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區心智障礙者藝術創作交流展於第27屆亞洲智能障礙聯盟大會登場

2025年第27屆亞洲智能障礙聯盟大會(The 27th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Federation on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FID)於10月27日至31日在臺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行,以「公平、參與、幸福感(Equity, Participation, and Well-being)」為主題,本次大會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和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辦,中華民國啟智協會及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協辦,邀集亞洲來自20個不同國家的專業人士、家長與心智障礙者代表齊聚,交流融合教育、自我倡議與社區支持的成果。會中除多場專題演講與沙龍外,受矚目的焦點之一,便是10月27日至29日同步登場的「創意無限:亞洲區心智障礙者藝術創作交流展(Creation and Innovation: An Art Exchange Exhibition for Person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Asia)」。

共同策展單位啟智協會張明正理事長(左二)率理監事蒞臨,與德蘭啟智中心楊美華主任(左五)及啟協會員合影留念。( 圖/ 天主教德蘭啟智中心提供)

本次畫展由中華民國啟智協會與天主教德蘭啟智中心共同策展與執行,呼應《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倡導的精神,以藝術為媒介,展現心智障礙者的創造力與情感深度,並推動社會對「理解、連結與共融」的關注與行動。策展團隊邀請來自亞洲多個國家地區的心智障礙創作者與服務機構參與,透過繪畫作品傳遞他們真摯的生活觀點與情感表達。

大會主席、師範大學特教學系洪儷瑜教授(右)、師範大學校長吳正己(中)、教育學院副院長劉惠美(左)一同出席畫展。( 圖/ 天主教德蘭啟智中心提供)

展覽主題「創意無限」象徵無論國籍、能力或背景,每一位創作者都能在支持與理解中綻放獨特光彩。展覽內容分為四大面向:

一、「提升社會理解」透過作品翻轉刻板印象,讓觀者體驗心智障礙者內在的思考與美學。

二、「促進社會融合」讓心智障礙者以創作者身分被看見,建立自信與歸屬。

三、「展現藝術潛能」呈現在適切支持下,障礙者同樣能參與專業展演與文化創作。

四、「推動國際交流」以藝術作為共通語言,串連亞洲各國的社福實踐,形成永續對話的平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畫展不僅展示作品,更讓參與的服務使用者化身「文創設計夥伴」。德蘭啟智中心邀請創作者親自參與,以其作品為主題製作小帆布袋、小吊飾與明信片等文創周邊,讓藝術的價值延伸至日常生活,也讓創作者在過程中體驗「從創作到實體化」的學習與成就感。這些作品也同步於現場展出。

此外,德蘭啟智中心亦在其「小白花的聲音(第一個專為心智障礙者設置的華文無障礙資訊網站平台)」於展出後,推出線上畫展專區,收錄心智障礙者作品與創作故事,邀請公眾線上瀏覽,感受藝術背後的生命能量與真摯情感。於「小白花的聲音」網站及相關社群媒體(Facebook、Instagram等)持續展出,讓更多人看見創作的力量與多元生命的美好。

除畫展外,本屆大會亦安排多場以障礙者為主體的互動活動,如《生活大小事 EveryDay Matters》沙龍,邀請心智障礙者親自分享人生故事與生命經驗,呈現他們在社區生活、自我倡議及人際連結上的多元樣貌,與「創意無限」畫展相互呼應,共同實踐「由他們親自發聲」的精神。

此次畫展與系列活動不僅呈現臺灣近年在智能障礙者支持服務與藝術倡議的成果,更展現政府、學界與民間團體協力的典範。透過藝術與交流的力量,讓與會各國嘉賓看到亞洲各國在啟發心智障礙者創意和才華的努力,也算是大會主題”公平、參與和幸福”之實踐,從舞台到畫布延伸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德蘭啟智中心震災重建尚缺300萬

天主教德蘭啟智中心玉井本部、楠西服務據點,在0一二一地震中有多處設施受損,天主教台南教區的榮休主教林吉男與德光中學前往了解災況,捐出十二萬元協助災後重建。(德蘭提供)

天主教德蘭啟智中心玉井本部、楠西服務據點,在0一二一地震中有多處設施受損,經評估重建及結構補強約需五百萬元經費,天主教台南教區的榮休主教林吉男與德光中學前往了解災況,捐出十二萬元協助德蘭災後重建。

長年致力於偏鄉身障者服務,為弱勢群體提供早療、心智障礙者日夜間服務的德蘭啟智中心,服務對象以發展遲緩嬰幼兒、成人心智障礙者及社區脆弱長輩為主,但在今年一月二十一日的地震中,位於玉井本部及楠西服務據點的建築物損害嚴重,包括梁柱出現裂痕,多處牆體及設施損壞,目前僅能暫時停用服務場所,影響平日的活動進行,初估重建經費五百萬元。

林吉男與德光中學副校長游朝元、家長會會長、秘書長及成員,前往德蘭啟智中心了解災後情況。德蘭感謝德光中學家長會捐贈十萬元、秘書長吳志強捐贈二萬元,幫助德蘭啟智中心震災復原,為中心提供寶貴的支持與關懷。

德蘭表示,感謝這段時間慈善企業、團體及個人的支持與協助;目前重建經費仍有三百萬元缺口。為盡速讓服務回歸正常,確保中心持續提供安全的服務場所,希望各界協助捐款。

南大帶領國際生參訪企業與非營利組織 開啟國內見習實習機會

國際學生職涯啟航,南大開啟國際學生留臺職場夢想之路。國立臺南大學校友服務中心啓動第一階段的見習計劃,並於2月11日舉辦「國際生見習企業訪視」活動。此次活動為期5天,讓國際學生深入瞭解臺灣企業運作,並透過參與各部門的工作,實際體驗職場環境,打開職涯新視野。

南大校友中心帶領國際生參訪「萬通人力集團」

在本次活動中,國際學生可自由選擇前往兩家企業進行見習,全面瞭解不同行業的運作模式。首批參訪的同學,選擇的其中一間企業為「萬通人力集團」,集團作為臺灣領先的人力資源平台,為學生提供對臺灣勞動市場、人力需求、職場技能及求職趨勢的深入洞察。萬通人力集團也建議國際學生應加強溝通能力及中文能力,並熟悉臺灣勞基法、就業服務等相關法規,以提升他們在臺灣職場中的競爭力。

大校友中心帶領國際生參訪「財團法人天主教臺南市私立德蘭啟智中心」

本次參訪的另一個單位為非營利組織「財團法人天主教臺南市私立德蘭啟智中心」,該中心致力於提升智能障礙者與弱勢群體的就業能力。南大校友總會理事長吳東林亦擔任德蘭中心顧問,並藉此機會陪同南大同學一同參訪。德蘭啟智中心特別表示,期望能為國際學生創造更多機會,使他們在發掘自身專長的同時,得以充分發揮才能。

南大校友總會理事長吳東林亦擔任德蘭中心顧問,陪同南大同學一同參訪

透過此次「國際生見習企業訪視」活動,南大不僅幫助國際學生深入看見臺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為他們探索職業發展方向提供寶貴機會。未來,臺南大學將持續推動更多職涯發展計畫,創造更多見習及實習機會,幫助國際學生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站穩腳步,發揮所長,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