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2.05

每日聖言  –  2 月 5 日   星期三
聖亞加大貞女殉道
農曆正月初八

福音(谷 6:1-6)
那時候,耶穌離開那地方,回到自己的家鄉。祂的門徒們跟隨著祂。安息日到了,耶穌開始在會堂教導人。眾人聽了都很驚訝,說:“祂從哪裡得來這一切?所賜給祂的是怎樣的智慧?何等奇能借祂的手行了這樣的奇跡?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祂不是瑪利亞的兒子,雅各伯、若瑟、猶達和西滿的弟兄嗎?祂的姐妹不是也在我們這裡嗎?”他們便對祂很反感。耶穌就對他們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族和本家外,沒有不受尊敬的。”祂不能在那裡行什麼奇跡,只為幾個病人覆手,治好了他們。祂因他們不信而詫異。耶穌繼續從一個村莊走到另一個村莊教導人。

反省
思想狹隘的人,對身邊偉大的人或事物常感到不安。他們希望別人與他們一樣,且不允許任何人超過他們。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人,他的道路艱難危險,甚至會因此感到迷茫和失望。耶穌今天就處於這樣的境地。面對鄉人的冷漠、無知與偏見,祂只好選擇離開。我是否有時看不起人?或帶著冷漠與無知的心態,或被偏見所左右而對待他人呢?如果我是當時耶穌的一個鄉人,你會怎樣對待耶穌?

每日聖言 2025.02.04

每日聖言  –  2 月 4 日   星期二
農曆正月初七

福音(谷 5:21-43)
那時候,耶穌乘船到海的對岸去。當祂還在岸邊時,一大群人就聚集在祂身邊。那時,來了一位會堂長,名叫雅依洛。他一見耶穌,就跪在祂腳前,再三懇求祂說:“我的小女兒快死了,請禰來給她覆手,治好她,讓她活下去!”耶穌就跟他一起去了,並有一大群人跟著,簇擁著祂前行。有一個婦人,患了十二年血漏病,在許多醫生手中受了許多痛苦,花盡了她所有的一切,但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她聽過耶穌的事,就來到人群中,從後面上去,摸了耶穌的衣服。因為她心裡想:“只要我摸摸祂的衣服,我就會痊癒!”她的血源立刻幹了,而且她覺得身上的病也好了。耶穌立刻覺得有股力量從自己身上出去,就在人群中轉過身來,說:“誰摸了我的衣服?”祂的門徒們回答說:“袮看,這麼多人擁擠著禰,袮怎麼還問誰摸了我呢?”但耶穌仍朝四周觀看,要看做這事的人。那婦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發生的事,既害怕又恐慌,便上前跪在耶穌腳前,向祂講述了全部實情。耶穌就對她說:“女兒!你的信德救了你,平安回去吧!你的病痊癒了!”耶穌還在說話時,有人從會堂長的家裡來,說:“你的女兒死了,為什麼還要麻煩老師呢?”耶穌沒有理睬他們的話,對會堂長說:“不要怕,只管信!”耶穌不讓其他人跟祂去,只帶了伯多祿、雅各伯和雅各伯的弟弟若望一同前去。他們來到會堂長的家裡,耶穌見一片混亂,有的在痛哭,有的在大聲哀號。祂便進去對他們說:“為什麼這樣混亂和痛哭?這孩子沒有死,而是睡著了。”他們都嘲笑祂。耶穌把眾人趕出去,只帶著孩子的父母和跟祂在一起的人,進了孩子所在的地方。祂拉著女孩的手,對她說:“塔裡塔,古木!”意思是:“小女孩,起來!”那個女孩立刻起來,開始走路,那時她已十二歲了。他們非常驚訝。但耶穌嚴厲叮囑他們,不要讓任何人知道這事,又吩咐他們給她些吃的。

反省
人類的痛苦一直打動著耶穌的憐憫之心。今天,在患有十二年血漏病的這位婦人和會堂長雅依洛的主動懇求下,耶穌醫治了他們。這位婦人,勇敢地打破社會風俗和宗教傳統,主動尋求耶穌醫治的碰觸,促使耶穌跨越當時文教的藩籬,與婦人交談;而會堂長雅依洛,以誠懇的態度,贏得了耶穌的大能拯救,使女兒起死回生。你有勇氣向耶穌說出你內心深處的疾病,並相信耶穌會介入而有所行動呢?

