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4.28

每日聖言  –  4 月 28 日   星期一
農曆四月初一

復活期第二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qW0jAMGmVo

福音(若 3:1-8)
有個法利塞人叫尼苛德摩,是猶太人的領袖。他在夜間來見耶穌,對祂說:“老師,我們知道袮是從天主那裡來的師傅。因為若沒有天主同在,無人能夠行袮所行的神跡。”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人若不從上而生,就不能看見天主的國。”尼苛德摩說:“人老了,怎能重生呢?誰能重回母胎再生出來呢?”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若不由水和聖神而生,就不能進入天主的國。凡由血肉之軀生的就屬血肉之軀;凡由聖神生的就屬於神。因此,當我對你說‘你們必須由上而生’,你不必驚訝。風隨意吹向哪裡,你聽見它的聲音,卻不知道它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是由聖神生的,也是這樣。”

反省
尼苛德摩能夠透過耶穌的行為看出耶穌是從天主而來,說明他的心是明澈的,不像其他法利塞人,由於嫉妒等因素把耶穌視為眼中釘。耶穌關於重生的言論,是對尼苛德摩的觀察的認定,說明祂的確是屬神的。不過,耶穌沒有止於談論祂自己,而是指出所有人都應該在聖神內重生,即成為屬於天主的人。屬於天主,就是同祂相結合,而天主是至聖至潔的。保祿說,本性的傾向相反聖神的引導,如果我們的生命充滿與天主相反的東西,我們便無法與祂結合,而是如耶穌所說的“血肉之人”。

每日聖言 2025.04.27

每日聖言  –  4 月 27 日   星期日
復活期第二主日
救主慈悲主日
農曆三月三十

復活期第二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qW0jAMGmVo

福音(若 20:19-31)
那一天,也就是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門徒們聚在一起。因為怕猶太人,門窗都關著。但耶穌來了,站在他們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說完這話,就把自己的手和肋旁給他們看。門徒看著主,都滿心歡喜。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正如父派遣了我,我也派遣你們。”說完這話,便向他們吹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你們不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不得赦免。”耶穌來時,十二門徒中綽號叫雙胞胎的多默沒有和他們在一起。別的門徒對他說:“我們看見了主!”他卻說:“除非我見到祂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並用手探入祂的肋旁;否則,我決不信!”八天後,門徒們又聚在屋裡,多默和他們在一起。雖然門窗都關著,但耶穌來了,站在他們當中說:“願你們平安!”然後祂對多默說:“把你的手指放在這裡,查看我的手吧!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吧!不要疑惑了,要信!”多默回答祂說:“我的主!我的天主!”耶穌說:“因為看見了我,你才信嗎?那些沒有看見就信的人,是有福的!”耶穌在門徒面前還行了許多神跡,沒有記載在這本書上。這些事記載下來,是要使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天主子。你們信了,就會因祂的名而得生命。

反省
耶穌的使命由教會來繼續,而教會是用見證信仰來繼續的,即見證基督是復活的救主:“正如父派遣了我,我也派遣你們。”“見證”與“殉道”的希臘文原是同一個詞。前者有不同的形式和層次:有用宣講作證的,有用生活作證的,有用彰顯天主光榮的大德能作證的(如伯多祿和保祿),也有以受迫害、被放逐,甚至殉道來作證的,如派特摩島的若望。為基督作證的基礎,是與祂的關係和對祂的信賴。假如我們不相信或體會不到祂的大愛和救世的願望,那我們就無法作出真誠的見證。

每日聖言 2025.04.26

每日聖言  –  4 月 26 日   星期六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九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xqW0jAMGmVo

