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4.25

每日聖言  –  4 月 25 日   星期五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八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若 21:1-14)
那時候,耶穌在提庇黎雅海邊,再次向門徒顯現。顯現的經過是這樣的:西滿伯多祿、綽號叫雙胞胎的多默、加里肋亞迦納的納塔乃耳、載伯德的兩個兒子和另外兩個門徒在一起。西滿伯多祿對他們說:“我要去打魚。”他們對他說:“我們跟你一起去。”他們便出發,上了船,可是整個晚上一無所獲。天亮時分,耶穌站在岸上,但門徒們沒有認出是耶穌。耶穌向他們喊說:“孩子們,你們有吃的嗎?”他們回答說:“沒有。”祂對他們說:“向船的右邊撒網,就有了!”於是他們把網撒下去,竟然拉不上來,因為魚太多了。耶穌的愛徒就對伯多祿說:“是主!”西滿伯多祿一聽說“是主”,就連忙穿上衣服(因為他原本赤著身子),跳進海裡。(其他的門徒劃著小船,拖著滿網的魚來了。他們離岸不遠,大約僅有一百米。他們上了岸,便看見那裡有一堆炭火,上面烤著魚和餅。)耶穌對他們說:“把你們剛捕到的魚拿幾條來。”西滿伯多祿便上船,把網拖到岸上。網裡全是大魚,總共一百五十三條。雖然魚這麼多,網卻沒有破。耶穌說:“來吧,吃早餐!”門徒中無人敢問祂:“袮是誰?”因為他們知道是主。耶穌就上前拿起餅,遞給他們,同樣把魚遞給他們。耶穌從死者中復活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

反省
本段福音由幾個不同的事件組合而成,其中包括復活的顯現,和耶穌召叫門徒,使之成為“捕人的漁夫”。若望如此編排或許是有意的,為突顯出耶穌再次賦予門徒們使命。門徒們照耶穌的指示打了153條魚。153是當時所有魚種的數目,代表所有種族。這意味著,一方面,只有遵行耶穌的引導,才會有福傳的果實;另一方面,即使有成果,也離不開天主的賜予。為此,耶穌在稍後與伯多祿的對話中,要他牧養耶穌的羊。我們基督徒誠然肩負福傳的使命,但福傳的主導者卻是耶穌,並且成果也來自祂的恩賜,因為祂始終是我們的主。

每日聖言 2025.04.24

每日聖言  –  4 月 24 日   星期四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七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路 24:35-48)
那時候,厄瑪烏兩位門徒返回耶路撒冷,述說了路上遇見的事,以及在擘餅時怎樣認出了耶穌。他們正在談論這些事時,耶穌親自站在他們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他們驚慌害怕,以為見了鬼怪。祂便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驚慌?為什麼心裡疑慮呢?你們看看我的手,我的腳,分明是我呀!你們摸摸我,就知道;鬼魂無肉無骨,但你們看,我是有的。”說著,就伸出雙手雙腳給他們看。他們又驚又喜,還是不敢相信。祂就說:“這裡有什麼吃的嗎?”他們給祂一塊烤魚。祂拿過來,在他們面前吃了。然後祂對他們說:“這是我同你們在一起時,對你們說過的話:在梅瑟法律書、先知書和聖詠上,關於我所寫的每件事都必須應驗。”於是祂開啟他們的心智,讓他們明白經書,並說:“經上記載,基督必須受苦,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且必須因祂的名,宣講悔改以得罪過的赦免;從耶路撒冷開始,直到萬邦。你們就是這一切事的見證人。”

反省
復活的基督給了門徒們一個使命,即到全世界去傳揚福音。祂也賜給門徒們德能,以幫助他們完成這個使命。事實上,福傳是門徒們蒙召的理由。耶穌在召叫他們時,就賦予他們“宗徒”之職,意思是“被派遣者”。宗徒,是賦予他們新的身份,即成為同耶穌在一起,並被派遣去做福傳的人。每位基督徒都因著洗禮被賦予福傳者的身份,所以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中說:“我們永遠是‘以福傳為重的門徒’。”希望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都懷有這樣的心態。