每日聖言 2025.02.03

每日聖言  –  2 月 3 日   星期一
聖伯拉削主教殉道
聖安加略主教(865年)
農曆正月初六(立春)

福音(谷 5:1-20)
那時候,耶穌和門徒們到了海的對岸,進入革辣撒人的地區。耶穌剛下船,立刻有一個附邪魔的人從墳墓裡出來,碰上了祂。原來這個人住在墳墓裡,沒有人能綁住他,就是用鎖鏈也不能。因為人們曾多次用繩索或鐵鍊綁住他,卻掙開鐵鍊,弄斷繩索,沒有人能制伏他。他日夜在墳墓叢和山野之間喊叫,又用石頭砸自己。他從遠處望見了耶穌,就跑過來俯伏在耶穌前,大聲喊道:「耶穌,至高天主之子,我與禰有什麼相干?我因天主,乞求禰不要折磨我!」他這樣說,是因為耶穌曾命令他說:「邪魔,從這人身上出來!」耶穌便問他:「你叫什麼名字?」他說:「我叫‘軍旅’!因為我們數目眾多。」邪魔一再求耶穌不要把他們從這地區逐出去。那時,正有一大群豬在山坡上放養。那些邪魔便乞求耶穌說:「把我們打發到豬群裡去吧,讓我們附在它們身上!」耶穌准許了他們,邪魔就出來,進入那群豬裡。豬的數目約有二千。那群豬便朝著山崖直沖下去,掉進海裡淹死了。放豬的人逃走了,在城裡和鄉下傳開這事。於是,大家都出來看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到了耶穌那裡,看見那個曾經附魔的人,即被「軍旅」附身的人,已經穿好衣服,神志清醒地坐在那裡,就都害怕起來。親眼目睹的人就把那曾附魔的人和那豬群所發生的事,都告訴了他們;他們就請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區域。耶穌上船的時候,那個曾附魔的人懇求祂,要同祂一起去。耶穌沒准許他,但對他說:「你回家,到你的鄉親那裡,向他們傳報上主為你做了何等大事,祂怎樣憐憫了你。」於是,那人就走了。他在整個十城區講述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事,眾人都大為驚訝。

反省
福音描述了耶穌為一個附魔人驅逐惡魔,使他獲得身心靈的自由,恢復其尊嚴的故事。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雖不常發生這類戲劇性的故事,加上現代人也甚少談論魔鬼,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實際上,它借著各種世俗價值觀引誘我們偏離天主。可怕的是,我們常墮入魔鬼的圈套,成為罪惡的推手而不自知,例如生態失衡、貧富差距、同性婚姻、「丟棄文化」等問題。借除夕辭舊迎新的契機,求主幫助我能辨別誘惑,棄絕魔鬼的伎倆,賴主恩寵,活出天主子女的自由。

每日聖言 2025.02.02

每日聖言  –  2 月 2 日   星期日
獻耶穌於聖殿
農曆正月初五

福音(路 2:22-32[長式:路2:22-40])
按照梅瑟法律,到了取潔的日子,瑪利亞和若瑟便帶著嬰孩上耶路撒冷去獻給上主。正如上主的法律所載:凡頭胎男孩應獻給天主。他們也照上主法律的規定獻上祭品:一對斑鳩或兩隻雛鴿。那時在耶路撒冷有個人,名叫西默盎。他正義虔誠,期待著以色列的安慰,而聖神也在他身上。他曾得到聖神啟示,知道自己去世之前,必會看見上主的受傅者。他受聖神的指引,來到聖殿,抱著嬰孩耶穌的父母正進來,要按法律的慣例為祂行禮,西默盎就雙手把嬰孩接過來,讚頌天主說:“主啊,現在可照祢的話,放祢的僕人安然去了!因為我已親眼看見祢的救恩,就是祢在萬民前所準備的:為啟示異邦的光明,祢子民以色列的榮耀。”

反省
耶穌出生八天后被獻給上主。顯然,祂的生命是神聖的,是屬￿天主的。先知們預見了天主賦予耶穌的偉大使命,拯救陷於罪惡中的人類。祂的在世生命的確是這樣度過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也都是神聖的,都來自天主的偉大計劃,也從一開始就屬￿天主。天主給了我們愛人愛己的誡命,這同時也是我們的使命。如何活出愛的誡命,如何滿全我們的使命,是我們作為基督徒一生要追求的。希望我們在生命的末刻也能像西默盎一樣讚頌天主說:“主啊,現在可照祢的話,放祢的僕人安然去了!”

