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4.11

每日聖言  –  4 月 11 日   星期五
聖達尼老主教殉道(1097年)
農曆三月十四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10:31-42)
那時候,猶太人又拿起石頭,要砸死祂。耶穌說:“我給你們做了很多從父那裡來的善事,你們為了哪一件事,要用石頭砸死我呢?”猶太人回答說:“我們要用石頭砸死袮,與袮做的善事無關,而是因為袮說了褻瀆的話。袮只是人,竟把自己當作天主!”耶穌就說:“你們的法律上不是寫著‘我曾說你們是眾神’嗎?聖經是不能廢除的,如果那些領受了天主的話的人,天主稱他們為眾神,那麼,父所祝聖並派到世上來的那一位說‘我是天主子’,你們就認定祂說了褻瀆的話嗎?如果我沒有做我父的工程,你們就不必信我;但如果我做了,即使你們不信我,也應當信那些工程,如此,你們便會確實知道:父在我內,我也在父內。”於是,他們又想抓住祂,祂卻從他們手中逃脫了。耶穌回到約旦河的對岸,就是當初若翰施洗的地方,並住在那裡。許多人到耶穌那裡去,說:“若翰沒行過任何神跡,但他講的有關這個人的一切,都是真的。”很多人就在那裡信了耶穌。

反省
天主不是在一個封閉的幸福小圈子裡,祂願意把自己的生命分享給人。因此,一個與天主結合,為天主所同化的人,也具有神性生命。即便猶太人看不出耶穌是天主子,至少該從祂的生活上看出祂是與天主親密結合的人,因為祂的言行顯然是天主德能的體現。聖人們也類似,比如有人因看到德肋撒姆姆喜樂和耐心地為身上長瘡、臭氣熏天的病人清洗,就覺得只有神或天使才能做到這點。每位基督徒都被召去分享天主的生命,但只有在生活的見證中,這種分享才得以滿全。

每日聖言 2025.04.10

每日聖言  –  4 月 10 日   星期四
農曆三月十三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8:51-59)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人若遵守我的話,就永遠不會看見死亡!”猶太人便對祂說:“現在我們知道袮是附魔了!亞巴郎和先知們都死了,袮卻說:‘誰遵守我的話,就永不會看見死亡。’難道袮比我們的父親亞巴郎還大嗎?他死了,先知們也死了。袮以為自己是誰啊?”耶穌回答說:“如果我稱讚自己,這些稱讚便毫無價值。然而,那光榮我的,是我的父,你們聲稱祂是“你們的天主”。但你們並不認識祂,我卻認識祂。若我說不認識祂,我就跟你們一樣成了說謊者。我實在認識祂,也聽從祂的話。你們的父親亞巴郎,期盼我來臨的日子。他見到了,非常歡喜。”猶太人問祂:“袮還不到五十歲,怎麼會見過亞巴郎?”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在亞巴郎未出生以前,我已存在。”於是,他們就拿起石頭要砸祂,耶穌卻避開了,離開了聖殿。

反省
耶穌在這段話中表明瞭祂的先存性——祂是在起初就與天主同在的那位,因而用《創世紀》中天主的口吻說,遵守祂話的人永遠不死。我們知道,原祖父母是由於違背天主的話,吃了知善惡樹上的果子才失去了常生的恩寵。榮休教宗本篤十六曾說,天主聖三是對話的永生者,人能夠得永生,是因為天主願意把人當作祂對話的夥伴。在這樣的對話中,天主愛著、想著、聽著、記著人,正是在天主對人永遠的關愛和思想中,人永遠不死,因為天主的“想”就是現實。所以,人並非如笛卡爾所說的“我思故我在”,而是“我被思故我在”。

每日聖言 2025.04.09

每日聖言  –  4 月 9 日   星期三
農曆三月十二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8:31-42)
那時候,耶穌對那些信祂的猶太人說:“你們若遵守我的話,便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將認識真理,真理必使你們得到自由。”他們回答說:“我們是亞巴郎的後裔,從來沒有做過別人的奴隸;袮說‘你們必得到自由’是什麼意思?”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凡犯罪的人都是罪惡的奴隸。奴隸不會永遠留在家裡,兒子卻永遠住在家裡。所以,如果那兒子使你們得到自由,你們就是真正自由的人。我知道你們是亞巴郎的子孫,但你們卻想殺我,因為你們心裡不能容納我的話。我所說的,是我在父那裡所見的事;你們做的,卻是從你們的父那裡所聽到的事。”他們便說:“我們的父是亞巴郎!”耶穌說:“如果你們是亞巴郎的子孫,就應該做亞巴郎所做的事。我把我從天主那裡聽到的真理告訴了你們,現在你們卻想殺我。但亞巴郎從來不做這樣的事!你們做的,正是你們父的所作所為。”猶太人對祂說:“我們不是私生子!我們只有一個父,就是天主。”耶穌回答說:“如果天主是你們的父,你們就會愛我。因為我出於天主,來到這裡。我不是憑自己來的,而是祂派我來的。