每日聖言 2025.04.23

每日聖言  –  4 月 23 日   星期三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六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路 24:13-35)
那時候,門徒中有兩人往厄瑪烏去,那村離耶路撒冷約十一公里。他們在路上談論著所發生的一切。正談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與他們同行。可是他們的眼睛被蒙蔽了,沒有認出祂。祂對他們說:“你們一路上談論的是什麼?”他們就站住,滿臉憂愁。其中一個叫克羅帕的回答祂說:“難道袮是在耶路撒冷唯一不知道這幾天發生什麼事的旅客嗎?”祂問:“什麼事?”他們回答說:“關於納匝肋人耶穌的事。祂是個先知,在天主和百姓面前,行事說話都有能力。但是我們的司祭長和民間的首領把祂交了出去,判了死罪,釘在十字架上。我們還希望祂是要救贖以色列的呢!還有,這些事發生已是第三天了,我們中的一些婦女使我們驚訝。她們清早去墓地,沒有看見祂的遺體,她們回來說見了天使顯現,天使說祂復活了!我們中有幾個同伴去墓地查看,發現與婦女所說的一樣,但他們沒有看見祂。”祂就對他們說:“你們多麼無知啊!你們的心如此遲鈍,難以相信先知所說的一切!難道基督是必須先受這些苦難,然後才進入祂的光榮嗎?”於是祂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經上一切有關祂的記載,都給他們解釋了。當他們走近要去的村莊時,耶穌好像還要繼續趕路,這兩人極力挽留祂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吧,因為天色已晚,黑夜將至。”祂就進去跟他們住了下來。當祂與他們一起用餐時,祂拿起餅,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突然開了,認出了祂,但祂卻在他們眼前消失了。他們彼此說:“祂在路上同我們談話,給我們解釋經文時,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他們就立刻起身,趕回耶路撒冷。見到那十一人和同他們聚在一起的人,正在談論說:“主真的復活了!已顯現給西滿了!”這兩人也述說了路上所遇見的事,以及在擘餅時,怎樣認出了祂。

反省
如果把耶穌換作一般人,面對兩位既不理解經書,又不聽耶穌預言,還不相信他人有關復活之見證的門徒,可能會非常生氣,也許會用讓他們感到害怕的方式來令之相信。但耶穌卻扮演了一位同路人,祂用耐心與溫和,慢慢地隨著門徒們前行的步伐而引導他們。耶穌首先用一個問題,讓門徒們在完全的安全感中盡情地表達自己,並認真地聆聽著。然後,祂通過解釋來開導。最後用一個明顯的標記來開啟門徒們的眼目。如此慈善和耐心的陪伴過程,無疑是我們陪伴他人的典範。

每日聖言 2025.04.22

每日聖言  –  4 月 22 日   星期二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五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若 20:11-18)
那時候,瑪利亞站在墳墓外邊哭泣,哭的時候探頭往墳墓裡看,卻見兩位天使穿著白衣,正坐在原來安放耶穌遺體的地方:一位坐在頭邊,一位坐在腳邊。他們對她說:“婦人!你哭什麼?”她回答:“有人把我的主搬走了,我不知道他們把祂放在哪裡了!”說完這話,她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沒有認出是耶穌。耶穌對她說:“婦人,你哭什麼?你找誰?”她以為這人是園丁,就對祂說:“先生,如果是你把祂搬走了,請告訴我,你把祂放到哪裡了,我去把祂搬回來。”耶穌對她說:“瑪利亞!”她轉過身來,用希伯來話叫祂:“辣步尼!”意思是“老師”。耶穌對她說:“不要拉住我!因為我還未升到父那裡。但是,你去我的弟兄們那裡,對他們說:‘我要升到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那裡;升到我的天主,也是你們的天主那裡。’”於是瑪利亞瑪達肋納跑回去,把這消息告訴門徒:“我看見了主!”並把主對她所說的話告訴了他們。