每日聖言 2025.02.01

每日聖言  –  2 月 1 日   星期六
農曆正月初四

福音(谷 4:35-41)
那時候,夜幕即將來臨,耶穌對門徒們說:“我們渡到對岸去吧!”於是,門徒們離開人群,上了耶穌坐著的船,帶祂走了。其餘的船也跟祂在一起。忽然狂風驟起,波浪打入船中,船積滿了水。耶穌卻在船尾,靠著枕頭睡覺。他們叫醒了祂,說:“老師,我們要喪亡了,袮不管嗎?”耶穌醒過來,喝斥了風,對海說:“安靜!不要作聲!”風立刻停了,海上大為平靜。耶穌便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這樣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德嗎?”他們卻非常驚駭,彼此說:“祂究竟是誰?連風和海都聽從祂!”

反省
今日福音為我們提供了一幅奇特的畫面:大海波濤洶湧,一隻小船在海浪中劇烈地顛簸,船上的門徒們驚恐萬狀,而耶穌卻在船尾依枕而睡。祂被門徒們叫醒後只用一句話平息了風浪。畫面中耶穌沉著冷靜的神態和祂口中獨具能力的話語,無疑傳達著一個訊息:祂掌管一切,而且祂願意借外界的種種來教導門徒們。這其實是祂在傳教生涯中經常用的,以培育門徒們的信德。門徒們因著看到耶穌一語平息了風浪而想清楚地知道耶穌是誰。那麼,我們在閱讀或聆聽了這個福音故事後,我們清楚地認識耶穌是誰嗎?

每日聖言 2025.01.31

每日聖言  –  1 月 31 日   星期五
聖若望·鮑思高司鐸(1888年)
農曆正月初三

福音(谷 4:26-34)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天主的國好像一個人把種子種在地裡。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種子發芽、生長,他卻不知道怎麼會這樣。因為大地自然出產:先發芽,後吐穗,最後穗上結滿籽粒。當果實一成熟,他便立刻派人拿鐮刀收割,因為收穫的時候到了。」耶穌又說:「天主的國像什麼呢?或者我們用什麼比喻來和它相比呢?天主的國像一粒芥籽,種在地裡時,是地上所有種子中最小的。一種下了就長起來,比園子裡面各種蔬菜都大,還長出大枝,以致天上的飛鳥都能在它的蔭下棲息。」
耶穌用許多這類的比喻,按照他們能聽懂的來講論。祂公開教導時,若不用比喻就不說什麼。當祂單獨和門徒們在一起時,就給他們解釋一切。

反省
種子的生命力令人敬畏。只要把一粒種子放在適合成長的土壤裡,它就會萌芽生長,最後成為高大的樹木,或芬芳的花草,或人們賴以為生的農作物。天主聖言和我們的關係也是這樣。聖言有如種子,而我們該成為適合種子成長的土壤。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留心開墾自己內在的土壤,讓落在其上的好種子得以生根開花,在自己的內心培育出讓天主喜愛的豐盛果實。
今天,不妨與朋友分享一句改變你生命的聖經話語,以及它如何在你的生命中萌芽、成長、開花和結果的經驗,並為此感謝天主。

每日聖言 2025.01.30

每日聖言  –  1 月 30 日   星期四
農曆正月初二

福音(谷 4:21-25)
那時候,耶穌又對他們說:「燈拿來,難道是為了放在鬥底下,或放在床下面的嗎?豈不是為放在燈檯上?凡隱藏的事,沒有不被揭露;沒有什麼秘密的事,不會成為顯明的。凡有耳能聽的,聽吧!」祂又對他們說:「要留心你們所聽到的。你們用什麼尺度量出,也要用什麼尺度量給你們,而且還要多加給你們。因為凡有的,還將給他更多;而沒有的,就連他已有的也要從他那裡拿走。」