福音(谷 16:9-15)
一周的第一天清晨,耶穌復活後,首先顯現給瑪利亞瑪達肋納,祂曾經在她身上逐出七個邪魔。她去把消息報告給那些從前和祂一起的門徒們。他們正在哀悼哭泣,聽說耶穌復活了,還讓她看見;他們都不信。之後,祂又用另一種形象,顯現給其中兩個往鄉下去的門徒。他們就回去告訴其餘的人,但那些人也不信他們。最後,當那十一人坐席時,耶穌顯現給他們,責備他們的不信和頑固,因為他們拒絕相信那些在祂復活後看見過祂的人。然後,祂對他們說:“你們往全世界去,向所有的人宣講福音。”

反省
耶穌在世時,曾三次向門徒們預言祂自己的死亡和復活,以及祂關於永生的言論(比如祂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祂復活三個人的奇跡,這些都是祂能力的證明。但我們卻驚訝地聽到聖史說,即使再加上那些見證過耶穌復活的人三番五次的報告,門徒們仍舊不信。原因很簡單,他們沒辦法超越人性的理解限度。信德之所以是超德,正在於它要求我們超越人性的理解而去相信,因為我們要相信的,是超越的神;只有祂能夠以其大能做出超越人之感覺和理智的“不可思議”的事情。

每日聖言 2025.04.25

每日聖言  –  4 月 25 日   星期五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八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若 21:1-14)
那時候,耶穌在提庇黎雅海邊,再次向門徒顯現。顯現的經過是這樣的:西滿伯多祿、綽號叫雙胞胎的多默、加里肋亞迦納的納塔乃耳、載伯德的兩個兒子和另外兩個門徒在一起。西滿伯多祿對他們說:“我要去打魚。”他們對他說:“我們跟你一起去。”他們便出發,上了船,可是整個晚上一無所獲。天亮時分,耶穌站在岸上,但門徒們沒有認出是耶穌。耶穌向他們喊說:“孩子們,你們有吃的嗎?”他們回答說:“沒有。”祂對他們說:“向船的右邊撒網,就有了!”於是他們把網撒下去,竟然拉不上來,因為魚太多了。耶穌的愛徒就對伯多祿說:“是主!”西滿伯多祿一聽說“是主”,就連忙穿上衣服(因為他原本赤著身子),跳進海裡。(其他的門徒劃著小船,拖著滿網的魚來了。他們離岸不遠,大約僅有一百米。他們上了岸,便看見那裡有一堆炭火,上面烤著魚和餅。)耶穌對他們說:“把你們剛捕到的魚拿幾條來。”西滿伯多祿便上船,把網拖到岸上。網裡全是大魚,總共一百五十三條。雖然魚這麼多,網卻沒有破。耶穌說:“來吧,吃早餐!”門徒中無人敢問祂:“袮是誰?”因為他們知道是主。耶穌就上前拿起餅,遞給他們,同樣把魚遞給他們。耶穌從死者中復活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

反省
本段福音由幾個不同的事件組合而成,其中包括復活的顯現,和耶穌召叫門徒,使之成為“捕人的漁夫”。若望如此編排或許是有意的,為突顯出耶穌再次賦予門徒們使命。門徒們照耶穌的指示打了153條魚。153是當時所有魚種的數目,代表所有種族。這意味著,一方面,只有遵行耶穌的引導,才會有福傳的果實;另一方面,即使有成果,也離不開天主的賜予。為此,耶穌在稍後與伯多祿的對話中,要他牧養耶穌的羊。我們基督徒誠然肩負福傳的使命,但福傳的主導者卻是耶穌,並且成果也來自祂的恩賜,因為祂始終是我們的主。