反省
耶穌本人就是真理,是愛的化身,祂可使人自由。換言之,祂給人的自由,是在愛內做天父兒女的自由。如此的自由,不是我行我素的“自由”;它要求遵守耶穌的話,或者祂的誡命。做天父自由的兒女,就是做“愛的奴隸”。有如一個真愛妻子的丈夫,如果妻子不喜歡他喝酒,他就會為愛而剋制,守不喝酒的“愛之法”。這樣,他就成了在愛內的自由人,而不是自己嗜酒之慾望的奴隸。猶太人想殺害耶穌,顯然是受制於惡念;相反,那真以天主為父的,必會愛那為愛而來的耶穌。

每日聖言 2025.04.08

每日聖言  –  4 月 8 日   星期二
真福亞松大修女(1905年)
農曆三月十一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8:21-30)
那時候,耶穌對法利塞人說:“我要去了。你們必會尋找我,但你們將因自己的罪惡而死。我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猶太人便說:“祂說‘我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難道祂要自殺嗎?”但耶穌說:“你們屬於地上,我來自天上。你們屬於這世界,而我不屬於這世界。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將因自己的罪惡而死。如果你們不信我就是那一位,你們必會因自己的罪惡而死!”於是他們問祂說:“袮到底是誰?”耶穌回答說:“我一開始就對你們說過了!關於你們,我還有很多話要說,要譴責。但是派我來的那位是真實的,我從祂那裡所聽到的一切,我都向世人宣告。”他們不明白耶穌對他們講論的是有關父的事。於是耶穌說:“當你們把人子舉起來的時候,便會知道我就是那一位,也會知道我不憑自己做什麼,但我只說父所教導我的話。派我來的那位與我同在,祂不讓我成為孤單的,因為我常做祂喜歡的事。”耶穌說了這些話,很多人就信了祂。

反省
耶穌的這段話不像在與人對話,更像在自我表白心聲,表達出複雜的心情:無奈和悲憤,希望和平安。無奈和悲憤,是因為法利塞人固執於惡,不肯聽信耶穌,且要殺害祂;希望和平安,是因為祂和父的親密關係,使祂相信父不會讓祂孤單。這就是有信仰者的生活態度。一個人,只要如同耶穌那樣與天主保持著親密的關係,那麼,他無論身處什麼境地,面臨什麼艱難,都會有希望和平安,因為他知道,有愛他的天父始終同他在一起。假如一個人感覺到他被大能和永生者如此愛著,他還有什麼可擔心害怕的?

每日聖言 2025.04.07

每日聖言  –  4 月 7 日   星期一
聖若翰.喇沙司鐸(1719年)
農曆三月初十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8:12-20)
那時候,耶穌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不會在黑暗中行走,卻要得到生命的光。”但法利塞人對祂說:“袮給自己作證,袮的證據是不可信的。”耶穌回答他們說:“即使我為自己作證,我的證據也是真實的,因為我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你們卻不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你們憑人的標準來判斷,而我不判斷任何人。如果我必須判斷,我的判斷也是正確的,因為判斷的不是我單獨一個,而是派我來的父與我同在。你們的法律上寫著,兩個人的見證是有效的。現在我為自己作證,那派遣我的父也為我作證。”他們就問:“袮的父在哪裡?”耶穌回答:“你們不認識我,也不認識我的父。如果你們認識了我,就會認識我的父。”
耶穌在聖殿教導人時,在收奉獻的庭院裡說了這些話。沒有人抓住祂,因為祂的時刻還未到。

反省
光可讓人看清事物,正常地生活和工作。耶穌是世界之光,因而可使世人看清世界的本質,朝正確的方向走人生之路,這個方向就是天父之家;耶穌最願讓人看到的,是天父的面孔。詩人顧城說:“黑暗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然而,法利塞人卻在光明中尋找黑暗——控告耶穌的罪證,那是因為他們喜歡黑暗勝於光明,且認為光明打擾了他們。基督徒也是“世界之光”,任何時候都該照亮世界的黑暗。