反省
耶穌說:「凡有的,還將給他更多。」用這句話來鼓勵基督徒慷慨大方的精神,是最貼切的。《希伯來書》的作者也指出,基督徒應該具備「完備的信德」、「毫不動搖的望德」和「勉力行善的愛德」。相信天主只是起點,基督徒還需要勤讀聖經,學習教理,並祈求上主的光照,使能更加認識天主啟示的真理。守護望德,在生活的挫折和苦難中不斷成長,在困惑和痛苦中仍然充滿希望。愛德方面,懇求天主賞賜我們以祂的仁愛去愛他人,並在生活中勉力行善,使愛德日益增長。想一想,我對主、對人慷慨大方嗎?

每日聖言 2025.01.29

每日聖言  –  1 月 29 日   星期三
聖王炳等殉道(1858年)
聖福若瑟司鐸(1908年)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福音(谷 4:1-20)
那時候,耶穌來到海邊又開始教導人。一大群人聚集在祂周圍,祂只得上了一條小船,坐下來。船在海中,群眾朝著海站在岸邊。耶穌用比喻對他們說:「有個撒種的人出去播種。他撒的時候,有些種子落在路旁,鳥兒飛來把它們吃了;有些落在泥土很少的石頭地上,因為土淺,很快就發了芽,但太陽升起來,就被曬乾了,因為它們沒有根,很快就枯死了。還有些落在荊棘叢中,荊棘長起來,把種子窒息了,就沒有結果實。另外一些種子落在好地裡,長大成熟,結了果實,有的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耶穌說:「有耳能聽的,聽吧!」當耶穌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十二門徒和跟祂一起的人就問這個比喻的含義。祂對他們說:「天主國的奧秘已經給了你們。對於那些外人,一切都用比喻。使他們看了又看,卻看不明白;聽了又聽,卻聽不懂。不然,他們必會悔改,得到赦免。」耶穌對他們說:「如果你們不能明白這個比喻,怎能懂其它所有的比喻呢?撒種者撒的是話。那些撒在路旁的種子,是指人聽了這話,撒旦馬上來,把撒在他們內心的話奪走了。那撒在石頭地裡的,是指那些一聽就歡喜地接納了,可是在他們內沒有根,不能持久,一旦因為這話而遇到艱難困苦,或遭受迫害,他們立刻就跌倒了。那撒在荊棘裡的,是指那些聽到這話,但世俗的焦慮、財富的迷惑及種種欲望進來,把這話窒息了,無法結出果實。那撒在好地裡的,是指那些聽了這話就接納了,並結了果實,有的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甚至—百倍!」

反省
關於撒種的比喻,可能我們已經聽過數十遍了,但我們可曾讓主的話保留在心田,並由心動變成行動?有位神父曾在主日彌撒中邀請教友們每週至少帶領全家祈禱一次。當他在下一個主日詢問執行情況時,卻只有一位教友付諸行動。這說明我們時常不將聖言放在心上,又何談實踐呢!今天問一問自己:我在每一次參與彌撒時都用心領受天主聖言嗎?我記得本主日福音的內容嗎?虛心求主賜給我對天主聖言認真的態度,使我的心成為良田,並通過生活而結出碩果。

教宗:邪惡的時日不多,戰爭和死亡不會獲勝

教宗方濟各在第六屆天主聖言主日彌撒強調,福音是活的聖言,絕不叫人失望。耶穌「使我們擺脫一切內在的鎖鏈」,開啟我們的「心靈之眼」。教宗當天為40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平信徒授予讀經職。

整部聖經向我們講述天主聖言,祂為了救世人而道成肉身;換句話說,整部聖經「都讓我們記得基督和祂的工程」,並由「聖神在我們的生活和經歷中予以落實」。教宗方濟各元月26日天主聖言主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他在講道中如此表示。參禮者約有6500人。

當天也是禧年傳播界慶典的最後一天,同時教宗為40名不同國籍的平信徒授予讀經職,並託付給他們每人一本聖經,以強調我們蒙召藉著聖言為祂作見證,「向各時代、各地方傳揚福音」。在第六屆天主聖言主日,教宗再次叮囑在場全體信友要養成誦讀聖經的習慣。

