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成本不斷上漲和訂閱量下降,日本教會的天主教週報於 3 月 30 日停刊,結束了其 102 年的出版歷史。
1923 年 1 月 1 日, 在東京的一群青年平信徒出版了第一期的《Katorikku Shimbun》(天主教新聞)。
據消息人士稱,由於訂戶減少和出版成本上升,該報的印刷版被迫停刊。
去年 3 月,日本天主教主教團主席菊地功樞機宣布,從 2025 年 4 月開始,日本教會的新聞將透過電子方式傳播。
他指出:「考慮到報紙目前的經營狀況和互聯網的普及,幾年來我們一直在考慮如何傳播有關日本天主教會的信息。」
他說:「我們決定開始具體工作,建立一種新的訊息傳播形式。」
新的《天主教新聞》網站(https://cj-news.org)已於 4 月 1 日午夜正式上線。
該網站目前只以日文發布。
每月印刷的免費網路新聞摘要也將發送到日本所有的教會和天主教機構,以幫助那些難以連接網路的人。
《天主教新聞》的百年歷史講述了它對傳播教會訊息的投入和奮鬥。
其中一位創辦人寫道:「我們將幫助教會,為信徒們盡一切努力,在社會上傳播天主教。這是天主教青年的使命。」
1923 年 9 月 1 日,關東大地震衝擊日本,摧毀了東京的大部分地區,印刷業無法進行,這些青年遂搬到了 500 公里外的大阪繼續他們的工作。
九年後,在東京總教區出版部門的支持下,他們重返東京。
在 1930 年代,軍隊對日本社會的控制不斷加強,1937 年接任《天主教新聞》社長的塚本孝二(Shoji Tsukamoto)神父後來說:「我經常被迫向大都會警察局審查處匯報,並要寫致歉信。」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愈演愈烈,由於軍隊的徵召,人力短缺,來自國外的消息也中斷了。 1945 年 2 月,由於紙張配給,該報被迫停刊。同年 5 月 25 日,一場空襲摧毀了該報的設施。
然而,就在在空襲發生的幾天前,聖保祿會士兼業務經理帕格尼尼 (Guido Paganini) 神父把印刷機、字模和少量紙張搬到一個地窖裡,並密封起來以防被消毀。戰爭結束後,他們把封存的設備用來恢復出版。
1950 年,由於財政問題,聖保祿會士接管了該報,但主教們於 1973 年恢復了治權。
雖然是在主教的管轄下,該報仍擁有完全的編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