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主教主教呼籲全球核裁軍

七國集團領袖 2023 年 5 月 21 日高峰會期間,世界各國領導人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舉行的獻花儀式中合影留念。 (圖片:法新社)

日本天主教主教呼籲徹底廢除核武器,並提醒世界各國銘記日本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的悲慘經歷。

日本主教團於 6 月 20 日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宣布他們「堅定致力於廢除核武」。

主教們表示,他們對廢除核武的「堅定承諾」源於他們是「唯一來自在戰爭中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的主教」這一事實。

該個 6 月 17 日的聲明強調,他們「心中深深銘刻著原子彈爆炸倖存者以及廣島和長崎市民所遭受的沉重歷史和痛苦」。

在日本紀念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 80 週年之際,主教們發表了這份聲明。

1945 年 8 月 6 日,廣島被一顆原子彈轟炸,估計造成 14 萬人死亡。三天後的 8 月 9 日,另一顆原子彈在長崎爆炸,造成約 7.4 萬人死亡。

據國際廢除核武運動稱,原子彈爆炸對倖存者的影響持續了數十年,並影響了幾代的人。

運動指出,原子彈爆炸五、六年後,倖存者白血病的發生率顯著上升。

它表示,大約十年後,倖存者開始罹患甲狀腺癌、乳癌、肺癌和其他癌症,且發生率高於正常水平。

主教們說:「許多人至今仍生活在原爆的痛苦和後遺症之中。這種悲劇絕不能重演。」

他們強調,核武的存在是對所有生命的嚴重威脅。

他們警告,核武貶低了「人類和天主創造的美好世界的尊嚴」。

主教們指出,原爆後放射性塵埃造成的損害,以及核爆造成的廣泛環境破壞「對全球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他們也敦促人們銘記與核試驗和鈾礦開採有關的「全球原爆受害者」的存在。

日文中的 Hibakusha 「被爆者」指的是廣島和長崎原爆的倖存者。

聲明指出,「全球原爆受害者」「迫使我們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待原子彈倖存者」,並指核武器的研發、試驗、生產、擁有和使用「在道德上都是不允許的」。

他們警告說,核威懾的概念不能有效解決衝突。

他們在聲明中指出,「核威懾的概念使世界陷入『安全困境』,並將世界推向核戰的邊緣。我們不能容忍這種想法」。

聲明強調尊重日本憲法的精神,即拒絕以武力威脅作為解決國家間爭端的手段。

聲明呼籲徹底廢除核武器,以「透過對話實現和平,保護所有人的生命和尊嚴」。

主教們承諾為廢除核武採取四方面的行動。

他們將繼續向世界宣揚「核武的不人道」,並加入其他運動,共同倡導廢除核武。

他們將支持《禁止核武條約》的原則,同時敦促日本政府盡快批准該條約。

主教們也將致力透過和平教育和意識提升活動,將和平理念傳遞給下一代。

日本教會102年歷史的天主教週報停刊

日本教會《天主教報》印刷版最後一期頭版的截圖。 (圖片:受訪者提供)

由於成本不斷上漲和訂閱量下降,日本教會的天主教週報於 3 月 30 日停刊,結束了其 102 年的出版歷史。

1923 年 1 月 1 日,  在東京的一群青年平信徒出版了第一期的《Katorikku Shimbun》(天主教新聞)。

據消息人士稱,由於訂戶減少和出版成本上升,該報的印刷版被迫停刊。

去年 3 月,日本天主教主教團主席菊地功樞機宣布,從 2025 年 4 月開始,日本教會的新聞將透過電子方式傳播。

他指出:「考慮到報紙目前的經營狀況和互聯網的普及,幾年來我們一直在考慮如何傳播有關日本天主教會的信息。」

他說:「我們決定開始具體工作,建立一種新的訊息傳播形式。」

新的《天主教新聞》網站(https://cj-news.org)已於 4 月 1 日午夜正式上線。

該網站目前只以日文發布。

每月印刷的免費網路新聞摘要也將發送到日本所有的教會和天主教機構,以幫助那些難以連接網路的人。

《天主教新聞》的百年歷史講述了它對傳播教會訊息的投入和奮鬥。

其中一位創辦人寫道:「我們將幫助教會,為信徒們盡一切努力,在社會上傳播天主教。這是天主教青年的使命。」

1923 年 9 月 1 日,關東大地震衝擊日本,摧毀了東京的大部分地區,印刷業無法進行,這些青年遂搬到了 500 公里外的大阪繼續他們的工作。

九年後,在東京總教區出版部門的支持下,他們重返東京。

在 1930 年代,軍隊對日本社會的控制不斷加強,1937 年接任《天主教新聞》社長的塚本孝二(Shoji Tsukamoto)神父後來說:「我經常被迫向大都會警察局審查處匯報,並要寫致歉信。」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愈演愈烈,由於軍隊的徵召,人力短缺,來自國外的消息也中斷了。 1945 年 2 月,由於紙張配給,該報被迫停刊。同年 5 月 25 日,一場空襲摧毀了該報的設施。

然而,就在在空襲發生的幾天前,聖保祿會士兼業務經理帕格尼尼 (Guido Paganini) 神父把印刷機、字模和少量紙張搬到一個地窖裡,並密封起來以防被消毀。戰爭結束後,他們把封存的設備用來恢復出版。

1950 年,由於財政問題,聖保祿會士接管了該報,但主教們於 1973 年恢復了治權。

雖然是在主教的管轄下,該報仍擁有完全的編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