反省
為什麼幾天前還同耶穌在一起,幾天後瑪達肋納竟認不出耶穌了呢?可能是復活前後的耶穌模樣有所改變,但更可能是瑪達肋納壓根兒就想不到耶穌會復活,所以不會把一個活人認作耶穌。事實上,她只想要塵世的耶穌,因為即便在認出耶穌後,還是拉著耶穌不放——她想拉著不放的,是她曾經親密的老師和朋友。但耶穌已經是即將升到父那裡去的宇宙性的基督。我們有時也會覺得曾經的朋友耶穌不見了,其實不是祂不見了,而是我們認不出祂來了。而我們之所以認不出祂來,是因為我們限定了祂的形象。復活基督的形象在我內被限定為什麼樣的?

每日聖言 2025.04.21

每日聖言  –  4 月 21 日   星期一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四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瑪 28:8-15)
那時候,婦女們立刻離開墓地,十分害怕卻非常喜樂,跑去把這消息告訴祂的門徒們。忽然耶穌迎面走來,對她們說:“願你們平安!”她們就前去抱住祂的腳,朝拜祂。耶穌對她們說:“不要害怕。去吧,告訴我的兄弟們,叫他們到加里肋亞去,在那裡,他們會看見我。”
她們離去後,幾個衛兵趕回城裡,把所發生的一切事向司祭長報告了。司祭長召集了猶太長老們來商議,決定給那些衛兵許多錢,並囑咐他們說:“你們要這樣說:祂的門徒晚上來到,趁我們睡著時把祂偷走了。如果總督聽說此事,我們會說服他,保證你們沒事。”衛兵拿了錢,就照他們所吩咐的做了。這個說法在猶太人當中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反省
士兵和婦女們都看到了天使的顯現,然而前者回到司祭長那裡,不但拿了封口錢,還造了謠;後者卻回到宗徒們那裡,歡喜地將基督復活的喜訊報告給他們。為什麼二者有如此不同的態度?區別就在於一個是為愛,一個是為利。為利的小人,見利忘義。可悲的是,如此只看重利益的人很普遍。今天,所有相信基督復活,卻因為金錢等各種利益的因素而不為祂作見證,甚至作反見證的“信徒”,豈不都與當時的羅馬士兵類似?雅各伯宗徒告訴我們,單單信還不夠,因為連魔鬼也信,而信後作證才是關鍵。我是如何為復活的基督作證的?

每日聖言 2025.04.20

每日聖言  –  4 月 20 日   星期日
耶穌復活
農曆三月廿三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若 20:1-9)
安息日後的第一天清早,天還沒亮,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前,看見墓門的大石已被移開,就立刻跑去見西滿伯多祿和耶穌喜愛的門徒,對他們說:“他們從墳墓裡把主搬走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把祂放到哪裡去了!”伯多祿和那門徒就出來,往墳墓那裡去。兩人一起跑,可是那門徒跑得快,比伯多祿先到墳墓那裡。他彎腰往裡面觀看,只見麻紗殮布放在那裡,但沒有進去。西滿伯多祿隨後趕到,進了墓穴,也看見殮布放在那裡,裹頭的頭巾沒有和殮布放在一起,而是卷著,放在另一處。這時,那先到墳墓的門徒也進來,他一看見就信了。因為在此之前,他們還不明白聖經上說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的意思。

反省
空墳墓對於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標記。在瑪達肋納看來,它是個被盜的墓穴,耶穌的屍體從中被搬走了;在伯多祿看來,它是個謎團,因為他只看到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現象;但在若望看來,它卻是主復活的證明。為什麼有如此的差別?若望是躺在耶穌懷裡的愛徒。一個人若跟另外一位非常親近,就會比別人更熟悉他,即使沒有看到對方,也能從對方的腳步聲、呼吸,甚至氣味辨識出他。這是愛的敏銳。同樣,如果我們親近基督,也能在生命中的各類看似主不在場的“空墳墓”裡發覺復活的祂。