每日聖言 2025.04.24

每日聖言  –  4 月 24 日   星期四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七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路 24:35-48)
那時候,厄瑪烏兩位門徒返回耶路撒冷,述說了路上遇見的事,以及在擘餅時怎樣認出了耶穌。他們正在談論這些事時,耶穌親自站在他們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他們驚慌害怕,以為見了鬼怪。祂便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驚慌?為什麼心裡疑慮呢?你們看看我的手,我的腳,分明是我呀!你們摸摸我,就知道;鬼魂無肉無骨,但你們看,我是有的。”說著,就伸出雙手雙腳給他們看。他們又驚又喜,還是不敢相信。祂就說:“這裡有什麼吃的嗎?”他們給祂一塊烤魚。祂拿過來,在他們面前吃了。然後祂對他們說:“這是我同你們在一起時,對你們說過的話:在梅瑟法律書、先知書和聖詠上,關於我所寫的每件事都必須應驗。”於是祂開啟他們的心智,讓他們明白經書,並說:“經上記載,基督必須受苦,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且必須因祂的名,宣講悔改以得罪過的赦免;從耶路撒冷開始,直到萬邦。你們就是這一切事的見證人。”

反省
復活的基督給了門徒們一個使命,即到全世界去傳揚福音。祂也賜給門徒們德能,以幫助他們完成這個使命。事實上,福傳是門徒們蒙召的理由。耶穌在召叫他們時,就賦予他們“宗徒”之職,意思是“被派遣者”。宗徒,是賦予他們新的身份,即成為同耶穌在一起,並被派遣去做福傳的人。每位基督徒都因著洗禮被賦予福傳者的身份,所以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中說:“我們永遠是‘以福傳為重的門徒’。”希望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都懷有這樣的心態。

每日聖言 2025.04.23

每日聖言  –  4 月 23 日   星期三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六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路 24:13-35)
那時候,門徒中有兩人往厄瑪烏去,那村離耶路撒冷約十一公里。他們在路上談論著所發生的一切。正談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與他們同行。可是他們的眼睛被蒙蔽了,沒有認出祂。祂對他們說:“你們一路上談論的是什麼?”他們就站住,滿臉憂愁。其中一個叫克羅帕的回答祂說:“難道袮是在耶路撒冷唯一不知道這幾天發生什麼事的旅客嗎?”祂問:“什麼事?”他們回答說:“關於納匝肋人耶穌的事。祂是個先知,在天主和百姓面前,行事說話都有能力。但是我們的司祭長和民間的首領把祂交了出去,判了死罪,釘在十字架上。我們還希望祂是要救贖以色列的呢!還有,這些事發生已是第三天了,我們中的一些婦女使我們驚訝。她們清早去墓地,沒有看見祂的遺體,她們回來說見了天使顯現,天使說祂復活了!我們中有幾個同伴去墓地查看,發現與婦女所說的一樣,但他們沒有看見祂。”祂就對他們說:“你們多麼無知啊!你們的心如此遲鈍,難以相信先知所說的一切!難道基督是必須先受這些苦難,然後才進入祂的光榮嗎?”於是祂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經上一切有關祂的記載,都給他們解釋了。當他們走近要去的村莊時,耶穌好像還要繼續趕路,這兩人極力挽留祂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吧,因為天色已晚,黑夜將至。”祂就進去跟他們住了下來。當祂與他們一起用餐時,祂拿起餅,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突然開了,認出了祂,但祂卻在他們眼前消失了。他們彼此說:“祂在路上同我們談話,給我們解釋經文時,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他們就立刻起身,趕回耶路撒冷。見到那十一人和同他們聚在一起的人,正在談論說:“主真的復活了!已顯現給西滿了!”這兩人也述說了路上所遇見的事,以及在擘餅時,怎樣認出了祂。

反省
如果把耶穌換作一般人,面對兩位既不理解經書,又不聽耶穌預言,還不相信他人有關復活之見證的門徒,可能會非常生氣,也許會用讓他們感到害怕的方式來令之相信。但耶穌卻扮演了一位同路人,祂用耐心與溫和,慢慢地隨著門徒們前行的步伐而引導他們。耶穌首先用一個問題,讓門徒們在完全的安全感中盡情地表達自己,並認真地聆聽著。然後,祂通過解釋來開導。最後用一個明顯的標記來開啟門徒們的眼目。如此慈善和耐心的陪伴過程,無疑是我們陪伴他人的典範。

