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關稅衝擊波和地緣政治變局,香港社會從旁觀轉向高度關注,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的復活節文告,都說為之表示憂慮;香港立法會辯論財政預算案,議員發言多表關注美國關稅措施的影響。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17日發表復活節文告,說他在撰寫文告時,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針對全球各國和地區加徵關稅,令全球情緒變得黯淡、擔憂和悲觀,愈來愈令人擔心全球經濟可能出現衰退,而區域戰爭、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自然災害亦可能同時出現,那些經濟條件差、國際或社會地位低微的人民,永遠是最受苦的一群。
周守仁稱,二戰後各國多年來建立的所謂「國際社會」,以及「世界秩序」出現根本性的改變,但最重要的是,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不要失去希望,要相信希望的集體力量和人的意志力,也要相信作為全球公民的聯合行動,團結起來便可帶來改變。
香港立法會17日繼續辯論財政預算案,多名議員發言中都表達美國關稅措施對香港的影響。議員鄭泳舜稱,地緣政治不斷轉變 ,美國關稅政策和環球市場不明朗的趨勢下,香港難以獨善其身,支持加強版財政整合策略,嚴控公共開支,包括公務員凍薪,長遠須研究精簡公務員編制,期望當局在節流同時,減少對市民影響;議員鄧家彪稱,港府要預估極端狀況,準備應對方案,美國挑起關稅戰,香港堅持零關稅和自由港的定位;議員張欣宇說,在風高浪急大環境下,發展經濟、鞏固人心,才是港府最重要任務,港府節流時應先檢討內部編制,避免向市民開刀。
香港代表工商界的政黨經民聯,就應對全球關稅戰向港府提出三方面建議。包括及時採取措施支援商界、發揮國際航運貿易中心以拓展貿易空間、及強化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吸引國際資金。其中提出建議,設法爭取有意從美國退市的中概股,優先選擇回流香港上市。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認為,美國向貿易伙伴徵收對等關稅,對香港既是挑戰亦是機遇,香港要運用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地位,把貿易戰轉化為發展機遇。
另外,香港總商會原定率商界高層代表團,在4月24日出訪美國,計劃會見當地商會、企業及港商,亦爭取約見商貿部門官員,但總商會宣佈因應時局,臨時決定取消下周訪美安排。經民聯成員林健鋒說,訪美團「延期」是基於中美貿易環境波動,政策不確定性高,決定延後訪美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