每日聖言 2025.04.17

每日聖言  –  4 月 17 日   星期四
聖週四  主的晚餐
農曆三月二十

主的晚餐彌撒【視頻講道】https://youtu.be/kfOFb570xlQ

福音(若 13:1-15)
逾越節前,耶穌知道自己的時刻到了,祂要離開這世界,回到父那裡去。祂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以圓滿的愛來愛他們。他們吃晚餐時,魔鬼已經使加略人西滿的兒子猶達斯決定出賣耶穌。耶穌知道父已把一切交在自己手裡,自己既出於天主,也要回到天主那裡,於是起來,離開席位,脫了外袍,在腰間束上一條手巾,然後把水倒在盆裡,開始給眾門徒洗腳,拿束在腰間的手巾為他們擦乾。祂走近西滿伯多祿時,伯多祿問祂說:“主啊,袮要洗我的腳嗎?”耶穌回答他說:“我所做的,現在你不懂,但以後會明白。”伯多祿說:“不行!袮絕不可洗我的腳!”耶穌就告訴他:“如果我不洗你的腳,你和我就沒有關係了。”西滿伯多祿立刻說:“主啊!那就不只洗腳,連我的頭和手都洗吧!” 耶穌說:“洗過澡的人,全身已潔淨,只需要洗腳。你們已是潔淨的了,但不是每個人都是潔淨的。”原來祂知道誰會出賣祂,所以說:“不是每個人都是潔淨的。”
耶穌洗完門徒的腳,對他們說:“我為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你們尊稱我為‘老師’、為‘主’,你們說得對,因為我實在是。我這做‘主’和‘老師’的,尚且為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我給你們立了榜樣,我這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照樣做。”

反省
在耶穌時代,為人洗腳是奴隸該做的。耶穌是倍受民眾尊敬的先知,門徒們更把祂視作默西亞。祂以這樣的身份為門徒們洗腳,當然會顛覆伯多祿的觀念。而伯多祿之所以給予拒絕,是因為他想維持主僕的體制。如此的思想觀念背後,可能潛藏著自己可作為主人被服務的意念。但耶穌說,只有接受祂的洗腳,才能維繫與祂的關係。換言之,祂和門徒的關係,建立在愛的服侍上;而且祂願意門徒們之間亦如此。在愛內沒有尊卑;或者說,在愛內只有尊者,因為愛讓人把每個人視為尊者去服侍。

每日聖言 2025.04.16

每日聖言  –  4 月 16 日   星期三
聖週三
農曆三月十九

聖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WkGGwUwyE_U

福音(瑪 26:14-25)
在那十二人當中,一個名叫猶達斯的依斯加略人,去見司祭長,說:“如果我把耶穌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什麼?”他們就約定給他三十塊銀錢。從此,他便找機會把耶穌交給他們。無酵節的第一天,門徒們來問耶穌說:“袮要我們在哪裡為袮預備逾越節的晚餐呢?”耶穌回答說:“你們入城去找某人,告訴他:‘老師說:我的時候快到了,我要和我的門徒們在你家裡過逾越節。’”門徒們就按照耶穌所吩咐的,準備了逾越節晚餐。到了晚上,耶穌和那十二門徒一起吃飯。正在吃的時候,祂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當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他們十分納悶,一個接一個地問祂:“主啊,不是說我吧?”祂回答:“那與我在同一個碟子裡蘸食的人要出賣我。人子固然要照經上所寫的離去,但那出賣人子的人有禍了!若他從未出生,為他更好!”那個要出賣祂的猶達斯也問:“老師,不是說我吧?”祂回答:“你自己已經說了。”

反省
聖史若望說猶達斯是個貪錢的人。錢是可以滿足自己慾望的工具,看重錢,就是看重自我。哪怕是“葛朗台”式的愛錢,也是一種成全擁有感的方法。猶達斯的錯,就在於把耶穌當成一個滿足自己慾望的工具。我們一旦把別人當工具看待,就不會在乎他的生死。馬丁·布伯說,我們應該用“我—你”,而不要用“我—它”的關係與天主、他人,及萬物往來,因為“你”是獨立自由的主體,而“它”是可被利用的工具。其實,當我們只把天主當成“恩典”的工具和順遂的保障時,我們豈不也成了“猶達斯”嗎?