每日聖言 2025.04.22

每日聖言  –  4 月 22 日   星期二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五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若 20:11-18)
那時候,瑪利亞站在墳墓外邊哭泣,哭的時候探頭往墳墓裡看,卻見兩位天使穿著白衣,正坐在原來安放耶穌遺體的地方:一位坐在頭邊,一位坐在腳邊。他們對她說:“婦人!你哭什麼?”她回答:“有人把我的主搬走了,我不知道他們把祂放在哪裡了!”說完這話,她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沒有認出是耶穌。耶穌對她說:“婦人,你哭什麼?你找誰?”她以為這人是園丁,就對祂說:“先生,如果是你把祂搬走了,請告訴我,你把祂放到哪裡了,我去把祂搬回來。”耶穌對她說:“瑪利亞!”她轉過身來,用希伯來話叫祂:“辣步尼!”意思是“老師”。耶穌對她說:“不要拉住我!因為我還未升到父那裡。但是,你去我的弟兄們那裡,對他們說:‘我要升到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那裡;升到我的天主,也是你們的天主那裡。’”於是瑪利亞瑪達肋納跑回去,把這消息告訴門徒:“我看見了主!”並把主對她所說的話告訴了他們。

反省
為什麼幾天前還同耶穌在一起,幾天後瑪達肋納竟認不出耶穌了呢?可能是復活前後的耶穌模樣有所改變,但更可能是瑪達肋納壓根兒就想不到耶穌會復活,所以不會把一個活人認作耶穌。事實上,她只想要塵世的耶穌,因為即便在認出耶穌後,還是拉著耶穌不放——她想拉著不放的,是她曾經親密的老師和朋友。但耶穌已經是即將升到父那裡去的宇宙性的基督。我們有時也會覺得曾經的朋友耶穌不見了,其實不是祂不見了,而是我們認不出祂來了。而我們之所以認不出祂來,是因為我們限定了祂的形象。復活基督的形象在我內被限定為什麼樣的?

每日聖言 2025.04.21

每日聖言  –  4 月 21 日   星期一
復活節八日慶期
農曆三月廿四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瑪 28:8-15)
那時候,婦女們立刻離開墓地,十分害怕卻非常喜樂,跑去把這消息告訴祂的門徒們。忽然耶穌迎面走來,對她們說:“願你們平安!”她們就前去抱住祂的腳,朝拜祂。耶穌對她們說:“不要害怕。去吧,告訴我的兄弟們,叫他們到加里肋亞去,在那裡,他們會看見我。”
她們離去後,幾個衛兵趕回城裡,把所發生的一切事向司祭長報告了。司祭長召集了猶太長老們來商議,決定給那些衛兵許多錢,並囑咐他們說:“你們要這樣說:祂的門徒晚上來到,趁我們睡著時把祂偷走了。如果總督聽說此事,我們會說服他,保證你們沒事。”衛兵拿了錢,就照他們所吩咐的做了。這個說法在猶太人當中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反省
士兵和婦女們都看到了天使的顯現,然而前者回到司祭長那裡,不但拿了封口錢,還造了謠;後者卻回到宗徒們那裡,歡喜地將基督復活的喜訊報告給他們。為什麼二者有如此不同的態度?區別就在於一個是為愛,一個是為利。為利的小人,見利忘義。可悲的是,如此只看重利益的人很普遍。今天,所有相信基督復活,卻因為金錢等各種利益的因素而不為祂作見證,甚至作反見證的“信徒”,豈不都與當時的羅馬士兵類似?雅各伯宗徒告訴我們,單單信還不夠,因為連魔鬼也信,而信後作證才是關鍵。我是如何為復活的基督作證的?