每日聖言 2025.04.06

每日聖言  –  4 月 6 日   星期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
農曆三月初九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8:1-11)
耶穌上了橄欖山。第二天一早,祂回到聖殿,眾人來到祂那裡,祂便坐下,開始教導他們。這時,法學士和法利塞人帶來一個犯姦淫時被抓住的婦人,叫她站在中間,然後問耶穌說:“老師,這個婦人與人姦淫,當場被抓住。依照梅瑟法律,該用石頭砸死這樣的婦人。現在,袮有什麼話說?”他們說這話是為試探耶穌,找理由控告祂。耶穌卻彎下身,用指頭在地上寫。他們繼續追問,耶穌才直起身來,回答說:“你們當中誰沒有罪,誰就先拿石頭砸她。”接著,祂又彎下身,在地上寫。他們聽了這話,便從年老的開始,一個一個地離開了,只剩下耶穌和站在那裡的婦人。耶穌就站起身,對她說:“婦人,他們到哪裡去了?沒有人定你的罪嗎?”她回答:“主!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

反省
以色列人的充軍,與其說是犯罪的結果,毋寧說是犯罪的狀態本身——精神上的充軍,因為罪惡就是遠離天主,而巴比倫正是一個不能敬禮天主和遵守祂法律的地方。但天主沒有捨棄他們,為他們行了“新事”,就是領他們重返故國,或更好說重返天主的身邊。耶穌對罪婦的憐憫,也是如此的“新事”,因為藉此給了她新生命的可能,即度不再犯罪的生活。其實,天主不責怪我們離祂有多遠,而是在乎我們是不是在走近祂;不管離祂有多遠,祂都為我們敞開家門,只要我們走向祂,就能返回真正的“故鄉”。

每日聖言 2025.04.05

每日聖言  –  4 月 5 日   星期六
聖味增爵.斐勒略司鐸(1419年)
農曆三月初八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7:40-53)
那時候,群眾中有些人說:“這真是那位先知!”另一些人說:“祂是基督!”可是也有人說:“基督會來自加里肋亞嗎?經上不是說:基督來自達味的後代,生於達味的本鄉白冷嗎?”人們便因祂而起了紛爭。有人想要抓祂,可是沒有人下手。那些差役回去,司祭長和法利塞人便對他們說:“怎麼沒有把祂帶來?”差役們回答說:“從來沒有人像祂那樣講話。”法利塞人說:“你們也被迷惑了嗎?難道在首長或法利塞人中間,也有人信了祂嗎?這些不認識法律的群眾,是可詛咒的!”但他們中間有一個人,就是以前去見耶穌的尼苛德摩,對他們說:“我們的法律允許不經審問和調查,就定人的罪嗎?”他們回答說:“難道你也來自加里肋亞嗎?你去考查一下,就會知道沒有先知是來自加里肋亞的!”眾人便各自回家去了。

反省
耶穌曾對法利塞人說,如果他們真的懂法律,就會認出祂是默西亞,因為法律和經書都是指向祂而寫的。諷刺的是,自認為精通法律的法利塞人,卻沒有從法律中看出耶穌是默西亞來;反而那些不懂法律的群眾竟看得出來。不管是群眾,還是被派去抓捕耶穌的差役,他們認出耶穌的方式,都不是憑藉自以為是的知識,而是被耶穌的言行所震撼。只有當一個人以謙虛的態度對真理保持開放,讓真理以它本然的方式顯現,他才能夠使之在自己心裡表現出其震撼的力量,從而服膺真理。

每日聖言 2025.04.04

每日聖言  –  4 月 4 日   星期五
聖依西多主教聖師(636年)
農曆三月初七(清明)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7:1-2、10、25-30)
耶穌周遊加里肋亞各地。祂不願在猶大地區走動,因為猶太人想殺害祂。那時候,猶太人的帳棚節快到了。等祂的兄弟們都上去過節後,耶穌也上去了,但沒有張揚,而是秘密地去了。有些住在耶路撒冷的人說:“這不就是他們要殺的那個人嗎?現在祂公開講話,卻沒人出言反對祂。莫非領導們真正確認祂就是基督?但基督出現時,沒有人知道祂是從哪裡來的,我們卻知道這人是從哪裡來的。”耶穌在聖殿裡教導人,高聲說:“你們認識我,也知道我是從哪裡來的嗎?我不是憑自己來的,派遣我來的那位是至真者,但你們不認識祂,我卻認識祂,因為我來自祂那裡,是祂派遣我來的。”他們就想抓住他,但無人下手,因為祂的時刻還沒有到。