每日聖言 2025.04.15

每日聖言  –  4 月 15 日   星期二
聖週二
農曆三月十八

聖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WkGGwUwyE_U

福音(若 13:21-33、36-38)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當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因為猶達斯掌管錢袋,有些人以為耶穌叫他去買過節用的東西,或是拿些東西給窮人。猶達斯接過那塊餅,便立刻出去;那時正是黑夜。猶達斯出去後,耶穌說:“現在,人子已受到光榮;在人子身上,天主也受到了光榮。既然天主在人子身上受到了光榮,天主也要光榮人子,而且很快就要光榮祂。我的孩子們,我和你們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你們將要尋找我,但我曾對猶太人說過的,現在也對你們說:我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
西滿伯多祿對祂說:“主,袮要去哪裡?”耶穌回答:“我要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但是以後你會跟我去。”伯多祿說:“主啊!為什麼現在我不能跟袮去呢?我已準備為袮捨命!”耶穌卻說:“你要為我捨命嗎?我實實在在告訴你:雞叫之前,你要三次不認我。

反省
最後晚餐進行到這裡時,想必耶穌的內心是崩潰的。跟隨祂三年之久的兩位門徒,一位即使經耶穌提醒,卻仍固執於惡,決意出賣耶穌;另一位雖然外表上豪情萬丈,內裡卻極其軟弱,雞叫時“如約”背叛。儘管耶穌知道這一切,卻絲毫沒有顯得憤怒或激動,反而表現得無比平靜。在如此的平靜中,我們已經感覺到祂的寬恕。而且祂還親切和充滿母愛地用“我的孩子們”來稱呼門徒們,像是臨終時深情的安撫和叮嚀。面對耶穌如此的大愛,那應該崩潰的,豈不應該是我們的內心?

每日聖言 2025.04.14

每日聖言  –  4 月 14 日   星期一
聖週一
農曆三月十七

聖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WkGGwUwyE_U

福音(若 12:1-11)
逾越節的前六天,耶穌來到伯達尼,就是拉匝祿居住的地方,耶穌曾在那裡使他從死者中復活。有人為耶穌預備了宴席,瑪爾大在那裡招待,拉匝祿及其他的客人與耶穌同席。這時,瑪利亞捧著大約半公升昂貴的純正納爾多香液,倒在耶穌的腳上,並用自己的頭髮擦拭;屋子裡就充滿了香液的氣味。加略人猶達斯,這個將要出賣耶穌的門徒批評說:“為什麼不拿這香液去賣三百塊銀錢,好接濟窮人呢?”他說這話,並非關心窮人,只因為他是個賊:掌管錢袋,卻常偷取裡面的存款。於是耶穌說:“隨她吧!她留著這香液,原是為我下葬那天用的。因為常有窮人在你們身邊,但你們不會一直有我。”
有一大群猶太人聽說耶穌在那裡,就來了,不單是為耶穌,也是要看看祂從死者中復活的拉匝祿。因此,眾司祭長決定連拉匝祿也殺掉,因為很多猶太人為了拉匝祿而離開他們,信了耶穌。

反省
愛無價,愛天主的愛更無價,因為天主是愛本身。愛天主的行動,不能從表面上來區分大小或多少。一個表面上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如果是傾注全部的愛為天主所做的,那麼這個小行為就比天高海深;相反,一個表面上的“壯舉”,如果不是為愛天主而做,便沒什麼超性的意義可言。瑪利亞用珍貴的香液為耶穌洗腳,是她對耶穌傾注其全部愛情的表示,這是不能用這瓶香液的價錢能照顧多少窮人來衡量的。事實上,如果我們能用全部的愛去愛天主,也必能用全部的愛去愛窮人;反之,如果我們不能用全部的愛去愛窮人,也就不能用全部的愛去愛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