耶穌使命的五個行動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闡述了主日福音。根據聖史路加記載,耶穌宣讀了《依撒意亞先知書》的一段經文,然後「揭露自己是默西亞」,即天主的受傅者。

這段經文概述了基督使命的五個行動:「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四18-19)教宗指出,因此,福音是「憐憫、仁慈、光明、自由且喜樂」的話語。

福音絕不叫人失望

教宗逐一解釋了耶穌的五個行動,並勉勵所有的人身體力行。而且,基督在落實這些行動時,「向我們宣講天主接近我們的貧困、將我們從罪惡中贖回來、啟迪我們的眼、打破壓迫的枷鎖」,賜給我們新生命,與我們並肩同行。

「祂賜給我們的救恩還沒有完全實現。我們都知道這點。然而,戰爭、不義、傷痛、死亡不會有最後的話語權。事實上,福音是活的聖言、是肯定的話語,絕不叫人失望。福音絕不使人蒙羞。」

向窮人傳報喜訊的憐憫話語

基督「被派遣去向貧窮人傳報喜訊」,也就是天主的國臨近了。祂讓我們明白,「上主來眷顧祂的子民,照顧卑微和不幸的人」。教宗強調,福音是喜訊,是「憐憫的話語」。我們蒙召去「行愛德、寬恕近人的罪過、慷慨投入社會工作」。

未來屬於天主

接著是向俘虜宣告釋放。教宗表示,基督告訴我們,「邪惡的時日不多了,因為未來是屬於天主的」。

「因著聖神的德能,耶穌將我們從一切罪過中贖回來,使我們的心靈自由,擺脫一切內在的鎖鏈,在世上帶來天父的寬恕。這福音是仁慈的話語,召叫我們成為熱愛和平、團結與修和的見證人。」

權勢與虛榮使人對弱小者視而不見

使盲者復明則是更廣大的工程,耶穌照亮每個人的內心,因為人的內心會是罪過的棲息之所。因此,基督的話語是「光明的話語」,「叫我們迎接真理,去為信仰做見證」,在生活上言行合一。

「默西亞為我們開啟心靈的眼,它往往因權勢和虛榮的媚惑而眼花撩亂:那是心靈的疾病,妨礙我們辨認出天主的臨在,使我們對弱小者和受苦者視而不見。」

在基督名字內的弟兄姐妹

此外,耶穌來,也是為了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其首要意義是,基督「使我們成為在祂名字內的弟兄姊妹」。因此,「因著天主愛的威能,打破了迫害與死亡的牢籠」。所以,天主的話語是「自由的話語」,催促「心靈悔改、心意誠實,並在磨難中堅忍不拔」。

耶穌宣告的新時代不會消耗生命

最後,耶穌宣告的「上主恩慈之年」是「新的時代,不會消耗生命,卻使之煥然一新」。教宗指出,剛展開的禧年預備我們懷著希望去與救主相遇。為此,基督的話語是「喜樂的話語」,敦促我們「去接納、共融,並以朝聖者的身份踏上旅途,走向天主的國度」。

每日聖言 2025.01.28

每日聖言  –  1 月 28 日   星期二
聖多瑪斯·阿奎那司鐸聖師(1274年)
農曆臘月廿九

福音(谷 3:31-35)
那時候,耶穌的母親和祂的兄弟們來了。他們站在外面,派人給祂捎信。群眾正圍耶穌坐著,有人對祂說:「看,袮的母親和袮的兄弟們在外面,要找袮呢!」耶穌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祂環視四周坐著的人說:「看,這就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凡遵行天主旨意的,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和母親。」

反省
耶穌的母親、姐妹和兄弟們,都是猶太人。可以推想到,當時他們應該與其他很多猶太人一樣,都遵守猶太法律和傳統,聽從並相信司祭長、經師、長老們。當耶穌屢次直面挑戰這些人的言論和行為時,祂的母親和兄弟們很有可能難以接受祂,甚至以祂為恥,以至於想阻止祂繼續公開宣講。他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不認識耶穌的真實身份——天主子。今日的福音啟發我們,真正與耶穌有關係的人,是那些「遵行天主旨意」的人。我與耶穌的關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