每日聖言 2025.04.20

每日聖言  –  4 月 20 日   星期日
耶穌復活
農曆三月廿三

復活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2mg-Gm7rxF4

福音(若 20:1-9)
安息日後的第一天清早,天還沒亮,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前,看見墓門的大石已被移開,就立刻跑去見西滿伯多祿和耶穌喜愛的門徒,對他們說:“他們從墳墓裡把主搬走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把祂放到哪裡去了!”伯多祿和那門徒就出來,往墳墓那裡去。兩人一起跑,可是那門徒跑得快,比伯多祿先到墳墓那裡。他彎腰往裡面觀看,只見麻紗殮布放在那裡,但沒有進去。西滿伯多祿隨後趕到,進了墓穴,也看見殮布放在那裡,裹頭的頭巾沒有和殮布放在一起,而是卷著,放在另一處。這時,那先到墳墓的門徒也進來,他一看見就信了。因為在此之前,他們還不明白聖經上說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的意思。

反省
空墳墓對於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標記。在瑪達肋納看來,它是個被盜的墓穴,耶穌的屍體從中被搬走了;在伯多祿看來,它是個謎團,因為他只看到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現象;但在若望看來,它卻是主復活的證明。為什麼有如此的差別?若望是躺在耶穌懷裡的愛徒。一個人若跟另外一位非常親近,就會比別人更熟悉他,即使沒有看到對方,也能從對方的腳步聲、呼吸,甚至氣味辨識出他。這是愛的敏銳。同樣,如果我們親近基督,也能在生命中的各類看似主不在場的“空墳墓”裡發覺復活的祂。

每日聖言 2025.04.17

每日聖言  –  4 月 17 日   星期四
聖週四  主的晚餐
農曆三月二十

主的晚餐彌撒【視頻講道】https://youtu.be/kfOFb570xlQ

福音(若 13:1-15)
逾越節前,耶穌知道自己的時刻到了,祂要離開這世界,回到父那裡去。祂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以圓滿的愛來愛他們。他們吃晚餐時,魔鬼已經使加略人西滿的兒子猶達斯決定出賣耶穌。耶穌知道父已把一切交在自己手裡,自己既出於天主,也要回到天主那裡,於是起來,離開席位,脫了外袍,在腰間束上一條手巾,然後把水倒在盆裡,開始給眾門徒洗腳,拿束在腰間的手巾為他們擦乾。祂走近西滿伯多祿時,伯多祿問祂說:“主啊,袮要洗我的腳嗎?”耶穌回答他說:“我所做的,現在你不懂,但以後會明白。”伯多祿說:“不行!袮絕不可洗我的腳!”耶穌就告訴他:“如果我不洗你的腳,你和我就沒有關係了。”西滿伯多祿立刻說:“主啊!那就不只洗腳,連我的頭和手都洗吧!” 耶穌說:“洗過澡的人,全身已潔淨,只需要洗腳。你們已是潔淨的了,但不是每個人都是潔淨的。”原來祂知道誰會出賣祂,所以說:“不是每個人都是潔淨的。”
耶穌洗完門徒的腳,對他們說:“我為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你們尊稱我為‘老師’、為‘主’,你們說得對,因為我實在是。我這做‘主’和‘老師’的,尚且為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我給你們立了榜樣,我這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照樣做。”

反省
在耶穌時代,為人洗腳是奴隸該做的。耶穌是倍受民眾尊敬的先知,門徒們更把祂視作默西亞。祂以這樣的身份為門徒們洗腳,當然會顛覆伯多祿的觀念。而伯多祿之所以給予拒絕,是因為他想維持主僕的體制。如此的思想觀念背後,可能潛藏著自己可作為主人被服務的意念。但耶穌說,只有接受祂的洗腳,才能維繫與祂的關係。換言之,祂和門徒的關係,建立在愛的服侍上;而且祂願意門徒們之間亦如此。在愛內沒有尊卑;或者說,在愛內只有尊者,因為愛讓人把每個人視為尊者去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