反省
天主是奧秘,而奧秘是超越的;祂不是人的理智和情感可捕捉的對象。當猶太人知道耶穌是誰時,卻不知道祂就是默西亞;而當他們認為默西亞應是他們不知道的人時,默西亞卻不如他們想像的那樣不可知。但這不是說天主在故意跟人玩捉迷藏,而是由於人太自大,為天主設定了祂應該顯示的方式。假如天主沒有以符合他們認知的方式顯示,他們便會認為那不是天主。說到底,他們只想要他們想要的那種“天主”。同樣,當我們質疑天主的旨意和臨在時,我們就在犯類似的錯誤。

每日聖言 2025.04.03

每日聖言  –  4 月 3 日   星期四
農曆三月初六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5:31-47)
那時候,耶穌對猶太人說:“如果我為自己作見證,我的見證不足憑信。但有另一位為我作見證,我知道祂的見證是真實的。你們曾派人到若翰那裡,他也為真理作了見證。其實我自己並不需要人的見證,但我告訴你們這些話,是為了你們能得救。若翰是一盞點亮的燈,你們也願意在他的光中歡喜一時。但是我有比若翰更大的證據,就是父交託給我完成的工程。我所做的這些工程,就證明了是父派遣了我。派遣我來的父也為我作證。你們從未聽過祂的聲音,也沒見過祂的容顏,你們心中也沒有存留著祂的話,因為你們不信祂所派來的那一位。你們研究聖經,認為從中可以尋獲永恆的生命;其實正是這聖經為我作證,你們卻拒絕來我這裡得到生命。我不尋求世人的稱讚,但我知道你們心中沒有天主的愛。我因我父的名而來,你們卻不接受我;如果別人因自己的名而來,你們反而接受他。你們只求互相稱讚,卻不尋求從唯一天主那裡來的稱讚,你們怎麼能信呢?不要以為我會向父控告你們;控告你們的,是你們所寄望的梅瑟。如果你們信梅瑟,也必會信我,因為他所寫的就是關於我。如果你們不信他所寫的,又怎麼會信我的話呢?”

反省
若望福音就像一場展開的庭審,猶太人在不停地控告耶穌,耶穌則在為自己辯護。最後,原告竟成了被告,並受到審判。耶穌的這段證詞,不是在自言自語,而像是請到幾位律師或證人在為祂辯護,首先有若翰,之後有聖父,再之後有聖經和梅瑟。他們不但是為證實耶穌由父派遣而來,也是為控告猶太人,因為他們面對如此眾多的鐵證,仍然不信耶穌。事實上,他們沒有不信的理由,只是不願意信。當人們不願意信耶穌時,總能找出各種理由,而那些理由都以自我為中心。

每日聖言 2025.04.02

每日聖言  –  4 月 2 日   星期三
聖方濟各.保拉(1507年)
農曆三月初五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5:17-30)
那時候,耶穌對猶太人說:“我父一直在工作,我也要工作。”猶太人就更想殺掉祂,因為祂不但破壞了安息日的規定,還稱天主為自己的父親,使自己與天主同等。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子不能靠自己做什麼,祂看見父做什麼,才做什麼;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因為父愛子,把所做的一切指示給子,而且還要把比這些更大的工程指示給祂,讓你們驚奇。就如父使死者復活,賜給他們生命;同樣,子也可隨自己的意願賜人生命。父自己並不審判任何人,因為祂把審判的全權交給了子,祂願意眾人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樣;凡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那派遣祂來的父。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誰聽我的話,並相信派遣我來的那一位,就有永恆的生命,不受審判,因為他已出離死亡走向生命了。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那時刻要到,且現在就是,死人將聽見天主子的聲音;凡聽到的,都會活過來。因為就如父自己是生命的根源,祂也使子成為生命的根源,並將權柄賜給祂,好執行審判,因為祂是人子。你們不必驚奇這事:時刻將到,凡在墳墓裡的都會聽見我的召喚,並且出來。凡行善的,將復活而得生命,凡作惡的,將復活而被定罪。我靠自己不能做什麼,我需要聽從另一位元而行審判。我的判斷是公正的,因為我不尋求自己的意願,只尋求派遣我的那一位的意願。”

反省
面對耶穌治好癱子的奇跡,猶太人只看到了對法律的破壞,卻看不出天主的工程,因為他們的地位、身份都系於對法律的維護。耶穌對他們質疑的回答,不僅僅是為自己辯護,也是在指責他們不尋求天父的旨意,卻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耶穌與他們相反,祂只向著父,並為了父而活;祂所說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父的意願。即使父賜給祂復活和審判的權柄,祂也只會聽從父的指示去行使。那些猶太人與耶穌的對比表明,自私就像一塊蒙住靈性之眼的紗布,讓人無法看清天主的奧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