭糖廠旅遊時,別忘了順道至「來仁咖啡」休憩,喝杯咖啡,給孩子們一份實質的支持與鼓勵。

天主教安仁家園創立「來仁咖啡」工作坊 助青少年銜接社會
六腳鄉長黃鉦凱(左)、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中)、嘉義縣長翁章梁(右)
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右)、嘉義縣長翁章梁(左)

阿里山達邦sosonʉ日照中心啟用 實現部落長輩多年期盼

「我們老了、走不動了,就可以來這裡上課了!」遠山長輩的盼望,如今終於實現!歷經七年籌備,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海拔1000公尺的「sosonʉ日間照顧中心」於5月22日正式啟用,象徵山區長照服務再向前邁進!阿里山日間照顧中心由深耕山地服務18年的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承辦,設立於阿里山鄉衛生所達邦衛生室2F,提供在地化、整合性的長照服務,並串聯既有的暖暖老人食堂與巷弄長照站,讓長輩能就近接受照顧與陪伴。

啟用當天,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嘉義縣長翁章梁、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韓玲玲修女、聖馬爾定醫院院長暨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前任董事長陳美惠修女、立委林月琴、達邦社頭目汪啟德、特富野社頭目汪義福、以及多位社福、醫療及公益代表蒞臨,並參與鄒族傳統點火儀式,見證原鄉照顧的新篇章。

以點火儀式為阿里山日間照顧中心啟用祈福。

阿里山鄉達邦部落位於海拔一千公尺的山區,是鄒族人口最多的部落。從嘉義市區開車上山到達邦部落,車程約90-120分鐘。這裡靜靜地坐落在阿里山山脈的尾端,風景壯麗,卻也因山路遙遠,成為長期以來資源送達的偏鄉。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韓玲玲修女希望能在山上繼續照顧更多需要的部落長輩們。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韓玲玲修女表示,在山區設立一座日照中心極具挑戰,特別是活化既有建物,更須克服空間限制、法規程序與工程施工等多重難題。感謝衛生福利部與嘉義縣政府的大力支持,這項工程從空間租賃到整建完成歷時七年,總投入超過1,860萬元,投入心力與時間極為龐大。日照中心以鄒語羅馬拼音命名為「sosonʉ」,室內空間也特別融入鄒族文化元素,盼望這裡能成為山上長輩安心依靠、專業照顧與舒適生活的所在。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阿里山日照中心的啟用,是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的珍貴成果。」。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阿里山日照中心的啟用,是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的珍貴成果。」阿里山地處偏遠,長期以來醫療與照顧資源不足,地方政府在籌建過程中積極與中央單位及民間團體攜手合作,克服交通不便、工程條件艱鉅等種種挑戰。翁章梁強調,這座中心的設立,不僅大幅減輕家庭照顧者的壓力,也讓長輩得以在熟悉的部落中,安心地接受文化貼近、設計友善的長照服務。「這是一條從無到有的艱辛道路,但也因為中央與民間的通力合作,讓這段旅程終於開花結果。」

在感恩聖仁基金會董事長鄭明輝(左二)、玉山金控協理蔡明憲(左三)、統一超商中二營運區沈建任部長(右三)及寶春基金會執行長陳婷婷(右二)等單位的支持下,阿里山日照中心歷經七年終於落成。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說明,本次工程及服務得以順利啟動,也仰賴多方力量支持,把愛心化為行動,支持這個在山上、不容易被看見的地方!包含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支持籌建經費,玉山銀行受託菩月樂齡公益信託捐贈日照復康巴士與設備,寶春慈善基金會支持山區醫療接送服務經費,感恩聖仁社福基金會捐助照顧設備、嘉宜基金會、海墾基金會及黃烈火教育基金會支持山區設備以及文化傳承經費等,讓整體山區照顧在設備、人力與交通面具備完善照顧服務條件。

通透的空間規劃,讓長輩可以更安全的在日照中心活動。

阿里山日間照顧中心服務範圍涵蓋達邦、樂野、特富野、十字、里佳等部落,為部落長輩提供日間照顧、餐食、健康促進、交通接送與家庭支持等服務,並與基金會於達邦部落設立的巷弄長照站、暖暖老人食堂、以及針對服務對象連結個別照顧資源等,形成地區型照顧網絡,讓服務真正送到山之巔,陪伴部落長輩終老。有長照服務需求的阿里山民眾,可撥打1966(手機或市話皆可直撥,前5分鐘免付費),或阿里山日間照顧中心(05)251-1123,將有專人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